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碳家族又有新成員「環碳」,科學家們首次成功合成純碳環,該科研成果首次被頂級的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後,《Nature》隨後以頭條新聞的形式進行了報導。
這項工作是牛津大學化學系與IBM蘇黎世研究實驗室合作的一項成果,科學家們採用了溼化學方法來製備了該新的碳環材料:
他們首先合成了一個環碳前體CO(如下圖),其中有一個由18個碳原子組成的環。這種氧化碳前體呈三角形,除了18個碳原子外,它還連著6個一氧化碳(CO)基團,在三角形的三個角上分別聚集著兩個這樣的基團,增加了分子的穩定性。科學家利用AFM將這種前體分子放置在薄薄的鹽膜上。然後對AFM的尖端施加的電壓脈衝,將CO從結構中剔除了出去。在此過程中,它們得到了去除了2個和4個CO的中間體CO和CO。最終,得到了除去所有6個CO的環碳C。由左至右:前體分子CO、中間體CO、CO,以及最後徹底除去CO的C,底部一行顯示的是原子力顯微鏡(AFM)的數據。
通過原子力顯微鏡的結果,也可以看到環碳的具體結構為: 18 個碳原子通過交替的單鍵和叄鍵連接而成。
環碳對於生活的影響
碳族材料對於人類的生活有重要意義,從早期的金剛石,到中世紀的石墨,再到最近20年所發現的富勒烯,碳納米管、石墨烯和石墨炔等新興碳材料,不僅在諾貝爾獎中頻頻亮相,對於人類的生活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比如石墨烯,被業內成為「黑金」、「新材料之王」,甚至被譽為「徹底改變21世紀的黑科技」,從2004年發現至今,十多年的研究成果表明:石墨烯在柔性顯示、新能源電池、超級電容、電子信息技術、航天技術、生物醫藥、生活日用等領域有著非凡的應用潛力。
對於最新誕生的「環碳」,又將會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呢?
其實,科學家們也發現,交替的化學鍵類型很有趣,因為它們被認為賦予了碳鏈和碳環以半導體的性質。這意味著類似的碳直鏈結構可能可以成為分子級別的電子元件,包括電晶體等有用組件。
電子信息領域一直是人類不斷創新的領域,如果真的能夠將環碳分子用於研製電子和納米器件,並且產生令人滿意的性能,那麼這一碳材料又將旋起一股黑科技之風。
對於環碳應用的最大挑戰,莫過於其規模製備的難度,現在的製備工藝一次只能生產一個分子,科學家們還需要繼續嘗試其他可能有更多產量的技術。
期待著環碳材料改變人類生活的那一天早點到來。各位,你期待嗎?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笑乙哥。定期更新內容,笑乙哥,笑一個,和你一起笑對人生,更懂生活。百家號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未經授權,嚴禁搬運,合作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