「三低」油氣田如何實現產量持續攀高

2021-01-13 東方財富網

圖① 圖為總部位於西安的長慶油田數位化生產指揮中心。

圖② 蘇裡格氣田實現綠色園林式開發。 (長慶油田黨委宣傳部供圖)

臨近年末,鄂爾多斯盆地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截至12月27日10時許,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突破6000萬噸,達到6000.08萬噸,預計全年生產油氣當量6040.1萬噸。一個年產6000萬噸的特大型油氣田正式誕生。

鄂爾多斯盆地儲藏的油氣資源素以「三低」著稱,即低滲、低壓、低豐度。由於油氣儲層緻密,將油、氣從地下開採出來異常困難,實現規模有效開發更是難上加難。「井井有油、井井不流」是長慶油田的客觀現實,井不壓裂不出油,油田不注水沒產能,這也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東部石油會戰蓬勃發展、長慶油田卻陷入低谷的原因。

長慶油田曾經油井平均日產油只有1.3噸,氣田單井日產氣僅為0.7萬立方米。經過50多年的努力,長慶油田攻破「三低」油氣田開發世界性難題,終於建成了我國最大油氣田,成為我國近10年油氣產量貢獻最大的油氣田。

一個6000萬噸級特大型油氣田的出現,對保障國家油氣戰略安全有著怎樣的現實作用和深遠意義?在有「磨刀石」之稱的「三低」油氣田,實現油氣產量持續高速增長和低成本開發兩大奇蹟,長慶油田是如何做到的?經濟日報記者來到長慶油田進行調研。

「三低」資源如何快速增產

面對資源稟賦的劣勢,是什麼讓長慶油田走出困境、後來居上?長慶人認為是他們數十年主攻盆地油氣勘探開發,逐步形成的原創性地質理論認識和關鍵核心技術。依靠自主創新形成特低滲、超低滲油田、緻密氣田開發主體技術系列,長慶油田成為21世紀以來我國油氣產量增長最快的油田。

長慶油田執行董事、黨委書記付鎖堂告訴記者:「沒有基礎研究做支撐,就不可能有6000萬噸特大型油氣田的出現。過去近50年探索形成的地質認識和油氣理論,給我們拓展新的油氣大場面,在低油價下實現緻密氣、頁巖油規模有效開發增添了信心和決心。」

石油、天然氣儲藏在數億年前沉積於地下數千米深處的烴源巖裡,發現含烴巖石,就能順藤摸瓜找到油氣田。長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專家張文正,就在盆地尋找了37年的烴源巖。上世紀80年代,他和科研團隊在黃土塬簡陋的窯洞裡,開展模擬地層演變溫度壓力試驗。炎熱的夏天,七八臺爐子同時運轉,玻璃反應釜裡的試驗溫度高達600攝氏度、200個大氣壓。經過700多天的反覆試驗,團隊終於獲取煤的烴類生成軌跡和成烴基礎資料。正是這套系統參數,為長慶人發現靖邊大氣田提供了理論依據,被廣泛應用於國內油氣勘探。

在艱苦實踐積累中,長慶人掌握了獲取資源能力的後發優勢。技術人員堅守高原大漠,幾十年專注於盆地地質演化、油氣生成、儲藏規律研究,形成了盆地五大油、氣成藏理論,先後發現了陝北、華慶等4個探明儲量超10億噸規模大油田,蘇裡格等3個探明儲量超萬億立方米大氣田。

長慶油田總經理、黨委副書記何江川介紹,上世紀90年代,安塞油田從發現到投入規模開發,前期技術攻關就花了8年時間,開創了我國特低滲油田經濟有效開發之先河。本世紀初,技術人員在毛烏素沙漠艱苦探索6年,才使我國探明儲量最大的蘇裡格氣田實現規模開發。

掌握了基礎理論,摸索出了資源規律,掌握核心開採技術同樣關鍵。在產能建設主戰場華慶油田,長慶油田頁巖油項目經理吳志宇指著身後的H100井場告訴記者,「這個平臺部署33口水平井、4部鑽機同時作業,是我國目前陸上水平井數最多的鑽井平臺。」吳志宇說,應用「大井叢、立體式、工廠化」水平井建設模式,地面佔用最少土地,地下最大程度控制儲量。開發億噸級油田用10個這樣的平臺就能解決,而傳統方式要打2000多口井,佔用數百個井場。何江川說:「正是在緻密氣、頁巖油等規模開發中成功實踐這種高效開發模式,才打開了長慶油田加速挺進6000萬噸高點的成長空間。」

在全力攻關頁巖油、緻密氣開發過程中,長慶油田打破國際石油公司技術壟斷,掌握了水平井優快鑽井、體積壓裂關鍵核心技術,讓「三低」油氣藏爆發出巨大能量。通過近3年技術攻關,水平井發展到在地下2000多米深處,橫穿油層4至5公裡;儲層改造採用自主研發的體積壓裂關鍵工具,單井油、氣產量提升了8至10倍。

「資源優勢的積累,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讓長慶油田如今在產能6000萬噸的巨大體量上,仍具備可持續上探的潛力。」何江川說。

「少井高產」是怎麼做到的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超低油價疊加影響,給國際石油市場帶來巨大衝擊。在此背景下,長慶油田全年壓投資、降成本超過100億元,不僅超額完成年初計劃生產目標,還創造出150億元利潤。

付鎖堂說,「長慶油田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長期應對『三低』油氣田高成本挑戰形成的低成本優勢」。在歷次國際低油價衝擊中,始終能保持效益開發,長慶油田的發展被業內稱作低成本革命。

何江川說,「相比北美地區的海相頁巖油,我國陸相頁巖油由於儲層薄、壓力低、滲透率更低,規模開發在成本上更具挑戰性」。長慶油田作為我國非常規油氣開發的引領者,創造了頁巖油開發新模式,統一採用大平臺水平井組開發,平均單井產量達到18噸;砍掉生產流程中的計量站、增壓站,注水站,顛覆了「三低」油田注水開發的歷史;百萬噸採油區只需300人,用工總量相當於過去的15%。

看似集約簡單的新模式,凝結了長慶油田10多年轉變發展方式的積極創新。21世紀以來,隨著盆地大規模特低滲、超低滲油氣儲量被發現,為儘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產量,長慶人從地面、地下兩個層面,啟動了油氣開發全產業鏈變革。

地面從優化設計、建設入手,剔除無效流程、提升低效功能,從單項突破到系統優化,先後自主創新應用了54類2659臺一體化集成設備,讓地面生產流程按最佳效益布局。地下以提高單井產量為核心,發掘油氣生產效能。蘇裡格氣田開發初期,技術人員反覆實踐,創造性地在井下試驗成功節流裝置,把地面所有管匯變為中低壓集氣,平均每口井地面投資降低150萬元。源頭技術創新,倒逼地面集氣系統變革,才有了國內第一大氣田的經濟有效開發。

「多井低產」是「三低」油氣田不可迴避的現實難題,長慶油田從2003年就開始探索數位化油氣田建設,目前有1200多個站場實現無人值守,通過機器人巡檢、無人機巡線,驅動油氣生產方式、管理模式向新型工業化轉型。長慶油田數位化信息管理部主任石玉江告訴記者:「經過15年建設,長慶氣田數位化覆蓋率達到100%、油田達到95%。」

今年在蘇裡格氣田建成的10億立方米緻密氣高效開發示範區,完成試氣的71口井中就有31口獲得超百萬立方米高產氣流。長慶油田真正由「多井低產」邁入「少井高產」時代。

油氣田區綠色多起來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油氣田的景象總是在一片不毛之地中,有多個「磕頭機」不停地在工作。走進長慶油田工作區域卻發現,這「老觀念」也得變一變了。

長慶油田工作區域達25萬平方公裡,北部是荒漠戈壁,南部是黃土高原,區內10個水源保護區、6個自然保護區縱橫交錯,黃河42條支流如毛細血管般分布其間。付鎖堂說:「油氣區域生態環境脆弱的現實,倒逼我們加快融入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行動,實現清潔生產、綠色發展。」

長慶油田把新發展理念貫穿於油氣田建設生產的各領域、全過程,推進環境治理、植被恢復、清潔生產。長慶油田近10年來先後投入超160億元,加快「三廢」處理技術規模應用,實現「採油不見油」「泥漿不落地」以及壓裂液循環利用等,採出水100%淨化回注;對2000多口廢棄油井徹底封堵,累計關停水源區70多萬噸原油產能,消除潛在環境隱患;加速推進生產建設全過程生態保護,建成清潔文明井場8000餘個。

長慶油田在實踐中探索出林緣區、水源區、沙漠區等6種生態環境保護模式,形成了油氣開發與黃河流域自然生態保護新路徑。長慶油田創造的大井叢水平井開發模式,建設百萬噸油田能較以往節約6000畝土地,近10年累計節約土地近30萬畝。吳志宇說:「應用叢式水平井平臺開發頁巖油,能夠避開地面環境敏感區,在一個井場把周圍四五公裡範圍內地下的石油開採出來,實現油田開發與生產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在內蒙古,為保護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蓑羽鶴的棲息地,調整避讓100餘口氣井部署,轄區內蓑羽鶴數量由當初的25隻增長到200多隻。

資源節約理念,不僅帶動了油田高質量發展,還創造了經濟效益。位於隴東油區的4個採油廠,通過技術創新把以往放空燃燒的油井伴生氣回收變成輕烴,剩餘幹氣轉化為油田工業用電,每年增加數億元效益。目前,油田每年回收油井伴生氣達10億立方米,轉化烴質油25萬噸,減排二氧化硫3500噸。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三低」油氣藏成效益「泉眼」
    「三低」油氣藏成效益「泉眼」 2020-10-14
  • 中國石油推進油氣田管道和站場完整性管理
    11月17日,記者從中國石油油氣田管道和站場完整性管理推進會獲悉,中國石油在總結以往油氣田管道和站場完整性管理經驗成果基礎上,提出2021年近期目標、「十四五」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規劃。按照整體規劃,2021年,實現油氣田I類管道和II類管道完整性管理全覆蓋,每年管道失效率不超過0.15次/千米,杜絕管道和站場重特大事故發生。
  • 2018年美國頁巖油產量或將持續增長
    從區域的角度看,二疊盆地頁巖油強勢崛起,產量高達272.6萬桶/日;伊格爾福特和巴肯兩大傳統頁巖區帶緊隨其後,產量分別為123.9萬桶/日和116.8萬桶/日。從公司的角度看,儘管國際石油巨頭已開始深度參與頁巖油生產,但專註上遊油氣勘探開發的美國獨立石油公司仍是頁巖油產量增長的主力軍。  展望2018年,美國頁巖油將迎來技術、投資和管理等多個層面的新機遇,未來產量可能持續增長。
  • 2020CMFE攀高:打造更專業的「醫療級」頸椎按摩儀
    但其中也不乏將醫療級技術用作專業級消費應用的企業,例如更專業的頸椎按摩儀品牌攀高就是其中的代表。艾肯家電網在現場看到,來攀高展臺參觀諮詢的觀眾絡繹不絕,許多消費者對攀高的代表產品——頸椎按摩儀P6讚不絕口,稱其在體驗感上出類拔萃。現場觀眾對攀高P6的喜愛是消費者對這一產品熱衷的縮影。
  • 自然資源部:2019年全國石油產量1.91億噸,同比增1.1%
    三、石油產量止跌回穩,天然氣和煤層氣產量穩中有增,頁巖氣產量增長較快2019年全國石油產量1.91億噸,同比增長1.1%,其中,產量大於1000萬噸的盆地有渤海灣(含海域)、松遼、鄂爾多斯、準噶爾、塔裡木和珠江口盆地,合計1.67億噸,佔全國總量的87.6%。
  • 大棚草莓光照不夠,果子不甜、產量低!如何補光?從4方面來看
    冬季溫度低,光照時間短,南方梅雨季節持續陰天,北方冬季部分地區霧霾嚴重,再加上大棚草莓扣棚,棚膜本身會遮擋部分光照,而落在膜上的灰更會影響透光性。從而導致棚內的光照度比較低,光質比較差。比如寧波地區,12月中下旬開始到次年2月全年日照時間最少。
  • 美國頁巖油陰影籠罩下,海上鑽井捲土重來,產量相同開發成本低
    摘要:美國頁巖油陰影籠罩下,海上鑽井捲土重來,產量相同開發成本低在美國頁巖油的陰影籠罩多年之後,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塔洛斯能源公司等深水勘探公司以及Ensco Plc和TechnipFMC Plc等承包商本周在紐奧良召開的Scotia Howard
  • 我國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持續增長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統計,2017年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32.3萬噸,同比增長49.54%,消耗碳酸鋰約11萬噸,同比增長52.14%,十多家企業正極材料的產量超過1萬噸。   由於補貼政策的調整,在國家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雙重刺激下,三元材料的生產量持續增長,當升科技、貝特瑞、寧波容百等企業已開始生產NCM811、NCM622以及NCA等三元材料。磷酸鐵鋰電池的安全性、低成本、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在動力汽車和儲能領域應用廣泛,2017年,國內磷酸鐵鋰材料產量持續增長。
  • 止痛護腰 Pangao攀高腰椎按摩儀成雙十二熱門單品
    近日,Pangao攀高的AI腰椎精靈Waist3,一款內置了天貓精靈晶片的腰椎按摩儀,憑藉其智能操作體驗和四合一的技術功能,成為年輕人們的「新寵」。Pangao攀高腰椎按摩儀是深圳市攀高電子有限公司推出的腰部養護和緩解腰部不適的產品,專為有腰椎問題的人士打造。
  • 11月大肉食價格持續攀高 12月市場供給端仍有利好
    圖1 圖中可以看出,自2020年11月初以來大肉食毛雞價格持續攀高綜上所述,供需兩面均有利好,大肉食毛雞價格持續走高。 伴隨產品價格提升,一批經銷商出貨價格出現倒掛情況,市場接貨速度逐步放緩,產品價格提升阻力偏大,屠宰企業逐步出現理論虧損情況,上遊毛雞價格漲後企穩運行。
  • 雨雪持續氣溫低 如何讓蔬菜不早衰
    原標題:雨雪持續氣溫低 如何讓蔬菜不早衰   這兩天,我國西部地區的雨雪天氣將再度發展,並向東鋪展。與此同時,南方大部的陰雨天氣將減退,重現陽光。
  • Pangao攀高腰椎按摩儀助你科學護腰不踩雷
    為了讓更多的人可以輕鬆科學護腰,Pangao攀高融合多項專業黑科技打造了Pangao攀高腰椎按摩儀,讓忙於奔命的「打工人」可以一鍵快速開啟正確護腰模式。  智能黑科技護腰 雙脈衝按摩享受深層護理體驗  隨著智能科技的發展,日常養護腰椎的方式變得多樣化,也更多地突破了場地和時間的局限,為年輕人日常護腰帶來便利。
  • 2019年中國頁巖氣行業產量,2030年國內頁巖氣產量將達千億立方米
    頁巖氣開發具有"三低一高一快一長"的特點:氣層壓力低,單井產量低,採收率低;投入高,產量遞減快和生產周期長的特點。頁巖氣開發的特點分析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美國頁巖氣產量美國在頁巖氣開發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 Pangao攀高腰椎按摩儀親測推薦:顏值與實力並存,輕鬆告別腰痛
    為了對抗腰痛,小編在朋友的推薦下嘗試使用了Pangao攀高腰椎按摩儀,它快速止痛的強大功效,讓小編感覺脆弱的老腰終於要得救了。下面是小編使用這款Pangao攀高腰椎按摩儀的體驗心得,希望對計劃入手按摩儀的網友們有所幫助。
  • Pangao攀高AI腰椎精靈評測:智能AI+多功能護腰,打工人的貼心小助手
    前不久趁著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優惠活動,小編在朋友的推薦下入手Pangao攀高AI腰椎精靈Waist 3。這是一款由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聯合攀高打造的智能按摩儀,融合了AI遠程聲控+天貓精靈娛樂兩大智能技術,集合雙脈衝按摩、紅外熱敷、紅光照射等多項硬核腰椎護理功能。
  • 鋰電池產量持續增長 磷酸鐵鋰正極出現結構性短缺
    據鑫欏資訊調研了解,目前國內主流電池生產企業的開工率均維持在年內最佳水平,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龍頭電池企業近期更是持續滿產滿銷,帶動上遊鋰電原材料產量持續走高。鋰電池產量延續增長勢頭據鑫欏資訊不完全統計,10月國內15家主流電池企業合計生產鋰離子電池11.81Gwh,環比增長8.6%,延續年內的增長勢頭。
  • 英媒:油價持續低迷 中國石油巨頭開始削減國內開支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英媒稱,中國的石油公司正在關閉不盈利的油田和裁員,持續的低油價迫使石油行業採取削減國內開支這一從政治角度看很艱難的行動。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5日報導,這些措施使石油產業陷入與鋼鐵和煤炭產業同樣的境地。
  • 氧化鋅開工率從歷史新低持續攀升 價格漲幅高達30% 主因輪胎「跑太...
    原標題:【年度回顧】氧化鋅開工率從歷史新低持續攀升 價格漲幅高達30% 主因輪胎「跑太快」?  2020年年初受新冠疫情的衝擊,氧化鋅開工率一度大降至歷史新低僅為23.66%,但自2月以來,氧化鋅開工率持續強勁回升,據SMM數據顯示,11月氧化鋅開工率為52.8%,創2020年以來新高,預計12月開工率仍環比上升。SMM氧化鋅月度開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