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符號「笑臉」或非新興 17世紀詩作中已有

2020-12-04 環球網

17世紀英國詩人赫裡克(Robert Herrick)的詩作中出現「笑臉」符號。

【環球網綜合報導】對於表情符號:),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網絡和手機訊息中,它極為常見。但近日有人發現,這個符號可能並非「新興人類」的首創——它的歷史或許可以追溯到兩百多年以前。

據香港《東方日報》4月18日報導,最近有文學評論家閱讀17世紀英國詩人赫裡克(Robert Herrick)的詩作時,發現其中有作品用:)表達「笑」的意思。但該說法隨即受到質疑,有人認為那可能只是印刷錯誤。

據報導,文學評論家斯塔爾(Levi Stahl)近日翻閱赫裡克寫於1648年的詩作《給命運》(To Fortune)時,發現詩中第二行的文字「(smiling yet:)」在反括號前使用了冒號。起初斯塔爾以為只是印刷錯誤,但他在翻查印刷於其他版本的同一首詩後,證實這並非單一錯誤。

然而,有人對此卻並不認同。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法爾曼(Scott Fahlman)表示,自己才是發明這些側看表情符號的人,他表示,:)、:(、:D這一批表情符號,都是由80年代計算機普及後才開始被使用的。(實習編輯:何越 審核:譚利婭)

相關焦點

  • WhatsApp表情符號系列的最新成員包括一張顛倒的笑臉
    WhatsApp表情符號系列的最新成員包括一張顛倒的笑臉(儘管我不確定您在哪種情況下會用到它) ,,爆米花,甚至是中指。
  • 這裡有關於「小黃臉」的17個有趣真相
    以世界最流行的emoji表情符號為例,我們收集了關於表情符號的17個有趣真相:1. 表情符號起源於一個笑臉表情符號首先起源於一個笑臉表情(smiley),笑臉首先演變為顏文字(emoticons),然後又演變成了以Emoji為代表的表情符號和表情包(sticker)。
  • 像您的意思那樣的笑臉:表情符號如何進入您的腦海
    我們可能不會花很多時間來考慮將表情符號插入到電子郵件和簡訊中,但是事實證明,這些表情符號揭示了我們對面部表情的感知方式有趣的東西。在我今天和我的弗林德斯大學以及南澳大利亞大學的同事發表在《社會神經科學》上的一篇新論文中,我和我的同事研究了將三個標點變成一張笑臉的神經過程。
  • 各國人民愛用表情:美英常示疲憊 土耳其愛笑臉
    據每日郵報報導,每年的7月17日是世界表情日,Twitter發布了世界各國最受歡迎的表情符號名單。
  • 俄公司註冊「笑臉」表情符號惹非議 被指違公益
    俄羅斯一家廣告公司將「笑臉」表情符號註冊為商標,並計劃向未經允許使用「笑臉」的公司收取費用。這一做法引起諸多非議。  「笑臉」  經營手機廣告業務的Superfone公司決定將「笑臉」圖案註冊為自己的商標,俄羅斯專利局於日前批准了這一申請。
  • 表情符號「笑哭」變年度熱詞 技術進步or社交倒退?
    有人認為這個表情符號根本不是一個詞。  新聞背景  英國《牛津詞典》近日公布2015年年度熱詞,它並不是文字,而是表情符號「笑哭」。沒錯,今年年度詞彙竟是表情——「Face with Tears of Joy」,官方解釋為:喜極而泣的臉,即「笑Cry」。
  • 笑臉表情|2018春夏嬰幼兒服裝設計專題
    靈感|笑臉表情《表情奇幻冒險》將於暑期上映,強調現代的表達方式,啟發男女皆宜的嬰幼兒專題系列,符合2018春夏童裝趨勢預測:真.自我。面料 & 印花|笑臉表情 雜色、起皺和帶斑點的平紋針織塑造這一街頭風系列。簡單的雙色平紋針織上印有喜慶笑臉、崇尚和平的圖像及情緒標語,混搭搶眼的全局印花。
  • 「新象形文字」的故事:笑臉表情如何從公司徽章變成流行文化?
    2015年《牛津詞典》將「笑中帶淚」的表情符號評為年度詞彙,畫面中喜極而泣的複雜感情遠非文字所能傳達,這也是有史以來《牛津詞典》第一次將年度詞彙頒給「象形文字」。去年,一家德國機構研究發現,在電子郵件內容中加入表情,可以讓本來傳達的壞消息的打擊性變得弱一些,該研究得出結論:「表情符號的運用讓工作交流更加方便了」。
  • 表情符號與神經科學
    不管表情符號到底是何時被發明的,它已成為現代通信裡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了。我們的大腦處理表情符號的過程跟處理真實的臉部表情是不一樣的。現如今,表情符號的使用是如此普遍,行為科學家們已經開始對人們是如何使用它而大感興趣。
  • 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純文本表情符號「:-」是怎麼誕生的?
    於是,法爾曼用十分鐘敲出一段文字,對如何避免誤會或對於玩笑話的「認真對待」提出建議,認為在討論發言中,發言者無妨使用「:-)」符號,以提示自己所言為開玩笑。「:-)」這一符號簡單易辨別,只要順時針旋轉九十度,這個符號就像一個人的笑臉。
  • 笑臉表情符號歷史又提前了2個世紀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的人類歷史上首個「笑臉」表情符號存在於1862年的亞伯拉罕·林肯演講稿翻印本當中,不過來自文學評論家Levi Stahl的最新發現或許將把這一時間點再向前推近200年。
  • 表情符號的好生意:4個月Line賺2300萬元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小小的表情符號裡,不僅藏著精妙的設計構想,而且也給商家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生意。在過去的18 年裡,許多 12×12 像素的表情符號從日本傳向世界各地。目前,中國等亞洲國家的表情符號發展已遠超歐美。
  • 別再亂用表情符號了,它可能成為你犯罪的證據!
    微信表情符號輸入法表情符號但據國外案例顯示,使用表情符號可能會成為你犯罪的證據指控證據是法院發現該簡訊所包含的槍枝表情符號的信息相當於「以圖像形式進行的死亡威脅」。最終法院判處該男子5個月監禁,並處以1000英鎊的罰款。同年在美國,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賓夕法尼亞州一名高中生被指控電腦騷擾、威脅學校教師。
  • 表情符號的設計啟示:面向Z世代群體的流行文化和情感表達方式
    二、表情符號在Z世代社交生活中的作用所謂「符號」是指在某種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通常不在於其本身所指向的現實,而在於其相對於個體的象徵意義。Z世代作為典型的網際網路原住民,強烈的群體和文化認同訴求為他們的社交空間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Z世代的特立獨行是現實中狹窄社交圈的補充。表情符號在Z世代的社交生活中已經成為身份的標識,攜帶了特定的意義,其價值在於將Z世代對現實社會的話語態度通過符號的方式投射到網絡世界中進行自我表達。
  • 23位兩彈一星元勳已有17人離世 媒體解析其功績(1)
    原標題: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已有17人離我們而去記者/李洪鵬 據央視報導,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