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聖經人物故事——約伯的故事給我的啟發

2020-12-05 愛與傾聽

約伯的三個朋友,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拿瑪人瑣法,聽說有這一切的災禍臨到他身上,各人就從本處約會同來,為他悲傷,安慰他。他們遠遠地舉目觀看,認不出他來,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塵土向天揚起來,落到自己的頭上。他們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句話,因為他極其痛苦。」(伯1:11-13)

我們所信的神是最有智慧的神,因此,我們作他子民的應當比世人更有智慧。以約伯的三個朋友為鑑誡,像新約智慧書《雅各書》所說的,以後真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雅1:19)

和眾人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弗3:18)有一個在對約伯三個安慰者的認識上較客觀公允的人教訓了我,在證道中,他說,其實約伯的三個朋友還是比較不錯的,畢竟,他們還同約伯同坐了七天七夜。並由此得出結論:有時我們什麼也不說,陪著傷心的人一起坐一坐,也是一種智慧,是對傷心的人一種安慰。對此,我直喊「阿們」。如果把我放在故事當中,我可能坐不了七天七夜,我定罪於人、好為人師的天性,可能會立刻、馬上、第一時間便開始對約伯說道說道。人自認為有「道」,便會「說」,世上真有幾人能夠做到「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呢」(雅1:19)?

《士師記》結尾總結那段黑暗的歷史時說:「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

舊約智慧書《約伯記》是劇情非常簡單的書,讀完第一章,讀者便會明白耶和華神和魔鬼之間發生的事情,只有當事人約伯不明白,約伯的三個安慰者也不明白。

約伯不明白,所以他很痛苦,甚至咒詛自己的生日,為自己求死,但當最後耶和華神不再向他隱藏,回答了約伯,他便釋然了;約伯的三個安慰者也不明白,所以,他們坐不住了,「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味不明。」(伯38:2)他們定罪於約伯。

人都有定罪於他人的天性,好為人師,我更是。如上所說,如果把我放在故事當中,我可能坐不了七天七夜,我定罪於人、好為人師的天性,可能會立刻、馬上、第一時間便開始對約伯說道說道。但我是讀者,我從頭到尾明白約伯是無辜的,我不會定罪於約伯,但我卻大大定罪過約伯的三個安慰者。約伯的三個安慰者,曾經怎樣定罪於約伯,我也曾經怎樣定罪於約伯的三個安慰者。約伯的三個安慰者本是來安慰約伯的,不成想,他們變了樣的安慰卻成了約伯的另一個痛苦的來源,而我呢,也曾虧欠於約伯的三個安慰者,因為,我曾對這三個人帶有極大極大的偏見。這就是人!人畢竟是人!遠志明牧師曾論及人的「三有」,即使人什麼都沒有,也有這「三有」:有罪、有限、有死。

作為一個「有罪」、「有死」的人,我「有限」的認識,決定了我曾經對約伯的三個安慰者在認識方面的「有限」,覺得他們怎麼會這樣對待約伯呢?若我處於他們的光景當中,定然不和他們一樣,這其實恰恰就證明我和他們實在是一樣,甚至遠遠不如他們。

不由地想到了使徒彼得「三次不認主」的事情,多少時候,我也認定他失敗的最厲害了,大大地定罪於他,直到有一天——

有一天,當我藉助於視頻,聽遠牧師講道,他說,其實彼得還是不錯的,因為相對於其他使徒來說,他們都跑了,而彼得卻進了大祭司的院子裡。《約翰福音》記載約翰也在場,但遠牧師說其它三卷福音書都沒有記載,只有他自己寫的福音書作了記載;當然約翰不可能說謊,那就只能說明他在場也是躲在旮旯裡。對此,我真在心裡喊「阿們」。

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創6:9)寇紹恩牧師有一次在解這經時說,所謂完全與否,要和當時的世代相比,在當時的世代做得最好,就是完全人。《創世記》38章記載,他瑪行了淫亂,但猶大卻承認說:「她比我更有義,因為我沒有將她給我的兒子示拉。」(創38:26)和我們定罪於人、好為人師的天性相比,和我自己相比,約伯的三個安慰者誠然還是有義的。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曾教了十多年的語文(現在年齡偏大,改教小學科),改過的學生的作文有很多很多。實話實說,因為要改的學生作文太多,多少時候,只是自己掃上幾眼,便想當然地寫起了批語,現在想想,那裡面實在有很多不妥不當之處。求神饒恕。改學生作文是這樣,定罪於看不上眼的成人文章也是這樣,有時匆匆看一看,看到不順眼之處,便會輕率地寫上幾句定罪的話,其實,人家辛辛苦苦寫出的文章,我卻連看上一遍的功夫都沒做到,就這樣定罪於人。難怪遠牧師說,人都是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眼睛雪亮雪亮,成為一個個「神」,專門分別人的善惡。

使徒彼得三次不認主誠然是事實,但和其他逃跑的使徒相比,他算為有義了。

挪亞也有不足之處,但和同世代的人相比,他做得最好,他是個義人。

他瑪犯了淫亂罪,但和猶大相比,她倒算為義了。

約伯的三個安慰者給了約伯傷害,這是事實,但和我這個好說道說道的人相比,他們也誠然是有義了。

彼得的確三次不認主,但主已經為他祈求,他悔改再愛主,為主所用;約伯的三個安慰者的確無知,但蒙約伯為他們祈禱,耶和華神就不再按他們的愚妄辦他們。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8:7)在《約翰福音》第8章,有罪的眾人想定罪於人,無罪的主卻不定罪於人。結果,眾人被良心所責備,從老到少一個一個都出去了。

如上所說,我曾是大大定罪於約伯的三個安慰者,只是,時候到了,如今就是了,我承認自己有罪、有限、有死,我從約伯的三個安慰者身上,更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義,需要悔改在神的面前,蒙神饒恕,蒙神拯救。

相關焦點

  • 從舊約偉人的順服談:耶穌對舊約「義人論」的顛覆性
    那些遵守律法的,按照律法行動的不僅在耶穌時代的法利賽人被稱為義人,在舊約中也是義人。我們可以看看,那些在舊約中的義人是怎樣的,就知道在耶穌時代的義人概念與舊約是一脈相承的。舊約中第一個被稱為義人的是挪亞,他按照上帝的吩咐製造了方舟,在上帝降下的滅絕人類的洪水中得以保全。創世紀明確地說他是個義人:挪亞的後代記在下面。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
  • 古代人的世界觀|Tim隊長2分鐘講不小心就掉進宇宙的故事
    今天我們要來了解一下聖經當中的宇宙觀。什麼叫作宇宙觀呢?就是如何觀宇宙的意思。聖經是在一個古老的時代,使用一個古老的語言寫成的。因為上帝要對他們說話,需要用本地人能聽得懂的話來對本地人說。聖經是講述一個上帝與人類的故事,所以我們要解讀這個故事。需要知道寫聖經的人是怎樣看待這個宇宙的。古代以色列人相信地球由三部分構成的,好像漢堡包一樣。
  • 《聖經》舊約中的人物:祭司亞倫
    亞倫(Aaron),亦譯「亞郞」(名字原文意思,帶來光的人),聖經出埃及記中的人物,屬於利未支派。擊打磐石出水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
  • ​從舊約聖經看上帝一以貫之的心意:宣教
    讚美詩歌:《我們有一個故事傳給萬邦》1、我們有一故事傳給萬邦,能使人心迴轉歸正;這故事真實又美妙,滿有平安與光明,滿有平安與光明。就如這首讚美詩所唱的:「我們有一個故事傳給萬邦」,宣教是神恩典的應許,神一以貫之的心意。從舊約到新約,神漸進性地啟示和帶領。如今雖然福音已經得以廣傳,但還有很多的未得之民,未得之地。
  • 看不見的聖經(飛蛇與龍系列02)
    《聖經》中還有許多「失傳」的篇章,可以解釋《舊約》中諸多莫名其妙、前後矛盾之處。這兩部書充滿了《聖經》遺漏故事的細節和資料,可以解決《聖經》中明顯的自相矛盾處,回答疑問,協調不同來源的寓言,排除道德寓意,添加當代歷史隱喻,討論有關的神學課題,沉湎於列傳軼事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講,這兩部書對了解《舊約》的人物與事跡實為不可或缺。《哈加達》包含數百篇傳說與寓言,其作用在於為《聖經》文本提供註疏。
  • 美劇《聖經故事》中撒旦形象竟像歐巴馬
    在美國歷史頻道熱播的迷你電視連續劇《聖經故事》17日播出了新的一集,「撒旦」角色第一次出現,觀眾發現其形象酷似美國總統歐巴馬。數以千計觀眾在網上討論這一話題。「『撒旦』長得像歐巴馬,說什麼呢?」「不管飾演『撒旦』的演員是誰,他長得像歐巴馬……真嚇人!」《聖經故事》取材於《聖經》中多個著名故事,包括「諾亞方舟」、「出埃及記」、「耶穌受難記」等。
  • 《聖經》故事之雅各
    只是她是一位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所以不能絕對肯定其性別與存在時間,但可以肯定這樣一位人物原型的存在,神話肯定在此基礎之上盡情發揮了。神話經常發生「多合一」,同時也會發生「分身」。這是參考神話傳說時應該注意的規律。  儘管我們已經知道「商從西來」,但是我沒有理由斷定他們具體屬於哪個支系。
  • 約伯記中讓人驚嘆的科學!
    聖經裡的第十八卷,是「約伯記」。許多學者認為它至少是摩西時代的作品(紀元前一千四百餘年)。它在文學上的價值,已得到許多著名文學家的推崇,例如法國文豪雨果(或譯為囂俄,原名Victor Hugo)說:「約伯記或者是一本最偉大的作品。」
  • 《聖經》民數記中的人物:先知巴蘭
    舊約時代人們相信行法術者得到了他們神的能力,對別人的咒詛和祝福起到作用。摩押人的王-巴勒(原文意思「破壞者」)懼怕以色列人進攻自己居住的地方,派使者-長老去找術士巴蘭幫忙咒詛以色列人。巴蘭說,你們先住在我家裡,我會按著耶和華神的旨意回覆你們。讀到此處經文的自己覺得巴蘭是一個比較敬虔的人。也許自己看到的只是表面。先入為主和斷章取義都不好。穿插介紹一下摩押人,在以前分享聖經人物羅得時,分享摩押人,是羅得的大女兒和羅得所生的兒子-摩押的後裔。米甸人是亞伯拉罕和後娶的妻子基土拉所生的兒子的後裔。
  • 美肯亞將建原尺寸「挪亞方舟」證明聖經故事的真實
    2012年荷蘭一位60歲的基督徒男子建造的「挪亞方舟」即將問世,然而在美國肯塔基州北部的農田上,基督教團體「創世紀解答」(answers in genesis)亦將建造與聖經記載尺寸相同的
  • 《聖經》中的人物撒母耳
    聖經舊約中有兩卷書是用人物的名字所命名的,就是撒母耳上下記這兩卷書。因為他們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故此,你要依從他們的話,只是當警戒他們,告訴他們將來那王怎樣管轄他們。」(撒上8:4-9)以色列百姓要求撒母耳為他們膏立國王來治理自己的民族。
  • 辯護家談:聖經段落互相矛盾時該怎麼辦?
    圖源:Facebook/Southern Evangelical Seminary 10月中旬,兩位相信聖經無誤的學者就如何應對經文相互矛盾進行了辯論
  • 《抹大拉的瑪麗亞》,一個女性追求獨立自主的聖經故事發布了預告
    《抹大拉的瑪麗亞》聚焦的是與片名同名的聖經人物。雖然《聖經》沒有詳細記載這位來自抹大拉的瑪麗亞的身世信息,但是她卻是耶穌身邊重要的門徒。自耶穌為她驅魔後,就一直追隨耶穌的腳步。耶穌在十字架受難的那一刻,抹大拉的瑪麗亞在遠處眺望陪伴,她還是耶穌復活的第一個見證人,並為此奔走相告,這個場面後來在諸多影視作品中都有表現。
  • 《出埃及記》中的許多故事也可能是真實的
    根據一位歷史學家的說法,《聖經》中摩西的性格可能是真實存在的,《出埃及記》中的許多故事也可能是真實的。摩西仍然是聖經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出埃及記》中的故事仍然是《舊約》的大部分基礎。但多年來,歷史學家們一直在爭論這個角色是否真實存在。
  • 為何把聖經翻譯成英文,就成了英國文化的重要部分?與猶太人無關
    大家好,我是小評歷史。英國人、猶太人,二者在巴勒斯坦有了個奇妙的「聚會」,彼此愛恨交織近百年,至今不休,除了現實利益因素以外,宗教也起著必然的聯繫,但並非簡單的基督教對異教徒的打壓,這一切,要從《聖經.舊約》講起。
  • 影帝霍普金斯加盟《挪亞方舟》 出演聖經最高齡人物
    奧斯卡影帝安東尼·霍普金斯將在影片中扮演瑪士撒拉一角,瑪士撒拉是挪亞的祖父,一生共活了969歲,是聖經中最高齡的人。《諾亞》改編自《聖經》中的《諾亞方舟》,講述了諾亞建造方舟挽救生靈躲避洪水的故事。霍普金斯在片中扮演的瑪士撒拉是諾亞的祖父。
  • 耶穌聖經之撒旦篇
    在《舊約聖經》中關於撒旦有著如下的描述:「人子啊,你為推羅王作起哀歌,說主耶和華如此說:你無所不備,智慧充足,全然美麗。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的眾星之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路西華在身為六翼熾天使長的時候名為「路西斐爾(Lucifel)」。 在基督教傳承中,路西斐爾曾被允許陪侍於神的右側,是深受信賴的天使。他光輝耀眼,擁有凌駕周圍天使的美與勇氣,還擁有六對羽翼。
  • 美劇《聖經故事》:魔鬼「撒旦」被指撞臉歐巴馬
    劇中撒旦形象(左)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右)  美國歷史頻道17日晚間播放了迷你電視連續劇《聖經故事》的最新一集,片中扮演魔鬼撒旦的演員與美國總統歐巴馬長相酷似,引發民眾熱議。電視劇製作方18日表示,這一說法「不可理喻」。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預言施洗約翰誕生(上)伊利莎白名字的由來
    撒迦利亞對天使說,我憑著什麼可知道這事呢,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天使回答說,我是站在神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來,對你說話,將這好信息報給你。到了時候,這話必然應驗。只因你不信,你必啞吧不能說話,直到這事成就的日子。百姓等候撒迦利亞,詫異他許久在殿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