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中國這些省份患者...

2020-11-30 騰訊網

作者:數據寶 梁謙剛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全球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每40秒就有1人死於自殺。

全球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一則「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新聞衝上熱搜。

當地時間10月9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給數百萬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沉重打擊,並凸顯了在這一被忽視的健康領域增加投資的緊迫性。譚德塞指出,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每40秒就有1人死於自殺,然而全球範圍內只有少數人可以獲得優質的精神衛生服務。

據央視新聞報導,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已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620萬人。專家表示,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超過70%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治癒。

近年來,隨著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劇,心理行為異常和精神障礙患者逐漸增多。抑鬱症、焦慮症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抑鬱症發病率約為6%。抑鬱症的主要症狀是明顯持久的情緒低落、興趣減退。

據悉,抑鬱症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成為世界第二大疾病,為人類第二大「殺手」。但我國對抑鬱症的醫療防治還處在識別率低的局面,地級市以上的醫院對其識別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同時,抑鬱症的發病已開始出現低齡(大學,乃至中小學生群體)化趨勢。

抑鬱症患者呈現幾大結構特徵

2019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等在《柳葉刀·精神病學》發表研究文章,對中國精神衛生調查(CMHS)的患病率數據進行了報告。報告指出,在中國,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6.9%,12個月患病率為3.6%。根據這個數據估算,到當前為止,中國有超過9500萬的抑鬱症患者。此外,報告還從性別、年齡、地域、復發情況及治療方法等多個維度對患者群體進行了調查分析。

調查顯示,我國女性患者佔據了總數的六成以上,比男性患者比例高出三成。除此之外,女性患者在通過身邊親友、病友社群、各種社交渠道上分享和主動尋求治療的意願也比男性患者高。

年齡方面,由於面臨工作、家庭、生活多方面的壓力,上班族患病比例明顯高於其他人群。數據顯示,35歲至64歲之間患者比例達到67%,是抑鬱症患者的主流人群。不過低齡患者通過搜尋引擎等渠道對抑鬱症的了解意願正在高速增加,存在患者低齡化的趨勢和隱患。

分地域看,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中,有近一半生活在東南亞地區和西太平洋地區,包括印度和中國。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不同地區的患者人數存在明顯差異。一項針對中國成年人抑鬱症的調查研究數據顯示:除內蒙、新疆等地無數據外,陝西、甘肅、福建等地區的重度抑鬱患者佔比最高,江蘇、上海等地重度抑鬱患者佔比相對較少。此外,調查還顯示,四川地區患有抑鬱症的人群佔比較高,而山東、江蘇和黑龍江等地患有抑鬱症狀的人群佔比相對較低。

9家上市公司主業涵蓋精神疾病領域

據了解,抑鬱症目前主要以抗抑鬱藥物治療為主,輔以心理治療或是物理治療。由於近年抗抑鬱藥的發展,不同藥物間有相互作用問題,規範化的治療流程尤為重要。隨著抑鬱症患者數量的增多,我國精神醫院的數量也在持續增長,到2018年非公立精神醫院已接近400家。

同樣,參與到抗抑鬱等精神藥物的公司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證券時報·數據寶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A股市場上有9家公司主業涵蓋精神疾病相關藥物領域。恩華藥業是代表性公司之一,公司主要從事中樞神經類產品的生產,包括麻醉類、精神類和神經類醫藥原料及其製劑類產品的生產製造。

據恩華藥業半年報披露,公司精神類製劑產品包括帕格(阿立哌唑片)、優必羅(鹽酸度洛西汀腸溶片)、思貝格膠囊(鹽酸齊拉西酮膠囊)等,帕格主要用於治療成人精神分裂症。優必羅主要用於治療抑鬱症。思貝格膠囊主要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公司神經類製劑產品包括迭力(加巴噴丁膠囊)、力月西片(馬來酸咪達唑侖片)、利魯唑片等。迭力主要用於成人皰疹後神經痛的治療、癲癇輔助治療。力月西片主要用於失眠症的短期治療。

北陸藥業主要產品為對比劑系列、精神神經類和降糖類產品。九味鎮心顆粒上市十餘年來,在臨床上廣泛應用於精神科、神經內科、中醫科、耳鼻喉科、消化科、心內科、內分泌科等科室。九味鎮心顆粒作為治療焦慮症及改善軀體性症狀的基礎用藥,是國內第一個通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治療廣泛性焦慮症的純中藥製劑,並於2017年進入全國醫保目錄。

世衛組織:全球10%的人口或已感染新冠

隨著秋季來臨,歐洲地區新冠疫情反彈加劇,多國確診病例連創新高。為防控疫情蔓延,多國出臺更為嚴格的防控措施。法國宣布裡爾、格勒諾布爾、裡昂和聖艾蒂安等4個城市自10日起進入新冠疫情最高警戒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情況負責人本周一(10月5日)表示,其「最確切推算」表明,全球約1/10的人口可能已感染新冠病毒,這是確診病例數的20倍以上。該負責人警告說今後全球將繼續面臨困難時期。

目前的全球約76億人口,根據世衛這一估算,確診病例數將超過7.6億人口,遠遠超過了WHO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確認的病例數,這兩機構統計目前全世界確診病例數已超過3500萬。此外,公衛專家長期以來一直表示,確診病例的數量遠低於真實數字。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的精神衛生重建,全球近10億患有精神障礙
    WHO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精神衛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發起的,時間是每年的10月10日。據世衛組織今日發布估計,全球接近10億人受到至少一種精神障礙困擾。
  • 全球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別讓病恥感成為治療的絆腳石
    全球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每40秒就有1人死於自殺。然而,全球範圍內只有少數人可以獲得優質的精神衛生服務。在中低收入國家,患有精神、神經和藥物濫用障礙的人中,超過75%的患者沒有得到任何治療,應大規模增加對精神衛生服務的投資。
  • 全球3.1億人患有抑鬱症!幹細胞能不能治療這種疾病?
    在今年的世界精神衛生日,《抑鬱症並不遙遠,笑容可能只是他們的偽裝》一文引發了很多人的注意。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為人類第二大「殺手」。
  • 調查顯示:我國近16%的人患有聽力障礙
    會上發布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有15.84%的人患有聽力障礙,其中患致殘性聽力障礙,即中度以上聽力障礙的人佔到總人口的5.17%。 全國聽力障礙與耳病調查由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牽頭實施,目的在於調查了解我國聽力障礙的現患情況、致病原因、幹預需求和服務利用狀況,評估《全國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規劃(2007—2015年)》實施情況。
  • 全球近10億人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 2020中國心理諮詢行業發展規模...
    全球近10億人受精神健康問題影響!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8月27日的記者會上說,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數百萬人精神健康。全球範圍內,精神健康已經是一個被忽視的健康問題。
  • 全球約10億人正遭受精神障礙困擾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據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 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約10億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礙困擾,每40秒就有一人因自殺而失去生命。
  • 西安楊森倡導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關愛與支持
    美麗心靈」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該活動是第十屆西安楊森精神衛生月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於加強精神疾病防治知識宣教、提高公眾疾病認知、呼籲社會各界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一個充滿包容和關愛的社會環境。
  • 西安楊森舉辦世界精神衛生日系列宣傳活動,倡導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2020年10月9日,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舉辦「創新守護·美麗心靈」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活動。該活動是第十屆西安楊森精神衛生月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於加強精神疾病防治知識宣教、提高公眾疾病認知、呼籲社會各界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一個充滿包容和關愛的社會環境。
  •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希望更多人能夠正確看待抑鬱症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發起的。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預計現有3.5億人患有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 2019年2月,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等在《柳葉刀·精神病學》在線發表研究文章,對中國精神衛生調查的患病率數據進行了報告。
  • 中國精神障礙患病率數據發布
    (≥55歲以上個體),以及診斷部分精神障礙,由經過培訓的非專業訪談人員開展;第二階段診斷精神病性障礙及痴呆,由具有專業資質的精神科醫師完成。第一階段,有28 140人完成了CIDI,其中568人(佔總樣本的1.7%)精神病性障礙篩查為陽性,27 572人為陰性;有10 839名≥55歲以上個體完成了CSID篩查,其中1385人(12.8%)痴呆篩查為陽性,9454人為陰性。未完成篩查的具體情況詳見圖2。
  • 全球10億人患神經疾病
    世界衛生組織2月27日發布報告說,全球約10億人患有各種神經系統疾病,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神經疾病患者人數還將繼續增加
  • 美國三分之一的新冠患者在三個月內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
    最近幾個月,關於倖存的covid-19的人心理健康問題的傳聞越來越多。現在我們有一些數字可以備份這些報告。一項發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的新研究發現,幾乎有五分之一患有covid-19的人在測試呈陽性後的三個月內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
  • 2019年WHO面對的10大健康威脅:空氣汙染和HIV等影響全球人類
    為了應對這些健康威脅,2019年世界衛生組織開始了新的五年戰略計劃,第13個工作總規劃。該計劃關乎三十億人的生活:確保10億人享受全民健康覆蓋、幫助10億人免受突發衛生事件的影響、10億人享有更好的健康和福祉。實現這些目標需要從各個角度解決健康威脅。
  • 抑鬱症成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8個你已抑鬱跡象
    全球3.5億人患抑鬱症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有人認為,抑鬱症是嬌氣、矯情、抗壓能力差的表現,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時發現和治療,如何發現和治療抑鬱症?抑鬱症成人類第二大殺手如今抑鬱症正在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很多人都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11日,國家衛健委發布《探索抑鬱症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從篩查、預防到治療,給出了一套綜合的解決方案。
  • 研究顯示:新冠倖存者易患精神障礙
    參考消息網8月5日報導 一項研究發現,超過一半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在完成治療一個月後患有某種精神障礙。據英國《衛報》網站8月3日報導,位於義大利米蘭的聖拉法埃萊醫院的專家觀察了402名接受過新冠肺炎治療的患者。他們發現,有55%的人患有至少一種精神障礙。
  • 近三成國人「老花」,老花成視覺健康「第二殺手」
    目前全球有近 18 億老花患者,中國 35 歲以上人口,有老花問題人群佔比 56.9%,達 3.9 億,佔中國總人口數的近三成。但因認知缺失,國內老花患者數量和矯正數量嚴重不對等。日前,愛爾眼科睛新摘鏡手術產品發布會上舉行,愛爾眼科將推動在全集團屈光手術科室開設老花手術門診,並正式成立了由來自中國、美國、歐洲、新加坡等全球知名屈光和白內障領域專家組成的睛新摘鏡手術專家指導組,利用同步國際的角膜雷射矯正和眼內晶狀體置換老花手術矯正技術,引領國內老花矯正全面開啟「摘鏡時代」,此舉也將填補國內老花患者通過手術矯正實現遠、中、近全程視力需求的空白。
  • 中老年視聽障礙人群超1億,千億視聽輔具市場迎來黑科技+巨頭玩家
    本文作為該系列的第二篇,將遵循同樣的分析架構,聚焦視聽輔具這個細分領域。1、視聽殘疾患者人數超4000萬 政策關注視聽輔具研發海倫·凱勒曾經說過:「視力障礙將人與物隔絕,聽力障礙將人與人隔絕」。視力和聽力障礙不僅直接導致溝通交流障礙,還會引發多種心理問題,極大地損害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及家庭關係。
  • 英國研究:近五分之一的患者感染新冠後被診斷出精神疾病
    來源:澎湃新聞網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近五分之一的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後被診斷出患有焦慮、抑鬱或失眠等精神疾病。據英國《衛報》10日的報導,這項基於7000萬份美國健康記錄的研究被發表在世界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中,研究顯示,在確診感染新冠後的14至19天內,有18.1%的新冠患者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其中5.8%為首次確診。該研究的作者之一,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的學術臨床研究員Max Taquet認為必須對此加以重視。
  • 抑鬱症患者被拒載 如何平衡航空安全與病患旅客權益?
    心理諮詢師董如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大多數輕度和中度抑鬱障礙患者通過調整和服藥,不會影響日常的社會功能,而重症的抑鬱障礙患者,通常已經喪失部分自主行為能力。湖北宜昌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主任劉陳表示,抑鬱症包含在近400種精神疾病內。處於穩定期的患者到醫院開具病情穩定的證明後乘坐飛機是沒有問題的,但不建議發病期的抑鬱症患者乘坐航班,有可能會在密閉空間內可能會出現沮喪、呼吸困難等症狀。
  • 精神障礙患者暴力行為的影響因素與預測_精神障礙_暴力行為_影響...
    針對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礙的暴力行為者、衝動性兇殺行為者的腦影像學研究顯示,前額葉功能缺陷可導致不能控制皮層下攻擊衝動,而皮層下功能過於活躍會導致攻擊行為的發生。但腦損傷與攻擊行為之間關係複雜。首先,這種損傷可能是高暴力傾向者同時合併使用成癮性物質的結果;其次,有攻擊傾向的人更易因打鬥而造成腦損傷。這些混雜因素的存在使得在腦損傷與暴力攻擊行為之間建立直接的因果關係較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