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中文版分成七段,標題分別是:序言、預言施洗約翰的誕生、預言耶穌降生、馬利亞看望伊利沙白、尊主頌、施洗約翰出生、撒迦利亞的預言。這整章都是路加福音的獨創,其它福音書都沒有寫與這章相似的內容。
下面先介紹第一段內容。
作者說,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就定意要按著次序寫給你,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
本段結束。
這裡說的「提阿非羅大人」我們前面已經解釋過,其實就相當於說「尊敬的喜愛神的讀者」,並不是像一些經學家說的那樣,此文是作者為了寫給某羅馬高官看的。
第2句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又傳給我們的」,就是指前面已經有「馬可」、「馬太」將他們親眼看見的事寫成書並傳給猶太人看。其實我們當然知道並沒有人親眼看見他們寫的這些事,「馬可」是根據各種傳說和自己的創意創作了耶穌故事的第一個版本,「馬太」讀過之後,進行修改和重構,形成了自己的版本。
第3句的意思是說作者讀過「馬可」、「馬太」寫的福音書後,他對這些事從頭做了調查,寫了自己的版本出來,向讀者保證他所寫的都是真實的。
實際上我們知道「路加」只不過是根據馬可和馬太福音然後進行再創作而已,並非真的他有進行過什麼調查。不過這句話唯一比較坦誠的是,作者表示自己並不是事情的親歷者,不像「馬太」和「約翰」那樣裝自己是耶穌的門徒,就表示自己親歷了很多事情。
因為「馬可」和「路加」的名字沒有在福音書裡出現過,經學家們都是猜測他們是十二門徒(或使徒)的門徒,他們得到師傅的口述,所以才那麼「清楚」地知道這些事情,並寫下福音書。比如「馬可」,他們就猜測他是彼得的門徒,而「路加」則被說成是保羅的門徒。
這些猜測當然也是後來才形成的,有可能的原因是雖然「路加」福音說自己有進行調查,但是人們仍覺得他不是親歷者,可信度不足,還有馬可福音調查也沒有寫,人們就會對其內容諸多懷疑,所以在後來有人就在使徒書信中編出他們與十二門徒(或使徒)關係匪淺,以便增加這兩部福音書的說服力。其實他們這麼編就與路加福音的這句話矛盾,試想如果路加真的是保羅門徒,他只要寫明自己與保羅的關係,說他所寫的事情來自保羅的口述即可,那麼結合使徒行傳,在們自然會相信他,他根本不需要說自己有從起頭做詳細調查。
我們說過,他所說的調查,其實是來自他自己的想像。實際上我們根據路加福音的內容可以看出,就算作者有親自調查,其實也不是現代意義的調查,而只是聊齋志異般的收集故事而已。我們當然知道,這種「調查」只是收集神怪故事,其內容是當不得真的,他寫「使你知道所學之道都是確實的」,那只不過是在忽悠你。
第二段,預言施洗約翰的誕生。
作者說,當猶太王希律的時候,亞比雅班裡有一個祭司,名叫撒迦利亞。他妻子是亞倫的後人,名叫伊利莎白。他們二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只是沒有孩子,因為伊利莎白不生育,兩個人又年紀老邁了。
撒迦利亞按班次,在神前面供祭司的職分,照祭司的規矩掣籤,得進主殿燒香。燒香的時後,眾百姓在外面禱告。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壇的右邊,向他顯現。撒迦利亞看見,就驚慌害怕。
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伊利莎白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你必喜歡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濃酒都不喝,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迴轉,歸於他們的神。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
撒迦利亞對天使說,我憑著什麼可知道這事呢,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
天使回答說,我是站在神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來,對你說話,將這好信息報給你。到了時候,這話必然應驗。只因你不信,你必啞吧不能說話,直到這事成就的日子。
百姓等候撒迦利亞,詫異他許久在殿裡。及至他出來,不能和他們說話。他們知道他在殿裡見了異象。因為他直向他們打手式,竟成了啞吧。
他供職的日子已滿,就回家去了。這些日子以後,他的妻子伊利莎白懷了孕,就隱藏了五個月,說,主在眷顧我的日子,這樣看待我,要把我在人間的羞恥除掉。
本段結束。
這段話相當於舊約中兩個故事的結合,一個是創世紀說的亞伯拉罕和撒拉老年生子的故事,一個是撒母耳記上寫的撒母耳出生即為拿細耳人(Nazirite)的故事。如果按這個故事所說,施洗約翰就應該是一個拿細耳人,而且出身名門:父母都是義人、都是亞倫的後人。很明顯這些只是路加福音編造的,因為其它沒有任何資料這麼說。
我們以前在說拿細耳人的時候曾說,按新舊約所寫,以色列人中共有三個拿細耳人,一個是士師記裡的參孫,一個是撒母耳記裡的撒母耳,一個是新約裡的施洗約翰。但是說施洗約翰是拿細耳人唯一的根據就是路加福音的這個故事,作為三部對觀福音其它的兩部都沒有提及這點,我們可以推測路加福音所寫的是不可信的。正是因為拿細耳人這麼稀少、這麼特別,如果說當時有說施洗約翰是拿細耳人,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按道理是不可能不提及的。
另外,按照神理,說施洗約翰是拿細耳人也說不過去。在舊約裡撒母耳是正常老死的,而在參孫的故事裡,說他如果不被情人用計剃去頭髮,以他的神力,也不可能被人殺死。如果說施洗約翰是拿細耳人的話,他又知道參孫的故事,自然會小心不會去喝花酒,也不會讓人剃去頭髮,那麼他是怎麼輕易被人捉住並殺死的呢。
綜上所述,我們可知說施洗約翰是拿細耳人,既不合常理,也不合神理。
作者的這個故事雖然胡扯,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得出一點有用的信息。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舊約的典故並非不熟悉,而且對祭司的班次分配也有些了解,如果他是一個外邦人,一般是不會知道那麼詳細的,所以按理說他應該也是猶太人。第16句說「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迴轉」也顯示出他的故事其實還是講給以色列人聽的,而不是外邦人。
第5句說猶太王希律的時候,亞比雅班裡有一個祭司,名叫撒迦利亞,他妻子是亞倫的後人,名叫伊利莎白。
這句話很明白,就是交待後面要說的施洗約翰的父母。
經學家還把路加說成是嚴謹的歷史學家,但是他的故事第一句就有很大的問題。我們從這段話可知作者的意思是說在猶太王希律的時候施洗約翰的母親由不育到終於懷上了施洗約翰,再按下一段話的第一句我們又可知,按作者的意思,耶穌的母親懷上耶穌比施洗約翰的母親懷上施洗約翰晚了約六個月。我們前面說過,按照歷史資料,猶太王希律在公元前4年去世,所以按道理的話,耶穌應該出生於公元前,但是第2章第一段卻說耶穌在羅馬人口普查的時候降生,按照歷史資料,羅馬進行人口普查的時候是在公元6年,難道說,耶穌是他母親懷了十年才出生的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從這句話可知,要不就是他不嚴謹、調查錯了,要不就是他亂編故事,露出了馬腳。
另外這句話還告訴我們,路加福音雖然很少引用舊約的話,但是他對舊約相當地熟悉,他應該是正宗的猶太人,而不可能是外邦人。
作者給施洗約翰安排的父親名叫撒迦利亞,是個祭司,我們知道,在舊約裡,撒迦利亞是一個常見的名字。舊約中有一卷先知書就叫撒迦利亞書,據說作者就是一個祭司,作者給施洗約翰父親編的名字應該就是由此而來的。
作者說撒加利亞是在亞比雅班裡的,歷代志上第24章給寫祭司的班次那裡,說大衛給亞倫的子孫安排了二十四個班次,其中第八班就是亞比雅,作者編的這一情節,顯然是來自這裡。
有人可能會說,難道在希律的時期,就不能有一個班也是亞比雅班嗎。這種可能性當然有,特別是以色列人總是喜歡重複用祖先的名字。但是這種可能性比較小,亞比雅在舊約裡雖然是一個男女皆可使用的通俗名字,但是在新約裡,只有這一處提到。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新約時期猶太人的名字跟舊約時期的習慣有很大的不一樣,在舊約裡撒迦利亞是一個特別通俗的名字,在新約裡,也只有路加福音寫他是約翰的父親用到。
有的經學家解釋說,為什麼要分班次,是因為亞倫的嫡系子孫都必須是祭司,到新約的時候,亞倫的子孫太多,總共有兩萬四千人,於是他們只好分成二十四個班次,每個班次一千人。
他們這樣的說法並不是來自新約,同樣也是來自舊約。歷代志上第23章第一段寫大衛年邁的時候招聚了利未人,其中三十歲以上的男丁共有三萬八,其中兩萬四安排管理耶和華殿的事,並給分了班次。不過這個班次跟第24章寫的祭司的班次是不同的,前面的是說利未人,後面的才說亞倫的子孫,後面一章並沒有說亞倫的子孫有多少人。所以說經學家看書總是一知半解,又胡拉亂扯,說的既不符合道理,更不符合聖經。另外當然也不符合實際,因為不管在什麼時候,以色列都不可能會有幾萬個祭司。
作者說施洗約翰的母親是亞倫的後人,名叫伊利莎白。讀者看到這個名字可能會想,啊,原來伊利莎白這個名字是出自這裡的呀。十六世紀英國有個著名的女王,叫伊利莎白一世,現在英國還有個著名的女王,叫伊利莎白二世,世界名著裡還有很多高貴的小姐也叫伊利莎白,原來這個尊貴典雅的名字起源竟然是在聖經裡。
其實要說伊利莎白這個名字起源聖經,勉強可以這麼說,但是不能說它起源於路加福音。實際上在出埃及記6:23寫,亞倫娶了亞米拿達的女兒、拿順的妹妹、以利沙巴為妻,這裡的以利沙巴就是新約裡的伊利莎白。從舊約看,這個名字就跟以利亞撒、以利以敬、以利薩巴一樣,沒有顯得特別尊貴典雅。我們可以看出,這其實只是一個傳統的以色列人名字。另外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出,路加福音作者編以利莎白是亞倫的後人,其實是來自以色列人傳說中以利沙巴是亞倫的妻子。舊約裡「以利」開頭的名字很多,但叫這個名字卻只有一處,並且一般人不大會注意到,「路加」竟然能隨手掂來,放在自己的故事裡,說明他對以色列人的傳說是非常非常地熟悉,在古代來說,外邦人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第6-7句說撒迦利亞和伊利莎白都是義人,但是因為伊利莎白不育,所以他們年邁無子。我們前面說過這是在模仿舊約的老梗。
舊約中特別愛寫某人原來不育,後來神使她生育,大家特別熟悉的猶太三祖都有這樣的故事。創世紀11:30寫撒萊(後來叫撒萊)不生育,第17章寫到亞伯拉罕(當時是亞伯蘭)九十九歲、撒拉九十歲的時候,神才說她會生一個兒子。接著25:21又說以撒因他妻子不生育而祈求耶和華,耶和華應允他的祈求,他的妻子利百加就懷了孕。第29-30章講雅各的故事,說神一會使拉結不生育,後來才使她生育。
接著後面寫兩個舊約中的拿細耳人,都是寫其母親原來不育,後來求神了才生育,士師記第13章寫參孫的故事時這樣編,撒母耳記上第1章寫撒母耳的故事時同樣也是這麼編。很明顯,路加福音是因為舊約都這麼編,所以他要把施洗約翰寫成是新約中的拿細耳人,就用上了同樣的老梗。
對古人來說,生育很神奇。那時人們普遍都信神,認為人的生育是由神控制的也無可厚非,但現代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是荒謬的。現代人有可靠的避孕方法,減少了多少生育;現代人還有多種助生手段,使多少主育的人生下自己的小孩。還有,古人以為不育都是女人的事,其實現在大家都知道,其中有很多不育是因為男人方面的問題。
退一萬步說,就算世上真的有神,由神控制生育也是說不通的。比如說本故事,按神理說,這夫妻兩既然都是義人,神就算不能讓他們早生貴子、使他們的子孫像海沙那麼多,至少也要讓他們三世同堂,享受怡孫弄兒的天倫之樂才對,卻怎麼讓他們年邁的時候還沒有生育,後來好不容易生一個,卻沒有傳下後代,就被小希律抓去處死呢。
說到義人,基督徒最喜歡引用羅馬書3:10的話:「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不過馬太福音1:19寫約瑟是義人和路加福音1:6說這兩人都是義人,他們卻一般都視而不見。關於世上究竟有沒有義人這個問題,聖經不同地方的說法互相矛盾,不過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只要認真仔細讀過聖經的人都知道,聖經關於各種事情的說法都是這樣問題多多且矛盾重重。
問題和矛盾太多雖然對邏輯嚴密的人來說覺得不好,但是對迷信的人來說卻無所謂,因為他們只會從中讀取對自己有用或自己認同的說法、忽視另外的說法。對宣傳宗教來說,這樣可能也是有好處的,因為不同觀點的人雖然可能會劃分派別、互相爭鬥,但是因為他們都能在其中找到支持自己觀點的話,所以總的來說,他們都被「團結」在一個大宗教之下。比如基督教的各教派,他們內鬥的時候你死我活,但是在對外時卻都說自己是基督徒,並說基督教是世上最大的宗教,有幾十億人相信。當然,就算有好處,這些好處也只是自然形成的有弊有利,並不是聖經作者故意設計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