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砸百億挺華為:其商業帝國紮根英國背後,扼住了誰的脖子?

2020-12-04 依伊伴讀

點擊右上角「關注」,與依伊一起看更多犀利、溫暖的好文章!

在商言商,無可非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1)龐大帝國,加倉歐洲

有人說,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大到連比爾蓋茨都無法想像。所謂富可敵國,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遠的不說,就拿他的長江實業舉例,其業務就已遍布地產、碼頭、電信、零售等多個領域,簡直就是「上天、入地、下海」的超級商業天堂。

在香港,每十二套商品房裡就有一套是李家的;要開電視,就得用電信盈科;要去超市,能選擇的只有百佳、屈臣氏還有惠康。

為什麼沃爾瑪和家樂福這樣的零售巨頭始終沒有進軍香港?

因為李嘉誠的百佳和惠康佔據了香港73%的零售市場。進去幹嘛?湊熱鬧、當群演就沒意思了。

如果你以為李嘉誠的天下就這麼大,那你就錯了。這對李氏王國來說只是投資版圖的一角,而且已然成為過去式。

他的投資觸角遍及全球50多個國家,覆蓋了石油、港口、房地產、水電、通訊、零售幾乎所有高回報率領域。

李嘉誠大手筆投資歐洲是從2010年後開始的。

他在短短幾年間,拋售了長實集團在國內的全部物業,選擇套現轉投歐洲的做法,曾招致國人一片叫罵。

但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這與是否愛國毫無關係。其實除了地產,他對國內的其他投資從未間斷,逢災必捐,有難必援。

李嘉誠曾對記者說:我是中國人,永遠不會「遷冊」(公司註冊地遷移)。但我要對公司的投資負責,所有決策均因政策和經濟環境而定。國內地產現在已經太過虛高,我永遠不會冒險去賺最後一個銅板。而投資歐洲以英國為點,實際上是抄底戰略。

英國受脫歐事件影響,經濟大不如前。李嘉誠這個時候進去,可以介入英國的能源、電信等基礎設施行業。

那麼日後英國經濟復甦,便可一舉實現壟斷。這是一種商業布局,僅與投資邏輯有關。

截止去年,李嘉誠的和記黃埔在英國的總資產已達6000億元。有人說他差不多買下了半個英國。這種說法,從某種程度上講並不算言過其實。

如今,李嘉誠家族控制了英國天然氣接近 30%的市場份額,以及超過 25%的電力市場、約 5%的水務市場,是英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ThreeUK的幕後金主。

此外,和記黃埔還入駐了英國港口、機場、金融等多項業務領域。毫不誇張的說,李嘉誠家族已經掌控了英國的民生命脈,扼住了經濟的脈搏。

(2)力挺華為,支持5G發展

正因李嘉誠在英國突出的商業地位和超前的產業布局,這次華為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科技圍剿,李嘉誠才有能力施以援手,率先與華為籤訂合作協議,採用華為5G技術進行通訊運營。

據鳳凰新聞報導,李嘉誠已於年初與華為籤署175億元5G訂單,助力華為突破歐洲對5G的圍剿圈。

英國對華為5G的態度一直善變。

今年1月,英國政府先是頂住美國的壓力,對華為參與本國5G網絡建設大開綠燈,並在4月明確表示:做出這項決定是非常堅定的。

然而,隨之美國加大對華為打壓的種種行徑和即將到來的G7峰會,讓英國迫於川普政府的壓力,開始渲染「英方對先前的決定產生動搖」的氛圍。

英國BBC甚至報導稱: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已經開始評估美國新一輪制裁對使用華為技術的英國網絡可能造成的影響。

據國內媒體分析,此舉很可能是英國政府正在對華為相關問題的「轉向」鋪路。

英國媒體甚至稱,首相詹森已要求官員制定計劃,到2023年,將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的程度削減至零。

種種跡象表明,英國可能要拒絕與華為合作5G項目,華為的歐洲市場開拓進程很可能受到重創。

就在大家都以為華為 5G 將在英國折戟時,李嘉誠挺身而出,不止自己旗下的ThreeUK電信公司與華為籤約,更成功牽線英國其他三家通訊巨頭與華為合作。

要知道,包括李嘉誠在內的四大巨頭就佔據了英國87%的通訊市場份額。也就是說,即便英國政府及相關部門反對採用華為5G設備,也將於事無補。

而得到以李嘉誠為首的英國電信巨頭的支持,華為在海外的發展將迎來轉機。

在英國的影響下,其他國家也必將會慢慢接受華為5G服務。

對於李嘉誠的「雪中送炭」,其實早有淵源。

早在1996年李嘉誠的和記電訊成立之初,他就為華為走向國際市場,打開了第一扇門。

應李嘉誠之邀,華為為其電訊公司提供了技術支持,助其突破了技術瓶頸並且快速佔領了市場。

也許正是兩家公司的首次合作,讓李嘉誠堅定了投資華為的信心。

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要不是華為的技術和實力的確領先世界,李嘉誠也不會僅僅為了幫華為而奮不顧身。

(3)深謀遠慮,名利雙收

李嘉誠從不輕易做重大決策。然而,一旦做出重大決策,便「一念既出、萬山無阻」。

李嘉誠有一句名言:長江不擇細流,故能浩蕩萬裡。

在他數十年的經營之中,他表現出足夠的耐心。

曾有記者提問李嘉誠:您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他的回答只有兩個字——保守。

李嘉誠一向善於謀篇布局,謀定而後動,是一個花90%的時間來考慮失敗及其應對之策的睿智商人。

力挺華為,李嘉誠也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與美國為敵,與英國周旋,作為一名商人,他真的不怕嗎?

多年來,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只有旗下一家風投公司——維港投資的部分業務涉獵美國科技領域。

而該公司的主事人周凱旋曾向媒體透露:

維港投資並不是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這家公司賺到的錢,最終都會投入李嘉誠慈善基金會,而虧損的部分,則由李嘉誠自掏腰包填補虧空。

可見,李嘉誠根本不用擔心得罪美國給「長和系」穿小鞋,更堅定英國政府能奈我何?

扼住了這兩位的脖子,李嘉誠自然如魚得水,投資華為勢在必得。

而這一舉動對華為乃至祖國的意義又非常特殊,當然可以讓他名利雙收。

中國有句古話: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華為要想在世界成功推廣5G業務,還需要更多像李嘉誠這樣有眼光、有實力、有膽量的實業家攜手共贏。

願李嘉誠與華為的合作只是個好的開端。在不久的將來,所有國家都能摒棄偏見,建設華為5G基站,讓5G網絡更好的為全人類服務。

相關焦點

  • 李嘉誠「套現轉型」完成大布局,成世界商業帝國!
    當被問及李嘉誠為什麼要賣掉他的房子時,李嘉誠只回答了一句話,不管他從事什麼樣的行業,他都不會去賺最後一塊銅板,因為最後一塊銅板風險太大。事實上,從李嘉誠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李嘉誠看來,房地產市場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
  • 李嘉誠的商業帝國連蓋茨都無法想像!
    作者:電商君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大隱隱於市,大富隱於首富之外,李嘉誠的商業帝國但是很多人忽視了一個基本事實:光是一個長江實業,其業務已遍布地產、碼頭、電信、零售等領域,堪稱是「上天、入地、下海」的超級商業王國。「香港,是李家的城」,放之現在,這句話也沒有過時。
  • 李嘉誠的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嗎?現在他們開始在大陸投資
    ——馬克思和恩格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521字,閱讀約4分鐘簡介:古語《增廣賢文》提到"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人們的內心深處,都有貪慾兩個字,這是一種不可磨滅的人性劣根性,不管你是老百姓、地方官員還是商業大亨,有些人都會為了自己的私慾而忘記了自己的本來面貌。
  • 花了3億,資助2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幕後英雄李嘉誠高興落淚
    其中,醫學獎和化學獎這兩個獎項,2位獲獎科學家得到了李嘉誠的資助,換句話說,李嘉誠是他們背後的投資人!據說,李嘉誠砸在諾貝爾獎這幾個項目上的錢,有3億元左右。當然,作為一個生意人,李嘉誠當然不是單純的做慈善,而是有他的商業考慮。可以預料的是,這幾個諾貝爾獲獎項目,將為他帶來10倍甚至100倍的回報。
  • 李嘉誠真牛:5億不到,砸出了2個諾貝爾獎
    不過在這些諾貝爾獎公布之後,大家卻一個勁的稱讚李嘉誠,稱李嘉誠真的是太有眼光的,5個億不到,砸出了2個諾貝爾獎。但美國的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杜德納,則獲得過李嘉誠的資助,甚至還被聘為李嘉誠生物醫學及健康科學校長講座教授。2017年,杜德納還飛到香港,給李嘉誠上課,用3D列印的樂高展示DNA剪輯技術。
  • 「北京李嘉誠」袁寶璟的江湖路:搬過磚、送過貨,20年前資產百億
    有多少人,用權謀和城府苦苦經營,就為了彌補童年起就紮根在心中的匱乏,殊不知他也是妄想用空洞的錢和權,來填補自己心中無休無止的貪慾和虛無。許多貪官汙吏,都有個童年貧寒、勵志拼搏的背景,到頭來走火入魔,唯利是圖,等著他的結局只有落馬。
  • 王思聰和李嘉誠的兒子都是超級富二代,但兩人誰更厲害?
    王思聰 作為大陸首富王健林獨子在大陸可謂是名氣都超越了其父親王健林,被稱為國民老公,娛樂圈紀檢委等的他對娛樂圈可謂是非常關注 通過瀏覽他得新聞大多數都是遊戲競技 和某某明星開炮 炮轟那位明星等等。他們沒有可比性,第一 現在王建林已經從首富的寶座上掉下來了,許家已經超越他們王家了,萬達的地位已經在下降,所以首富公子的大名已經不在屬於王思聰了, 第二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王思聰的事跡,他就是一個混劑於娛樂圈 遊手好閒整日忙著吃喝玩樂的浪蕩公子 ,在看李嘉誠有著強大的商業帝國是幾十年內無人能夠超越的,李嘉誠的隱形財產更是天文數字,他的兒子李澤鉅已經開始接班了,他是李嘉誠一手調教的
  • 商業傳奇李嘉誠,因何晚年口碑急轉直下?咎由自取還是被人誤解?
    一代傳奇李嘉誠,縱橫商海數十餘載,在波詭雲譎,風雲激蕩的生意場上,建造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從一位香港街頭鐘錶店的學徒,到蟬聯15年中國首富的商業巨擘,他的經歷堪比一部,勵志電影。然而近些年,李嘉誠的口碑直轉急下,甚至被人斥責為毫無家國情懷,唯利是圖的商人。
  • 《經濟學人》:是誰在害怕華為?
    8月4日上午消息,英國政治和商業類雜誌《經濟學人》近日發表文章稱,隨著華為成為一家強大的全球性企業,隨之而來的網絡間諜及安全隱憂也日益被人們所關注,但究竟是誰在害怕華為?一味地禁止華為參與商業投標是解決安全擔憂的答案嗎?本文就此進行了分析,並表示技術民族主義並非答案。
  • 李嘉誠又回來了?砸4000億海外資產打了水漂,如今重啟內地房產
    去年底,有消息稱李嘉誠斥資24億元收購上海浦東三林城,近日,李嘉誠旗下公司長江基建集團發布公告稱,將會和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旗下公司探討高達25億元的電力能源合作項目,而長江基建將會出資近40%。這意味著,兩個項目李嘉誠將出資近34億元。上述事件引發市場對其是否重返內地的諸多猜想。在此之前,李嘉誠曾悉數賣掉內地資產,獲利上千億元後轉戰前往英國。
  • 李嘉誠重回大陸「投資」,秘密布局這行業,想要引領「新風口」?
    改革開放的時候就有很多人抓住了機遇,後來都成為了富豪,李嘉誠就是其中之一。說到李嘉誠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中國首富,沒錯李嘉誠起初是以炒房地產發家致富的,此後曾多年成為我國的首富,讓人羨慕不已。所以一直以來李嘉誠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國人關注,在2013年的時候李嘉誠就不斷地將內地的資產拋售出去,然後去國外進行投資。
  • 李嘉誠虧大了,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如今開始投資大陸
    導語:李嘉誠虧大了,4000億資產會被英國沒收?如今開始投資大陸! 「商場如戰場」這句話在全球經濟行業中都是適用的,在經濟行業圈對於眾多商人而言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在商業圈金過程中不講絲毫的情感和國界概念只是在乎結果的盈利或者失利包括已經忘了商人應有的底線及原則。
  • 英國已經成功脫歐,李嘉誠在英國的4000億投資是不是要涼涼了?
    不過對於英國脫歐很多人可能更關心的不是英國未來會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很多網友更關心的是李嘉誠在英國的巨額投資將何去何從。李嘉誠從2010年開始就布局英國業務,特別是從2013年開始,李嘉誠更是加快變賣內地和香港的資產,然後把獲得的資金投入到收購英國的一些基礎設施業務當中。
  • 富豪的「長生不老」夢:李嘉誠為基因技術狂砸3億,也想賺錢?
    而就在基因技術獲得了諾貝爾獎的背後,最高興的並不是那兩位獲獎的科學家,而是李嘉誠。也就是在這種時候,李嘉誠把目光放向了基因技術。在2011年,李嘉誠基金會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捐款4000萬美元,興建了「李嘉誠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中心」。
  • 李嘉誠英國新動作!30億英鎊加碼倫敦,競購英國最大長租公寓項目
    前不久,李嘉誠計劃在英國打造「千億香港城」;最近,「超人」又被曝出英國新動作,這一次,他將視野放在了倫敦的長租公寓版圖之中。11月20日,消息稱李嘉誠正在支持收購英國最大的長租公寓項目———倫敦溫布利公園地塊,該項目總價值高達30億英鎊,將新建8000套長租公寓。
  • 李嘉誠眼光真毒:只花了 3 億,就砸出一個諾貝爾獎
    杜德納還被聘為李嘉誠生物醫學及健康科學校長講座教授。也就是說,李嘉誠為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投資超過 3 億人民幣。獲獎的是 3 個人:英國的霍頓(Michael Houghton)、美國的賴斯(Charles M. Rice)以及美國的阿爾特(Harvey J. Alter)。獲獎的原因是,他們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讓驗血和新藥物成為可能,從而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就是下面三個人。
  • 金龍魚上市的背後,馬來西亞首富的商業帝國
    1953年,當時的馬來處於英國殖民地,為了給家族生意的出路,郭鶴年去往了英國學習。在英國學習期間,郭鶴很快地熟悉當地的經濟與商業環境以及掌握了學習現代的商品交易方法,並產生對做糖業進出口買賣的生意的萌芽。
  • 李嘉誠眼光真毒:只花了3億,就砸出一個諾貝爾獎
    導語:李嘉誠,哭了!杜德納還被聘為李嘉誠生物醫學及健康科學校長講座教授。也就是說,李嘉誠為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投資超過3億人民幣。獲獎的是3個人:英國的霍頓(Michael Houghton)、美國的賴斯(Charles M. Rice)以及美國的阿爾特(Harvey J. Alter)。獲獎的原因是,他們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讓驗血和新藥物成為可能,從而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就是下面三個人。
  • 商業|福布斯公布中國香港富豪榜,李兆基超李嘉誠居首
    商業|福布斯公布中國香港富豪榜,李兆基超李嘉誠居首 2020-02-14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國頂級名校的那些中國名人都有誰?
    英國頂級名校的那些中國名人都有誰?在英國有著中國很多的留學生,他們學成後歸國後無論是在文學上還是經濟上給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都是誰呢?李嘉誠香港首富李嘉誠因為其渴求知識並熱心教育事業之心與劍橋的校訓不謀而合,而獲得了英國劍橋大學榮譽法學博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