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的三個朋友,提幔人以利法、書亞人比勒達、拿瑪人瑣法,聽說有這一切的災禍臨到他身上,各人就從本處約會同來,為他悲傷,安慰他。他們遠遠地舉目觀看,認不出他來,就放聲大哭。各人撕裂外袍,把塵土向天揚起來,落到自己的頭上。他們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一個人也不向他說句話,因為他極其痛苦。」(伯1:11-13)
我們所信的神是最有智慧的神,因此,我們作他子民的應當比世人更有智慧。以約伯的三個朋友為鑑誡,像新約智慧書《雅各書》所說的,以後真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雅1:19)
「和眾人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弗3:18)有一個在對約伯三個安慰者的認識上較客觀公允的人教訓了我,在證道中,他說,其實約伯的三個朋友還是比較不錯的,畢竟,他們還同約伯同坐了七天七夜。並由此得出結論:有時我們什麼也不說,陪著傷心的人一起坐一坐,也是一種智慧,是對傷心的人一種安慰。對此,我直喊「阿們」。如果把我放在故事當中,我可能坐不了七天七夜,我定罪於人、好為人師的天性,可能會立刻、馬上、第一時間便開始對約伯說道說道。人自認為有「道」,便會「說」,世上真有幾人能夠做到「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呢」(雅1:19)?
《士師記》結尾總結那段黑暗的歷史時說:「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
舊約智慧書《約伯記》是劇情非常簡單的書,讀完第一章,讀者便會明白耶和華神和魔鬼之間發生的事情,只有當事人約伯不明白,約伯的三個安慰者也不明白。
約伯不明白,所以他很痛苦,甚至咒詛自己的生日,為自己求死,但當最後耶和華神不再向他隱藏,回答了約伯,他便釋然了;約伯的三個安慰者也不明白,所以,他們坐不住了,「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味不明。」(伯38:2)他們定罪於約伯。
人都有定罪於他人的天性,好為人師,我更是。如上所說,如果把我放在故事當中,我可能坐不了七天七夜,我定罪於人、好為人師的天性,可能會立刻、馬上、第一時間便開始對約伯說道說道。但我是讀者,我從頭到尾明白約伯是無辜的,我不會定罪於約伯,但我卻大大定罪過約伯的三個安慰者。約伯的三個安慰者,曾經怎樣定罪於約伯,我也曾經怎樣定罪於約伯的三個安慰者。約伯的三個安慰者本是來安慰約伯的,不成想,他們變了樣的安慰卻成了約伯的另一個痛苦的來源,而我呢,也曾虧欠於約伯的三個安慰者,因為,我曾對這三個人帶有極大極大的偏見。這就是人!人畢竟是人!遠志明牧師曾論及人的「三有」,即使人什麼都沒有,也有這「三有」:有罪、有限、有死。
作為一個「有罪」、「有死」的人,我「有限」的認識,決定了我曾經對約伯的三個安慰者在認識方面的「有限」,覺得他們怎麼會這樣對待約伯呢?若我處於他們的光景當中,定然不和他們一樣,這其實恰恰就證明我和他們實在是一樣,甚至遠遠不如他們。
不由地想到了使徒彼得「三次不認主」的事情,多少時候,我也認定他失敗的最厲害了,大大地定罪於他,直到有一天——
有一天,當我藉助於視頻,聽遠牧師講道,他說,其實彼得還是不錯的,因為相對於其他使徒來說,他們都跑了,而彼得卻進了大祭司的院子裡。《約翰福音》記載約翰也在場,但遠牧師說其它三卷福音書都沒有記載,只有他自己寫的福音書作了記載;當然約翰不可能說謊,那就只能說明他在場也是躲在旮旯裡。對此,我真在心裡喊「阿們」。
「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創6:9)寇紹恩牧師有一次在解這經時說,所謂完全與否,要和當時的世代相比,在當時的世代做得最好,就是完全人。《創世記》38章記載,他瑪行了淫亂,但猶大卻承認說:「她比我更有義,因為我沒有將她給我的兒子示拉。」(創38:26)和我們定罪於人、好為人師的天性相比,和我自己相比,約伯的三個安慰者誠然還是有義的。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曾教了十多年的語文(現在年齡偏大,改教小學科),改過的學生的作文有很多很多。實話實說,因為要改的學生作文太多,多少時候,只是自己掃上幾眼,便想當然地寫起了批語,現在想想,那裡面實在有很多不妥不當之處。求神饒恕。改學生作文是這樣,定罪於看不上眼的成人文章也是這樣,有時匆匆看一看,看到不順眼之處,便會輕率地寫上幾句定罪的話,其實,人家辛辛苦苦寫出的文章,我卻連看上一遍的功夫都沒做到,就這樣定罪於人。難怪遠牧師說,人都是吃了分別善惡樹的果子,眼睛雪亮雪亮,成為一個個「神」,專門分別人的善惡。
使徒彼得三次不認主誠然是事實,但和其他逃跑的使徒相比,他算為有義了。
挪亞也有不足之處,但和同世代的人相比,他做得最好,他是個義人。
他瑪犯了淫亂罪,但和猶大相比,她倒算為義了。
約伯的三個安慰者給了約伯傷害,這是事實,但和我這個好說道說道的人相比,他們也誠然是有義了。
彼得的確三次不認主,但主已經為他祈求,他悔改再愛主,為主所用;約伯的三個安慰者的確無知,但蒙約伯為他們祈禱,耶和華神就不再按他們的愚妄辦他們。
「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約8:7)在《約翰福音》第8章,有罪的眾人想定罪於人,無罪的主卻不定罪於人。結果,眾人被良心所責備,從老到少一個一個都出去了。
如上所說,我曾是大大定罪於約伯的三個安慰者,只是,時候到了,如今就是了,我承認自己有罪、有限、有死,我從約伯的三個安慰者身上,更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義,需要悔改在神的面前,蒙神饒恕,蒙神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