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不只是高大上理論,它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一起來看看吧

2021-01-15 李論科學

我們平時看到的量子力學都是理論上的一些觀點,什麼不確定性原理,量子糾纏感覺跟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其實不是的,量子力學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和量子力學打交道,只是我們不知道。

陌生的量子力學,熟悉的二極體

量子力學是現代物理.化學.生物學的基礎

我們知道,分子是由一些原子組成的,圍著多於一個核旋轉的電子把這些原子捆在一起形成了分子。由於分子的結構及它們之間的反應構成了化學和生物學的基礎,因此除了受到不確定性原理的限制外,原則上量子力學允許我們預言圍繞我們的幾乎一切東西。然而、實際情況是,除了最簡單的氫原子之外,我們不能解開其他任何原子的方程因為氫原子只有一個電子,而其他稍微多幾個電子的系統所需的計算十分複雜以至於我們根本做不到。

無論怎樣,量子力學已經成為一個極其成功的理論,並且成為幾乎所有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它制約著電晶體和集成電路的行為,而這些恰恰是如今的電子設備如電視、計算機的基本元件。具體來講,從雷射、電子顯微鏡、原子鐘,到核磁共振的醫學圖像裝置,都關鍵地依靠了量子力學的原理和效應。

陌生的量子力學,熟悉的CT

當然,對半導體的研究直接導致產生了二極體和三極體,為現代的電子工業鋪平了道路。此外,在核武器的研製和發明過程中,量子力學的概念也起到了關鍵作用。雖然,相比於量子力學的概念和數學描述,固體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或核物理學的概念和規則對上述創造發明起到的作用更直接,但量子力學卻是所有這些學科的基礎,即這些學科的基本理論,都是建立在量子力學之上的。

陌生的量子力學,熟悉的核武器

在所有量子力學的應用中,原子物理和化學方面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我們知道,任何物質的化學特性,都是由其原子和分子的電子結構所決定的。而通過解析包含了所有相關原子核和電子的多粒子薛丁格方程,科學家可以計算出該原子或者分子的電子結構。可實際行動中人們發現,要計算這樣的方程實在是太複雜了。而藉助於量子力學建立起的簡化模型和規則,不但足以確定該物質的化學特性,還非常簡單方便。

通常,原子軌道是化學中非常常用的模型。在此模型中,分子的電子多粒子狀態。因此,這個模型包含著許多不同的近似,如忽略電子間的排斥力、電子運動和原子核運動脫離等,但它可以近似地、準確地描述原子的能級。

而且,除了比較簡單的計算過程外,這個模型還能直接地給出電子排布及軌道的圖像描述。如此一來,通過原子軌道人們就可以使用很簡單的原則來區分電子的排布。而化學穩定性的一些規則,如幻數等,也很容易從這個量子模型中推導出來。此外,通過將這個原子軌道加在一起,還可以將這個模型擴展為分子軌道。由於分子通常不是球對稱的所以這個計算要比原子軌道複雜很多。目前,理論化學中的分支—量子化學和計算機化學,就正致力於使用專門近似的薛丁格方程,來計算複雜的分子結構及化學特性。

量子力學雖然是個高大上的理論,但我們每天的生活無時無刻沒有量子力學,這要得益於二十世紀一眾偉大的科學家。

20世紀人類精英

上圖可以說是囊括了人類最高的智慧,最聰明的大腦!向這些改變我們生活的人致敬!大家看看自己能認出來幾位科學家

相關焦點

  • 玄而又玄的量子力學:只是我們的YY?-量子,量子力學,量子理論,量子...
    科學家剛剛構建了一個量子黑客帝國。根據新的理論,量子信息可能並不是客觀存在,而純粹是我們大腦的運作。量子力學能夠很好地解釋我們這個宇宙中的許多謎團,但也產生了大量矛盾。波函數是量子理論中的關鍵,如果它能夠成立,那粒子就可以同時存在於兩個地方,信息的傳播速度會比光速還快,薛丁格的那隻貓也會同時死去和活著。
  • 令人吃驚的事實:我們的量子力學理論竟然「不完備」?
    對圖上做了解釋後我們來看愛因斯坦和波爾的觀點就可以發現,愛因斯坦認為觀察前,粒子的「位置概率圖」就很瘦,觀察後粒子的「位置概率圖」依然很瘦,這說明愛因斯坦認為,粒子觀察前就已經有確定位置了,觀察本身不影響粒子。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
    用「看」來形容,還不太準確,因為閱讀的方法,是以幾乎看不清每一頁內容的速度快速翻動書頁,使大腦中出現書本的動態影像。即使書倒著拿,也絲毫不影響閱讀速度和效果。這種速讀法還有一個更高級的版本,閱讀者可以蒙上眼睛,「讀」完全書。由於翻動書頁能激發大腦潛能,所有的外語都能自動翻譯成閱讀者的母語。
  • 量子力學,它只是看待事物的一種態度
    原子是一個電子和一個原子核組成的最簡單的物質如果題主能夠找到一個薛丁格的貓詮釋,就能知道量子力學所解釋的其實是薛丁格的貓的實驗現象。而薛丁格的貓也是一個不確定系的實驗,只要是決定系都能找到這個貓的原因,什麼量子力學只是一個自洽的數學模型這種話其實不用說,因為物理的基礎本來就是自洽的數學模型。
  • 被稱為「大一統」的超弦理論是憑什麼擊敗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
    在過去的時間裡,我們已經能用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預言很多物理方面的事情。從微小的原子、分子領域到廣袤的星系、星系團,我們都能用這兩種理論工具言之一二,這也確實是很了不起的。雖然沒有辦法把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概念結合起來,但聰明的科學家發現,狹義相對論卻對量子力學的框架至關重要,至少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一樣都在微觀世界下了不少功夫。為了能把狹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起來,科學家先把它們的力氣集中在電磁力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上,最後他們建立了量子電動力學。
  • 10歲孩子都可以看明白的「弦理論和量子力學」
    不幸的是,這些定律通常是不一致的,當我們把它們應用到量子上時,我們得到的方程是有意義的,但當我們試著把它們放大時,就完全沒有意義了。誰把貓從盒子裡放出來了?好吧,我們不知道,直到我們打開了盒子,這意味著,在那一刻到來之前,貓同時是活著的和死的。但是,當您查看貓時,會假定它處於一種狀態。這就是量子疊加的整個概念;它們在兩種狀態下都存在,直到它們被觀察到,然後它們假設其中一個。當薛丁格提出這個想法時,它最初被用作一個思維實驗,後來被用來解釋疊加。
  • 時間是可逆的,只是量子力學不允許我們感知並記住這個過程
    它被嚴格遵守,甚至在量子力學中也是如此。然而,定律2隻是一個「事實上」的物理定律。相反,嚴格的物理定律都是「時間可逆」的,也就是說,原因和結果實際上是可以互換的。從理論上講,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杯子是有可能跳起來重新組裝自己的。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
  • 生活中處處都是量子力學?量子理論的前世今生
    20世紀物理學的 發展主要分為三大方向,除了愛因斯坦相對論,規範場論,另外一個就是量子力學。隨著世界範圍內量子力學的蓬勃發展,中國在量子力學領域同樣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例如,由中科大教授潘建偉領銜的量子通信應用和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 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一開始不相信自己發現的理論
    導讀:本章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此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不管你信不信,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一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理論!這值得我們深思。
  • 中國「量子糾纏」領先世界,而「它」依然只是理論
    縱觀人類文明的歷史上,人類每一次的文明進步都是因為人類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自然界存在的現象。可是我們生活的世界太大了,這種間存在無窮無盡的令人著迷的問題,縱使人類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的程度,我們對於世界依然有許多無法解釋的問題。
  • 學習量子力學,從接受這三個荒唐的理論開始吧
    有人說:想要學好量子力學,必須具備良好的數學和物理基礎,若不然,看量子力學的書籍就會像看天書一般,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物理理論與數學公式,簡直一個字都看不懂,而我卻認為:良好的數學及物理基礎的確是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學好量子力學,但是數學及物理基礎卻並不是必要條件,學習量子力學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有捨棄觀念
  • 量子力學理論與唯物認識論
    最近,有網友提出量子力學理論是我們傳統的唯物認識的一個革命,宣告了傳統唯物認識論的崩潰。認為量子力學理論已經重新構建了人與存在的相關關係,認為世界不在是物質的存在,而是由於我們的觀測才得以存在,即我們的感知影響著事物的存在。我們作為存在信息的接收者,存在就是表達在我們意識中的感知信息。
  • 量子力學被推翻了?量子躍遷需要時間嗎?來西瓜視頻了解吧
    量子力學怎麼來的呀,被逼出來了對吧,他和相對論不一樣,為啥說愛因斯坦厲害了,牛頓力學我用的好好的,生活當中屢試不爽。愛因斯坦呢是完全靠想給出了另外一套理論,比牛頓力學更加精確。尤其是廣義相對論說質量是時空彎曲,你說這事一般人他能想出來嗎?就是生活當中他不會給你解釋。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一直存在爭議,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聽到關於量子力學的事,估計就是這一句梗了吧:遇事不決,量子力學,解釋不通,穿越時空從這一句話裡不難看出量子力學對於現在的我們是一個很高深,很難懂的學科。那麼量子力學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最近幾天,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量子不是一個實體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 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最近幾天,我國量子計算機「九章」處理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的新聞刷屏。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量子不是一個實體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
  •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
    量子力學得以解釋許多現象和預言新的、無法直接想像出來的現象,這些現象後來也被非常精確的實驗證明。除通過廣義相對論描寫的引力外,至今所有其它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學的框架內描寫(量子場論)。量子力學並沒有支持自由意志,只是於微觀世界物質具有概率波等存在不確定性,不過其依然具有穩定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否認宿命論。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它不是神學,而是嚴肅的科學……
    像圖片上的這個人在爬梯子一樣,他只能是一格一格地爬,這就是量子化的概念。量子力學是我們研究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一門物理學分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物理學分支。我介紹一些跟量子力學有關係的,有可能平時在科普報告或者是新聞報導中也聽說過的詞,但是可能並不太了解它的意思,比如量子糾纏。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糾纏的粒子有驚人的特性,所以它被量子力學拒之門外。這些特性無法被廣義上的量子力學描述,所以一般認為這些特性還不是量子力學的一部分。量子力學不主張非慣性系下的第二宇宙速度,很難用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解釋成薛丁格方程,超弦理論和弦論尚未形成其自洽體系量子力學本身有一些體系設定是與經典力學有衝突的。
  • 我們能做出量子計算機,卻至今摸不透量子力學
    雖然生活中、新聞裡經常會聽到量子力學這個詞,但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清楚量子力學究竟是一門怎樣的學問。量子不是一個實體一聽量子,很多人會以為它跟電子一樣是一個實體。其實,這個理解是錯的。量子這個概念最早由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的時候,提出一個假說:能量的傳輸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