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丨超燃!95後小夥自學火箭原理 從3萬米高空給地球拍大片

2020-11-24 騰訊網

他高中時就想要拍下地球的弧面,如今,這個夢想實現了。但短短幾個月內,疫情發生了,這個年輕人立刻看到世界的劇變,他感覺整個人類社會是非常脆弱敏感的一個結構。然而,至少有這麼一次,他看到了地球。

Tim團隊放飛探空氣球

撰文丨崔一凡

編輯丨金赫

出品丨騰訊新聞穀雨工作室

最開始,這就像一次團建活動。在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大家一起看日出,一起把開水潑向空中,瞬間形成霧凇。Tim卻緊繃著一根弦,為了這個項目,他已經連續幾天只睡三四個小時。棟棟看到,因為睡眠不足和精神緊張,Tim的嘴角不自覺有些抽搐。

五年前,Tim在英國讀高中時錄下一段自白。視頻裡,房間狹小,洗手池就擺在床頭。他坐在床上,腿幾乎蜷縮著,對著鏡頭宣告自己的夢想——他想拍下地球的弧面。

探空氣球升空時拍攝的地球弧面

直到2019年12月21日,Tim24歲,計劃開始了。這天是冬至,早上7點多,天剛蒙蒙亮,他們放飛了那件綁著8k全景相機的白色乳膠氣球。它快速飄遠,眾人仰望著,期盼幾小時後再次相遇。

二十分鐘後,負責技術支持的屈維突然發現,銥星定位信號消失了。銥星是氦氣球探測項目中常用的定位系統,精確到米,氣球落地後,需要根據銥星數據找回相機。

12月下旬,這裡的氣溫低至零下二十度。所有出乎意料的困難都源於寒冷。他們的一部相機暴露在寒風中,瞬間只剩一格電量。那些還能用的,也變得異常遲鈍,黑平衡校準不了,只能放在發電機風口回暖。

Tim仰望升空的探空氣球

一行人出發去找氣球。Tim的鼻子凍得通紅,回頭對著鏡頭說,「我們去找氣球,我們去做追星星的人」。視頻播放到這裡,重複這句話的彈幕覆蓋了整個屏幕。但直到日落,他們也沒有找到氣球。

身處茫茫雪原,大自然帶來的撞擊感尤為強烈。Tim已經看不到人影了,只剩自己一個,孤零零走在雪地上。除了信號塔,這裡沒有任何人類活動的跡象。他看到狐狸從雪地裡冒出頭,一群野馬從他身邊掠過,偶爾恍惚,忘記自己在做什麼。如果這次失敗了,他心想,要自己承擔所有損失。

他最後成功了。以下是Tim的自述——

1

為了拍攝地球的弧面,我們到了巴彥淖爾,大家都很有活力。你想啊,坐了一天飛機,到了之後先去發射場做風力測試,回到酒店,十一點了,然後凌晨兩點鐘起床。只睡三個小時,又生龍活虎地去了。

當時零下二三十度,地上全是雪。我們的製片非常靠譜,給我們準備了30公斤暖寶寶。每個人身上貼十片,幾個小時一換,還弄那種發熱鞋墊,腳上瘋狂出汗,然後熱量迅速被吸走。

零下二三十度的發射地

我們南方人對這種寒冷沒有概念。很多設備都會凍住,相機開不起來,電池衰竭得很快。好不容易開起來,因為溫度太低,噪點很多,黑平衡調不好,畫面就不清楚了。去發射的路上,我們開玩笑說,可能要「提控回家」——玩無人機的經常說這個梗——就是你飛機沒了,只帶著遙控器回家。沒想到之前這個「毒奶」應驗了,放飛之後,就真沒了。

我們趕在剛日出時放飛氣球,太陽一升起來,風就會變大。那邊全是雪,溫度一上升,對流就加強了,就會形成大風。氦氣球上綁了銥星定位系統,我們在下面可以準確接收到它的具體位置,氣球落下來之後我們也可以找到它。但是,氣球飛了兩公裡左右,銥星定位數據的接收器突然沒信號了,數據也丟失了。可能還是因為低溫,銥星電池凍出了問題。

氣球越飄越遠,我想著要是飄到蒙古就麻煩了。大家有點苦笑,發現真涼了,當時我就想,擦,怎麼辦呢,會不會再涼一次。大家都有點懵,但是又在那邊說說笑笑,反正又不是他們付錢,我付錢,所以大家都很淡定。

中科院老師們一開始覺得很妥的,因為這個項目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難度。然後打臉,啪啪啪,非常搞笑。我說打臉了,他們說,臉好疼啊,臉好疼啊。但那個中科院的老鐵是認真的,他們測算了落點的範圍,邏輯上是三公裡的半徑,算一下,就是十幾平方公裡的範圍,已經很誇張了。

我們一人負責搜索一片區域。茫茫雪原,一片荒蕪。你和朋友隔兩百米走,走著走著你會發現,身邊人全沒了,你視野裡面看不到任何人類的痕跡。天還亮著,你倒不怕,在茫茫雪原裡面微信聊天,當時就說,我x,有狐狸,我x,我看到一隻兔子,最後看什麼東西都像相機,等到你過去一看,牛糞。後來找著找著,發現天黑下去了,那就有問題了,有點慫了。

徒步尋找降落的氣球

當時也想了不少辦法,包括讓村民幫著找,找到了獎你一千,他們冬天本來也沒啥事嘛,然後就都願意去找。還出動了無人機,都沒結果。

不過我當時心態還算穩定,就想著這次花多少錢我自己扛下來唄。因為你不可能失敗了,還腆著臉去跟他們(指贊助商)要報銷嘛,那這沒意義。我覺得我自己哪怕苦一點,我也得把這筆債給扛下來。

2

我從小到大一直對太空非常感興趣,一直看各種太空的東西,SpaceX的火箭發射基本上都不錯過,都會看直播,去研究它的火箭、發動機原理。當時我在YouTube上看到國外有人拍過這樣的視頻,把相機綁在氦氣球上拍,但他送的相機很小,畫質不穩定。我覺得完全可以做得更好,就想有一天能夠送一些高畫質的設備上去。

我在網上查了很多相關的文獻資料,還聯繫到一位浙大氣象學的教授。那個老師真的很耐心,我這麼個小毛孩,居然還回了我,很耐心地講了相關知識,我現在還留著那位教授給我回的郵件。我當時覺得,技術層面的東西我已經吃透了,但這個項目如果合法的話,就要找氣象局來談。那時候沒有任何影響力嘛,所以氣象局沒有回覆,我也理解。

穿著海賊王圖案T恤的Tim

這一停就是五年,我朋友之前也開玩笑,你說這麼多年了,就是不做。其實有各種原因。第一是沒錢,你要在天上實現穩定的影像,前提條件就是有一個全景相機,價格非常非常貴,幾十萬、幾百萬。等到國內同類型的公司出現以後,這個價格才迅速下降,技術也不斷提升,高質量的360度視頻拍攝其實是在2018年之後才成熟的。

還有一點挺重要,我後來才意識到。在技術層面,你送一個大的設備,其實難點是非常多的,沒最初想的那麼簡單。就好比火箭吧,載荷一大,難度就成倍上升,高空的風對大的物體的偏移,還有整體的姿態結構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做探空氣球需要特殊雲臺,就是用來穩定相機的。它是一個單軸的結構,高空能抗凍,還需要有很強的扭力保證相機穩定。反正各方面要求都很高,這也是現在市面上沒有的,必須要單獨研發。正好我的朋友棟棟是做雲臺的,我跟他認識很多年了,也是很能玩的一個老鐵,很喜歡太空,很喜歡做牛x的事。去年出發前20天,我拉他入夥,他就回復了一個字,「搞」。

Tim和他的朋友在一起

之後我們在微博和B站發了條消息,告訴大家我們要做這件事,問有沒有朋友懂高空氣球方面知識的,歡迎給我們一些建議。很多人就說不知道你在幹嘛,但是希望你能搞大事情,也有一些說這個事早就有人做過了,說你抄襲什麼的。沒想到後來有一位中科院的老哥回復了,他真的幫我們很多忙。他是個挺年輕的研究員,是他去和領導申請的。

這時候我就有點危機感了。這事不成咋辦呢,背點欠款唄,就這樣唄,還是稍微有一點點忐忑,有點虛,不知道這個事到底能不能成。

去年11月,我和棟棟去中科院做環境模擬測試。那裡從外面看起來就是一棟樓,走過一個小門之後,發現樓裡面一層都沒有,全中空的,超級超級大,有點像變形金剛那種感覺你知道嗎,特別酷。他們有那種超大超大的氣球,大的有8個足球場那麼大,浮在超高空的這種氣球也有,能在天上停半年,裡面能住人的,就很震撼。

Tim和團隊調試設備

做環境模擬測試的機器感覺像一個很大很大的電冰箱,把你這機子扔進去,設定低溫低壓,它會模擬三個小時的航程。我們從一個小窗口裡能看到機器,拿出來之後運行正常。棟棟就和我說,我x,這成了,牛x啊,就很囂張。那次成功以後,大家就覺得這事能成,之前還是挺虛的。

中科院的領導也很實在,跟我們分析了很多技術問題。這對他們來說確實不難,因為他們的載荷比這個大多了,只不過他們沒有冬天在這麼冷的地方放過。我不想再等到夏天了,因為你這個周期拉太長其實是一件不好的事。

12月出發之前,我把五年前錄的那段視頻給大家看。大家不知道我以前藏了這個視頻,所以看了以後就(有點感動),有人哭了。不過大家很快又把話題轉移到嘲笑我平翹舌不分上面了。那時候,這個問題更嚴重一些。

五年前,Tim把夢想錄了下來

3

第一次放飛失敗之後,我們先回市裡面,準備第二天的發射,留下英仕和John住在村民家裡,繼續找。我們總共帶了兩套設備,如果第二次又失敗了,那就徹底涼了。

為了防止銥星定位再次失效,我女朋友想了個辦法,就是把手機綁在氣球上。她說我之前查你崗的時候不是用過那個軟體嘛,可以追蹤你的位置,實時定位。她說咱要不拿它試試?最後還真靠這個查崗軟體找到的。

iPhone到天上冷了會關機,這個大家也都知道。我就用了一招,讓手機一直開著最高畫質視頻,因為這樣發熱會很厲害,然後我把它接了個充電寶,就這樣放上去了。

裝著夢想小紙條的普通氣球被一起放飛

正式放飛之前還有一步。我們事先在社交媒體上收集了一萬多條夢想,很多人留言,希望自己能夠考上想要的大學啊,遇到喜歡的人啊什麼的,也有就是比較難過的,家裡面得癌症,希望家裡人趕快好起來,還有希望過世的人能夠回來的也有。我們把這些夢想列印下來,剪成一萬多張小紙條,裝在那種普通的氣球裡,和探空氣球一起放飛。我沒把自己的夢想放進去,因為我的夢想就是能飛成功。

後來回杭州之後,因為要寫片子文案,所以我就仔細回想,哪個瞬間是我情緒最激動的時候,應該是我們一起去追氣球的瞬間。

氦氣球飛到三萬米高空,爆破,降落傘打開,然後下降。銥星定位沒出問題,手機查崗軟體也一直有信號。三個小時後,氣球降落,我們開到了一個風車旁邊,有人突然喊「在那邊我看到了!」然後我們一群人就「啊!」,朝氣球瘋跑,我抱著那臺降落的相機,蹦來蹦去蹦來蹦去,在地上打滾,棟棟跑過來就喊:「牛X!我做的雲臺還在工作!」

Tim向成功降落的氣球跑去

現在想到這個場景還是特興奮,大家一起向前跑。就覺得其實所有人都存在這個夢想裡面,這才是有血有肉的感覺。假如我自己一個人,我不會叫,也不會打滾,不會有這種共鳴感。

疫情期間我待在家裡,又看了一遍探空氣球拍攝的地球。短短幾個月時間,你就立刻看到整個世界發生劇變,再看就感覺人類社會還是非常脆弱敏感的這麼一個結構。像疫情這種,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對整個人類就是個大災難。

探空氣球拍到的地球:一個美麗的弧線

放飛成功後那天晚上,我們去當地一家火鍋店吃飯。跟他們聊到我的幾個夢想,一個是拍攝地球,已經實現了,還有就是拍攝白鰭豚,我知道它已經被宣布功能性滅絕,但我還是想去長江邊蹲一個月,就算拍不到,肯定也能拍到其它東西。另外就是在藍鯨邊上拍張照片。一個人類個體,我,在歷史上存在過的最大生物邊上拍張照。

對了,其實我還有一個夢想,但是現在可能還稍微遠一點,就是在火星上拍個vlog。這個夢想在馬斯克宣布火星計劃的時候就萌生了。我感覺向外探索就是人類的本能吧,總是會好奇,會摸索。我不知道這輩子有沒有可能離開地球,但拍完探空氣球之後,覺得至少有這麼一個延伸替我離開過一次,也還是挺帶勁的。我覺得只要有能折騰的機會我就儘量折騰,要做帶勁的事嘛,就會讓你有這種,哎呀,活著真好這種感覺。

探空氣球拍攝的地球弧面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出品人 | 楊瑞春 主編 | 王波 責編 | 金赫 運營 | 迦沐梓 朱鈺

相關焦點

  • 火箭5萬米高空3倍音速下墜!落地後卻沒支離破碎,老大爺一語中的
    除了北鬥工程即將大功告成的喜訊,託舉衛星飛天的長徵三號乙火箭也給我們帶來了驚喜。長徵三號乙是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最強運力型號,該火箭箭長56.326米,芯級直徑3.35米,最大起飛重量458.91噸,能將5.5噸有效載荷送入距離地球約3.6萬公裡的地球同步軌道。長三乙火箭雖然首飛於二十二年前,但是運力仍然強於印度最強火箭GSLV-mak3型。
  • 歐洲打造太空遊飛機 10萬米高空體驗3分鐘失重
    這種內部裝備火箭發動機、外形與傳統飛機類似的飛機將在明年上天,於2012年執行首個搭載遊客的太空飛行任務。  根據設計,這種飛機首先利用其傳統的噴氣發動機在常規機場起飛,達到距離地面1.2萬米的高空後,火箭發動機啟動,推動飛機在80秒內進入距離地面6萬米的空中。
  • 95後小夥自學20多門外語,靠這3個方法成為「行走的翻譯機」
    文/清木北95後的紐約小夥Tim Doner,從2009年開始,10年間學會了20多門外語,而且是通過自學做到的,從14歲開始學習希伯來語,到如今會講歐洲所有大國的語言。每種語言都能順暢地交流,被稱為行走的翻譯機。
  • 用飛機帶到萬米高空 然後像發射飛彈那樣向太空發射火箭?
    近日,英國富豪理察·布蘭森旗下航天企業維珍軌道公司完成一項關鍵測試,用飛機將一枚火箭攜帶至超過萬米高空,並成功釋放使其墜落在計劃區域內,朝著實現高空衛星發射服務又邁進一步在飛機到達近1.1萬米的巡航高度之後,從飛機機翼下方釋放了一枚不帶燃料的火箭。這枚火箭內部裝載了水和防凍劑,以模擬攜帶燃料火箭的質量和重心。隨後,火箭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測試區域內墜地。公報說,測試主要目標是監測火箭被釋放後幾秒內的性能,確保火箭與飛機「乾淨利索地」分開,並觀察火箭如何在空中自由落體。
  • 黃山小夥挑戰4.3萬米太空跳傘 或破3項世界紀錄
    據安徽商報報導,4月25日,在北京舉辦的「太空跳傘」全球發布會上,黃山「80後」小夥葉晨光宣布,將於  4.3萬米高空跳傘  據了解,葉晨光挑戰的跳傘高度為4.3萬米,而目前該項目的世界紀錄,是2014
  • 國產新發動機首飛,含渦噴、超燃、火箭三種動力
    (西安所研製的組合動力發動機在大漠戈壁上首飛成功;新式發動機為渦噴、超燃、火箭三種動力組合式的發動機根據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的文章可知,我國最新試飛成功的組合發動機採用了三種動力組合的方式,即渦噴發動機、超燃衝壓發動機和火箭發動機三種發動機混合作用,而由這三種動力組合而成的全新發動機相對於傳統發動機具備顛覆時代的意義。
  • 美太空旅遊公司推乘氦氣球上3萬米高空旅遊服務
    美一家太空旅遊公司近日推出一項乘坐氦氣球上3萬米高空的旅遊服務,其相對較低的價格和較長的持續時間,對於普遍意義上的富翁將更有吸引力。但第一趟正式旅遊服務預計在3年內才能啟程。需經航管局批准競爭對手明年起飛據英媒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觀世界」太空旅行公司當地時間22日推出了一項高空旅遊服務。這項旅遊服務每次旅程都將利用一個巨型氦氣球,帶著2名飛行員和6名遊客,飛上約3萬米高的對流層,鳥瞰壯觀的地球曲線和黑暗無垠的宇宙空間。
  • 科學時報:萬米高空風能發電「吹入」中國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媒體報導,科學家正嘗試用高空風電為紐約市供電。利用該技術,科學家將從萬米高空採集風能。 其實,我國江浙魯地區的高空風能密度遠大於紐約,為世界之最。 風電是現今世界發展最快的能源產業,10年來它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然而,目前的風能利用僅限於幾十米至百米的低空,其一大缺點就是不恆定可靠。
  • 挑戰萬米高空跳傘成功80後小夥創華人最高紀錄
    中安在線訊 據市場星報報導,5月29日,安徽黃山80後極限愛好者葉晨光身披國旗在美國加州戴維斯機場成功完成了萬米高空Halo跳傘挑戰,此跳的完成,意味著其打破了華人高空跳傘最高紀錄。葉晨光告訴記者,能夠打破紀錄,很榮幸也很自豪。
  • 翎客航天首次完成火箭20米懸停回收 數月後高空飛行
    此前在2019年3月27日下午4時許,該火箭企業(LinkSpace)公裡級可回收火箭「新航線小寶貝」(NewLine Baby,工程代號RLV-T5)在無系留保護的情況下,起飛至20米高度,實現懸停動作,飛行總共持續35秒,並平穩著陸在回收試驗場中心區域。
  • 鮑姆加特納3.9萬米高空跳傘成功
    鮑姆加特納3.9萬米高空跳傘成功 (2/8)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95後小夥組織賣假鞋超七千萬元 被抓時手機訂單每秒十幾單】重慶...
    【95後小夥組織賣假鞋超七千萬元 被抓時手機訂單每秒十幾單】重慶市一名95後小夥子組織親友組團賣假鞋賣了7000餘萬元,被抓時手機訂單每秒有十幾單。7月9日,澎湃新聞從浙江省寧海縣公安局獲悉,該局日前破獲一起特大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案,涉及耐克、阿迪達斯、迪奧、LV、CUCCI等知名品牌鞋子,涉案金額7000餘萬元 。
  • 迷你世界:比火箭飛得還高!火車直升2084米高空,怎麼做到的
    但是筆者曾經在遊戲中意外發現了迷你世界的高度是有上限的,那就是在218米以上的位置,都無法運用方塊。但是下面這位玩家卻在遊戲中打造了一款可以直升2084米高空的火車,你沒聽錯就是火車,而不是火箭飛機。遊戲中的火箭作為可以飛到外太空萌眼星球的道具,是目前迷你世界飛的最高的道具了,但是玩家使用後會發現,火箭在空中256米的位置,高度就會停止,畫面直接轉到了萌眼星球。
  • 美設計太空氣球工作站可浮於6萬米高空(圖)
    大氣飛艇其實是一個30英尺(約合9米)長的碳結構機身,上面綁有一前一後兩個氣球。大氣飛艇其實是一個30英尺(約合9米)長的碳結構機身,上面綁有一前一後兩個氣球。在試飛過程中,其中一個氣球爆炸後,立即通過控制系統釋放另一個氣球,機身通過降落傘緩緩落下。JP航空宇宙公司曾經生產過軍用氣球。該公司表示,他們正在計劃將一個有人操作的工作站送到20萬英尺(約合6萬米)的高空。這種工作站將可成為進入近地軌道的大門。這一發明其實是航空史上重型飛行器與輕型飛行器競爭的一個延續。
  • 奧地利男子3.9萬米高空跳傘超音速
    騰訊遊戲 10月15日消息 奧地利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Felix Baumgartner)14日從接近3.9萬米的太空邊緣跳傘,最終歷時4分22秒平安降落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指定地點。最新視頻請點擊:菲利克斯3.9萬米高空跳傘超音速視頻 14日上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傳聞當年有UFO墜毀及出現外星人的羅斯韋爾小鎮,鮑姆加特納乘坐太空艙
  • 從四萬米高空超音速落下
    40000米高空。  米切爾·福尼埃爾將於今年9月在加拿大的薩斯卡徹溫荒原完成他前所未有的超級壯舉:從40000米高空向地球跳落,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耗時最長的一次高空跳落,預計為6分半鐘。福尼埃爾相信他在向地球墜落37秒後,就將突破音速,而在跳落到51秒時,下降時速將達到極限--創紀錄的1790公裡。在太空墜落6分25秒後,福尼埃爾才會打開降落傘,其後他的墜落時速將下降至20公裡。
  • 幾十年夢想被中國該武器實現,3萬米高空4倍音速飛行
    美國在上個世紀60年代,研發了一款高空高速偵察機,也就是SR-71黑鳥偵察機,它能在2.4萬米的高空實現偵察,並具備3.2馬赫的飛行速度。除此之外,它還裝備有導航定位系統以及電子對抗系統等,偵察手段十分先進。
  • 常德15歲少年自製小火箭成功升千米高空 (圖)
    原標題:常德15歲少年自製小火箭升千米高空 夢想成鋼鐵俠  8月4日上午11時,常德市城區芙蓉北路的一處空曠工地上,架設著一支紅色的火箭。倒數聲中,火箭「嗖」的一聲衝上高空,鑽進厚厚的雲層,消失在大家的視野外,攝影機根本來不及捕捉它的身影。
  • 美國推太空邊緣遊 4.5萬鎊可至3.6萬米高空
    在全球範圍內最早開始太空遊的維珍銀河公司,有望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把付費的用戶送入太空,他們的一張太空之旅門票要15萬英鎊(約合158萬元)。目前,預訂維珍銀河公司太空遊的已超600多人,包括萊塢明星湯姆·漢克斯、布拉德·皮特和安吉麗娜·朱莉,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英國哈裡王子等。   啊,好想和朱莉一起去看美景,好想和霍金在太空中來場對話,可恨囊中羞澀。不要嘆氣。
  • 從3.9萬米高空跳傘落到地球,這個運動員如今年過半百,生活如何
    (跳傘)其實人類對於天空的探索,想要飛天的欲望,在很久以前的古代就有,那個時候就有嫦娥奔月的傳說,而明朝人陶成道,第一個想到了可以使用火箭上天,直到現在載人飛船的不斷完善,人類已經可以登上了外太空,看看地球之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