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增強鄭州大都市區、洛陽都市圈等地區的經濟、人口承載能力

2021-01-18 河南商報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孫科

我省今年要基本完成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還要增強鄭州大都市區、洛陽都市圈等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經濟、人口承載能力……

日前,河南商報記者從省政府了解到,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目標】

今年,河南要初步形成全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

我省要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呢?《意見》給出了「時間表」。

2020年,河南要基本完成省市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劃定,有序編制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初步形成全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一張圖」。

到2025年,健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審批體系、實施監督體系、法規政策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全面實施國土空間監測預警和績效考核機制,形成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基礎、統一用途管制為手段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到2035年,全面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

【任務】

A、增強鄭州大都市區經濟人口承載能力

根據《意見》,我省要建立覆蓋省、市、縣、鄉鎮4級,包含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相關專項規劃3類規劃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嚴格實行國土空間規劃指導目錄清單管理制度,不得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外編制其他涉及國土空間利用的規劃。

科學編制省國土空間規劃,優化主體功能區劃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增強鄭州大都市區、洛陽都市圈等重點地區和城市的經濟、人口承載能力,優化全省人口和城鎮空間布局。同時要保障生態屏障、生態廊道、自然保護地和區域開敞空間,優化生態系統保護格局;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構建均等化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意見》提出,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方面,要科學預留一定比例留白區,為未來發展留出開發空間;優化完善城鎮體系和村莊分類布局,合理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城鄉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安排城市安全與綜合防災、地下空間、鄰避設施等;按照宜居城市、智慧城市、韌性城市、健康城市的理念,優化中心城區空間結構和用地布局,合理確定城鎮開發強度分區、容積率、密度等控制指標。

B、按照「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分級審批制度

在審批方面,《意見》要求,要嚴格規劃審批權限和程序。

按照「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分級審批制度。省國土空間規劃和需報國務院審批的城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經同級人大常委會審議後,由省政府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市縣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經同級人大常委會審議後逐級報省政府審批;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經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後逐級報市級政府審批;省內跨省轄市的國土空間規劃報省政府審批。在城鎮開發邊界內的詳細規劃報市縣政府審批。

村莊規劃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審議通過後,由鄉鎮政府報上一級政府審批,其中省轄市市轄區內的村莊規劃報省轄市政府審批。

【保障】

規劃一經批覆,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還提出,要加快建立規劃實施監督體系。

我省要堅持先規劃、後實施,不得違反國土空間規划進行各類開發建設活動。規劃一經批覆,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因國家和我省重大戰略調整、重大項目建設或行政區劃調整等確需修改規劃的,須經規劃審批機關同意後方可按法定程序修改。對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過程中的違規違紀違法行為,要嚴肅追究責任。

同時,我省還將依託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划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實施監管機制。並將國土空間規劃執行情況納入自然資源執法督察內容。建立國土空間規劃定期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

(編輯 張惟一 施尚景)

相關焦點

  • 河南國土空間規劃意見明確:增強鄭州大都市區經濟人口承載能力
    4月19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省委、省政府近日印發《關於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的實施意見》,河南將採取系列措施,為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提供國土空間保障。到2035年,全面提升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安全和諧、富有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的國土空間格局。「一張圖」外 不得再編制其他涉及國土空間利用的規劃一張藍圖繪到底。
  • 加入洛陽都市圈,平頂山、三門峽、濟源都是啥角色?8大謎團探究
    洛陽現下轄1市8縣6區,還有2個國家級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及18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地域總面積1.52萬平方公裡。既然成為了洛陽都市圈的「圈主」,肩負著輻射整個豫西地區的重任,洛陽肯定已不滿足現有的一畝三分地了。
  •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耿明齋教授談都市圈建設:錯位發展 功能...
    「洛陽都市圈與鄭州都市圈應是一種共生關係,只有優勢共塑、長短互補、錯位發展、功能耦合、良性競爭、相互驅動,才能共同打造牽動全局、支撐全域的場域載體『強磁場』。」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教授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談了洛陽都市圈與鄭州都市圈如何相處的問題。
  • 發布會實錄|河南省發改委主任何雄:培育壯大洛陽副中心城市,2035年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近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我省堅持以中原城市群為主體,在做強做優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鄭州都市圈的同時,致力培育壯大洛陽副中心城市,出臺了兩輪支持政策,推動洛陽在2019年成為中西部地區唯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的非省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穩步提升,具備聯動周邊城市建設都市圈的基礎條件。
  • 中央財經委員會:增強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
    新華社北京8月26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習近平8月26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研究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問題、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問題。
  • ...讀懂丨未來鄭州都市圈有多美?2035年生態環境要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10月13日,大河網政務記者從河南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為有序推進《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實施,構建與鄭州都市圈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生態環境支撐保障體系,經省中原城市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同意,《鄭州都市圈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編制印發。未來鄭州都市圈要打造啥樣的宜居城市?
  • 鄭州都市圈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20~2035年)出爐 5年後「圈」內五...
    44%,到2035年,都市圈生態環境質量達到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到2035年,都市圈生態環境質量達到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全面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的和諧都市圈、經濟集約高效的綠色都市圈、社會健康文明的宜居都市圈,成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杆。構築一體協同的生態格局《規劃》指出,要在鄭州都市圈構建「一軸、一心、一帶,雙環、多廊、多點」的多層次、多功能、複合型、網絡化區域生態格局。
  • 中央定調區域發展新思路: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經濟、人口承載力
    會議明確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作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的作用,並提出要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完善區域政策體系,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增強其他地區在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邊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按照客觀經濟規律調整」的說法在近年來的區域經濟政策中並不常見。
  • 洛陽市委書記李亞:把洛陽都市圈建設作為主戰場主抓手主平臺 科學...
    把洛陽都市圈建設作為主戰場主抓手主平臺 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李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標以及2035年遠景目標,擘畫了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宏偉藍圖。
  • 都市圈時代,中小城市的出路在哪裡?
    ,增強欠發達地區的「自我造血」能力,與此同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對於「圈內」中小城市而言,融入都市圈經濟,嵌入都市圈產業鏈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對於「圈外」的區域性中心城市而言,提升自身能級和加強周邊聯動發展是保持城市發展活力和競爭力的關鍵。而對於其他「圈外」的欠發達中小城市而言,依託政策傾斜,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是重中之重。未來城鎮化空間形態是單一,還是多元?
  • 國際化,打造人文交往新高地——從五大戰略定位看洛陽都市圈發展...
    最近,《洛陽都市圈發展規劃》對外發布,基於面向未來區域競爭格局的優勢與潛力,明確了洛陽都市圈的五大戰略定位和願景目標,回答了「建設一個怎樣的都市圈」的重大問題。如果說,全國先進位造業發展引領區、全國重要綜合交通樞紐等定位,更多是「站位全國」的重點發力,那麼,國際人文交往中心無疑就是「放眼國際」的拉高標杆,凸顯了這一「圈」的開放視野。
  • 大河早點看丨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
    河南要聞高效集聚要素資源形成區域競爭新優勢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來了「鄭龍頭」揚得越高,河南開放就舞得越好。鄭州市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深度融合,邁出關鍵一步——8月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鄭州大都市區空間規劃(2018—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構建「一核、四軸、三帶、多點」空間格局。啥是鄭州大都市區?
  • 洛陽第二機場選址和北郊三期同時規劃,壯大洛陽都市圈
    今年洛陽的好消息真的是層出不窮呀,先是洛陽都市圈的建設,融合三門峽、濟源,打造1000萬人口級別的城市。接著是地鐵1號線持續將進度提前,明年牡丹文化節就會和大家見面。喊了很多年的呼南高鐵終於定下豫西通道過洛陽。然後是中秋晚會今年在洛陽舉辦,相信不少洛陽人前天晚上都去湊熱鬧了。
  • 中國18個萬億GDP都市圈排名(2019年)
    至於中國目前都市圈數量,比較通行的說法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恆大研究院在2019年4月發布的《中國十大最具潛力都市圈:2019》提到的24個,包括上海、深莞惠、廣佛肇、蘇錫常、南京、杭州等6個都市圈為發達型;北京、天津、成都、長株潭、重慶、廈漳泉、青島、武漢、鄭州、西安、合肥、寧波、石家莊、濟南、瀋陽等15個都市圈為崛起型;哈爾濱、南昌、長吉等3個都市圈為起步型。
  • 中國人口遷移有哪些新趨勢?向少數核心城集聚
    深、廣、杭三城以活躍的新經濟產業和較為寬鬆的人才政策吸引人口大規模流入,三城近4年常住人口年均淨流入分別達32萬、28萬、27萬,較2011-2015年均有大幅增長。長沙、寧波、西安、重慶、成都、鄭州近4年常住人口年均淨流入規模均在10萬以上;這幾個城市均為所在都市圈核心城市,近年城市發展較為快速、「搶人」力度較大。
  • 中國人口大遷移:2019
    》要求,尊重客觀規律,發揮比較優勢,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12月10-12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能力。2011-2015年,人口淨流出地區主要集中東北地區、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東南沿海的非核心城市等;人口淨流入地區明顯變少、且趨向破碎化,主要在全國主要大城市及周邊地區,包括廣深珠惠肇、京津、滬寧杭蘇錫常湖紹甬、合肥、南昌、石家莊、鄭州-洛陽、武漢、長沙-株洲、濟南、青島、西安、成渝、昆明、貴陽、南寧、呼包鄂,以及廣西桂柳及桂東南地區、粵西、蘇北、晉中南、川西川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