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拍到「直線閃電」,一股藍色噴流直射太空,長達20公裡

2021-02-15 外星人UFO科技

幾乎每個人都看到過閃電,夏天雷陣雨天氣中通常都會有閃電出現,平時也能看到一些人工放電現象,都知道閃電並非是直的,通常表現為無規則的線條,大部分都有很多彎曲轉折的地方,那麼有沒有呈直線狀態的閃電呢?

這個當然也是有的,閃電本身就是電流經過的痕跡,電流流動時首先就會選擇更容易通過電流的地方,空氣中有不同的導電氣態分子,而且空氣的溫度和溼度也不同,所以電流經過的時候,在不斷選擇更容易導電物質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了彎曲的現象。

而將一根導線拉直,裡面通上電流,那麼電流就會在直線中經過,如果電流過大將導線氣化,就會表現為直線狀態的閃電,這是人為創造出來的直線狀態的閃電。那麼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呈直線狀態的閃電呢?

也是有的!近日國際空間站的大氣-空間相互作用監測儀(ISS)就拍下了太平洋中部的出現一條很直的藍色閃電,這道閃電從一片濃厚的積雨雲中向上發出,像一把利劍一樣直刺蒼穹,和其他類型的閃電大不相同,可謂十分神奇。

這是怎麼回事呢?有科學家稱它是地球高層大氣中的一种放電現象,原來早有進入太空的太空人發現了這種現象,讓科學家們也頗為不解,分析認為是地球雲層中的閃電向電離層中釋放電壓導致的,於是在國際空間站安裝了「大氣-空間相互作用監測儀」,這臺儀器上裝有光度計、高速攝像機,以及多種電磁波探測設備,終於拍到了這種現象。

從圖片中可以看到這道閃電產生於一片濃厚的雷雨雲中,雲層中電閃雷鳴,閃光十分頻繁,之後便有一道閃電式的光線從雲層中穿出,筆直立地向上射向太空,科學家們稱其為藍色噴流(Blue jets),認為是閃電現象激發了電離層下部區域的自由電子,導致他們與中性氮分子發生碰撞,並且呈錐形向上擴散,中性氮受到電流刺激會發出藍光,才出現了這種現象,現象多發生在地表以上40公裡以下,藍色噴流的長度可超過20公裡。

在這股閃電出現之前,雲層的頂端出現了一個衝擊波狀的波圈,被認為是藍色噴流的電流輻射引起的,這一切發生的時間實際上只有0.4秒,而其之所以發生,是由於雲層中的電流和電離層下部的電流的電荷上是相反的,所以兩者之間產生了電擊穿現象,那股筆直地向上射出的閃電更多體現為中性氮為電離激發而出現的光波。

↑上圖據說是另外的一次藍色噴流影像資料

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在1989年就發現了這樣的現象,但一直不明白是什麼原因,監測器拍攝的這種「直線閃電」給科學家們提供了分析的資料,驗證了科學家家的猜測。

相關焦點

  • 攝影師拍下「精靈閃電」 天文愛好者稱之為「錦鯉」圖
    博物科普專家計雲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精靈閃電無法預測,很難被肉眼可見,這是其神秘所在。「雖然難以觀測,但是從上世紀末開始,很多天文臺包括太空探測器都開始記錄這一現象。雖然相機拍攝到的紅色精靈也不是很多,但是在天文監控中,在拍攝流星的過程中會監測到許多的『紅色精靈』。美國的探空設備一年中可以探測到上百萬次,但是獲得的影像記錄全世界也只有幾十次。
  • 大西洋風暴「蘿拉」上方現巨型噴流,蘑菇狀,向太空邊緣飛去
    ,從雷暴頂端飛出,往太空邊緣飛去,目測高度有100公裡,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將它們稱為「太空閃電」的原因。由於尺寸過大,盧塞納表示,這似乎是罕見II型巨型噴流事件。在科學中,高空閃電(TLE)持續時長通常從1毫秒到超過2秒,所以有時候肉眼可見。
  • ...科學家首次使用高速攝像機拍攝「紅色精靈」和「藍色噴流」閃電...
    從飛機上看到的閃電精靈  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在美國中西部地區上空,科學家首次使用高速攝像機拍攝「紅色精靈」和「藍色噴流」閃電的3D影像。1989年,科學家首次發現紅色精靈。
  • 天空10大神秘發光現象:從藍色噴流到紅色精靈
    第一種向上閃電的發生首先需要在附近先發生一次常規的,從雲層指向地面的雷擊事件。這樣一次雷擊事件將導致電場紊亂,從而觸發所謂「雷電先導」(lightning leader),這是一股正電荷或負電荷,它將迅速向上升起,指向雷暴雲團中與其帶有相反電荷的區域。而第二種則不需要事先在附近發生過雷擊的條件,而是可以自發地出現向上的雷擊。
  • 不一樣的星軌——來自國際空間站的禮物
    圖片中,太空人卡倫·尼伯格(Karen Nyberg)在國際空間站抬頭仰望穹頂舷窗外的美妙景象。國際空間站已經持續運營20餘年,大約花費了15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政府一年預算的千分之二。國際空間站上的星軌源自它的自轉和圍繞地球運行。除了星軌,國際空間站上可以看到很多地球大氣現象(極光、閃電等)和城市的燈光。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星軌中的不同顏色:白色、藍色和黃色。頂部綠色是反射回的空間站燈光。
  • 不一樣的星軌——來自國際空間站的禮物
    國際空間站上的星軌源自它的自轉和圍繞地球運行。除了星軌,國際空間站上可以看到很多地球大氣現象(極光、閃電等)和城市的燈光。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星軌中的不同顏色:白色、藍色和黃色。頂部綠色是反射回的空間站燈光。
  • 《科學》公布7類閃電畫面,中國科學家捕捉的球狀閃電在列
    加州大學與紐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美國本土雲地閃電(cloud-to-ground lighting)記錄建立了這一量化模型。但實際上,雲地閃電只是眾多閃電類型中的一種,而且雲地閃電不是最常見的閃電類型。       除了介紹這一最新研究,《科學》網站還呈現了7種從常見到罕見的閃電畫面,並試圖分析其成因。
  • 長達幾十公裡!萬米高空飛行員拍到一道絲帶狀亮光,從雲層頂升起
    趣味探索訊 儘管地球不是一個生命體,但地球自然界時常製造出各種讓人匪夷所思的奇觀,尤其是地球上空,例如帶有嘶嘶聲的火球,劃破天空的閃電,變化多端的極光,還有宛如天火的紅色精靈。最近一名墨西哥飛行員在1萬米高空飛行時,拍到一道絲帶狀彩色亮光從雲層頂升起。
  • 走紅網絡、美到妖異的「精靈閃電」,到底是福還是禍?
    不少研究者認為,這是一種神秘的自然現象——「精靈閃電」巨型噴流,國內鮮有記錄。8月27日晚,封面新聞記者聯繫上拍攝者沈先生,他於25日在浙江紹興家中將這個僅存瞬息的自然現象拍到。知名科普博主計雲稱,有人追雷暴天氣拍下數萬張閃電照,也未能捕捉到它。國內上一次拍到並引發關注是在3年前,與此次所剛好能湊成一組「全貌+特寫」,被贊全球精靈閃電的頂尖記錄。它為何難以被人捕捉?
  • 太空人太空拍星夜,藍色的是什麼鬼?
    最近,美國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赫在國際空間站上拍攝了一張星夜2.0版,向梵谷致敬。美妙的星軌,太空艙的剪影,地球上的閃電風暴,城市燈光,多張照片通過堆棧疊合在一起,創造了這非凡美妙的圖景。無獨有偶,科赫並不是太空人中最喜歡拍星軌的,最喜歡拍星軌的是太空人唐納德·佩迪特,他6次上太空,一共呆了370天,堪稱美國宇航局的太空「老兵」。正是因為有大把的時間,大量的機會——空間站每天要繞地球飛行16圈,白晝和黑夜90分鐘就會交替一次,佩迪特的星空拍得得心應手,吾見猶憐。
  • 國際空間站站長懷抱吉他漂浮太空拍攝歌曲MV
    現任國際空間站站長、加拿大人克裡斯·哈德菲爾德也許會讓你對形象刻板的太空人刮目相看。他經常通過網絡發布太空生活有趣的視頻和照片,吸引粉絲無數。哈德菲爾德定於13日返回地球,為此,他專門拍攝太空站版MV《太空怪人》,向粉絲道別。【錄歌道別】拍攝太空站版《太空怪人》MV哈德菲爾德喜愛音樂。
  • 想去太空看看宇宙
    那麼,普通人可以進入太空看看浩渺的宇宙嗎?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在建院60周年之際,系統規劃了航天運輸系統的建設藍圖。按計劃,到2025年前後,中國亞軌道太空旅遊將成為現實。  亞軌道一般是指距地面20千米~100千米的空域,處於現有飛機最高飛行高度和衛星最低軌道高度之間。
  • 一個凸起狀白色物漂浮低地球軌道,國際空間站相機拍到
    不過有不少人稱在地球上空看到閃光的未知飛行器,尤其是過去一年,而大多未知飛行器都出現在離地面不高天空,但近日有人發現在離國際空間站(ISS)不遠的近地軌道上漂浮一個中部凸起白色物體。根據發現者的說法,該物體似乎一直徘徊在國際空間站附近的低軌道上,聲稱這可能是一艘「經典磁碟」式太空飛船。可能有人會很奇怪,近地軌道這麼遠,你是如何發現這個白色物體的呢?
  • 國際空間站20周年:正在進入老化期
    國際空間站20周年慶祝日,自2000年11月2日以來,人類已經在國際空間連續生活,從未間斷。美國宇航局已經批准國際空間站至少飛行到2028年,但它已經步入「老化期」。在未來10到15年的某個時間點,美國宇航局很可能會讓國際空間站脫軌,將其墜入南太平洋。國際空間站已經超過了其15年的預期壽命。僅在過去的幾個月裡,空間站俄羅斯方部分就出現了一個廁所破損、一個供氧系統故障和一個漏氣點增大的情況。
  • 地球和太空中旋轉星光的科學原理
    跟地球所有的衛星一樣,國際空間站在離地球表面只有400多公裡的地方繞著一個近乎完美的圓形軌道運行。90分鐘內就可繞地球一圈,行程超過40000公裡。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國際空間站以7402m/s的驚人速度繞地飛行。但這並不是唯一的運動;當這空間站繞地飛行的時候,地球也在你下方自傳,周期為24小時!
  • 人類登上國際空間站20年,太空中人類文明的符號
    派遣年齡較長的太空人完成這次任務,並不僅是看重他們的經驗,也是對這些太空人的老朋友、已步入暮年的國際空間站的致敬。到今年11月2日,人類進駐國際空間站已經足足20年了。國際空間站只有一個美式橄欖球場大小,生活空間相當於一個六居室的房子。在過去20年裡,來自19個國家的141個人到過這裡。他們品嘗過這裡的食物,抱怨過這裡的廁所,在這裡抽過血,嘗試過太空行走,無數次地從這個外太空的狹小空間裡打量著宇宙和地球。
  • 精靈閃電:位列最神秘自然現象頂級傳說之列
    ,記錄達百萬次但是,由於其不可預測、亮度很低、瞬間出現等特點,直到今天,其被人類相機手拍的高清記錄,全世界只有兩位數,極其珍稀精靈閃電有多個種類,大多渺小,唯【巨大噴流】例外,不但明亮,且逆向縱霹七八十公裡長空,是向上怒射太空的巨閃其形態,也是妖異非常,如巨大的海百合,如魔女的大掃把,如指天散開的禮花,帶有從藍到紅的顏色漸變——絕對屬於世上最妖異天象之列前茅
  • 如何在太空生活:我們從國際空間站學到了什麼?
    11月2日是第一批太空人登上國際空間站(ISS) 20周年的紀念日。從那時起,這座近地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設施就一直有人類居住。  在太空環境下連續運行20年,使國際空間站成為了解地球以外人類如何生活的理想「自然實驗室」。
  • 如何在太空生活:我們從國際空間站學到了什麼?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1日消息,11月2日是第一批太空人登上國際空間站(ISS) 20周年的紀念日。從那時起,這座近地軌道上運行的人造設施就一直有人類居住。在太空環境下連續運行20年,使國際空間站成為了解地球以外人類如何生活的理想「自然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