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處處都是量子力學?量子理論的前世今生

2020-12-06 徐曉亞然

20世紀物理學的 發展主要分為三大方向,除了愛因斯坦相對論,規範場論,另外一個就是量子力學。隨著世界範圍內量子力學的蓬勃發展,中國在量子力學領域同樣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科研成果,例如,由中科大教授潘建偉領銜的量子通信應用和量子計算機的發展。

不過是蹭著量子理論的騙人把戲

但是除了量子通信之外,社會上出現了許多「量子可穿戴產品」,「量子學習設備」,比如:量子內衣、量子能量吊墜、量子鞋墊、量子波動速讀等等;廠家宣傳這些產品具有極高的保健功效,甚至打出了穿戴這些量子產品可以起到延年益壽的功效,其實這些產品基本上都只是蹭了量子的熱點,也基本上都是欺騙消費者的套路而已。那麼量子到底是什麼,這些量子產品真的這麼靠譜嗎?

量子論的起源

在19世紀的最後一天,物理學界為了迎接新世紀的到來,著名科學家開爾文公爵做了一次公開的學術演講,在這次演講中他表示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基本建成,只需要要完成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就行了。

開爾文爵士

這裡開爾文提出的物理學大廈其實是包含牛頓的經典力學以及麥克斯韋經典電磁學,這裡統稱為經典物理學;他認為有了這兩者所有的物理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但是開爾文又面露難色,提出了經典物理學上空的兩朵烏雲,一朵是以太,另外一朵就是黑體輻射。許多物理學家為解開這兩個謎團付出了巨大的精力,其中愛因斯坦就排除了以太的思想,從而為相對論的形成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而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通過黑體輻射的紫光災難引出了另一個重要的概念-量子。

什麼是黑體輻射呢?

黑體是指一種只可以吸收和輻射電磁波,不能反射電磁波的物質,太陽就可以看作是一個黑體。而由黑體輻射出的電磁波的波長分布隨著黑體溫度的變化而不同,從經典物理學出發推導出的維恩定律在低頻區域與實驗數據不相符,而在高頻區域,從經典物理學的能量均分定理推導出瑞利-金斯定律又與實驗數據不相符,在輻射頻率趨向無窮大時,能量也會變得無窮大,這結果被稱作「紫外災變」。

量子理論的先驅 普朗克

而普朗克在研究黑體輻射問題時,將從經典物理學推導而來的維恩公式與波爾茨曼熵公式相結合得出了一個完全符合實驗數據的全新公式。為了使這個公式自洽,普朗克大膽假定發射出的電磁波能量並不是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其中每份能量是一個基本單位能量的整數倍,這個基本單位能量叫做能量量子。

普朗克第一個認為能量是一份一份的

這一大膽的假定是極具膽量的,因為它推翻了經典物理學理論,以至於普朗克自己都對此持懷疑態度,甚至出現了反感情緒。萬事萬物,給人們的直覺都是連續的,比如,舉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在A、B兩點之間,如果想最短距離從A到達B,那麼就必須通過A、B之間的所有點,而不能直接從A到B點。以至於普朗克在發表了這個理論後自己也十分懷疑這個理論的正確性。

紫外災變現象

1905年,之前籍籍無名的愛因斯坦發表了一篇論文來描述光電效應,愛因斯坦大膽地引用了普朗克的能量量子思想,認為電磁波本身就是能量量子組成的,稱之為光量子(後面統一簡稱為光子),愛因斯坦正是因為這篇論文獲得了遲到的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開始出現

量子論自起源以來,其物理含義就在逐步的發展過程中,從剛開始的量子代表離散的數學思想加上組成物質核能量最小的單位的結合體,到現如今「量子」代表著量子世界中物質客體的總稱,它既可以是光子、電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微觀粒子,它們的共同特徵就是必須遵從量子力學的規律。

愛因斯坦因為光電效應獲獎

量子力學的發展

量子力學作為一個物理學中重要的理論分支,區別於經典力學。整個20世紀10-20年代,以玻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引領者量子力學的發展。主要有玻爾提出了互補性原理以及海森堡提出了不確定性原理等核心理論。

玻爾是量子力學主要 創始人

不用專門去看這些核心理論的具體內容,這些理論中描述了量子世界中與眾不同的性質,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量子糾纏和量子疊加以及量子坍縮。

1.量子疊加

我們知道,光子有偏振量、角動量等特徵,而量子糾纏,其實就是兩個成對的光子如果知道其中一個光子的偏振量,那麼另外一個光子的偏振量我們會立刻知道,無論它們之間的距離是多少;而量子疊加就是我們在沒有測量光子的偏振量時,無法知道其真實的偏振量。

量子疊加

我們來舉個例子,假如有一對兔子,在現實生活中,對於單只兔子來說,兔子的性別是確定的,不是公的就是母的。而在量子世界裡,兔子既是公的也是母的,也就是說兔子的性別是疊加的,這就叫量子的疊加態,也叫量子疊加。在這裡同樣可以參考薛丁格的貓這個思想實驗。

2.量子糾纏

假設測量身邊的另一粒子,必定是第一個粒子的互補態,那就等價於"瞬間"知道了天邊另一粒子的狀態,用俗話講就是"超距感應""隱形傳態",這就叫做量子糾纏。還是兔子的例子,如果我們知道量子兔子中一隻兔子的性別是公的,那麼我們就知道另外一隻兔子是母的。

量子糾纏

3.量子坍縮

量子坍縮就是量子在未被測量之前,我們完全無法預測物體真正的狀態,這是一種真真正正的隨機性;一旦啟動了測量,物體就會「塌縮」成一種可能狀態,仿佛它一直就是那種狀態一樣。如果你想得到其他的可能狀態,你需要複製粘貼一大堆相同的物體,並對每一個分別測量,並通過統計得出這幾種可能狀態的概率。

量子力學的實際應用

1.量子通信技術

量子通信是運用量子力學這個最前沿的技術。因為了解量子以及量子力學的人實在很少,這也導致了量子通信誕生以來就出現了很多的非議。其實,量子通信並不是使用量子來進行通信,而是使用量子力學中的量子糾纏特性來對傳統的電磁波通信進行加密。

光子既有波動性也有粒子性,此時用來加密用的光子的偏振方向就可以代表0與1,量子通信可分為兩個信道,一個是經典通信信道 ,一個是量子信道。在通信雙方進行通信時,就會發送一串光子作為通信密碼與經典信道一起構成量子通信。

量子通信不可被破譯

量子通信最大的優點就是其無法被破譯,為什麼量子通信不會被破譯,因為每次發送一個光子量子通信衛星就會發現光子被攔截者攔截,也不能夠複製光子,因為光子在觀測時會立刻坍縮。

2.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也是利用量子技術的產物,雖然目前量子計算機還沒真正的研發成功。

我們知道,傳統的電子計算機是利用電平的高低來代表數據,比如,高電平代表數據1,低電平代表數據0,0和1就可以組成計算機的語言,一個1佔據的內存大小就叫做1個比特,也叫作1位。在一個計算機晶片中集成了上萬個半導體電晶體,這些電晶體構成了邏輯門,這些邏輯門對這些0和1進行處理。

量子計算機模擬機器已經出現

而量子計算機中同樣具有量子比特,這些量子比特具有量子疊加性,就是說每個量子比特的0和1都有可能。例如,傳統的比特在表示16種可能的組合時,我需要一一列舉出這16種組合存在內存中,而量子比特則只需要一種組合即可。這樣的性質可以使計算機的計算速度呈現出指數級增長。

數據傳輸

不僅僅如此,量子比特同樣具有量子糾纏性,緊密的聯繫使得一個量子比特發生變化會立刻反應在另一個相關的量子比特上,無論多遠。這意味著我們只需要通過觀測知道其中的一個狀態,另一個的狀態也就不言而喻了。

CPU上的電晶體

總結

可以看到,那些真正的量子技術應用研究都是困難重重,幾十年都未形成商業應用。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為之努力;而那些宣傳利用量子黑科技的產品可以強身健體,治病救人,全部都是虛假宣傳。其實這其中只是一些小小的科學原理矇騙了人們的眼睛,就算我們不知道高深的量子力學,但是我們如果擦亮自己的雙眼,就可以輕鬆分辨出其中的貓膩。

相關焦點

  • 用量子力學強行解釋「前世記憶」
    有的好事者就問冷言,你能不能用量子力學來解釋一下前世記憶?冷言向來是不懼挑戰,那麼就應好事者的要求用量子力學來強行來解釋一下為什麼會有前世記憶這個東西。要解釋這個東西我們先引入一個概念:記憶是量子糾纏的結果,也就是說我們人類的記憶跟量子糾纏這個物理現象是分不開的。
  • 量子催眠是騙人的嗎?親歷者淺析量子催眠如何回溯前世、探究靈魂
    你相信靈魂和前世嗎?你是否對自己的前世今生感到好奇?去年,我就通過量子催眠回溯了自己的前世今生。解決了自身很多的問題和困惑。近期已經慢慢地把其中的故事寫出來,與各位有緣人共享。這其中的寓意,也許能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朋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的文章《量子催眠——回溯前世今生,解讀靈魂的訊息》。量子催眠何解?
  • 都能回溯前世今生,量子催眠(QHHT)與傳統催眠的區別在哪裡?
    也許在外人看來,兩者都是催眠,沒有太大的區別。但事實上,如果把量子催眠比作高樓大廈的話,傳統的回溯前世催眠只能算是模具而已。量子催眠(QHHT)的創始人朵洛莉絲·侃南曾說過:對於普通的催眠而言,回溯前世已經是終點,但對於量子催眠而言,回溯前世僅僅只是起點。
  • 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 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
    來源:新京報網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 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量子科技,一個看起來高深莫測的科技詞彙,因為中央政治局的一次集體學習迅速成為熱詞,圍繞什麼是量子科技、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量子科技如何影響現有產業等問題的討論也持續火熱
  • 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
    所以如果想學理論物理就要先定個路線,思考一下以後要做什麼。統計力學,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數學方法和解釋。陳建、伍定邊,王院士講的經典物理物理量子都有。潘慶,趙凱華等的近代物理。斯坦福的量子力學理論。上面這些都是最基礎的說幾個選修課,理論物理四大力學:電動,量子,量子統計,熱力學量子力學,電動力學(龐加萊),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佔理論物理課很大一部分比重。
  •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所進行的。物理學中有些怪異的概念,諸如糾纏和不確定性原理,就源於量子力學 [1] 。
  • -量子,量子力學,量子理論,量子...
    科學家剛剛構建了一個量子黑客帝國。根據新的理論,量子信息可能並不是客觀存在,而純粹是我們大腦的運作。量子力學能夠很好地解釋我們這個宇宙中的許多謎團,但也產生了大量矛盾。波函數是量子理論中的關鍵,如果它能夠成立,那粒子就可以同時存在於兩個地方,信息的傳播速度會比光速還快,薛丁格的那隻貓也會同時死去和活著。
  • 對話郭光燦院士:量子力學早已進入生活,量子科技將改變生活
    受訪者供圖新京報:我們普通人感覺量子科技離我們很遙遠,可否舉幾個例子讓我們感知量子科技的存在?郭光燦:量子力學實際上早就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了,例如現在我們用的手機、電腦,它的原理就是量子力學,但老百姓(603883,股吧)不知道它來源於量子力學。
  • 量子力學是介於經典力學和相對論之間的理論
    糾纏的粒子有驚人的特性,所以它被量子力學拒之門外。這些特性無法被廣義上的量子力學描述,所以一般認為這些特性還不是量子力學的一部分。量子力學不主張非慣性系下的第二宇宙速度,很難用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解釋成薛丁格方程,超弦理論和弦論尚未形成其自洽體系量子力學本身有一些體系設定是與經典力學有衝突的。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聽見量子力學?恩?量子力學,那不是一個搞不懂的領域麼?咱們往下看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行為的物理學理論,量子力學的研究對象涉及原子、分子和凝聚態物質,而且包括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量子力學在近代許多學科和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它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
  • 量子力學理論與唯物認識論
    最近,有網友提出量子力學理論是我們傳統的唯物認識的一個革命,宣告了傳統唯物認識論的崩潰。認為量子力學理論已經重新構建了人與存在的相關關係,認為世界不在是物質的存在,而是由於我們的觀測才得以存在,即我們的感知影響著事物的存在。我們作為存在信息的接收者,存在就是表達在我們意識中的感知信息。
  • 量子力學
    概率雲是近似的(但比玻爾模型更好)模擬,其中電子位置由概率函數即波函數特徵值給出,這樣概率就是復振幅模的平方,或量子態核吸引。 自然,這些概率將取決於測量「瞬間」的量子態。因此,所得到值也有不確定性。然而,某些態與特定可觀察值的確定值相關。這些被稱為可觀測的本徵態(「本徵」可以從德語翻譯為「固有」或「特徵」)。在日常生活中,將一切(所有可觀察到的)都視為本徵態是自然和直觀的。
  • 理察·費曼是如何革命量子理論的,量子力學的時空方法
    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費曼對理論物理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包括量子力學路徑積分、量子電動力學理論的發展(包括他著名的費曼圖)、冷液氦超流態、量子計算和納米技術等方面。1965年,他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之一。圖1: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理察·費曼。
  • 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對人類的存在本身來說卻不一定是好事.就拿量子力學來說吧,很多研究量子力學的人都表示這門科學太可怕了,簡直顛覆了人類的世界觀。靈魂量子力學預見「靈魂」的存在?    來自劍橋大學、昔林斯頓大學以及位在德國慕尼黑馬克思昔朗克物理學研究所等著名機構的許多有名物理研究人員,都宣稱量子力學預見了一些生命死後世界的情況,他們斷言人類擁有靈魂、身體二元性,這是次原子粒子」波粒二象性」規律的延伸。    量子力學的基本概念「彼粒二象性」認為二基本微觀粒子(如:光子或電子)同時擁有粒子性與波動性。
  • 量子力學是什麼?是不是一個唯象理論?
    唯象理論,概率論,取象比類思維方式,時間空間對稱性理論,全息論,以及量子力學,地理科學,藝術等等非因果論基礎的認識世界的方法,才是人類認識未知世界,相對世界,未來世界的最簡便有效的方法。到目前為止,物理學界都沒有解釋清楚量子力學的本質。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什麼是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所進行的。
  • 量子力學不只是高大上理論,它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平時看到的量子力學都是理論上的一些觀點,什麼不確定性原理,量子糾纏感覺跟我們的生活很遙遠,其實不是的,量子力學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和量子力學打交道,只是我們不知道。雖然,相比於量子力學的概念和數學描述,固體物理學、化學、材料科學或核物理學的概念和規則對上述創造發明起到的作用更直接,但量子力學卻是所有這些學科的基礎,即這些學科的基本理論,都是建立在量子力學之上的。
  • 量子引力理論:物理界的聖杯,量子力學、廣義相對論的結合者
    量子力學中物質和場處於一個預設的時空,在這個時空裡,時空本身對場不產生物理作用,只用來描述它們在時間空間中所處的坐標,這是一種背景依賴理論。廣義相對論是只關乎時空的理論,並不涉及到對物質本身的討論,它描述了物質如何影響時空的幾何,時空如何影響物質的運動,但這些討論都在純粹的經典理論模型下。
  • 【科普】連量子力學都不懂,還說知道量子科技?
    中提到:我們生活中的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和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就像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片黑,但是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今天我們來研究一下:什麼是量子?為什麼說量子力學是量子科技的基礎?量子科技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改變?
  • 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水火不容之際,弦理論誕生了
    水火不容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大自然的四種基本力中,相對論統一了引力,量子力學統一了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但物理學家試圖將引力也納入量子力學時,卻得到無窮大的災難性結果。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為什麼會如此的水火不相容呢?廣義相對論的核心是光滑與彎曲的幾何結構,除了在超微尺度下,時空結構都很平坦,所以廣義相對論也能用的很好。然而,當來到超微觀尺度下時,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和廣義相對論引力的幾何模型變得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