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伊川農民拍攝微電影 宣傳廉政新農村

2021-01-11 洛陽網

 

  最近,一部名為《廉政走進新農村》的微電影在伊川上映。熟悉的鄉音、村落,讓觀眾看得如痴如醉……這部電影的故事原型,就在伊川縣彭婆鎮智溝村。

  農民導演:俺拍的電影要「接地氣」

  48歲的伊川人周紅衛,是這部微電影的導演。初中沒畢業的他,先後拍攝多部反映農村生活的電視劇,是伊川當地的名人,被稱為「農民導演」。

  「我的電影都特接地氣,素材也全部來源於生活。」周紅衛說,2013年年初,看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倡廉熱點,他便尋思拍部反映新農村廉政建設的片子。

  主題定下來了,去哪裡找素材呢?就在此時,周紅衛聽到一件稀罕事:彭婆鎮智溝村村民智社召,為兒子辦婚禮不收禮、不唱戲,卻給村裡老人和老師送禮。熱心腸的周紅衛主動提出,要為這家人免費記錄婚禮。

  在拍攝婚禮視頻過程中,周紅衛偶然了解到,給智社召出主意的是村支書智燦彪。

  「這是個啥『村官』?」村民你一言,我一語,讓智燦彪的形象豐滿起來。周紅衛腦子一動:「這智溝村,就是個活生生的好劇本!」

  選對幹部,村裡變化真不小

  彭婆鎮有八溝,智溝村就是八溝之一。該村有村民1300多名,被一條溝分割成南北嶺,靠著一座2米寬的橋通行。村裡溝壑遍地,人均耕地不足1畝,年輕人多外出打工。因為沒有集體經濟,村民怨言頗多。

  2008年,在村裡辦企業致富的智燦彪被村民推選為村幹部。白手起家的他,對村裡的情況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為村裡幹事,要獲得大夥信任,就得有一說一,絕不拿村裡一分錢。」他清查村裡帳目,查處挪用公款現象。在上級補助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下,智燦彪自己出錢,修建村黨支部辦公樓,發動群眾在村裡植樹造林、擴建村道、硬化路面、壘砌花牆、粉刷牆壁,智溝村開始起了變化。

  文化廣場、演出舞臺、籃球場出現在智溝村,村民不再沉迷賭博,學著NBA打起了循環賽,村裡7個調頻廣播音響,定時為大家播報新聞;一條條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戶,60多盞路燈照亮每條街道。村民自辦企業一家連著一家,智溝人開始在家門口致富。這兩年,智燦彪又陸續貼錢,在村裡蓋起了衛生室,翻修了學校……

  電影主角:不為出名為「風氣」

  如今的智溝村,企業有30多家,吸納用工500多人,成為當地的富裕村。南北嶺之間的溝壑,正被一點點填平,百姓與村委之間的距離,也正被一點點拉近……

  70歲的智現德,也在微電影裡過了把演員癮。雖然說不出啥叫廉潔,但在他看來,智燦彪自己掏錢為村裡做事,「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美,廉政就得是這個樣子」。

  「心裡老感謝了。但他來看病,從沒少給一分錢。」說這話的是智溝村村醫智勝衛。為了讓村裡新農合政策落地,智燦彪幫他建起3間房做衛生院,還幫他支付前兩年的電費。

  在村委,上級撥付的每筆款,都有清楚記載;但智燦彪自掏腰包,為村裡搞基建,為村民解難的錢,他從沒細算。

  「不為出名,但拍這個電影確實有必要。」說起拍電影做主角,智燦彪不好意思地笑了。在他看來,這兩年村民辦企業、出外打工,手裡有了閒錢,日子卻越過越鋪張,不少人還染上攀比的毛病。這風氣,時間長了不免會滋生腐敗,反過來,腐敗又會制約經濟發展。

  「要有好的黨風、政風,還需要有好的社會風氣。」智燦彪說,幹部要廉政,人心才能穩,村民風氣正,才能齊致富。他要求把智社召的事拍進電影,讓大家都看看。

  「微電影就40分鐘,但積累起來的素材可不止這麼多。」周紅衛說,拍戲期間,總有群眾找到他,希望把自己的想法放進電影裡,下部電影他還要把鏡頭對準基層的新時代好「村官」。

(記者 武怡晗 特約記者 葛高遠)

返回洛陽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周紅衛微電影《廉政走進新農村》封鏡暨首映儀式在伊川舉行
    2月20日,中國第一農民導演周紅衛微電影《廉政走進新農村》封鏡暨首映儀式在伊川縣電影院舉行,縣領導白力、王延嶺等出席儀式。  微電影《廉政走進新農村》是我縣中國第一農民導演周紅衛又一力作,該片以伊川縣彭婆鎮智溝村黨總支書記、村委主任智燦彪為原型,反映了村幹部廉政為民、勤儉奉獻的幾個真實故事,用寫實的手法再現了新農村生活風貌,該片演員全部來自於我縣農民,製片人、男一號為智溝村黨總支書記、村委主任智燦彪擔綱出演,周紅衛擔任總導演兼攝像。
  • 農民微電影《「最美」村官》開機儀式在伊川縣舉行
    6月15日,一部由伊川縣彭婆鄉智溝村黨支部書記、農民企業家智燦彪導演的《「最美」村官》開機儀式在伊川縣舉行。  在伊川縣城,筆者見到了正在為開機儀式忙碌的河南銳石集團中國農民書畫影視基地董事長、智溝村黨支部書記智燦彪,他今年38歲,打眼一看就知道是個精幹的大能人,河南銳石集團中國農民書畫影視基地傳播有限公司曾於去年10月份首拍一部微電影《廉政走進新農村》,在廣東、深圳、全國黨員遠程教育網、洛陽市紀委網播出,引起社會群眾的強烈反響。
  • 洛陽第二機場最好的位置在伊川
    北郊機場受制於民航學院,航線航班增加太少太慢,好多洛陽人還得跑到鄭州坐飛機,好多來洛人員還得到新鄭機場中轉,嚴重影響洛陽的發展。洛陽本地客源多,但受制於機場,只能到鄭州中轉出行,故洛陽市政府才規劃第二機場。
  • 神鷹救援洛陽伊川大隊2020年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召開
    文/高勝利 康偉輝2021年1月10日下午,神鷹救援伊川大隊,在思源實驗學校學術報告廳舉辦2020年工作總結大會,參與此次會議的有隊長梁緒偉,副隊長張志強,指導員李志輝等有關部門領導,神鷹救援伊川大隊隊友及部分家屬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共100多人參加了總結大會。
  • 獨闢「硒」徑「伊川小米」品牌發布會舉行
    伊川穀子種植歷史悠久,當地出產的小米手感光滑沉實,米粒不開不裂有糯性。2018年3月,河南地質部門勘察發現:在伊川縣鴉嶺、平等、鳴皋、葛寨一帶分布著6條富硒土壤富集帶、50萬畝富硒耕地。作為嚴重缺硒的國家,伊川的富硒土壤是可遇不可求的寶貴資源。同年,「伊川小米」獲得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 山東一農民導演痴迷微電影和短片 拿下11個獎項
    今年春節期間,一部由農民導演、農民製作、農民演出的電視劇《二妮子的山村夢》在山東電視臺農科頻道熱映,受到觀眾好評,在山東地區最高收視率達到0.81,市場份額6.76,同時段排名最高時居省網第六位。  這部電視劇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帶著這個疑問,記者在萊蕪市鋼城區辛莊鎮一處簡陋的辦公樓裡找到了該劇的導演韓克。
  • 一個河南農民導演的影視夢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政  隨著《最美的村官》拍攝完畢,八年間,河南農民周紅衛已拍出10部影視作品。  誰也沒想到,他的第一部影視作品會以自己感情「出軌」為真實題材進行拍攝。為此,他一度被村裡人嫌棄。  如今,追逐電影夢的他早已從村民口中那個被嫌棄的人轉身為具有一定名氣的農民導演。
  • 中鋼耐火(伊川)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開工
    本報訊(通訊員葛高遠李戰國範聰聰)3月31日,中鋼耐火(伊川)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在伊川縣彭婆鎮開工建設。此舉是洛陽市優化調整城市區能源結構產業布局的有力舉措,也標誌著耐火材料產業轉型升級邁出一大步。
  • 伊川頭條!神鷹救援伊川大隊2020年總結表彰大會召開!
    2021年元月10日下午14:00,神鷹救援伊川大隊2020年總結表彰會籍2021年疫情防控工作動員大會在伊川縣思源學校學術報告廳隆重舉辦。    會議以「共圓公益夢,奮進新徵程」為主題,會議有神鷹救援伊川大隊指導員李志輝主持。大隊長梁續偉以:「 「公」無不克,披荊斬棘,「益」路同行,共奏華章」為主題,對2020年工作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總結。
  • 新新媒體下微電影的特點、反思與展望
    但時至今日,微電影卻成為吸引了眾多受眾的一種媒介形式、文化表現和傳播方式,有其具體的原因。1.1、科技發展下受眾使用習慣的轉變    2007年法國影像論壇提出「繼電影大屏幕、電視、電腦之後,智慧型手機的屏幕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四面屏幕,而影片拍攝也因為這個新的觀賞媒介而產生某些質變。」
  • 伊川彭婆:便民路 暖民心
    四月的洛陽,牡丹盛開;四月的伊川,油菜花、桃花芳菲未盡,便民通行工程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近日,在伊川縣彭婆鎮智溝村到楊溝村4.2公裡已平整好的路基上,隨著一陣鞭炮聲響過,一臺大型挖掘機開始了挖掘邊溝的作業。71歲的村民智現德高興地說:「這迴路修通了,俺們出行更方便了。」
  • 全國甘薯產業大咖齊聚伊川 共話共建甘薯產業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通訊員 葛高遠 石偉召  6月22至23日,中國·洛陽首屆甘薯加工產業高峰論壇在伊川舉行。
  • 洛陽第二機場選址和北郊三期同時規劃,壯大洛陽都市圈
    今年洛陽的好消息真的是層出不窮呀,先是洛陽都市圈的建設,融合三門峽、濟源,打造1000萬人口級別的城市。接著是地鐵1號線持續將進度提前,明年牡丹文化節就會和大家見面。喊了很多年的呼南高鐵終於定下豫西通道過洛陽。然後是中秋晚會今年在洛陽舉辦,相信不少洛陽人前天晚上都去湊熱鬧了。
  • 畢業照創意拍攝姿勢 2018畢業微電影拍攝收費多少怎麼拍
    傳統的大合照,無法記錄孩子在小學的點點滴滴,只有微電影可以承載了。部分家長在微信群裡,倡議拍畢業微電影,很快得到全部家長同意。與影視公司聯繫、談價格,家長們敲定每位學生300元價格來拍攝五分鐘的微電影。」在現場幫助協調孩子站位的六年五班的家委會一成員說道。
  • 農村題材文藝作品,農民豈能僅當「綠葉」
    作者:李雪昆(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廣電周刊主編)  今年1月至10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共備案公示546部,其中當代農村題材51部,佔比9.3%,雖然遠小於當代都市題材42.9%的佔比,但比前幾年已經有了很大進步。對比一下五年前的數據:2015年全年備案公示的電視劇共1146部,其中農村題材62部,僅佔總數的5.4%。
  • 農民導演的成功秘籍;綠水青山間的「守夜人」
    農民導演的成功秘籍  □ 本報記者 於向陽  本報通訊員 張 群   今年春節期間,一部由農民導演、農民製作、農民演出的電視劇《二妮子的山村夢》在山東電視臺農科頻道熱映,受到觀眾好評,在山東地區最高收視率達到0.81,市場份額6.76,同時段排名最高時居省網第六位。
  • 伊川:盯緊十大產業促產業集聚_新聞中心_洛陽網
    伊川縣委書記侯佔國說,為了避免開放招商工作的盲目性、隨意性和無序性,去年,伊川縣將開放招商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加強統籌,對確定的鋁精深加工、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等十大重點產業進行招商。  今年4月,投資20億元的華美國際商城項目在伊川縣開工建設。該項目將重點建設伊川縣首個一站式大型商業綜合體。
  • 「憲法進農村」主題活動讓全國農業農村領域再掀學習憲法新高潮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侯建斌舉行「普法書架」揭牌儀式、發放普法讀物、法律知識有獎競答、農業普法微視頻微電影展播、提供法律諮詢服務……11月30日,2020年全國
  • 53秒|第五屆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藝術節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完美收官
    作為第五屆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藝術節的重要板塊,微電影創作與傳播論壇以「講好中國故事,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聚焦新時代農村建設大背景,回顧展示了全國影視工作者以微電影、短視頻的形式拍攝鄉村美景、記錄鄉土鄉情,促進農村產業振興與鄉土文化繁榮有效融合,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豐碩成果。
  • 「農民導演」韓克的公益故事:用鏡頭記錄真善美拍農民自己的電影
    提到藝術工作者,很難把這個詞與樸實的農民掛起鉤來,但是在鋼城區辛莊街道下陳村有一個人,他是農民導演,創作文藝作品數百件,網絡觀看量破億;他是非遺傳承人,以服務群眾文化為己任,每年下鄉演出100餘場——他就是韓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