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汙染對我們任何一個人來說都不會太過陌生,因為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光的世界中,甚至不覺得光源汙染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但對於有些海洋動物來說,光汙染是可以危害海洋生態系統的。它導致許多海生動物的幼體無法找到合適的棲息地。
能夠影響到海洋生態的光汙染一般都來自港口、船隻及岸邊其他設施。為確認這一猜想,英國艾克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選擇在英國極少受到人造光影響的梅奈海峽進行實驗。
研究人員將36塊塑膠板放入水中,到了夜晚,其中一組塑膠板暴露在白色LED燈發出的冷光下,其照度相當於街燈的亮度;對照組的塑膠板則僅受到由大氣層反射回來的間接人造光,沒有再受到其他光源的幹擾。
塑膠板在海中放了12周,這12周的時間已足夠許多海洋中的無脊椎動物幼體在塑膠板上停駐且發育成熟。之後,研究人員再將塑膠板取回,並計算上面停留動物的個體數以及它們的聚居面積。
研究結果顯示,人造光會減少海鞘及剛毛蟲在塑膠板上的聚居面積。這些濾食性生物都是以海水中營養物質以及浮遊生物為生,它們的存在也可以維持海岸健全的生態系統。而海生蠕蟲這一生物的聚積面積則會因為人造光的照射而增加。
總體而言,這項實驗發現人造光會影響39%的物種的棲息狀況,這個數字包含了人造光對於不同物種的正負面影響。
然而,許多會因人造光的照射而增加聚居面積的生物都屬於令人討厭的附著生物。這些生物包含了微生物、海藻以及很多會依附在船身、碼頭和水產養殖設備上的無脊椎動物。這些附著生物不僅會破壞人造設施,也會對當地的海洋生態造成危害。所以對我們來說,在海邊點燈可說是弊大於利。
研究團隊聲稱:「這個研究想傳達的重點是,我們真的必須開始研究人造光到底會對多少生物造成影響以及如何影響,還有這些影響的最低限度為何。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必須考慮的。」所以在提出與光汙染防制法有關的建議之前,研究團隊還得進行更深入的調查。未來,他們可能需要實驗不同照度、周期及波長的人造光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一旦研究人員了解到人造光如何對不同物種的行為產生影響,他們就可以調整LED燈的光譜,發明一種可以提供人類所需光源,但對其他生物的危害沒有那麼大的人造光。(編輯:yuan源)
(作者:科普中國責任編輯:天極科普君)
IT新聞微信公眾平臺
第一時間獲取新鮮資訊
使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
評論
* 網友發言均非本站立場,本站不在評論欄推薦任何網店、經銷商,謹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