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的東西能控制嗎?麻省理工團隊研發新系統,用於定向操控夢境

2020-08-12 奇點使者

從20世紀開始,歐洲就出現關注人的夢境的科學家,其中大家比較熟知的應該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代表作《夢的解析》被認為是第一本對人類夢境進行系統解析的書,它給後世心理學家研究夢提供重要參考。但到目前為止,人類只能推測夢裡場景出現的原因,而無法對夢裡出現的東西進行操控,但麻省理工學院一支科研團隊做到了。



據報導,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亞當·霍洛維茲與他的團隊近期推出了一種名為「定向孵夢」的系統,使用者只需要穿戴上檢測體徵的手部設備,然後通過程序與記錄者保持溝通,這樣記錄者就可以利用「定向孵夢系統」對使用者進行記憶的嵌入,從而達到定向地向夢裡輸送內容的目的。不少人獲知該消息後都很驚訝,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定向孵夢」系統的現實基礎是什麼?

在了解定向孵夢系統是如何工作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它的實現基礎是什麼。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人類睡眠時大腦的狀態,發現大腦並沒有完全休息,它的一些部位依然在保持工作狀態,以通過聽覺、嗅覺、觸覺等方式感知外界環境情況。許多實驗現象可以說明這一問題,例如科學家檢測到人在睡眠時頭皮還會出現誘發電位。



對大腦的初步認識讓研究這個領域的科學家不斷地深入研究睡眠的深層內容,直到2013年美國西北大學的科研團隊提出一種可以定向幹涉夢境的方法。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讓志願者將某種提示音和學習任務相聯繫,然後等到志願者入睡之後再次播放該提示聲,結果發現志願者醒來後的學習表現有所提高。



這個發現雖然還無法對夢境進行有效的幹預,但它是定向孵夢系統的重要基礎。麻省理工團隊的研究人員結合以往的研究,發現人在清醒和睡眠兩種狀態之間存在一個睡眠臨界態。由於這種狀態下人的意識是游離和鬆散的,因此它是對夢境進行定向幹涉的最佳時機。

該系統是如何運作的?

志願者在開始使用該系統時需要先躺下,然後研究人員為其佩戴上一套用以檢測是否進入睡眠狀態的裝置。這套裝置包括佩戴在志願者手指上的傳感器,因為人在進入睡眠狀態之後手指會緩慢張開,因此傳感器檢測到這種情況後再結合心率跳動等參數的檢測,用以綜合判斷志願者是否成功進入睡眠狀態。



在實驗正式開始之前,研究人員會為志願者錄製專屬的提示音,該提示音需要與特定的場景聯繫起來。然後等到系統檢測到志願者進入睡眠狀態後,系統應用程式會播放循環播放定製的提示音,一段時間後再緩緩地引導志願者從睡眠狀態中醒來,最後記錄下志願者是否做夢了,在夢裡看到了什麼。

定向孵夢系統真的有效嗎?

實驗結果顯示,在49個做了夢的志願者中,有將近七成的人在夢裡夢到了與提示音聯繫在一起的場景。雖然這一結果還未能說明定向孵夢系統的成功率是百分百的,但它的成功率已經超過了50%,這在夢的研究領域中是史無前例的創新成就。麻省理工團隊表示,他們還在對該系統進行進一步的改善和提升。



設想一下,如果未來類似的系統或裝置出現了,而且能將成功幹預人類夢境的機率提高到80%、90%以上,那麼電影《盜夢空間》裡的情節將會變成現實。這項科技看似非常超前,但我們也必須嚴格控制它的應用條件,否則可能變成一把傷到人類自身的劍。

資料來源:

環球科學網 8月7日 《夢境也可定製:科學家研發出「定向孵夢」機器》

相關焦點

  • 美麻省理工科學家嘗試運用「定向孵夢」技術造夢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發表題為《麻省理工的造夢技術令你可主宰自己的夢》的報導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已經知道如何通過將應用程式與睡眠追蹤設備相結合來控制你的夢。相關內容摘編如下:引導的夢境可以用來提高創造力或直面壓力和創傷的根源。
  • 造夢機來了,潛入大腦、控制夢境,MIT研發定向夢境孵化設備
    文章來源:學術頭條( ID: SciTouTiao)作者:吳婷婷【導讀】近日,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Adam Haar Horowitz領導的一個科研團隊發表最新成果,詳細闡述了一種「定向夢境孵化」的方法(TDI),並研發出配套的可穿戴設備,成功地在人們進入睡眠後操縱其夢境內容。潛入夢境、控制夢境,不再是「天方夜譚」!
  • 「定向孵夢」機器讓夢境也可以定製
    現如今,夢境控制已經不再是人們天馬行空的想像,而成為了一門有前景的可研究的學科。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亞當·豪爾·霍洛維茲(Adam Haar Horowitz)和同事們研發出了「定向孵夢」(targetted dream incubation, TDI)系統 Dormio。
  • 造夢機器來了,定向孵化夢境,真實版本的盜夢空間?
    在我們的一生當中,睡眠會佔據大概三分之一的時間,而且每個人都會做各種各樣的夢,但是開始入睡之前,我們無法決定自己想做什麼夢,進入夢境之後,夢裡面的內容也不是我們自己能夠決定的,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只能夠體驗夢境當中生動而豐富的內容,那麼我們能不能創造自己的夢境呢,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一天似乎並不遙遠,在今年四月份
  • 外媒:造夢術或可令你主宰自己的夢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26日發表了題為《麻省理工的造夢技術令你可主宰自己的夢》的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已經知道如何通過將應用程式與一個名為Dormio的睡眠追蹤設備相結合來控制你的夢。相關內容摘編如下:引導的夢境可以用來提高創造力或直面壓力和創傷的根源。
  • 科學家找到了一種新方法可以幫助人們控制夢境
    ,這種夢境控制技術被稱為「目標夢孵化(TDI)」,它將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和特殊可穿戴設備結合在一起。當您入睡時,你的設備會重複一個信息,將其帶入您的夢境。根據先前的睡眠研究,科學家團隊發現,在睡眠的最早階段(催眠),人們在完全失去控制之前仍然可以聽到外界的聲音。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名為Dormio的睡眠跟蹤設備,據說它可以通過睡眠監測來控制夢境。
  • 麻省理工開發的設備讓盜夢空間成真了
    電影《盜夢空間》裡的一句帶有警示意味的臺詞,而今看來,已成現實。MIT Dream 實驗室研究人員開發了可進入夢境的可穿戴設備——Dormio 和 BioEssence。通過這些設備,人們能夠進入睡眠者夢境並與之互動,甚至於改變夢境。
  • 本碩博連讀,34歲登上麻省理工重量級榜單,他研發"超薄皮膚"轟動國際!
    近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頒獎典禮在"名士之鄉"紹興啟幕。峰會上,重磅發布了第四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區榜單。
  • 麻省理工推出新冠肺炎語音診斷軟體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 | 林卓瑋智東西11月2日消息,據外媒The Register報導,麻省理工一科研團隊推出可通過咳嗽聲診斷新冠肺炎的軟體,準確率聲稱高達98.5%一、基於ResNet50模型,僅通過聲音便可判斷病情麻省理工學院AutoID實驗室的Brian Subirana是這項技術成果論文的作者之一,他指出,「我們的實驗結果顯示,即便是無症狀患者,只要感染了新冠病毒,聲音都會發生變化。」
  • 麻省理工研發出半導體薄膜製作新方法
    麻省理工研發出半導體薄膜製作新方法 胡薇 發表於 2018-10-28 09:29:12 麻省理工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一種新的技術,這種技術除了矽以外還可以使用其他一系列特殊材料製成超薄半導體薄膜
  • 可以控制夢境的儀器終於被發明出來了
    假如我們可以像電影中一樣z自由操控自己的夢境,那麼就等於打開一道新世界的大門。 人人都是築夢師 在最近一家來自加拿大的設計團隊為了能讓大家更好的做夢特別設計出了一款能夠控制夢境的頭帶或許在某一天的夢裡,你的夢想就能得到實現啦
  • 麻省理工研發人體電池:手機不怕沒電
    據外媒報導,來自麻省理工(MIT)的科研人員正在研發一種,可以將人類在行走中產生的機械能轉變成電能的技術。也就是說,只要你在動,那麼你的電池就會一直有電。麻省理工研發人體電池(圖片來自cnBeta)    從技術層面上來看,只需要兩片鋰合金薄片作為電極,用多孔聚合物層將它們分開
  • 夢境是可以控制的?掌握這種方法,讓你進入清醒夢境!
    相信每個人都會做夢,無論是夜晚熟睡之後做的夢,還是白天幻想的時候做的夢,在夢裡,有時候是瑰麗的奇幻世界,有時候又是難過的悲慘世界,有時候還有可能是恐怖的詭異世界。反正,夢裡真的是無奇不有。而且在夢裡,我們還特別地自由,可以做許多平時完成不了的事情。
  • 用肌肉動作控制電子設備?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已經在嘗試了
    現在,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正努力讓這一科幻場景變成現實。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團隊開發了一套名為Conduct-A-Bot的實驗裝置,這套裝置通過讀取操作員的肌肉信號來控制無人機,以取代現有主要靠控制杆的操作方式。不過目前科學家們能夠嘗試的範圍還局限在小型無人機領域。
  • 在這一年,麻省理工的實驗室又為我們帶來了哪些創新?
    對於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實驗室來說,2015年是繁忙的一年——從獲得圖靈獎,到創造算法修復代碼創建,到開創檢測疾病的新方法,再到開發激動人心的新機器人以及人工智慧系統等,麻省理工這一年為我們真帶來了不少新的技術。
  • 科學家已經實現在夢境中植入場景,盜夢空間離我們並不遠
    電影盜夢空間中富商齋藤為了不讓競爭對手的兒子小費舍繼承家業,遂聘柯比的盜夢團隊給小費舍潛意識中植入放棄繼承公司的想法。在盜夢空間裡,潛入夢境的層數越深,人越接近自己的潛意識,也越容易迷失自己。在夢境中植入新的場景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將一款應用程式與一款名為Dormio的睡眠跟蹤設備相結合,找到了如何操縱夢境的方法。在他們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能夠將某些主題插入一個人的夢中。他們開發了可穿戴系統和界面,以增強夢中實驗者的認知能力。
  • 這個清醒夢手環,讓你控制夢境,實現不可能!
    夢,是一個奇怪的東西,每個人都會做夢,每個人做的夢也都不一樣,但是在清醒很長一段時間過後,只有少許人還能夠記得自己夢的是什麼。而每天做的夢也都不一樣,也許你今天做的是噩夢,明天做的卻是美夢。但是有這樣一種夢,是你很少甚至從來沒有遇到過的,那就是清醒夢。(天生有這種能力的除外)清醒夢也叫做清明夢,顧名思義就是在夢中能夠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夢中,從而控制夢境,成為「上帝」。然而這種境界卻很難實現。
  • 麻省理工研發AI模型靠分析咳嗽聲找出新冠肺炎患者
    麻省理工的科研團隊早前在生物醫藥期刊《IEE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發布文章,表示開發了一個可以靠咳聲,找出新冠肺炎患者的人工智慧模型,只要集成到手機程序或智能揚聲器,就能夠非常簡單地進行測試。
  • 入侵夢境!MIT:當夢被破解,現實生活將受益
    該實驗室的一個研究團隊就有不同的想法,他們正在開發一種能夠挖掘潛意識的技術,為的就是證明夢的價值。為探索夢的價值應運而生的入夢實驗室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流體界麵團隊的博士生、入夢實驗室的研究員亞當•霍洛維茨稱:「做夢其實就是在大腦在晚上的思考過程,當你早上夢醒的時候就會有所變化。
  • 控制夢境
    於是,我開始想要分辨夢和現實,如果我知道是在夢裡,就不會害怕了。也因此,不知不覺中,我開始了控夢的探索。       請大家記住,我們不是為了控制夢境而控制夢境的,而是為了擺脫噩夢。畢竟人類太過強大了,能控制太多的東西,連夢都控制也就太沒有勁了。而且,其實本人並不喜歡違反自然生長規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