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都不相信的宇宙膨脹,是如何成為主流假說的?

2020-12-08 騰訊網

科學理論的範式

任何的科學結論都需要建立在足夠多強有力的佐證之下的。我們來舉個例子,很多人認為地心說是偽科學。但事實並非如此,按照科學的範式,地心說本質上是一個符合科學理論的要求的。

首先,地心說有非常嚴格的定義,其次地心說是建立在極其嚴格的觀測數據之上的,這些數據都是地心說的證據,最後,地心說提供了可被證偽的方式,我們只要證明宇宙中的天體不都是繞著地球轉就可以證偽它。而且地心說是一套很嚴密的邏輯和數學推演的產物,可以預測許多現象,而且在2000多年前,這個理論真的就夠用了。所以,你發現沒有?

科學理論比的不是誰更正確,因為他們都有足夠的證據作為支撐,它們實際上比的是誰更準。哥白尼剛提出日心說時,並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這是因為哥白尼的日心說和託勒密的地心說比起來,精度是差不多的,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直到後來伽利略提出了慣性定律和通過觀測證明了不是所有的天體都繞著地球轉,克卜勒提出了天體運動不是圓,而是橢圓。這時候,日心說的精度大幅度提升,遠遠超過地心說。這才使得日心說廣泛流傳起來。因此,我們發現,觀測到的現象就是那麼多,而哪個理論更好,比的是誰的誤差更小。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宇宙到底是不是膨脹」這件事。

宇宙到底是什麼樣的?

實際上,從有人類文明開始,天文學就開始蓬勃地發展。人類很早就在思考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但是最早的人類認為宇宙在大尺度上是永恆的。意思是就是說,宇宙從大尺度上看,是不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這樣的觀念其實怪不得古人。因為幾千年來,人類觀測到的宇宙現象幾乎很少會有變化,這才會讓他們覺得宇宙是幾乎不變的。

後來,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個的觀念再度被加強。我們來試想一下,萬有引力描述的是兩個物體之間的吸引力。

如果宇宙是一個物質主導的宇宙,那問題就來了,物質之間都是引力,這勢必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靠攏,最後收縮成一個點。但實際上,我們觀測的結果,好像宇宙就不曾發生過收縮。這其實讓牛頓很糾結。於是,他提出宇宙應該是無限大,處處都是中心,處處引力都平衡。

牛頓的觀念一直延續到20世紀初,愛因斯坦其實也認為宇宙應該是靜態的。他在提出廣義相對論時,就發現廣義相對論中的引力場方程預示著宇宙正在發生膨脹。為了抵消這個膨脹的效應,愛因斯坦在方程中添加了一個宇宙學常數,只要進行合理的取值,宇宙就可以是靜態的。

宇宙終究還是膨脹的

但是,沒過多久,愛因斯坦就被打臉了。當時有個著名的天文學家哈勃,他在觀測銀河系外的星系時,就發現大多數的星系都在發生紅移。這個現象說明絕大多數的天體都在遠離我們。

可問題是,這個現象很詭異。要知道,如果是各個星系都自己在運動,那看到的現象應該有的在靠近我們,有的在遠離我們。而不是離我們很遠的都在遠離我們,只有離我們足夠近才會靠近我們。

後來,我們知道,這其實是因為空間在膨脹。在小尺度上,引力是主導,因此,靠近我們的星系在引力作用下,還會繼續靠近我們。而距離我們很遠的,大尺度上,就是在遠離我們。所以,宇宙的膨脹是整體性的膨脹,不是邊緣在向外擴。

因此,哈勃的觀測就是宇宙膨脹最有利的證據。但遠遠不止哈勃的證據。根據哈勃的觀測,我們可以反推出,宇宙應該誕生於一個奇點,起源於一場大爆炸。而科學家在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論時,也提出了兩套證據,分別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氦元素豐度,這後來也被驗證。

到了1998年,科學家在觀測Ia型超新星時,就發現宇宙在加速膨脹。當時,這個證據也受到了挑戰,但是我們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是可以計算出宇宙中物質的佔比的,其中提供與引力相反的斥力的暗能量佔據了絕對的主力。

正是在暗能量的作用下,宇宙發生了加速膨脹,而最早宇宙膨脹的動力則是來自於宇宙大爆炸。

因此,我們可以說,宇宙膨脹有2個理論基礎,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大爆炸理論。有3個證據,哈勃觀測到的星系紅移,1998年,科學家觀測Ia型超新星的結果,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些理論加上觀測,才使得宇宙膨脹的事實被接受。

相關焦點

  • 宇宙起源於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這種話你相信嗎?
    宇宙大爆炸論是目前最被認可的關於宇宙起源的假說,當然你是有權利不去相信的。宇宙起源於138.2億年前的一個緻密、熾熱、質量巨大的奇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物質的密度從大變小,從熾熱開始冷卻。直到變成今天你所看到的樣子。整個過程看起來像是一場「爆炸」。
  • 宇宙膨脹速率如何測出
    宇宙膨脹速率如何測出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2-10-25   發表評論>>最新的計算結果把宇宙膨脹速率的不確定度降低到3%左右。廣義相對論原本包含宇宙膨脹結論現代宇宙論有兩大支柱,一個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另一個是哈勃定律。
  • 宇宙真的起源於大爆炸嗎,為什麼科學家都相信大爆炸理論?
    大爆炸理論是一個關於宇宙起源的假說理論,認為我們的宇宙大約誕生於138億年前的一次奇點大爆炸,從這一刻開始宇宙進入到了演化階段,然後一步步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貌,雖然大爆炸理論目前僅僅是一個假說理論,但卻是如今最具影響的宇宙起源學說,在我們看來很多人都無法接受宇宙是由一個無限緻密高溫的奇點爆炸而來。
  • 多重宇宙假說:我們生活的宇宙是眾多宇宙中的一種
    對於多重宇宙假說,大體的意思就是,科學家們認為我們現如今生存的宇宙,不過是眾多宇宙中的一個。那麼對於這一個觀點是非常有爭議性的,而他的一個邏輯源頭,也只是一些自然景象,是一個空無一物的空間。對於這一個假說,到底是怎樣推論出來的?
  • 宇宙膨脹,到底是什麼東西在膨脹?
    如果把宇宙想像成物質,物質在膨脹,像一個炸彈一樣爆炸,那就違背了宇宙學原理。宇宙學原理告訴我們,宇宙不同位置的密度都一樣,從不同的方向看到的都是一樣的。這就帶來一個很大的矛盾,如果想像宇宙當中有個爆炸,既然有中心怎麼可能均勻呢?也不可能各向同性。所以不能把宇宙爆炸想像成像炸彈一樣的物質爆炸或像氣球一樣膨脹,不是這樣的。
  • 宇宙真的是大爆炸產生的嗎?為什麼現在的宇宙還在不斷膨脹?
    儘管對於人來說,可能一輩子都會在地球上生活,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去探索自己永遠無法到達的河外星系。這也就是大腦的力量,想像力永遠無法被束縛。而思考這些天文學的奧秘,也會讓人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加敏捷。我們生活的宇宙從哪裡來?可能這個問題遠比人類的來源問題更加神秘莫測,研究難度更大。因為人畢竟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可以進行全方面的深入研究。而宇宙,大多數時候都只存在於人類的想像之中。這並不影響科學家們關於宇宙來源的思考,目前學術界公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是1927年由比利時的天文學家提出來的一種假說。這也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力的一種假說。
  • 宇宙的膨脹是如何發現的
    這時,人們完全可以假設一下宇宙並不是處於靜止狀態,而是正在膨脹。這樣一來,如果宇宙膨脹得不是很快,那麼引力的作用就會最終導致膨脹停止,並使之開始收縮。但是,如果膨脹的速度超過了某個確定的臨界值,而引力的作用又不足以阻止膨脹,那麼宇宙就會一直不斷地永遠膨脹下去。
  • 宇宙真的是大爆炸產生的嗎?為什麼現在的宇宙還在不斷膨脹?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宇宙,探索宇宙的秘密世界吧。人類居住在地球上,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小行星,而太陽系又是銀河系中的一個小星系,銀河系之外還有更多的河外星系。儘管對於人來說,可能一輩子都會在地球上生活,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去探索自己永遠無法到達的河外星系。這也就是大腦的力量,想像力永遠無法被束縛。而思考這些天文學的奧秘,也會讓人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加敏捷。宇宙真的是大爆炸產生的嗎?
  • 「穩態假說」輸給了「大爆炸」?到底什麼是穩態假說?
    這些理論包括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埃德溫·哈勃關於宇宙處於膨脹狀態的觀測。愛因斯坦在1915年正式提出了這個理論,他決定將狹義相對論擴展到萬有引力。最終,這一理論認為,物質和能量的引力會直接改變其周圍時空的曲率。或者正如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約翰·惠勒所總結的那樣:「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
  • 你真的了解宇宙大爆炸嗎?「膨脹宇宙」學說純屬誤導
    其實「宇宙膨脹」的假說來自於哈勃定律,而「宇宙大爆炸」理論又恰恰是解釋宇宙膨脹的。這三個關係不一般的理論最終的前提居然是哈勃定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哈勃定律是1929年哈勃在星系光譜紅移和距離關係的假設上建立的,而愛因斯坦得知了哈勃發現了「宇宙膨脹」後又承認自己引入的宇宙常數是一生最大的錯誤,於是又將常數抹掉。
  • 宇宙起源或將改寫?諾獎得主彭羅斯:宇宙在循環,證據已找到
    愛因斯坦發現這個方程預示著宇宙正在發生膨脹。,因為在愛因斯坦之前,人們普遍相信宇宙是永恆的,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大的變化,也就是說,宇宙是沒有開端,更不會有結局,它就應該是一直存在著的於是,愛因斯坦在方程加入了宇宙常數,這個常數隻要進行合理的取值,宇宙就可以不發生膨脹。
  • 第十篇:宇宙的膨脹與大爆炸
    上一篇提到愛因斯坦因為「宇宙常數」而「甘拜下風」,那麼「宇宙常數」是怎麼提出的呢?時間回到1917年,愛因斯坦焦慮了,在他深入研究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後,發現宇宙不可能是一個「靜態」宇宙,要麼收縮,要麼膨脹,沒有固定的大小、無論怎麼樣,愛因斯坦都無法接受自己親手算出的結果。
  • 宇宙大爆炸是假說,那我假說奇點是由高級文明創造出來的可以嗎?
    關於宇宙的開端目前的主流觀點就是宇宙大爆炸假說,138.2億年前一個無限緻密、熾熱的奇點「爆炸」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宇宙。宇宙大爆炸目前雖然只是一個假說但這是被主流科學認可的,這個假說跟「空口無憑的我認為如何如何」是有本質區別的,是有理論證據支持的。首先就是宇宙星系的紅移現象,1929年哈勃得出結論距離我們較遠的星系呈現紅移現象,這意味著星系都在相互遠離。通過計算發現距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退行速度就越快,後來這個理論被稱為哈勃定律。
  • 宇宙年齡138億年,直徑930億光年,宇宙膨脹超光速了嗎?
    但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認為宇宙是穩態不變並且是無限的,即使愛因斯坦也沒有跳出這樣的思想怪圈。在1916年愛因斯坦把引力加入到自己的理論框架中,從而提出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應用用廣義相對論場方程,對宇宙演化的問題進行研究驗證。
  • 關於宇宙是如何誕生的?人類努力探索的幾種假說!
    宇宙是怎麼誕生的?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現在的樣子是一直維持不變的,還是逐漸演變而成的呢?當人類第一次有了思維開始仰望蒼穹,看到這廣闊無垠的天空和閃閃發光的星星時,這些疑問就不斷在大腦中盤旋!關於宇宙的誕生,人類一直在努力探索著,目前大致有這樣幾種假說。第一種假說是(宇宙永恆論),這種假說認為宇宙的時空是無限的,宇宙中的時間也是無限的,宇宙是無限大的,並且是永恆存在的,宇宙中不存在創始,也不存在終結。宇宙在整體範圍是穩定的,不存在消失或者滅亡!
  • 在未來宇宙只會膨脹的越來越快,直到有一天甚至粒子都會撕碎
    在1916年愛因斯坦把引力加入到自己的理論框架中,從而提出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應用用廣義相對論場方程,對宇宙演化的問題進行研究驗證。結果出來讓愛因斯坦眉頭緊鎖,宇宙竟然是動態變化的,這個與主流的科學觀點是不相符的,最後愛因斯坦也選擇了權威,接受宇宙是穩態的,同時在自己的場方程中加入了宇宙學常數。
  • 愛因斯坦明明說宇宙最快速度是光速,為什麼宇宙可以超光速膨脹?
    物理學從來都不缺跟風的人,偏偏就是愛因斯坦這個打破傳統框架的人締造了物理學神話,更是成了宇宙學的開山鼻祖。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基於光速不變,才有了任何有靜質量不為零的物體,無法達到光速。而《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是描繪了宇宙膨脹,才有了後來宇宙膨脹速度超過光速,所以一切的種種都是由於「光速不變原理」的這個假設,如果沒有這個假設,也就沒有後來一大堆反常識的結論,也就不存在那麼多矛盾。麥克斯韋光速不變原理並非愛因斯坦胡編亂造,這還要從另外一個人說起。
  • 愛因斯坦錯失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科學家又是怎麼發現的?
    當時的人大多認為宇宙是永恆的。翻譯過來就是,在大尺度上,宇宙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化。即使是到了100多年前,這個觀念還是非常主流的,而且物理學的大神愛因斯坦也曾經就是這麼認為的。如果人類一直秉持著這樣的觀念,大概率人類不會發現宇宙大爆炸了。那人類又是如何發現宇宙大爆炸的呢?
  • 暗能量與宇宙加速膨脹之謎的歷史
    人們需要弄清楚 ,到底是何種神秘力量推動宇宙加 速膨脹的呢?提出暗能量假說如何解釋宇宙的加速膨脹?很顯然 ,需要宇宙中 存在一種能夠產生排斥力的東西 ,當它主導宇宙的演化 時,即可推動字窗加速膨脹 。這昕起來似乎有點聳人昕 聞,有什麼東西產生的萬有引 力竟然會是排斥力呢?其 實,廣義相對論中是允許排斥性引力存在的 。
  • 宇宙膨脹速率如何測出?最新結果不確定度僅3%
    最新的計算結果把宇宙膨脹速率的不確定度降低到3%左右。  廣義相對論原本包含宇宙膨脹結論  現代宇宙論有兩大支柱,一個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另一個是哈勃定律。一個是純理論,用一支筆通過廣義相對論方程就可推導出宇宙膨脹結論;另一個是高超的測量技術,通過所謂「宇宙距離階梯」測出遙遠天體相對精確的距離,發現了宇宙的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