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的頭條人物是杭州學軍中學高三年級的何流同學。他在2018年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中獲得全國金牌,入選國家集訓隊,並成功保送北京大學。
化競之路,源於興趣
高一時,何流同學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化學競賽這條道路。在他眼中,化學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科,而自己學有所成也是因為有興趣作為基礎。
在學軍中學度過的兩年多日子裡,何流同學說自己的第一感覺是充實。比如,初賽前有一段時間,為了模擬比賽中三小時一場的考試狀態,他和同學們每天進行三場模擬考試:8點到11點,13點半到16點半,18點到21點……
圖 / 高一軍訓時的何流同學
圖 / 高三時的何流同學
不過,他為自己喜歡的學科努力,為化學競賽奮鬥,走到現在也覺得挺開心。一路走來,他一直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化競之路能引領自己走向北大。小編要提一下,其實高二時的何流同學在2018年春季化學聯賽中就已獲得北大的籤約協議。
說起自己成功保送北大的原因,何流想了一下後說:首先,自己的目標很明確,而且一開始就衝著高目標去;另外,他比較自信,自己內心覺得自己有這個水平,也就一直要求自己去努力達到並保持這個高水平。
圖 / 何流(左三)在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中獲得金牌
競賽生參加化競之路,需要經歷層層選拔,會遇到更加厲害的高手。這意味著競賽生之間的競爭是很激烈的。在化學競賽教室裡,每經過一次大賽,留下的人就會更少一些。2018年9月前,教室裡有17人,經過聯賽之後剩下7人,再到10月份省隊選拔以後,只留下了4人。
當然,在競賽教室裡,競賽團隊同學之間除了競爭關係,更有美好的共同成長。經過內部競爭後,大家再和其他學校的學生比賽時就能發現自己已進步了一大截。
2019年3月將有4名學生從50人的國家集訓隊中進入國家隊,這4人將代表中國參加今年7月的國際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何流說,回想在山東參加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的時候,又見到很多高手,也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再提高。
由此看來,化競之路,其實是一條探索化學奧秘的道路,走上這條路是源於興趣,而走下去更需要不斷堅持的恆心和毅力。
方法和積累一樣重要
回顧三年來的高中學習生活,何流說,他自己在高一時學習上不夠用功,導致化學競賽的基礎沒有打紮實,顯得比較薄弱。因此,在高二學習剛開始時,也就是在2017年8月底的化學聯賽中,他只獲得二等獎。
經歷那次比賽失利後,何流深刻意識到自己應該加深「內功」,補上知識點的漏洞。從此,他每天都看化學競賽書,在看不進去時就抄書。就這樣,他終於把基礎打紮實了。同時,他也做了不少題目,積累了大量的解題「招式」,練好外功。這樣「內外」兼修,讓何流完成了對化學各方面的深刻理解。
何流說,除了在學不進去時抄書,他還養成重視訂正的好習慣。在做題時,他盡力保證自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何流還總結說:「學習是每天都要積累的,儘管一開始時可能進步會比較慢,但是有一天自己會突然理解了某個知識點,進而一下子跳上一個新臺階。」
高中生活,不止於「化學競賽」
2017年5月,讀高一的何流同學主演心理劇《鬼來了》。該劇在校內評比中獲得了年級組一等獎。
在日常生活中,何流同學給人的印象是一個話不多的高個子男生。比起表達自己的想法,何流認為自己更善於傾聽。他說,如果一個人有時急著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可能就會缺少經過仔細思考的環節,也就會錯過一些重要的點。
前行的道路,有鼓勵有陪伴
在化學競賽教練姚琪老師眼裡,何流是一個踏踏實實、話不太多的孩子。姚老師對每個學生的了解程度、投入的心力,甚至都超過他對自己的孩子。2018年省隊選拔後,何流和其他三位入選同學談起選擇化學競賽的初衷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姚老師。「課堂有意思」、「學術素養高」、「常常鼓勵我們」等,是他們對姚琪老師的高度評價。
北京大學畢業的黃山老師,對何流的幫助也很大。黃山老師曾為母校學軍中學獲得第一枚全國化學競賽金牌,在北大化學專業碩士畢業後重返學軍,深情反哺。黃山老師說,何流很清楚自己的優勢並能夠高效地分配時間。
何流說,他和其他化學競賽同學都把黃山老師當成一個很厲害的大哥哥,黃老師既是他們學術上的榜樣,又是生活中常與自己談心的好友。
每次競賽與學生一起去外地時,姚老師和黃老師更像兩位家長,既要安排好行程與住宿,又要做好考前考後的心理輔導和成績預估。以往比賽後,都有考卷複印版給師生用於估分,不過本次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在比賽後沒有了這一環節。黃老師回憶說,當天複述完考卷,校對好答案,就已是晚上十點多了。
所以,大家眼中的學軍學子突飛猛進,其實是日復一日、穩紮穩打的學習。初中畢業於杭州市文瀾中學的何流同學,在姚琪和黃山兩位化學競賽教練的精心培養下,不斷成長、進步。
何流父母對兒子管得並不是很嚴格,而是給了很多自由發展的空間。比如,選擇化學競賽之路,何流說自己也從父母那裡得到很多鼓勵和支持。
「媽媽當面沒有說,但還是一直以我為驕傲的,」何流提到了自己在媽媽的朋友圈裡看到的一些讓自己很感動的話,「看到之後,我感覺心裡暖暖的。」
而在參加比賽前,班裡同學也會送給何流一些卡片和小零食,卡片上都寫了不少衷心祝福的話語。
感恩初中母校:杭州市文瀾中學
圖 / 2018年10月進入省隊的四位同學:何流、汪天堯、謝嘉燁、陳璞陽
何流是杭州市文瀾中學2016屆初三畢業生。2018年10月,入選化學競賽浙江省隊的四名同學中,還有陳璞陽和謝嘉燁同學也都是畢業於杭州市文瀾中學的。
杭州市文瀾中學以學生發展為本,秉承「學教和諧、因人施教、發展個性、提高素質」的辦學理念,堅持「高起點、高質量、現代化、國際化、有特色、創一流」的辦學指導思想,現在已發展成為杭州市初中學校裡的名校。
何流在一張稿紙上表達了自己對文瀾中學的學弟學妹的祝福。
來源:杭州學軍中學 組稿:肖驛懿 編輯:周仁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