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回國際化學奧賽金牌的他 還是個「文理兼修」的厲害伢子

2021-01-09 紅網

長沙市一中高2019屆學生楊景程在第51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IChO)中摘得金牌。

學校師生熱烈歡迎楊景程同學載譽歸來。

紅網時刻7月31日訊(記者 周丹 通訊員 江曉華)北京時間7月30日凌晨,從法國巴黎傳來捷報:在第51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IChO)中,長沙市一中高2019屆學生楊景程頑強拼搏,勇摘金牌,為國爭光!早前,楊景程已保送至清華大學。他不但化學成績好,他還曾以一首《夢遊天姥吟留別》奪得過校園朗誦比賽特等獎,還曾經代表湖南「殺入」過「2015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全國決賽……7月31日上午,紅網記者在校園裡見到了這位「全優男生」,他的成長之路是怎樣的?他有什麼讀書秘訣呢?

三年競賽路 40多度高溫賽場勇奪魁

法國巴黎天氣炎熱,實驗比賽5小時、理論比賽5小時,他身著實驗服,在沒有空調的比賽場地裡度過了難忘的兩天。

「今年的實驗我覺得不是很難,只要認真做,成績都不錯。」楊景程說,實驗操作包括三大塊,例如紅酒裡面二氧化硫成分的分析、一種有機物的氧化反應還有一個儀器分析,這對一向操作精益求精的他來說都不是難題。

楊景程的化學之路是從高一正式開始。由於初中在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成績優異,他直升至一中本部競賽班,競賽班的同學要選擇一門學科參加各種競賽,「因為化學是初三才接觸到的學科,感覺很新鮮、有趣,而且也想要嘗試一條新的道路,就選擇了化學。」

「化學這門學科,不像數學、物理需要刷題,也不像生物需要記憶,但它又是一門很綜合的學科。」談到化學,楊景程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化學是對一個人類比、聯想、分析能力的綜合考察,且想要學好化學,也要有數理基礎,甚至審題要學好語文,「我既然選擇了就會堅持下去,況且深入了解之後,化學也確實很吸引我。」

楊景程直言,為了參加競賽,自己一直在花大量時間學化學,有時一整個白天都只學化學。「說實話,對於選擇競賽,我一開始不是很主張的,包括中途也有勸過他,」楊景程的媽媽說,競賽的激烈和殘酷,曾經作為父母的他們擔心、想要勸他放棄,但楊景程卻選擇堅持,他說:「我不是盲目的選擇,我並不認為這條路不適合我,相反,我認為我很適合!」

辛勤的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在去年12月300人進前50的全國化學冬令營中,楊景程幸運的以40多名的成績擦邊入圍。之後,在今年3月,50人進4人的國家隊選拔中,楊景程以第3名的好成績入圍國家隊。7月底遠赴法國參加國際化學競賽,他又為國爭光捧回了金牌。

下一步,他選擇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就讀,「高中階段已經劃下了句號,我想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

國際化學奧賽金牌得主楊景程(中)與教練王治斌(左)、班主任陳奇志(右)在機場合影。

學弟學妹們紛紛請楊景程籤名。

「全優男生」成功秘訣:專注、自律、堅持

「專注」「自律」「堅持」,楊景程用這三個詞評價了自己。學弟學妹們聽說他載譽歸來,紛紛排隊請他在自己的課本上簽名。

班主任陳奇志深感:「這塊金牌來之不易」!楊景程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在最關鍵的時候聽進去老師和教練的建議,「我建議他們每天做好學習計劃,合理分配利用時間;建議他們做好錯題反思、舉一反三;建議他們積極鍛鍊身體、增強體力,這些楊景程都做的非常好。」陳奇志說。

「在巴黎的比賽一結束,聽他回憶了比賽內容和過程,我心裡就知道,這塊金牌沒問題!強大的意志力戰勝了對手、也戰勝了法國40多度的高溫天氣。」化學競賽主教練王治斌說起「愛徒」,臉上滿是驕傲。

除了綜合素質突出,楊景程的特點還有很多,王治斌介紹,他不但有很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最緊張的時候仍每天堅持跑步、鍛鍊身體;他還特別自律,很會安排、規劃自己的學習,「競賽班的上課內容包括高中教材還有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等大學內容,楊景程就學的滴水不漏!」;「有的實驗不順手,他就會反覆做,例如,有機合成實驗他要達到滿分產量,產品分析實驗,他要純度達到滿分。這些難度係數可都不小,要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位。」王治斌認為,楊景程的這種「自我高要求」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長沙市一中率先實現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學五大學科均有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金牌的記錄,是全國學科競賽水平最高的學校之一,其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成就備受關注。迄今為止,該校共獲得了41枚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獎牌,其中化學學科有11枚獎牌,包括金牌8枚。長沙市一中黨委書記、校長廖德泉表示,楊景程同學的成長和成才,符合學校長期以來堅守的辦學理念,那就是堅持「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讓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得到個性化發展」。

來源:紅網

作者:周丹 江曉華

編輯:王璐

本文為教育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edu.rednet.cn/content/2019/07/31/5780553.html

相關焦點

  • 長沙學子拿到一塊化學奧賽金牌,他的優秀在於有「三寶」……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嶽霞 實習生 楊川墨)長沙伢子又拿到一塊金牌!在法國巴黎剛剛結束的第51屆國際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IChO)中,長沙市一中楊景程榮獲金牌。今日上午,記者在長沙市一中校園見到了這位載譽歸來的一中學子。一米八七的個子,乾淨帥氣,外型跟熱播劇《親愛的熱愛的》男主角相似而被迷妹們稱「小李現」。
  • 他高中就自學完了大學化學知識
    (長沙晚報通訊員江曉華供圖)  長沙晚報7月31日訊(全媒體記者 嶽霞 實習生 楊川墨)長沙伢子又拿到一塊金牌!在法國巴黎剛剛結束的第51屆國際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IChO)中,長沙市一中楊景程榮獲金牌。今日上午,記者在長沙市一中校園見到了這位載譽歸來的一中學子。一米八七的個子,乾淨帥氣,外型跟熱播劇《親愛的熱愛的》男主角相似而被迷妹們稱「小李現」。
  • 杭州二中學子入選2020年國際化學奧賽國家隊,厲害了
    李樂天(中)與主教練陳鈞(右)和方文斌(左)合影喜 報從中國化學會傳來好消息,我校李樂天同學入選2020年化學奧賽國家隊,將代表我國中學生參加第52屆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在此衷心感謝中國化學會、浙江省化學會對我校化學競賽工作的引領和指導!感謝全體教職工對奧林匹克學院的關心和支持!
  • 成都學霸獲國際生物奧賽金牌 每天學13個小時
    人物速描成都「學霸」再創歷史,在越南河內剛剛結束的第27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中,來自成都七中高三(15)班的茅傲嶽獲得金牌。據了解,此次參加比賽的選手共有253名,來自全球73個國家和地區,奪得金牌實在是一件極其不易的事情。
  • 生物全國第一還是個「發明家」!杭州二中2學子入選國際奧賽國家隊
    長期從事生物競賽輔導工作,多次被評為全國生物競賽優秀指導教師,金牌教練。從2009年至今,共輔導過4屆學生,有兩屆獲得全國生物聯賽浙江賽區團體冠軍,有2個學生分別獲得2013年、2016年全國生物聯賽浙江賽區個人第一名,姚前同學在2019年生物學競賽中獲得全國第一名。輔導的學生王梓豪獲得第28屆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 國際物理奧賽金牌得主獻「攻略」: 深入研究中學、大學教材
    【編者按】2018年的世界中學生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奧林匹克競賽上月已陸續結束,站在世界舞臺的頂尖選手是如何一路通關的?他們有何學習秘訣?是智商過人還是別的特質碾壓眾人?廣州日報全媒體今起推出金牌得主和教練系列專訪。
  • 湖南省唯一入選物理奧賽選手!湖南師大附中學子榮獲物理奧賽金牌
    2019年第50屆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於7月7-15日在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行,本次大賽成績於7月15日揭曉,由清華大學集訓的5名中國代表隊員全部獲得國際金牌,並獲得團體總分第一!繼去年之後再次獲得團體世界第一!湖南師大附中陳俊豪同學奪得金牌!他也是湖南省唯一入選本屆國際中學物理奧賽中國國家隊的學生。
  • 獲奧賽金牌保送北大
    初中進入青大附中,這個青春期的少年開始用自己的特長「出風頭」,比如畫結構式,在家自建化學實驗室,培育晶體,還曾把自己培育的形狀好看的晶體當作禮物送給朋友,想不到「學霸」還是個有創意的小暖男。初二開始,李原寧第一次知道了化學奧賽。那年暑假,他在一次遊學活動裡認識了一位同樣是化學狂熱愛好者的學長,學長給他介紹做競賽的「前輩」,拉他進奧賽選手群。
  • 湖南16歲高二少年勇奪國際生物奧賽世界第一
    湖南師大附中迎來國際奧賽第32金↑彭凌峰與校長謝永紅在校園合影。通訊員 蘇曉玲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23日訊(記者 餘蓉)接觸生物競賽不到一年,入選湖南省代表隊;高一時,獲得全國生物學競賽決賽第一名並保送清華大學;進入高二,以選拔考試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光榮入選生物奧賽國家代表隊。
  • 聽杭州學軍中學奧賽金牌教練怎麼說?
    針對這些廣大考生和家長們密切關注的問題,我校奧賽教練給出了詳盡周到的解答。本周的線上招生諮詢會由杭州學軍中學物理、信息學、化學、數學四大學科奧賽金牌教練坐鎮。各大直播平臺人氣火爆,騰訊直播人氣值一度衝破16萬人。
  • 華南師大附中勇奪第12屆國際天文與天體物理奧賽金牌!
    截至2016年,華附天文社成員,已經2次集齊三大國際天文賽事所有金牌。截至目前,華附天文社成員,已經榮獲共7枚國際天文奧賽金牌。科普時間:國際三大天文奧賽三大賽事主要包括:國際天文學奧林匹克競賽(IAO)、國際天文與天體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OAA)、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天文學奧林匹克競賽(APAO)。相對而言,IOAA是業界公認的級別最高、難度最大、競爭最激烈的天文奧賽。
  • 2020年全國五大學科奧賽金牌百強高中排行,廣東7所中學上榜
    隨著11月28日數學全國決賽落幕,今年五大學科奧賽金牌全部產生。學科競賽統計發布了《2020年中國五大學科奧賽高中金牌排行榜》。前四名分別是,華中師範大學附屬第一中學,人大附中,成都七中,長郡中學。接下來是四所高中都是2塊金牌並列廣東第三,廣州二中有兩人進國家集訓隊,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和中山紀念中學各有一人進集訓隊。還有深圳高級中學也獲得1枚奧數金牌,排名全國第83。
  • 綿中學生朱洪賢近日獲國際生物奧賽金牌 高二時保送清華 熱心公益...
    12日,剛剛落幕的第25屆國際生物奧賽傳回捷報,在61個參賽國家、241名參賽學生中,代表我國參賽的4名學生共計獲得4枚金牌,我國團體總成績排名(按照選手總分計算)世界第一。  記者昨(14)日獲悉,綿陽中學學生朱洪賢作為我省今年唯一一名參賽學生,勇奪金牌,這也是繼2012年以來,我市獲得的第二塊國際生物奧賽金牌。
  • 他獲化學奧賽金牌,保送北大:感謝媽媽,好教練,基礎知識很重要
    他在2018年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中獲得全國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並成功保送北京大學。化競之路,源於興趣高一時,何流同學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化學競賽這條道路。在他眼中,化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而自己學有所成也是因為有興趣作為基礎。在學軍中學度過的兩年多日子裡,何流同學說自己的第一感覺是充實。
  • 兩次獲國際數學奧賽金牌的韋東奕,10年前被保送北大,現在怎樣
    說到韋東奕,他可不是簡單的人物,曾經是兩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牌得主,年紀輕輕就已經收穫了很高的學術成績,僅僅從2016-2019年,他就在國際頂尖的數學期刊上發表了十幾篇論文,這種成績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01數學天賦初顯,奠定堅實基礎韋東奕來自山東,出身於山東的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 兩位杭州學霸代表中國隊閃耀國際生物奧賽
    4位代表中國參加第31屆國際生物學奧賽學生合影。其中左一為姚前,右一為邵承駿本端記者了解到,這支金牌戰隊裡有2名杭州選手。有些靦腆的他,此前就創下了一個記錄——杭二中現階段唯一一個參加化學、生物兩門競賽的學生,並且拿下生物國賽第一名和化學奧林匹克(初賽)一等獎。同時,他還參加過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也獲得了二等獎。大家覺得這樣的履歷太牛了,但姚前笑著說,只是自己兩個學科都喜歡,難以割捨,所以乾脆都參加了。「有時候,兩門學科的培訓時間會重疊,那我就需要課後自學。這也讓我有了意外發現,原來我的自學能力很不錯嘛。」
  • 江蘇省第6名獲金牌!錫山高中數學奧賽連續3年獲金牌,1年3枚金牌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高二學生華遨宇同學以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績為學校學科競賽再添一枚金牌,取得了北京大學強基計劃破格入圍的資格。頒獎典禮這是省錫中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收穫的第三枚數學奧賽金牌,也是本月繼申思宇、丁好獲得兩塊化學奧賽金牌之後收穫的第三塊金牌,是90後教練團隊「數意天團」的首個成果。
  • 北大物理培優教學論壇在長舉行 湖南師大附中國際奧賽成績驕人
    北大物理科學營暨物理培優教學論壇在長舉行 湖南師大附中國際奧賽成績驕人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黨委書記、全國物理競賽委員會副主任陳曉林教授,全國物理競賽國家集訓隊總教練、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舒幼生教授,北京大學學生選課指導委員會主任、物理學院普物教學中心原主任王稼軍教授,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招生組組長胡曉東教授,特邀專家、物理奧賽委員會常委、物理奧賽國家集訓隊領隊、南開大學宋峰教授,湖南省競賽委員會主任、湖南師大物信學院原院長荊繼良教授,湖南省物理教研室主任、湖南省競賽委員會副主任何蓁
  • 5名武漢學子摘得全國化學奧賽金牌!學霸是怎樣煉成的?
    2020年11月15日—11月18日,第34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CChO)在浙江杭州舉辦,124人摘得金牌、163人榮獲銀牌、94人獲得銅牌。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化學奧賽教練馬志俊介紹,今年的競賽沒有考查實驗,而是兩場理論考試,比往屆更難,不僅計算量特別大,而且涉及無機化學的題目難度大,一天七個小時的考試特別讓人疲憊。但學生們依然發揮出色,特別是李遠卓同學,取得了競賽總分185分的好成績,超過第二名整整6分。
  • 「奧賽學霸」鍾子謙:連續2屆全國金牌、考進麻省理工,大陸僅3人
    近年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非常重視從其他方面在全國搜羅人才,尤其是在各種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甚至為了能夠獲得這樣的學生,也是想盡了辦法。相比較大學人才流失問題,高中拔尖人才流失也不容小覷。其中一位名叫鍾子謙,被榕城家長們譽為「學神」,獲得清華大學保送資格,是第31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2019)金牌得主,在信息學競賽領域斬獲了不少成績。他在高一時,就拿下了第34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賽金牌,獲得清華大學本一線錄取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