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屬於一種螺旋菌為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主要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個區域內,會引起胃黏膜輕微慢性發炎,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與胃癌。
幽門螺桿菌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被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一級致癌物。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率比較強,全世界平均約有50%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其中發展中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會更高,尤其是亞洲非洲等地區的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概率會更高一些。
幽門螺桿菌感染途徑有哪些?
幽門螺桿菌HP感染可通過手,不潔食物,不潔餐具,糞便等途徑傳染,像家庭裡會通過共餐而互相傳播,家人公用餐具容易出現交替感染,即使很多看起來身體健康的人,並沒有任何症狀的,也有可能已是感染帶菌者,因長期攜帶幽門螺桿菌而成為感染源。
日常做好7件事,呵護全家人胃部健康
1、亞洲人使用筷子在一個大碗裡吃菜的習俗,使唾液裡的細菌有機會通過筷子傳播到食物上並在相互傳染。當然,這種用餐方式還可傳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國醫學家早就呼籲:要改變用餐方式,宜選擇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2、科學家在一些拉美國家的飲水中發現了幽門螺桿菌,研究還發現這些細菌可在河水中存活3年。專家也證實幽門螺旋桿菌可在自來水中存活4-10天。因此,要做到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則要在消毒後再飲用。
3、幽門螺旋桿菌是經口腔進入人體的,因為這種細菌常存在於病人和帶菌者的牙垢與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就是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預防胃病與胃癌的重要措施。在中國都有不少嬰兒感染幽門螺桿菌,經過研究發現,嬰兒感染幽門螺桿菌都與大人口對口餵食有關係。因此如果有幽門螺桿菌存在的父母們,一定要注意這一點,以免影響自己孩子的身體健康。非洲小孩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也是母親習慣先咀嚼再餵食的緣故。
4、實驗證明,潰瘍病患者與人接吻,也有傳播此病的危險,應加警惕。
5、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經常使用的餐具也一定要嚴格的消毒。
6、牙具等清潔用品不要放在衛生間內,一定要放在通風的地方。而衛生也需要經常的通風以及接受陽光的照射,衛生間在陰面的可採用紫外線燈照射,5-10分鐘即可。
7、定期到醫院接受幽門螺桿菌檢查,以便能夠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幽門螺桿菌的「對手」公布,不是大蒜,常端上餐桌,胃病或會緩解
大蒜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食材,大蒜的養生價值也比較高,有殺菌消炎的功效,很多人都以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多吃大蒜也能達到殺菌抑菌的目的,但是由於大蒜裡面的大蒜素含量比較高,吃多了也會刺激胃黏膜,因此只靠吃大蒜殺菌是不太現實的,對於已經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來說,除了配合醫生的治療以外,在平時不妨多喝養胃茶。
《黃帝內經》中就有記載,猴頭菇,丁香,沙棘,大麥,茯苓,佛手等食材進行搭配能夠殺菌,更好的調理腸胃。
丁香:養胃健胃,殺菌,除口臭,修復胃黏膜
沙棘: 健脾養胃、止咳化痰、活血散淤
猴頭菇:猴菇多糖和胺基酸具有保護、調理消化系統功能和修復受損胃黏膜的作用
茯苓:消食健胃、活血化瘀、收斂止痢
大麥:緩解便秘、提高免疫
佛手: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脹、和胃更多種藥用功能
人們現在或多或少有腸胃的問題,所以可以把平時喝水的時候可以加些養胃護胃的食材,讓我們在喝水的時候可以開始保養腸胃,如果嫌麻煩準備食材,建議您選擇現成的茶包,方便又有效。
下方↓↓↓卡片就是我們為您搭配好的養胃茶,如果您剛好需要,可以直接點擊卡片獲取,輕鬆養胃!
其實幽門螺桿菌的治療也是比較簡單的,只要大家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謹遵醫囑按療程服藥,也是能夠徹底根治幽門螺桿菌的,但是由於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比較高,因此在平時一定要做好預防,預防大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