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2月6日電(記者陳席元)幾天前,居黛霞給外國客戶寄去了致歉郵件,原本要儘快出口的生產線,不得不「違約」了。
今年39歲的居黛霞是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金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同時是金湖縣婦聯兼職副主席,公司主要製造衛生巾、紙尿褲、口罩等一次性生活用紙的生產設備,產品85%用於出口,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暴發後,在國外和家人度假的居黛霞接到了國內30多個口罩廠家打來的求助電話:「生產線不夠,產能急需擴充。」
居黛霞和丈夫陳斌決定改籤大年初六回國的航班,提前復工,停下所有外貿訂單,只為國內口罩工廠製造生產線。
回國前,居黛霞和陳斌同幾名核心員工開了電話會議,盤點剩下的庫存,商討生產線的設計方案,等她大年初七回到金湖縣城時,車間裡已經準備好了。
工人們大多來自本地,第一天就有30多人回到崗位,大家每天至少工作12個小時,凌晨3點才離開工廠,回家睡3個小時,早上6點多又匆匆回來上班。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一條口罩生產線的出貨價不超過45萬元,但紙尿褲生產線的單價在700萬元左右。「客戶一般會在訂購紙尿褲生產線的同時,順帶訂購一條口罩生產線。」居黛霞打了個比方說,「就像在超市買菜時順手買包口香糖。」
居黛霞告訴記者,其實她還欠著600多萬美元的紙尿褲、衛生巾生產線訂單,原計劃在3個月內完工。「我對外國客戶說,希望能至少延後1個月交貨,外國人重視合約,我當時想,可能會有客戶生氣,甚至告我違約,那樣我也認了。」居黛霞說,「沒想到的是,客戶們不僅表示理解,還提醒我注意安全。」
現在,工人們只需5天就能製造出15到20條口罩生產線,首批20條生產線將於2月10日發往全國多地。在政府協調下,居黛霞順利地採購到所需的原材料,現有庫存足夠製造120條以上的生產線。
「一條生產線每分鐘能製造出80到100隻醫用口罩。第一批20條生產線每天就能生產120到140萬隻口罩。」居黛霞的心裡一直在算這筆帳,她希望這些生產線到位後,能緩解當地的燃眉之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