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洛陽的好消息真的是層出不窮呀,先是洛陽都市圈的建設,融合三門峽、濟源,打造1000萬人口級別的城市。接著是地鐵1號線持續將進度提前,明年牡丹文化節就會和大家見面。喊了很多年的呼南高鐵終於定下豫西通道過洛陽。然後是中秋晚會今年在洛陽舉辦,相信不少洛陽人前天晚上都去湊熱鬧了。最近,洛陽機場方面也有好消息傳出:今年要把北郊機場三期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建設標準為4E級別。另外讓人驚喜的是,洛陽還將選址第二個新機場,完全獨立於北郊機場,究竟哪裡適合承接第二機場的建設,宜陽、伊川或者是新安縣?洛陽機場未來幾年將增加多少航線?一起來了解下具體情況!
受今年特殊時期的影響,洛陽目前機場吞吐量很一般:前八個月加起來也只有50多萬,也就是說今年很可能全年吞吐量達不到100萬,這個數據回退到了2018年的水平。但除去今年特殊因素的影響,洛陽北郊機場的發展的確很落後,在全國排70多名,基本是中等下遊的水平,同是旅遊城市的桂林,這個數字是800萬。究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外部有新鄭機場在不斷&34;,更多的班次、更低的票價以及方便的交通,洛陽人沒有理由不去隔壁坐飛機。
內部原因大家也清楚,北郊機場雖然在洛陽,但並不歸洛陽管,而是由飛行學院掌握。這就是一個很矛盾的體系,本來北郊機場就不大,資源有限。又要提供飛行學院的教學使用,又要兼顧發展民航事業。所以不是洛陽人坐不起飛機,也不是我們沒有這麼大的需求,而是北郊機場確實供不應求,但產能又太低。機場擴建甚至是新建第二機場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值得高興的是,這兩件事並不矛盾而在同時推進。先說說機場三期規劃,目前定下的標準是4E級,也就是新鄭機場擴建前的規模,需要3200米的跑道,可以承接更多的國際航班,降落那種寬體機型。目前的規劃顯示,將跨越連霍高速在北邊開展三期工程,與老機場有一條通道相連,可以供飛機調度。擴建後相信連霍高速會在這裡設置匝道,對於三門峽的朋友來講,來洛陽乘坐飛行將變得更加方便,也符合洛陽都市圈的發展理念。
關於洛陽第二機場的建設,的確是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畢竟這一步跨的有點大。但仔細想想其實也有一種無奈在裡面:北郊機場的發展受制於民航學院不是長久之計,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最好還是徹底剝離,另起門戶,所謂不破不立。目前看,伊川更適合作為承接新機場,距離市區不遠不近,以後還會設立伊川北站高鐵站,以及縣際輕軌,剛好可以打造成一個交通樞紐。
據了解,未來每年洛陽都會增開2到3條國內新航線以及1條國際新航線,在2025年航線將達到40多條。您覺得第二機場會建在哪裡呢?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可以在下方評論裡交流,點擊右上角關注,了解更多洛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