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犯罪中窺探人性

2021-01-09 若如的微時光

《沉默的羔羊》電影海報

來源 l 網絡

編輯 l 若如

將邪惡的產生歸結於超自然的因素是沒有必要的,人類自身就足以實施每一種惡行。

——約瑟夫·康拉德

犯罪心理學是一門研究犯罪原因、犯罪行為和心理的規律、犯罪對策和預防的學科。然而,從古希臘的哲學思辨,到後來著名的顱相說,犯罪心理學雖有久遠的思想淵源,卻一直缺乏系統的研究。直到19世紀下半葉,德國精神病學家埃賓、奧地利檢察官格羅斯相繼出版了《犯罪心理學綱要》《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學才算是真正誕生。

時至今日,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已經日趨豐富。從精神分析學到挫折攻擊理論,從破窗效應到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從謊言識別到犯罪心理畫像,要想簡單地通過看看網頁、查查資料就了解犯罪心理學已經是不可能的了。跟隨不同專家的腳步也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本期推薦的書單將帶你領略他們的作品,按照時間順序,一步一步走進犯罪心理學的殿堂。

1.《犯罪人論》

罪犯是天生的嗎?

基本內容介紹:《犯罪人論》內容包括對101個義大利犯罪人頭骨的研究、對1279名義大利罪犯的人體測量和相貌分析、犯罪人的文身等。《犯罪人論》內容全面,條理清晰,結構合理,具有較高的科學性、系統性、理論性。

評論:無論他有什麼錯誤,龍勃羅梭都是偉大的先驅者,他的獨創性和多方面的天才,他的富於進取性的人格,導致了將近代科學的實證方法、歸納方法應用於犯罪問題的偉大運動,他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加有力地促進了新的犯罪學科學的發展。

——莫裡斯帕米利(著名社會學家)

在犯罪學史上,沒有一個人受到像切薩雷龍勃羅梭那樣多的讚美或攻擊,由龍勃羅梭撰寫的(論著)和有關龍勃羅梭的(論著)比任何別的犯罪學家都要多。

——馬文沃爾夫岡(著名犯罪學家)

龍勃羅梭究竟是正確還是錯誤,可能並沒有像這種無可非議的事實那樣重要,即他的觀點是那樣具有挑戰性,以致於它們產生了史無前例的研究犯罪人的動力。任何成功地激勵許多追隨者探求真理,而且他的觀點在半個世紀後仍然具有生命力的學者,都在思想史上佔有一種光榮的位置。

——索爾斯坦塞林(著名犯罪學家)

編輯點評:由於過於強調生理特徵,本書一經出版便爭議不斷,但這依然掩蓋不了此書的光輝。對實證方法的開創,對生物遺傳的重視,後來者們沿著龍勃羅梭的道路將犯罪心理學發揚光大。閱讀這本書能讓你初窺犯罪心理學門徑,知道早期的心理學家們如何看待犯罪,如何逐漸接近真相。

2.《心理學家的讀臉術》

你的眼睛出賣了你的心。

基本內容介紹:本書系統地講解了微表情理論,通過6種基本情緒、33種混合表情、250張真實面部照片,教你洞察藏於表情下的內心世界,走進微表情的神奇世界。

評論:對於微表情的初學者來說,本書是艾克曼博士目前已有的三本中文出版物中,最清爽、最成熟的一本。全球微表情研究學者都借鑑了本書的重要成果,整個研究領域因為本書才能在今天變得如此豐富多彩。

——姜振宇(中國政法大學心理應激微反應研究小組負責人)

人心變化莫測,卻常常在臉色中露出蹤跡。讀臉能否準確,要看悟性和經驗。但若根本不去讀,情商一定不高。保羅·艾克曼是情緒研究的先鋒,本書融匯精華,是學會知情達意的絕佳參考。

——張學新(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心理學家)

微表情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專項科學,而且越來越為大眾所用,這算是保羅·艾克曼的功勞。保羅·艾克曼是一位微表情研究者和心理學家,是使神秘的微表情走向大眾化的第一人。本書通俗易懂,並且具有嚴謹的專業態度和細膩的心理解讀。

——胡慎之(向日葵心理諮詢中心創辦人、微表情專家)

編輯點評:謊言識別是犯罪偵破中很重要的一項技術。作為美劇《Lie to me》的故事原型, 微表情之父保羅艾克曼在本書中告訴我們如何通過微表情破獲人們的情緒密碼。你的坐姿、眼神、面部肌肉、身體動作,它們都可能出賣你哦!書中還有大量表情藍圖照片和識謊專家練習照片,手把手教你成為微表情大師。

3.《讀心神探》

當代福爾摩斯是怎樣練成的。

基本內容介紹:這是FBI前特工、號稱「當代福爾摩斯」的約翰道格拉斯的人生回憶錄,介紹了作者從一名FBI新人成長為一代神探的經歷。書中既有作者對FBI工作經歷的回溯,也詳細介紹了自己經手的無數奇案要案。

評論:沒有人能比道格拉斯更了解那些連環殺手了。

——喬納森德米(《沉默的羔羊》導演)

聯邦調查局的當代福爾摩斯。

——美國《聖路易環球民主報》

編輯點評:本書趣味性與科學性並重,作者約翰道格拉斯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幅關於犯罪的神奇畫卷。這裡有偵探與罪犯的鬥智鬥勇,也有面對世事浮沉的無奈與自嘲,嫌偵探小說太虛假,來讀讀約翰道格拉斯吧!

4.《FBI心理分析術》

FBI犯罪側寫術的專業教科書

基本內容介紹:本書是FBI行為科學調查組創始人羅伯特K.雷斯勒的破案手記,真實記錄了一系列疑難案件的偵破過程,深刻分析了一些罪犯的社會成因和心理演變過程,把那些官方諱莫如深的犯罪心理側寫程序首次呈現於世人面前。

評論:他幾乎以一己之力創建了暴力犯罪者的人格分析系統。

——美國《出版人周刊》

雷斯勒對已定罪殺人犯的大量採訪、行為科學原理的應用,以及多年的偵探經驗,賦予他不可思議的「讀懂」犯罪現場的能力,以及詳細闡述罪犯犯罪輪廓的能力,他參與的多起連環殺手的調查給讀者提供了圈內人在警察辦案中的視角。

——美國《圖書館雜誌》

一場不容錯過的人性探險之旅。

——美國《柯克斯評論》

編輯點評:作為FBI歷史上兩位並肩的犯罪心理大師,讀完約翰道格拉斯,就一定要繼續讀羅伯特K雷斯勒。《紅龍》《沉默的羔羊》《漢尼拔》這三部犯罪心理分析題材的經典作品,都是根據雷斯勒的素材而創作成的。觀看小說、電影之餘,不如再來看看原作者更為寫實的敘述吧。雷斯勒通過回顧美國犯罪歷史上一個又一個大案,詳細地闡述了FBI犯罪側寫術的理論基礎和具體過程,相比上一本書,此書更具有理論深度,能夠讓讀者更系統地了解、學習FBI的破案手法。

5.《犯罪心理畫像》

挑戰FBI神探。

基本內容介紹:不同於FBI的犯罪側寫法,布倫特E特維創建了一門新的犯罪心理畫像技術——行為證據分析法。本書詳細地介紹了FBI犯罪側寫術的優點與缺點,並系統地闡釋了自己建立的行為證據分析法,是了解這一技術的權威讀物。

評論:《犯罪心理畫像》作為一項嚴肅而被期待已久的著作,在學科知識的整體性和內在聚合性上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布倫特E特維為讀者提供了理解犯罪心理畫像所蘊含原理進行探尋的路標。

——理察沙夫斯特恩(犯罪心理學家、法醫學家)

犯罪心理學並非是一種基於主觀印象的臆測,而是將多種材料細心編織而成的一幅備受矚目的美妙「掛毯」。所有那些從事此領域工作或單純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都會從本書中獲益。

——約翰桑頓(高盛公司前CEO,現主持清華EMBA的「全球領導力」項目)

編輯點評:本書從科學性的角度出發,以演繹性推理法為基礎,詳細地闡述了一種新的犯罪心理畫像技術——行為證據分析法。本書淺顯易懂,更附有豐富的案例,很值得一讀。現如今,行為證據分析法在犯罪心理學界備受推崇,要想詳細地了解這一方法,《犯罪心理畫像》顯然不容錯過。

6.《犯罪心理研究》

犯罪心理學在中國。

基本內容介紹:本書從犯罪防控的角度解析犯罪人與犯罪心理現象,圍繞著「犯罪心理研究與犯罪防控」的主題大致論述了以下內容:如何以人為對象開展犯罪防控研究;犯罪人的基本類型;犯罪心理的不同表現;相關的防控建議。

評價:本書基於李玫瑾教授多年的公安實踐經驗,淺顯易懂,案例豐富,對公安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謝晴(警察培訓教官)

編輯點評:作為李玫瑾老師的粉絲,強力推薦。本書既有詳實的數據與案例,也有她多年的實踐經驗與人生感悟。翻開此書,讀到的除了理論知識之外,還有一股濃濃的人文關懷。

結語:龍勃羅梭說,人在犯罪時成為了退化的禽獸。道格拉斯說,我堅信那些殺手是另一種生物。

罪惡究竟來自哪裡?是夏娃偷吃了禁果,潘多拉打開了魔盒,還是洛基動了執念?犯罪心理學不會將犯罪行為歸咎於這些虛無縹緲的故事。它告訴我們,罪惡就誕生於我們身邊,可能是你錯綜複雜的成長環境,無可救藥的人際關係,難以忍受的生活壓力,又或者僅僅因為你「長」得不好。

學習犯罪心理學不光能夠讀到神探們如何勘破案情,更重要的是在了解犯罪原因和犯罪規律的基礎上,反思人性,認識自我。我們不是受欲望擺布的怪物,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知道哪些是錯誤的,並且never do it.

編輯:若 如閱讀,讓一切有所不同

Emil:283996659@qq.com喜歡請點贊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種讚賞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相關焦點

  • 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檔案封存 彰顯人性關懷
    9月6日上午,永嘉法院少年庭與即將被封存犯罪記錄的12名未成年犯家長進行了專門座談。會上,少年庭副庭長谷曼青向家長們介紹了犯罪記錄封存的具體操作辦法和意義,並就家長們最關心的犯罪記錄封存後對孩子今後入伍、就業帶來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隨後,在一眾家長面前,谷曼青代表永嘉法院正式封存了其子女的犯罪記錄檔案。
  • 岡嶋二人筆下的高科技犯罪,《99%誘拐》直指人性的孤獨
    只不過,這些初期的作品還都停留在「賽馬推理」這個階段,真正讓這兩個人走向更大成功的,是他們作品中,「誘拐物」出現之後。 其中,《99%誘拐》是助其完成「岡嶋二人=綁架推理」這一等式的代表作,多重綁架加上高科技犯罪,讓人不敢相信這是30多年前的作品。《然後,門被關上了》是一本純粹的本格推理作品,被評為「極北的邏輯遊戲小說」。《克萊因壺》被認定是日本的「虛擬實境」的開山之作,也是他們的訣別之作。
  • 毒品犯罪電影《門徒》中的特情介入
    圖片來至網絡一、電影中的人性及法律思考電影構思之巧妙,人物形象刻畫之細膩,人性思考之深刻,以至於其在2007年上映後就一直被模仿,但往後的諸多影視作品均未能將之超越。《門徒》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原因之一是因為該電影改編於真實案件,橋段源於現實;原因之二是因為電影背後啟發觀眾對人性作深層次思考。當今中國,乃至世界都遇到的重大社會問題,即毒品泛濫,在電影的開頭與結尾主主人公均發出靈魂拷問,電影的主人公阿力在臥底數年後,終於幫助警方破獲了毒品大要案,拔出了整個毒品犯罪網絡,但面對師傅「阿昆」、鄰居「阿芬」的死亡,最終不禁發出「究竟人為什麼要吸毒?
  • 電影《斯坦福監獄實驗》與《楚門的世界》,觀察人性3大共同點
    最終因為情況失控,原定2周的實驗6天便宣告結束,而在這6天裡你可以充分看到人性的變化。2010年的電影《死亡實驗》也是以斯坦福實驗為原型改編的電影,但沒有《斯坦福監獄實驗》的還原度高,設定改變較大,屬於劇情片。金.凱瑞(Jim Carrey)主演的《楚門的世界》相信很多人都看過。
  • 未成年人犯罪不入檔案!浙江封存未成年犯罪記錄,不影響入學就業
    導語:在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一旦犯罪,被刑事拘留後都會留下檔案,這個檔案從學生時代起就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我們大概也就在小學初中的時候能看一眼,以後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般是見不到了。檔案對於我們人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有過犯罪記錄,在上大學和找工作的時候有犯罪記錄影響很大。
  • 永遠不要試探人性,莊子在妻子面前假死,妻子的做法揭露人心叵測
    有人說:「人性最大的惡,就在於見不得別人好」。但我認為不能以偏概全。俗話說,人性本善,只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稱之為人。莊子悲痛之餘,得出了一條結論:人應該順應人性,也就是順應自然,人性是測試不得的。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個是太陽,一個是人心從這個故事我們不難看出,人性是經不起試探的。
  • 呼喚理想的人性——讀毛建一的《太陽風》有感
    通觀全書,無論是研究魯迅,還是涉略大學生成才培養,甚或探索共青團工作,也或探究年輕人的愛情、口才、投身改革、道德修養、法律意識、心理特點,甚至探討嫉妒心理、犯罪心理和預防犯罪的法律問題,儘管內容廣泛,涉及面寬,成文時間跨度大,看似風牛馬不相及。但實質上只有一個中心,都圍繞著作者的「理想的人性」。
  • 接觸人性本質較多的是哪些職業?看看你有沒有中了
    《三字經》中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人在最初的時候本性都是善良的,但是隨著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別。正是因為虛偽的世界,所有人都虛偽的活著,多少人用虛偽來掩飾人性的醜陋。
  • 未成年犯罪不再需要承擔後果?未成年犯罪記錄封存真的不合理麼?
    2014年浙江出臺了《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實施辦法(試行)》,但現實中卻存在一些未成年人犯罪信息被不當洩露的情況。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胡東林表示。「這主要由於有關犯罪記錄封存、查詢的規定可操作性不強,特別是對2012年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追溯封存、電子記錄封存、監督追責等規定不明確。」為此,浙江出臺正式《實施辦法》,對犯罪記錄封存的內容、犯罪記錄查詢程序以及監督追責機制都做了進一步完善。
  • 毛姆《螞蟻和蚱蜢》|從幸運背後窺探人性的弱點
    小說中所寫的人物則對應著螞蟻與蚱蜢。喬治就像是寓言中的螞蟻,兢兢業業,勤勤懇懇,而他的弟弟湯姆,則像是只蚱蜢,遊手好閒,安圖享樂。只不過,小說所表達的思想並非寓言本意。「我」則是故事中的講述者和旁觀者。這是毛姆作品中的一貫做法,不論是長篇還是短篇,毛姆總喜歡把「我」放入到敘述中。
  • 在中學生犯罪預防中引入情境預防的探索與思考
    要回答這一問題,必須根據當前中學生犯罪的特點,結合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實際情況,對情境預防納入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二、現狀之困:中學生犯罪預防策略的「窮則思變」「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人的教育改造需要長期、紮實的工作;犯罪預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的大力配合。
  • 在這部影片中,連「萬磁王」都無法逃脫熊孩子的暴力犯罪行為!
    今日,幾起未成年人的犯罪事件,引發了輿論。其中未成年人展示的人性之惡,之不收斂,包括其背後家長之冷漠。無不讓人為之震驚為之心寒。未成年犯罪之惡 近日引起普遍關注和熱議10月25日,一段15歲初三學生在教室用磚頭偷襲毆打班主任的監控畫面,瞬間傳遍了網絡。
  • 豆瓣9.2《蝙蝠俠·黑暗騎士》對「小丑」人性中「七宗罪」的分
    我是阿左我有話要說,情感作家,鍾愛寫作,對感情充滿激情,分析人性。關注我,你會得到不同的情感收穫。有人說:小丑是蝙蝠俠內心黑暗的一面,蝙蝠俠打破秩序是為了維護理想的正義;小丑打破秩序是為了探索人性的真諦;這也是對既定秩序的挑戰,但蝙蝠俠被定義為重建秩序,小丑被定義為製造混亂。
  • 是那複雜的人性
    昨天娛評君寫文分析了電影《寄生蟲》中的兩大主要陣營,也就是金基澤(宋康昊飾演)一家,以及樸社長(李善均飾演)一家,並且明確指出了金基澤一家的惡以及樸社長一家的無辜。韓國導演奉俊昊尤其擅長社會題材,絕不可能只是講述表面上的東西。而娛評君要說的是,這部電影其實更多的展現出了人性的複雜。為什麼這麼說呢?
  • 平安守護•決戰高智商犯罪
    平安守護•決戰高智商犯罪 2019-12-12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舊約民數記十二探子窺探迦南
    讀經心得民數記13-14章窺探迦南地後十二探子去窺探迦南地窺探迦南地的十二探子是摩西照神的吩咐,差派十二個探子窺探迦南。
  • 童年陰影:真實記錄十個女性的犯罪經歷,深層挖掘人性的陰暗面
    小時候看這部劇總覺得恐怖,現在反過頭來重溫,則會更深入的思考每一位女人作惡的動機,以及人性中被隱藏起來的陰暗面。下面小8就挑幾個案件,和大家一起來回顧當年的這部刑偵神劇。NO.1 妻子密謀情人僱兇殺妻警方在一個雨夜接到報警,有目擊者在大橋底下發現一具男屍。
  • 毒品最深的惡,不是成癮,是扭曲人性!
    毒品案件中,什麼最能體現毒品對人性的摧殘?是妻離子散的癮君子?是抗法到底的毒梟?還是因毒至幻的瘋狂?今天是國際禁毒日,作者採訪了兩名被評為市禁毒先進個人的法官,他們審理了上百起涉毒案件,也見證了毒品對人性的扭曲和侵蝕,帶來一組特別案例。
  • 讓·雷諾犯罪動作片 《裝甲車》BD/DVD上市
    以團夥搶劫為題材的影片在好萊塢一向叫好叫座:令觀眾屏息期待心跳加速的不僅包括高智商犯罪的層層懸念、團夥合作的緊張與衝突、警匪對峙的火爆動作場面,以及在命懸一線之際爆發的人性弱點,種種利益瓜葛的揭露都在緊湊的情節高潮迭起。
  • 剛過審的《心理罪之城市之光》,這部犯罪片戳中了哪些敏感話題?
    因為當如今的華語片都在盡一切可能的走「超現實」的路線時,這部《心理罪之城市之光》卻少見的「現實」:社會負面新聞、人性的善與惡,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的爭辯,還有光明與黑暗的關係,將這些融入到一部商業電影中。這部《心理罪之城市之光》作為一部華語犯罪電影,是拍成了很多不能拍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