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黛霞在與公司員工商定生產方案。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茹希佳
這個春節把居黛霞折騰得夠嗆,「帶著一家老小十口人提前結束假期,飛機改籤回國,復工趕製口罩生產線,忙得沒有白天黑夜。」居黛霞說。
居黛霞是江蘇淮安金湖縣金衛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同時也是金湖縣婦聯兼職副主席,她的公司主要製造生產衛生巾、紙尿褲、口罩等一次性生活用紙的設備,公司旗下產品以出口為主,客戶中85%來自美國、韓國、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109個國家和地區。
改籤機票回國救急
正當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之時,居黛霞和丈夫陳斌已帶著家人在新加坡享受著春節假期。直到大年初三,一位去過武漢的新加坡華裔,被確診了。新加坡電視頻道鋪天蓋地的報導,讓居黛霞意識到事態嚴重,「那幾天,不少朋友都給我打電話,問我能否幫忙在國外買口罩,現在可是『一罩難求』。」居黛霞說,給她打電話的除了老家朋友,還有山東、福建、廣東、浙江等地的口罩生產商。特殊時期,這些工廠都在緊急復工。但是,原有的口罩產能滿足不了全國各大醫院,以及普通居民的需求,「在國外的那幾天,我一共接到了30多個國內工廠的電話,全都要訂購口罩生產線。」
源源不斷的信息讓居黛霞心焦,也促使她做出了兩個決定:一是立刻改籤回國,二是提前復工暫停所有外貿訂單,只為國內口罩工廠趕造生產線。
其時,國內公布的疫情感染人數已經突破了6000人,居黛霞清楚,這時候留在國外是最安全的。「我們帶著四個老人,兩個小孩子。如果趕回去,路上要轉機,一定會經過人流密集的地方,容易被感染。」但是,居黛霞更清楚:「國內,有製造口罩生產線能力的工廠不到40家,這時不趕回去,不出一份力,對不起父老鄉親。」夫妻倆取消了原本大年初十回國的計劃,改籤到大年初六的機票,趕在大年初七航班停飛前,回到了國內。
寧可違約喊停國外訂單只為國內生產
決定提前復工後,在新加坡,居黛霞和陳斌就給公司幾個核心員工開了視頻電話會議,「我們要盤點倉庫裡剩下的庫存材料,討論生產線的設計方案。」而生產口罩機器的第一步,就是畫圖紙、設計功能和外觀,這是設計師張政(化名)的工作,這次春節放假回家前,他已經有大半年沒有見到自己的孩子了,得知要提前復工的消息,張政沒有片刻猶豫,開完視頻會,他就買了當晚返程的車票,依依不捨地和孩子告別。待到居黛霞從國外返回到工廠,車間已經緊鑼密鼓地籌備復工了。
居黛霞工廠裡的工人基本都是當地人。復工第一天,就有30多個工人戴著口罩到車間工作,「每天至少要輪班12個小時,晚班的工人更辛苦,夜裡溫度降到零攝氏度以下,都沒有來得及準備供暖設備。」居黛霞和工人們奮戰了第一晚,也凍了一整晚,第二天一大早,她就上街買了十幾臺暖風機到工廠,分開放置到車間各個角落。復工的這些天,工人們每天凌晨3點才離開工廠,回家睡3個小時,早上6點多,又匆匆趕回來上班,「為了儘快跟上國內口罩需求,大家都很拼。」居黛霞心疼地說。
一方面是提前復工,另一方面居黛霞給美國、德國、阿爾及利亞等幾個國家的客戶及時發去了致歉郵件,原本約定好要儘快輸出的幾條生產線要違約了。
居黛霞說,公司總共還欠著600多萬美金的紙尿褲、衛生巾生產線訂單,需要在近三個月完工。但眼下,她必須延後處理這些訂單。「我在郵件裡誠懇地提到了中國的疫情,以及全國口罩庫存告急的情況,希望對方能將交貨日延後至少一個月。」讓居黛霞沒想到的是,竟然沒有一個客戶對此有怨言,這也讓她倍受鼓舞。
迅速擴充口罩生產線
目前,居黛霞的工廠已經停掉了除口罩設備外其他所有設備的生產。居黛霞介紹,其實,口罩設備在眾多生產線裡,是非常小眾的品類。「一條口罩生產線的出貨價格不超過45萬元,但一條紙尿褲生產線的價格達到了700萬元左右。」居黛霞說,平日裡,客戶都是在購買紙尿褲生產線的同時,順帶一條口罩生產線。
春節期間,工廠倉庫裡囤積的材料,只夠70條口罩生產線的用量,疫情當前,居黛霞最需要採購材料,擴充產能。
口罩生產線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集中在山東、浙江等地,「很多城市高速都封路了,為了讓我們工廠順利採購到原材料,金湖縣政府大年初八就給廠裡開具了紅頭文件,工廠採購員拿著通行文件,一路暢通,當天順利採購往返。」居黛霞開心地說:「如今,材料齊備,已經足夠120~130條口罩生產線了。連續趕製的話,每5天就能造出15~20條口罩生產線。一條口罩生產線,每分鐘能出產80~100隻醫用口罩。這第一批生產線,每天能生產120~140萬隻口罩。」居黛霞在心中盤算,120~130條生產線,要是同時開工,生產出來的口罩,能解決一個市,甚至一個省的口罩需求量。
目前,第一批15~20條生產線已經完工,需要平均分配給多個省的口罩工廠,「那時,下遊企業會生產出足夠的醫用口罩和普通口罩,解決老百姓疫情期間的『口罩荒』。」居黛霞胸有成竹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