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愛因斯坦大腦,和常人的5個不一樣的「奇怪」差異!

2020-11-25 宇宙探索百科

愛因斯坦一直被視為科學天才。在他死後,一些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研究他的大腦來解開他的成功之謎。然而,愛因斯坦大腦研究的一些結果已經被披露,並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一個結論是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普通人有很大的不同,這使他成為一個科學天才。另一個結論是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他在科學上的成就,不是因為他的大腦有別於普通人,而是有很多原因,比如勤奮和後天努力。

愛因斯坦大腦被保留之謎

為了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我們必須獲得愛因斯坦大腦的樣本。根據愛因斯坦的遺囑,研究員不可能獲得愛因斯坦的大腦,因為遺言要求屍體火化,把骨灰散落在秘密的地方。然而,後人並沒有按照愛因斯坦的遺言來處理他的身體。

1955年4月18日凌晨1點15分,愛因斯坦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醫院去世,享年76歲。當時,託馬斯·哈維是普林斯頓大學病理學主任。他和愛因斯坦只有一次相識,但他成了愛因斯坦的驗屍醫生。哈維對愛因斯坦的身體和器官逐一進行了檢查、稱重和描述後,宣布愛因斯坦死於腹腔大動脈破裂。

為了研究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哈維說服了愛因斯坦的遺囑執行人奧託·內森和愛因斯坦的長子漢斯把愛因斯坦的大腦拿出來做未來的研究。當時,內森和漢斯一致認為,哈維切除愛因斯坦大腦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未來對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結果必須發表出來。

哈維根據解剖標準切開愛因斯坦的大腦,然後測量了它。除了給大腦拍照外,哈維還請了一位畫家畫素描。哈維隨後將愛因斯坦的部分大腦切片成240片,每一片都有其在大腦中位置的詳細記錄和標籤。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儲存在10個罐子裡進行組織學切片和兩個大玻璃瓶,所有這些都是用甲醛保存的。因為把愛因斯坦的大腦私藏起來,哈維丟掉了工作,但由於哈維的監護和對一些科學家的捐贈,愛因斯坦的大腦得到了研究和保存。

愛因斯坦的大腦有兩個部分。哈維把大腦切片的一部分交給了他信任的一些研究人員,另一部分被保存下來。例如,哈維在製作切片時借用了費城病理學家威廉·埃裡克的實驗室。為了表示感謝,哈維向對方贈送了46張腦片。埃裡克在1967年去世時,他的妻子把它們送給了當地另一位醫生艾倫·斯坦伯格。斯坦伯格隨後將這些切片轉交給費城兒童醫院的高級神經病學家露西·亞當斯。亞當斯在2013年初向費城的醫學博物館MUT博物館捐贈了46片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博物館於2013年4月開始展出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其中一片可以在顯微鏡下觀察。

研究人員得到了多少片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數字。據說,他後來製作了多達2000片愛因斯坦大腦其他部分的切片,並分發給世界各地至少18名研究人員。因此,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相繼發表。

愛因斯坦大腦與常人有差異

目前,愛因斯坦腦研究的成果已經發表很多。

在已發表的研究結果中,大多數都表明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普通人不同,這些差異表現在很多方面。

差異之一:大腦細胞類型有差異。

根據哈維的解剖記錄,愛因斯坦的大腦重1230克,低於成年男性的平均值(1400克),並不突出。因此,從腦容量的角度來看,愛因斯坦確實與普通人不同,但這種差別並不是人們所期望的特別突出,應該比普通人更大。

從那時起,第一份正式的學術報告發表於1985年,它解釋了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普通人的不同之處。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瑪麗安·戴蒙德(Marian diamond)和其他人分別研究了愛因斯坦大腦皮層的四個部分,分別代表左、右前額葉和下頂葉,並將它們與其他11個人的大腦皮層進行了比較。結果顯示,愛因斯坦左頂葉的神經元(神經元)與膠質細胞的比例低於正常人。膠質細胞是神經元的支持細胞、營養細胞和保護細胞。先前的研究表明,從老鼠到人類,哺乳動物神經元與膠質細胞的比例逐漸降低。這表明神經元的功能越複雜,就越需要膠質細胞的支持。

神經元與神經膠質細胞的比例很小,這也意味著神經膠質細胞增多,反之亦然。也就是說,愛因斯坦大腦左頂葉的神經元與膠質細胞的比例比普通人要小,這說明愛因斯坦大腦這一部分的膠質細胞數量比普通人多,所以他比普通人更聰明。

此外,神經解剖學還表明,頂葉下皮質是聽覺、視覺和觸覺信息的聚集地。下頂葉損傷後,患者無法進行複雜的思維,閱讀、書寫和計算能力也會受損。愛因斯坦大腦左頂葉神經元與膠質細胞的比例與正常人不同,這也反映出愛因斯坦頂葉下葉皮質的功能可能比普通人好。

差異之二:神經元密度高。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頓分校神經學助理教授安德森1996年6月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發表題為《愛因斯坦大腦皮層厚度和前額葉皮質密度的變化》的文章。通過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大腦皮層,他們發現大腦皮層的數量比對照組要薄。這表明愛因斯坦大腦皮層的神經元密度很高。

安德森推斷愛因斯坦大腦皮層的神經元具有更好的信息傳輸效率,這可以解釋愛因斯坦為什麼有非凡的才能。

差異之三:大腦半球部分區域較大。

早在1999年6月,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桑德拉·維特森等人在《柳葉刀》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他們將愛因斯坦的大腦與99名去世的老年男女的大腦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愛因斯坦左右半球的頂葉下區域比普通人厚1釐米,也就是說,比普通人多15%。因為愛因斯坦大腦的左頂葉比普通人大,其大小和形狀與右頂葉相似,所以愛因斯坦大腦頂葉比普通人對稱。頂葉負責視覺空間認知、數學能力和運動想像,這可能是愛因斯坦非凡的邏輯思維和空間認知能力的主要原因。這也說明愛因斯坦的左腦不同於普通人,而不是他的右腦。

此外,維特森等人。還發現愛因斯坦大腦的另一個特點是表層的許多部分沒有凹槽(子宮間溝),這就像大腦中的路障,使得神經細胞很難相互交流。如果大腦中沒有這樣的障礙,神經元可以自由連接,使大腦的思維更加活躍。

差異之四:額外的溝回和臉大舌頭大。

根據福克等人在《大腦》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愛因斯坦的大腦確實不同於普通人。他們分析了14張之前未發表的愛因斯坦整個大腦的照片,並將它們與其他85人的大腦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雖然愛因斯坦的大腦只有1230克重,但他大腦的幾個區域卻有額外的溝和褶皺,這在其他人的大腦中很少見到。例如,愛因斯坦的大腦左側有額外的凹槽和褶皺,這使得他的臉和舌頭比平時更大。此外,愛因斯坦的前額葉皮質也有很大的延伸,這一區域是大腦的指揮和控制中心。在這裡進行決策和自我控制等更高層次的思考。因此,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愛因斯坦有更多的思考和新穎的想法。

差異之五:愛因斯坦的大腦胼胝體比常人更厚。

胼胝體是連接大腦左右半球的神經纖維。來自中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物理系的研究人員和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人類學系的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成像對愛因斯坦和兩個對照組(一組15名中老年男性,另一組52名)的胼胝體進行了研究健康的年輕人)在愛因斯坦同時代的人(1905年)去世後,這組人的大腦都被保存了下來,這一年也是26歲的愛因斯坦發表相對論的年代。

研究人員比較了愛因斯坦和對照組大腦不同位置胼胝體的厚度。結果顯示,愛因斯坦大腦的胼胝體比正常人厚。研究人員認為,由於胼胝體神經纖維較多,它們連接大腦的重要區域,比如負責複雜思維和決策的前額葉皮層,結合其他研究證據,比如一些物理學家的大腦比普通人的大腦大,而皺紋更為複雜,這表明愛因斯坦大腦的這些特徵是他非凡才華基礎的基礎。

愛因斯坦大腦與常人無差異

儘管上述研究表明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普通人不同,但一些研究認為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普通人沒有區別。

紐約佩斯大學的心理學家特倫斯·海因斯在《大腦與認知》雜誌上發表文章說,愛因斯坦的大腦在細胞和結構上與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海因斯主要質疑此前一些關於愛因斯坦大腦的研究結果,以表明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

首先,海因茨認為之前的研究並不嚴謹。例如,海因茨說,1985年在人類大腦中發現的鑽石細胞數量明顯高於普通人。因為戴蒙德分析了4個大腦區域的7個變量,相當於28組分析,只有一組p值小於0.05,這並不能解釋問題。因為p值是檢驗結果可信度的下降指標,如果p值大於0.05,則無統計學意義,即結論不可靠;否則,p值小於0.05,結論更可靠;p值小於0.01,則非常可靠。然而,對愛因斯坦大腦中神經細胞的分類顯示,28組中只有一組p值小於0.05,說明愛因斯坦大腦中膠質細胞的含量並不比普通人多。

其次,海因斯認為,以往的研究和分析在邏輯上也存在問題。愛因斯坦的大腦不同於普通人的所有結論都是通過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得出的,這本身並不十分科學,因為幾片大腦切片無法替代大腦的所有組織和細胞,也無法揭示這些細胞是如何思考和操作多種功能的大腦作為一個整體對整個大腦的一小片或幾片進行分析,可以揭示出大腦的特殊認知能力,無異於痴人說夢。

第三,人們過去常常根據愛因斯坦的自我評價來分析他的大腦。例如,愛因斯坦曾寫道,他認為自己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大腦,精力充沛。但海因茨認為,這些評論在真正的神經科學中毫無價值,不可能準確地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根據他說的幾句話得出可靠的結論。

耶魯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齊默爾曼同意海因斯的觀點。齊默爾曼曾經是哈維的老師。因此,哈維也給了齊默爾曼一些愛因斯坦大腦的部分。在愛因斯坦還活著之前,齊默爾曼首先和愛因斯坦約好了將來研究他的大腦。當時,愛因斯坦同意了,但有一個條件:研究結果不應發表。齊默爾曼還仔細觀察了愛因斯坦的大腦,認為他的大腦非常正常。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的大腦比同齡的人更健康,退化的跡象更少。

至於我們是否可以通過研究大腦得出愛因斯坦比普通人更聰明的結論,齊默爾曼的觀點與海因斯一致。他舉例說,有人贏得了長跑冠軍,但他死後,解剖他的腿,你就以為能發現成為長跑冠軍的秘訣嗎?

美國羅伯特·伍德·詹森醫學院的神經學家雷波爾提出了一個更好的觀點:人們對愛因斯坦大腦的迷戀揭示了人們對大腦的假設和對天才的崇拜。

更重要的是,即使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普通人不同,哈佛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加內巴德認為,他無法回答另一個問題:是非凡的大腦讓愛因斯坦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還是他對高級物理的學習改變了他的大腦?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研究了60年,沒發現與常人有很大差異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大腦照片。愛因斯坦的大腦(編號4、5、6)與普通人大腦的比較圖。       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有區別嗎?是一個非凡的大腦讓愛因斯坦成為偉大的物理學家,還是他通過學習使大腦發生了變化?
  • 愛因斯坦天才是「天生」的?大腦與常人有別
    好奇心是指對一個有序世界微小差異的敏感性。大量研究表明,充滿好奇心的人渴望尋求新奇的事物和陌生的東西,希望給一切問題找到更好的答案。   那麼什麼樣的人具備足夠的好奇心?「不同人的大腦是不一樣的,有的人的創造力比較強,這具有遺傳性的基礎。」北京大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心理學系教授周曉林說。
  • 愛因斯坦大腦被切成240塊 內部特殊異於常人[圖]
    隨後,他將一部分切片分送給那些對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感興趣,並有責任心和研究能力的人,其餘大部分都秘密保存起來。        最初愛因斯坦大腦被認為與常人無異   愛因斯坦的大腦研究曾一度激起人們的濃厚興趣。但早先的很多研究顯示,這位物理學大師的大腦與常人無異。
  • 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我們的一樣
    愛因斯坦是20世紀的天才人物。自從他1955年4月8日去世後,科學家一直在對這位天才的大腦進行研究。以前人們一直認為,愛因斯坦異於常人的天賦,與他的與眾不同的大腦有關,但現在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事實並非如此,愛因斯坦的大腦其實與其他人的沒有什麼不同。
  • 愛因斯坦的大腦,與常人的相比,會有什麼不同呢?
    而在愛因斯坦所有的遺產中,除了那些震驚世界的理論和公式,最珍貴的就是他的大腦了。對於這樣一位無法估量其科學成就的偉人,我們都一直滿心好奇,他的大腦和一般人的大腦相比有什麼不同呢?是否聰明人有一個異於常人的大腦呢?愛因斯坦去世後,他的大腦就被病理學家哈維帶回家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找到這個「超強大腦」和平凡人大腦的區別。
  • 愛因斯坦的大腦有什麼異於常人之處
    愛因斯坦辭世的時候,一名病理學家因為熱切地想知道愛因斯坦驚人智慧的源泉,將他的大腦切除,並對其進行了詳細解剖、拍照。這顆大腦一開始還是有些令人失望的,因為它比一般的大腦還要輕一些。然而,在最近幾十年裡,愛因斯坦大腦的圖像引發了人們一些新的思考。
  • 研究者稱愛因斯坦大腦神經膠質細胞多於常人
    據英國《衛報》報導,科學家近日發現了一種腦細胞在過去不為人知的作用,而愛因斯坦大腦中這種腦細胞的數量遠遠超出常人。這項研究有望為解開愛因斯坦大腦之謎提供重要線索。瑞士研究人員表示,這種腦細胞名為神經膠質細胞。研究人員表示:「從無脊椎動物到靈長類動物,隨著智力的提升,神經膠質細胞和神經元的比例也會上升。」
  • 愛因斯坦的奇異旅行: 天才的大腦和不朽的靈魂
    今天,讓我們再次重溫愛因斯坦的最後歲月,聆聽遠古時空碰撞的漣漪,並追尋他大腦的奇異旅行,了解他作為凡人的一面,以及異於常人的起因。可是,這項研究將愛因斯坦76歲的大腦與11個平均年齡64歲的樣本進行比較,而且也沒有其他智者的大腦予以參照,因而難以定論。更重要的是,由於無法跟蹤人的一生中大腦發展與演化的歷程,所以也無法確認這一差別是人智力差異的原因,還是長期腦力活躍思考的結果。
  • 名人|愛因斯坦死後大腦被研究60年
    也許,當初普林斯頓醫院的決定並沒有錯,他只是個病理學家,比較大腦的異同,找出智慧所居的地方,那是神經學家幹的事,但哈維再也回不去了。得到愛因斯坦的大腦對於哈維來說似乎並不是什麼幸運的禮物,倒更像是個詛咒,由於他私藏愛因斯坦大腦的行為,哈維後來被醫院辭退、家庭破裂,而且,他再也沒能恢復在醫學界的地位。愛因斯坦的大腦也似乎被遺忘了。
  • 愛因斯坦的大腦真的和常人不同?全球頂尖實驗室發現新證據
    愛因斯坦的大腦真的和常人不同?「我們同時記錄了數百個神經元的活動,並研究神經元在學習過程中做了什麼,」CSHL的副教授安妮·丘奇蘭德(Anne Churchland)說。她還補充說,大多數關於決策的研究都是在動物被認為是「專家」的時候進行的,但是通過他們的研究跟蹤和測量了整個學習過程中的大腦神經元,見證了老鼠如何從新手變成專家。這裡的「專家」並不僅僅指記憶或智力,也包括獲得更多知識。
  • 是非凡大腦讓愛因斯坦成為物理學家,還是物理改變了他的大腦?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儲存在10個罐子裡進行組織學切片和兩個大玻璃瓶,所有這些都是用甲醛保存的。因為把愛因斯坦的大腦私藏起來,哈維丟掉了工作,但由於哈維的監護和對一些科學家的捐贈,愛因斯坦的大腦得到了研究和保存。
  • 你的大腦和愛因斯坦的大腦有多少差距?
    當愛因斯坦但是愛因斯坦並未能如願,他死之後,一個科學家在偷走了他的大腦,並將他的大腦用來進行醫學測試。經過四十多年的分析和檢測,這名偷走愛因斯坦大腦的科學家親手將愛因斯坦的大腦轉交給了其他科學家來一起研究。目前已經被證實的是:愛因斯坦的大腦要比普通人的大腦多17%的神經元。
  • 愛因斯坦的大腦究竟特別在哪?
    NEXTMIND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他死後,人們立即將他的大腦進行解剖,試圖發現與常人之間的不同,那麼真正區別又在哪裡呢?公開資料顯示,愛因斯坦去世後不久,大腦就被病理學家託馬斯.哈維拿去做了解剖,哈維將大腦泡在10%的福馬林溶液裡,並將大腦切成240塊。下圖是愛因斯坦的大腦:然而,哈維除了將大腦保存在兩個大美勝瓶的酒精溶液中,什麼也沒發現。
  • 愛因斯坦大腦裡的秘密【深度解析】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英國研究人員最近選取4名和愛因斯坦逝世時年齡相仿的男子作為參照對象,把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和他們的大腦進行對比研究,結果發現,除了腦細胞數量多於常人外,愛因斯坦大腦組織的某些部分相對較大,其星形膠質細胞突起也比較大,而且這些膠質細胞末端的神經組織數量也較多。對愛因斯坦大腦的進一步研究表明,天才來自勤奮。
  • 愛因斯坦的大腦為何特別?盜走天才大腦30年後,他是否找到了答案
    與此同時,還有另外一批人,他們是天才中的天才,如果將所有的人物比作宇宙中浩瀚的星辰,那麼他們無疑是幕布中最閃亮的那一塊區域,而愛因斯坦就是其中熠熠生輝的那一顆星星。愛因斯坦的大腦中究竟隱藏著什麼秘密,才有擁有如此異於常人的科研能力?
  • 解剖發現愛因斯坦大腦異於常人,聯合國大腦教練:跟我學你也可以
    愛因斯坦去世後,醫學專家對他的大腦進行了解剖。1999年,加拿大學者桑德拉·維特森在《柳葉刀》發表論文稱,愛因斯坦大腦裡負責空間認知及數學思維的頂下小葉部分,要比平常人的更寬大,並且其形態也整合得更好。2012年,人類學家迪恩·福克對愛因斯坦的大腦進行了更為細緻的檢查,發現了許多不尋常的特徵。
  • 當個名人有多慘?愛因斯坦的大腦被人偷盜切片
    愛因斯坦的大腦被裝進了10個儲存組織學切片的盒子裡,以及兩個大玻璃瓶中。隨後,他將一部分切片分送給那些對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感興趣,並有責任心和研究能力的人,其餘大部分都秘密保存起來。1997年,哈維醫師決定把所有的大腦切片送還愛因斯坦生前工作的普林斯頓大學。此腦經歷了43年的輾轉,最終回到了愛因斯坦逝世的地方.
  • 愛因斯坦負責高級思維過的大腦皮層與常人有別
    (負責高級思維過程)與常人有很大區別。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自從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1955年去世後,科學家一直在問:是什麼造就了愛因斯坦對物理定律的獨特見解?迄今為止,科學家對愛因斯坦天賦的研究已長達數十年。
  • 瘋狂科學家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他從愛因斯坦大腦裡發現了什麼?
    和牛頓一樣,愛因斯坦生前就已經出名,而且很多人成為了他的狂熱粉絲。不過他不像牛頓一樣,死後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這個教堂也是皇室專用教堂。而是遵從了愛因斯坦的遺願,不要骨灰,不要棺槨,不要墓葬,不要後人紀念他,也不要搞紀念儀式。
  • 愛因斯坦大腦是如何被切成240份的?對它的研究到底有沒有價值?
    美國心理學家泰倫斯·海因斯稱:研究愛因斯坦大腦的科學家們都陷入了一個怪圈——非要找出不一樣來證明自己的結論。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醫院溘然長逝,死因是大動脈腫瘤破裂。在屍檢之前,哈維與愛因斯坦只有一面之緣,但這絲毫不影響哈維對愛因斯坦的崇拜之情,為了對愛因斯坦的大腦進行更加細緻的研究,他背著愛因斯坦的家人悄無聲息的「偷走」了愛因斯坦的大腦。在取得愛因斯坦的大腦後,哈維激動不已,他先是從腦動脈注入防腐劑,之後從各個角度拍照,後來,為了方便研究,他將大腦切成240塊,每一塊都用火棉包好,保存在酒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