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11月18日,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CChO)在浙江杭州舉辦,124人摘得金牌、163人榮獲銀牌、94人獲得銅牌。
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學生李遠卓、葉洪錦、李文梁
武漢市武鋼三中學生 陳誠
武漢市第二中學學生 羅楨子
獲全國一等獎(金牌)
其中,學生李遠卓以總分185分的最高分位列第一名,入選國家集訓隊,獲得北大、清華保送資格。
△華中師大一附中學生取得三金兩銀的好成績
「李遠卓同學擁有卓越的學習品質,踏實專注,遇到難題從來不輕言放棄,考試時冷靜平穩的心態,也是他在賽場上發揮出色的原因。」
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化學奧賽教練馬志俊介紹,今年的競賽沒有考查實驗,而是兩場理論考試,比往屆更難,不僅計算量特別大,而且涉及無機化學的題目難度大,一天七個小時的考試特別讓人疲憊。
但學生們依然發揮出色,特別是李遠卓同學,取得了競賽總分185分的好成績,超過第二名整整6分。
「要知道在競賽場上,0.5分可以壓制很多選手,6分的差距可以說是遙遙領先。」馬志俊說。
馬志俊教練說,李遠卓剛進入競賽班時,成績並不出眾,但憑藉冷靜的心態,和一步一個腳印的踏實態度,在高一下學期就開始嶄露頭角。「他最優秀的特質是遇到困難絕不放棄,而是戒驕戒躁去冷靜地攻克難題。」
李遠卓在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他學習的秘訣就是不要「死刷題」,一定要給自己留下探究和思考的空間,而一旦把問題弄清楚,就要及時地將自己的理解記在書或筆記本上。隨著學習的深入,還可以不斷的推翻之前的結論,從而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在學習「六方晶系」這一知識點時,他曾經三次推翻了自己之前的理解,每一次理解都讓他對這個知識點有了新的認識,「這樣的層層遞進讓我對知識的記憶非常深刻」。

李遠卓還談到,在上課時一定要緊跟老師的思維,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千萬不能在老師給出的思考時間裡開小差。「把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的思考相比較、結合,這堂課學到的東西就多。也要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這與作業的難易、多少無關,但卻是學習習慣的體現。」
武鋼三中高三學生陳誠介紹自己學習經驗時說,化學競賽的學習讓他收穫頗豐。高一剛學習競賽時,他形成了「教材中沒有出現的知識點都是特例、應當熟記」的刻板思維,隨著知識面的擴展,他發現「特例」越來越多,難以全部掌握,需要不斷複習以鞏固薄弱之處,反而降低了學習效率。
在競賽教練夏勝宣的引導下,陳誠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虛心向學長和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學習、找出和他們之間的差距,用分析、思考、質疑取代了死記硬背。他還積極加入各種競賽學習群,與各省高手探討題目,加深了對化學基本概念的理解,打開了更多思路,也體會到了化學的樂趣和魅力。
一等獎前50名的學生入選國家集訓隊,獲得北大、清華保送資格。
私信小編備註「高一」即可領取學霸筆記
我是小編,每天分享最新的升學資訊,敬請關注「狀元教育」為升學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