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亂用表情符號了,它可能成為你犯罪的證據!

2020-12-07 生活爆料早知道

你是否早已習慣於和朋友、家人、同事,甚至老闆微信聊天的時候,頻繁地使用表情符號?或者乾脆全部用動畫表情進行鬥圖溝通?

據調查,聊天喜歡用表情包的人年齡基本都在30歲以下,即90後、00後新生代年輕人,他們對表情包可謂是到了痴迷的程度,鬥圖之風盛行,以至於微信、QQ,各大社交媒體,甚至輸入法都在不斷更新自身的表情庫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QQ表情符號
微信表情符號
輸入法表情符號

但據國外案例顯示,使用表情符號可能會成為你犯罪的證據!!

請看下面這張圖,你認為它代表什麼意思?拳頭 指向 救護車?

該圖並沒有文字信息,只有三個表情符號,是一名紐西蘭男子向其朋友發送的信息,但被作為案件證據,被當地法官下令追捕,並判處其三個月牢獄,法官稱該條由表情組合的信息是一種現實威脅,而後據詢問他之前曾攻擊過這條信息的接收者。

據外媒報導,在某些情況下,表情符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超簡單的情感表達,甚至於比文字表達感情更豐富,但在法律語境下還需非常謹慎地使用。在西方一些國家,亂用一些表情符號會被視為是一種挑釁律師、法官和議員的行為。因為在法律的語境裡,表情符號也不再被認為單純地是一種幽默或裝飾,而是會被作為一種合法的表述形式。

2019年,英國一家法院判定一名年輕男子通過手機發送的簡訊威脅其前女友。指控證據是法院發現該簡訊所包含的槍枝表情符號的信息相當於「以圖像形式進行的死亡威脅」。最終法院判處該男子5個月監禁,並處以1000英鎊的罰款。

同年在美國,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賓夕法尼亞州一名高中生被指控電腦騷擾、威脅學校教師。她在自己的社交帳號上發布了幾條消息,將文字與表情符號(一把槍、一把刀和一枚炸彈)結合在一起,據報導,這條信息顯示:「殺戮,周二在圖書館見我。(含有槍枝、匕首和炸彈三種表情符號)」,但據該學生稱,實際上她從未有過威脅任何人的想法,只是一個笑話。

雖然這些例子都發生在國外,但事實上國內有一些非常令人不安的表情符號已被使用在人際交往中,2004至2008年法庭上出現了大量表情符號,而現在則是emoji表情符號,它們作為各種案件證據,發送不恰當的表情符號就有可能把你送上法庭,但也不必過於緊張,起訴某人犯罪需要多個依據,必須在合理懷疑之外確定其實施了違法行為,另一方面要確定他們這樣做是有犯罪意圖的,他們的行為是故意的。比如你開車撞到人了,但這是意外,而可怕的是你瞄準目標,然後把人撞倒,因為這是你有計劃的行為。因此,對於表情符號的解讀是認定你是否構成犯罪威脅的關鍵。

目前對於表情符號信息的解讀卻是一個大大的挑戰,或許你可能聽過國外的統一碼聯盟(The Unicode Consortium),他們是規範表情符號的非盈利性組織,統一的符號值是基本的黑白輪廓,所有有趣的細節都取決於使用平臺,以下兩幅圖列出的都是同一個表情:眼睛帶笑時露齒笑

研究人員發現,人們對這一系列符號表情的解讀很不同(目前這還只限於蘋果手機用戶),造成這一理解差異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不同的平臺對表情的呈現效果不同,另一個則是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理解。如果要求法院同時了解信息發送者的意思以及接受者所理解的意思,這樣就會存在很多誤解的空間,所以在法律層面認定這些符號是否會真正地導致顯而易見的犯罪威脅還有待商討。

目前還沒有一起案件是真的只根據對特定表情符號的解讀就定案的,不過隨著表情符號、簡訊等大量使用,專家表示這只是時間問題,我們的法院在以表情符號作為證據時尚未建立起處理它的一致方法。

作為法律專家和表情符號法律專家Eric Goldman建議應該採用一種標準來解決表情符號作為證據的案件,首先我們應該展現表情符號最初始的含義,而不是誇大表情符號的含義,亦或是將其用文字來解讀。

一些澳大利亞的法律專家建議我們可以創造一個特別法庭,有公認的數據信息專家協助法官,這種法庭就像那種專門處理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或是智慧財產權的法庭。

還有部分專家建議直接剝奪一些表情符號的版權保護,表情符號在每個平臺上並不是一樣的,這是因為企業想要避免由表情符號帶來的智慧財產權糾紛,就像咧嘴笑一樣。Goldman說,如果我們可以在所有的平臺上都使用同一種表情符號,那麼別人曲解你發送表情的可能性就會減小。

以後我們在微信聊天或者評論留言的時候,還是要謹慎使用「槍枝」、「刀具」等具有威脅性的表情符號,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畢竟發者無心,看者有意!

相關焦點

  • 表情符號與神經科學
    那時,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家Scott Fahlman 很隨意的用了一串字符 :-) 在論壇上留言,用來表示開玩笑的意思。不管表情符號到底是何時被發明的,它已成為現代通信裡頭不可分割的一份子了。我們的大腦處理表情符號的過程跟處理真實的臉部表情是不一樣的。
  • 表情符號「笑哭」變年度熱詞 技術進步or社交倒退?
    有人認為這個表情符號根本不是一個詞。  新聞背景  英國《牛津詞典》近日公布2015年年度熱詞,它並不是文字,而是表情符號「笑哭」。沒錯,今年年度詞彙竟是表情——「Face with Tears of Joy」,官方解釋為:喜極而泣的臉,即「笑Cry」。
  • 這些常見的表情符號你都用錯了,原來第四個的真正含義是它!
    它代表「驕傲輕蔑」的表情,類似於「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那種表情。如果你曾用這個符號表達漫不經心的態度,那就錯了。It's actually supposed to represent openness or even a hug.其實它代表率真,或者就是一個擁抱。
  • 毒品犯罪案件特情偵查證據的認定
    由於毒品犯罪具有高度隱蔽性和嚴密組織性,一般的外線偵查很難偵破,運用特情貼靠毒品犯罪分子進而採取內線偵查是世界各國偵查機關偵破毒品犯罪案件普遍使用的手段。特情屬於「隱秘力量」,特情偵查相關證據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隱秘性,與庭審質證的公開性之間存在天然的緊張關係。因此,法官在審查毒品犯罪案件中特情偵查相關證據時,應當對特情偵查相關證據的特點有明確認識,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權衡利害,慎重得出認定結論。
  • 別再亂買了
    別再亂買了今天是五月五號,也是立夏的日子,立夏就意味著春天結束,夏天開始,意味著又可以和三五好友吃麻辣小龍蝦,擼串,喝冰啤酒了!說起喝啤酒,就有細心的網友發現,市面上啤酒品牌雖多,整體上卻分為三大類,桶裝,瓶裝,罐裝!其中桶裝的不常見,我們普通人見得最多的就是瓶裝和罐裝!
  • 2040年可能實現的科幻犯罪清單
    與健康有關的犯罪以下與健康有關的罪行將在2040年成為可能:犯人可以把其他人的DNA證據遺留在犯罪現場,從而嫁禍他人。一旦這個科技發展成熟,DNA證據在法庭上的作用將逐漸消失。與計算機科學有關的犯罪以下與計算機科學相關的罪行將在2040年成為可能:
  • 香港不能再亂下去! 港澳辦就香港當前事態談了幾點看法
    港澳辦:越來越多人認識到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港澳辦:上周,我們舉行新聞發布會,表明對當前香港事態的立場和看法。香港社會乃至國際社會對此高度關注,內地廣大人民群眾反應也很熱烈。面對這種嚴峻形勢,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香港不能再亂下去了。
  • 以後別再亂買了
    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以後別再亂買了。首先說加碘鹽和無碘鹽。加碘鹽是最初級,也是最廣泛的食用鹽。因為碘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身體缺少碘元素,就會影響智力發育、身高發育、大脖子等等。所以在1995年就開始推行加碘鹽(含碘酸鉀),來補充人體所需。一般來說,一克鹽含有20-30微克碘,具體是根據不同地區的情況而定。
  • 天天都在用的表情符號,你知道它是怎麼來的嗎?
    人們發現表情符號絕大多數都是白色的,內容極其缺乏。在這八年裡發生了很多,那些看似無害的小圖標已經逐漸成為全球輿論、數字時代的一種新語言。表情符號:時間簡史表情符號最初是由日本藝術家Shigetaka Kurita在1999年創作,他想要創造一種簡單、快速、有吸引力的傳遞信息的方式。
  • 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純文本表情符號「:-」是怎麼誕生的?
    此次考證得益於卡內基·梅隆大學技術人員全力配合——在微軟公司幫助下,他們從二十五年前的歷史記錄裡找到了法爾曼發言的證據,並最終確定這一符號的誕生時間為1982年9月19日十一時四十四分。那時,電腦的名字叫「個人微機」,其中不少使用微軟公司開發的DOS作業系統,網際網路在當時僅具雛形,只有知識精英和技術專家才會使用。
  • 暴力基因成犯罪免死金牌?別想太簡單,結局可能相反
    人們不禁發問,基因和神經檢測,真的能成為犯罪的「免死金牌」嗎?如果這樣的判決成了慣例,會不會有更多暴力狂犯案後藉此「金蟬脫殼」?實際上,布萊德利殺人案反倒成為了一個契機——很多專家和研究團隊自此開始進行各種模擬試驗和調查,企圖弄清基因檢測和精神檢測,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影響陪審團的最終判決。
  • 表情符號的好生意:4個月Line賺2300萬元
    「如果有人說『Wakarimashit』(日文:我明白了),那麼你不會知道這是語氣平和的『我了解了』,還是可能比較酷的、有點煩躁的『是是,我知道了』。」但表情符號可以告訴你。在一次採訪中,Emoji 最初的日本設計者慄田.崇解釋了繪文字表情的設計初衷。在過去的 18 年裡,這些 12×12 像素的表情符號從日本傳向世界各地。2011年,蘋果在 iOS5系統鍵盤中加入了Emoji表情符號,用戶可以把它添加在鍵盤當中,也可以去APP Store購買下載最新的Emoji應用。
  • 找到了「孿生素數」猜想的證據,但它可能在另一個宇宙
    數學家們為數學中最著名但尚未被證實的假設之一——「孿生素數」猜想——找到了新的證據,但證據的路徑可能無助於證明孿生素數猜想本身。孿生素數猜想是猜測一個素數(它只能被自己整除並且是1)如何以及何時出現在一行數字上。」
  • 表情符號的設計啟示:面向Z世代群體的流行文化和情感表達方式
    可能為了營造出一種這種語言只說給懂得人聽的神秘感。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縮寫詞「xswl」其原本詞組是「笑死我了」。Animoji作為一種充滿了可塑性和趣味性的個性化動態表情工具,被用戶賦予了各種創意性的玩法來彰顯自己的個性,Animoji成為用戶衍生情感表達的一種能力,還可以運用Animoji進行二次創作:例如:用Animoji重新演繹的歌曲《Redbonde》、《Stir Fry》、《Talk》、《7 rings》、《Simple
  • 從犯罪中窺探人性
    時至今日,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已經日趨豐富。從精神分析學到挫折攻擊理論,從破窗效應到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從謊言識別到犯罪心理畫像,要想簡單地通過看看網頁、查查資料就了解犯罪心理學已經是不可能的了。跟隨不同專家的腳步也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本期推薦的書單將帶你領略他們的作品,按照時間順序,一步一步走進犯罪心理學的殿堂。1.《犯罪人論》罪犯是天生的嗎?
  • WhatsApp表情符號系列的最新成員包括一張顛倒的笑臉
    在宣布現在可以免費使用它,以及每月擁有超過十億活躍用戶的事實宣布之後,這家Facebook擁有的應用程式發布了一個更新,其中包括一組新的表情符號,使您的對話更加有趣!WhatsApp表情符號系列的最新成員包括一張顛倒的笑臉(儘管我不確定您在哪種情況下會用到它) ,,爆米花,甚至是中指。
  • 大衛·芬奇執導,用美國連環犯罪事件,解析犯罪心理學
    但同時他們又乖張、自洽,常常和高智商犯罪掛上鉤。所以研究連環殺人犯心理,成了警方破獲連環殺人案的重要課題之一,而對這些人的分析,往往會成為許多疑難案件的關鍵破解手段。如果大家仔細梳理過的話,就會發現,歷史上很多連環殺人案,都是在老罪犯的幫助下破獲的。比如經典驚悚懸疑片《沉默的羔羊》,裡頭就對這一做法有著詳細描述。
  • 推薦5部高智商犯罪電影,你可能都沒看過!
    無論從哪段看,都能很快代入戲中,這是一部好影片該有的素質,談判的心理學應用再多點就好了,讓高智商犯罪的特點更突顯,後半部分處理的略欠妥,屢次被偷襲,去找證據時很快又被包圍,結尾的兵不厭詐很巧妙。總體不錯。3、《蒙太奇》;重溫了一遍。首先這個蒙太奇的名字很符合本片,打亂的時間線和交替的兩段案件都很蒙太奇。雖然中間大約能猜到兇手,但結尾的幾處反轉還是給人驚喜。
  • 徵集張金龍等人涉黑惡違法犯罪線索和證據
    近期,包頭市公安局打掉以張金龍(在逃)為首的涉黑惡犯罪組織。經工作查明:2004年以來,張金龍(在逃)夥同韓永強(在逃)、霍根黨、鄭四海等人開始從事非法放貸活動。2007年,張金龍(在逃)、韓永強(在逃)、霍根黨、鄭四海、曹利生等人出資註冊成立包頭市天誠元典當有限公司,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擴大放貸本金規模。
  • 疫情期間「雙手合十」表情符號使用量大增
    在難以進行面對面談話的時期,許多人選擇用表情符號來表達自己對大流行病的想法。但也許沒有哪個表情符號能像雙手合十的表情符號一樣體現這個難以想像時刻的希望和恐懼。該網站追蹤表情符號在推特上被使用的潮流和頻率。「祈禱手」使用量的激增使其在四月份最受歡迎的表情符號中排行第八,並加固了其作為表達人們在疫情期間感受的視覺符號地位。cement[sment]: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