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家的田地裡,有種草特別常見,茶地裡、玉米地裡、紅薯地裡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它是地裡最常見的一種雜草,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名字,因為它開白花,所以我們都叫它「白花花草」,大家見過嗎?
這種開白花的草叫飛機草,原產於中美洲,1920年代作為一種香料植物引種到泰國栽培,1934年在雲南南部發現,現在分布於中國臺灣、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陝西等地。飛機草為全球性入侵物種。繁殖力極強,是一種具有競爭性的有害物種,2003年已被我國政府列入第一批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內。
飛機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引入中國海南。是田間非常討厭的雜草。生於低海拔的丘陵地、灌叢中及稀樹草原上。但多見於乾燥地、森林破壞跡地、墾荒地、路旁、住宅及田間,往往能形成成片的飛機草群落。種子和橫走根莖都是其繁衍的工具,繁殖力極強,活動相當猖獗。飛機草的適應能力極強,乾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縫和樓頂上照樣能生長。而且飛機草的花果期為全年,一年四季皆可生長成熟。(以下圖片是在我家地裡拍到的,秋季依然生長出幼苗,而上面的圖片是已經開花的,也是今天拍的)
飛機草是危害特別嚴重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也是世界公認的惡性有毒雜草。它能分泌感化物質,排擠本地植物,使草場失去利用價值,影響林木生長和更新。同時,它的葉有毒素,含香豆素類的有毒化合物,能夠引起人的皮膚炎症和過敏性疾病,誤食嫩葉會引起頭暈、嘔吐,家禽、家畜和魚類誤食也會引起中毒。
飛機草是澤蘭屬植物,提到澤蘭,大家可能會想到紫莖澤蘭,它同樣是一種外來入侵物種,也被我國政府列入到第一批入侵植物名單裡,二者的原產地都是中美洲,且都屬於菊科澤蘭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但它們在外形和繁殖方式上有很多區別。
從外形上看,紫莖澤蘭的莖呈暗紫色、毛被暗紫,觸之有黏手感,異味明顯;而飛機草的莖呈綠色、毛被白色。紫莖澤蘭的葉子呈菱形,厚紙質;葉柄紫褐色,較長,而飛機草的葉片呈三角形,薄紙質,兩面都有灰白色絨毛;葉柄綠色,較短。紫莖澤蘭的頭狀花序呈白色且近圓球形,而飛機草的頭狀花序呈淡綠黃色、綠白色或略淡紫色且為長圓柱形。
從繁殖方式來看,紫莖澤蘭有兩種繁殖方式,一種是靠帶冠毛的瘦果進行有性繁殖,一種是靠莖產生不定根進行營養繁殖,而飛機草只有靠帶冠毛的瘦果進行有性繁殖一種方式。由於紫莖澤蘭繁殖方式的多樣性,所以它比飛機草擴散的速度更快。
飛機草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歷史,可不可靠就不得而知了,相傳侵華日軍佔領海南島時,因為海南島四周靠海的地方多為沙土地,特別是西南沿海岸線的大片地方,土地貧瘠,與沙漠無異,無法種植農作物,只能生長一些仙人掌及小灌木,日本侵略者為了長期殖民統治的需要,用飛機在這些荒漠沙地上灑下這草的種子,由於其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逐漸成為了一種強勢物種,導致其生長之處的其他植物都難以生存。當地居民痛恨這種植物和侵華日軍,所以將這種植物稱作「飛機草」。
飛機草生命力極強,它的種子也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隨風飛散,所到之處,不論什麼土質,只要一場雨水,它就能長出一叢叢一片片綠來,在海南島上,任何一片荒坡野地,甚至雷州半島,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在農村裡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在其開花前剷除它,或者用百草枯進行噴灑,效果很好。
當然,作為入侵植物,它也並非一無是處,首先,飛機草具有止血作用,在野外的創傷小傷口都可以用飛機草梗的汁液塗抹創口處以殺毒滅菌,剌痛的感覺與酒精差不多,止血效果優於酒精。其次,飛機草的莖、葉有毒,其提取物對菜青蟲、小菜蛾幼蟲等多種害蟲有強烈的驅避作用。目前對飛機草研究最多的是其驅避活性。據報導,飛機草的提取物對小菜蛾、荔枝蒂蛀蟲、稻褐蝨、瓜蚜、菜粉蝶、黃曲條跳甲、豇豆莢螟、美洲斑潛蠅、香蕉交脈蚜、節瓜薊馬等10種昆蟲都有驅避活性,對小菜蛾、荔枝蒂蛀蟲、稻褐蝨、瓜蚜有較好的驅避活性,驅避率在80.00%以上。而且提取物比揮髮油有更好的驅避活性,因此飛機草有一定的驅避劑開發潛力。飛機草除具有良好的驅避活性外,還有一定的化感、殺蟲和抑菌作用。
在老家,飛機草幾乎已經到了令人深惡痛絕的地步,在田地裡特別容易成為優勢物種,影響作物生長,我曾經在紅薯地裡扯過飛機草,一塊地裡密密麻麻全是飛機草的小苗,老家的飛機草也是近幾年才傳進來的,現在已經泛濫成災,大家有沒有見過飛機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