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3D列印會顛覆傳統製造業,屬於基礎的工業範疇,那麼,另外一臺潛在印鈔機:無人機,有可能深刻改變農業,電子商務,影視業,乃至在地球爆炸之前,幫助人類去到火星上...
人不可能只靠吃喝拉撒活著,需要更高級的情感活動,例如寬容、合作、戀愛、海天盛宴等等,但這些全部需要有物質做支撐,「有情飲水飽」的說法只不過那些掙不到錢的書生,在那兒自欺欺人罷了。同理,企業的品牌、文化、關愛員工、社會責任等高級情感,也同樣需要利潤做支撐,沒有賺到錢,一切都是不真實的。蘋果在陷入巨虧的的時候,我怎麼沒聽說,賈伯斯敢出來說什麼「改變世界」呢?即便說了,恐怕也沒人會印到報紙上。
現在,最具審美性的設備應該是智慧型手機,它成就了一大批人,也毀了一大批人,在媒體每天都念叨的設備中,手機也是比較賺錢的設備,更確切地說,蘋果公司的iPhone5s非常賺錢,它不僅編織了全球範圍的移動網際網路,也替喬幫主改變了世界,更重要的是,iPhone產品貢獻了蘋果60%的財報,最巔峰的時候,庫克狠摳SCM每一個細節,竟然攫取了整個行業72%的利潤,而這也是讓中國製造商最眼紅的一點。總之,要是沒有這塊精美的板磚,蘋果或許只是一個非主流的小公司,每天研究研究怎麼把iMac做得更小一點,然後,賣給非主流的極客們。至於說三星Galaxy系列,雖沒有蘋果這麼變態,但賺得錢也足夠李健熙的兒女們花上2000年了,此外,國內廠商小米,據說一年能給國家交19億元的稅,要是吹牛也上稅的話,他們估計交得更多;準國內廠商HTC,是唯一能在三星、蘋果爭霸時,賺取1%利潤的廠商,更拉風的是,他們完成了從代工廠到品牌商的轉變,相比之下,富士康還在費盡心思地維持2%的代工利潤。
事實上,能風靡世界的設備,肯定會是能賺錢的設備,而且也一定是那些能深刻改變人類生活的設備,健康、醫療、情感…只要設備做的好,人們都不會吝嗇腰包,更有甚至,趨之若鶩。
3D印表機,3D印鈔機
在大量的未來設備概念中,3D列印可謂獨佔鰲頭,正被相關領域熱炒,有人支持,有人質疑,有人投入巨資,也有人嗤之以鼻,最典型的兩個人莫過於香港首富李嘉誠和臺灣前首富郭臺銘了。香港人認為3D列印前景廣闊,而且已經投入巨資支持一個美國創業公司,準備開豬肉鋪了;而臺灣人則對3D列印嗤之以鼻,他堅信3D列印就是扯淡,揚言3D列印若能大規模市場化,他就把「郭」字倒過來寫。兩位大佬都有足夠的粉絲,巧合的是,筆者是郭總裁的粉絲,他有魄力,個性十足,鐵骨錚錚,但卻又不失溫暖,據說經常會寫詩,但關於3D列印的看法,我更傾向於李嘉誠的觀點,事實上,筆者更願意相信,郭臺銘是忌憚3D列印對於傳統製造業的衝擊,這會直接影響他的歷史地位。
其實,3D列印就是一種新奇的立體印刷技術,能把一連串的條紋、圖標、商標等圖案形成特殊的立體效果,景深可以隨意控制。3D列印較之於傳統的模具製造,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後者是去除材料加工,而前者採用分層加工。疊加成型、通過逐層增加材料來生成3D實體,單就從概念上,3D列印技術就能為製造業省下大量的原材料,這是第一個賺錢切入點。
隨著配套的電子製圖、遠程數據傳輸、雷射掃描、材料融化技術的發展,3D列印有望率先顛覆傳統製造業,也就是郭臺銘他們那個行業,可以想像一下,富士康的車間裡,僅有幾個工程師模樣的人,啟動編輯好的程序,讓特定的金屬粉或者記憶材料熔化,按照電子模型圖的指示,一層層重新疊加起來,最終,產出一個沒有毛刺,沒有凸點,沒有殘膠的iPhone5外框…這樣的畫面太美,都不敢想。首先,傳統製造原有的毛刺線將會消失,再也沒有20歲的小姑娘拿著銼刀將有缺陷的蘋果外殼打磨乾淨,而且,生產出來的產品送去組裝廠之後,天線相關的不良也會大幅度下降,這不僅能提高傳統製造業的效率,更會節省巨大的人力和物料成本,如果能廣泛應用,錢途不可限量。據相關機構統計,假設3D列印佔比達到2%,市場容量就能達到3000億美元,特別是模具製造領域是最大的受益者,郭臺銘有句名言:模具是工業之父,不知道,未來的繼承人會不會把這句話改成:3D列印就製造業的印鈔機呢?
此外,3D列印的發展有望催生「個性製造」產業鏈,同樣,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普通消費者也可以買一桶材料(以光敏樹脂和塑料為主),今天列印一個電腦桌,明天再列印一個書架,一些藝術家則可以按照自己的設計,迅速地完成樣品的製作,而一旦3D列印進入尋常百姓家裡,將會帶來巨大的商機,尤其是當消費者習慣自己列印東西的時候,會非常自然地有種「我是六級木匠」的感覺,到那時候,3D印表機有可能會和電視機、洗衣機一樣普及;至於說,3D列印技術應用於航天、航空裝備也應該是必然的事情,事實上,現存的技術已經基本上能滿足特種零部件的機械性能需求,而航天領域可能是3D率先應用的領域;除了這些之外,生物細胞3D列印也是一個「錢景誘人」的領域,據報導美國科學家已經在實驗室中,列印出了非常精密的人體心臟模型,這個模型對於人類醫學的發展將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據內部人士透露,中國政府也對3D列印前景非常看好,目標於2017年初步建立創新體系,培育10家以上產值達到5億元的3D列印企業,弄一個優秀的示範區,有錢的人,還等什麼?有了政策支持,3D發展估計會方興未艾,現在進入該領域,最起碼,能騙一筆政策的錢。
3D列印的印鈔機特性,還要歸結於最終的平臺,它會進一步催生成熟的產業鏈,包括材料供應、設備製造和列印服務等等,尤其是上遊的列印材料更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事實上,掌握了基礎資源,也就掌握產業鏈的命脈。
無人機,悶聲賺大錢?
如果說3D列印會顛覆傳統製造業,屬於基礎的工業範疇,那麼,另外一臺潛在印鈔機:無人機,有可能深刻改變農業,電子商務,影視業,乃至在地球爆炸之前,幫助人類去到火星上去,顯然,這可不僅僅是錢的問題。
首先,無人機已經深度應用於農業,先不說美國農場主用飛機播種、澆水、掃射麻雀的事兒了,就連比較貧窮的河北農村,都在使用無人機給玉米、果樹澆水,或許,現代的詩人再也寫不出「汗滴禾下土」的絕美詩句了,又或許,未來農耕的景象,只是縣委書局要上《焦點訪談》故意作秀罷了,無人機顛覆農業,是分分鐘的事兒,唯一的要求是,中國農民不要全部背棄土地,當無人機飛過未來的土地時,它不僅能統計播種數量,而且能迅速拍攝到害蟲,通過分析植物的照片確認它們是否長勢良好等等等等。
其次,無人機更迫切的應用來自於快遞行業,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快遞哥的電動車正成為整個物流的瓶頸,他們每天生死時速,來保證電商大佬「24小時送貨」到家的承諾,為了改善民生,節約人員成本,Google/亞馬遜/中國的順豐,都開始測試無人機配送系統,從流出的諜照來看,這項技術已經能把一些小包裹,從黃河東岸,送到黃河西岸了,距離有待提升,準確率有待提升。雖然,電子商務對無人機有著迫切的需求,但要真正投入使用尚需要相關技術的深度發展,尤其是在中國,只有1%的人住得起別墅,無人機配送可以輕鬆地把包裹丟到別墅裡的遊泳池裡,但剩下99%的人只能蝸居在33層的公寓裡,無人機要想非常準確地投遞,需要充分的大數據,更精準的地圖坐標定位,更何況,中國城市中,基本都是霧霾天,無人機的光感應器也需要進一步優化,總之,無人機在國外物流的應用只需要初級技術,有望迅速普及,但它需要在高度發展之後,才可能適應中國特色,此外,它還要面對「禁飛政策」刁難。
此外,無人機正改變著諸如影視等娛樂產業,相信筆者的同齡人小時候都看過《動物世界》,都懷念過趙忠祥老師那富有磁性的聲音,但如此近距離得跟進動物們的生活,無人機功不可沒,它給人類提供了第一手的資料,雖然沒有阻止劊子手們獵殺的欲望,但卻幫助人類更好地理解食物鏈和自然地循環規律,從而深度自省。而在一些航拍的電影中,無人機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最用,不僅節約了飛機租賃的費用,更避免了MH370失聯的事兒再次發生在娛樂圈。除了這些基礎領域外,無人機還擔負著探索火星的任務,美國人把一個又一個的無人機,送到宇宙中,以期在人類的欲望徹底將地球摧毀之前,發現另外一個生命星球,顯然,這個事兒不僅僅是錢的問題了。
關注隱形設備,關注民生科技
關於設備,筆者長期發現一個問題,媒體和輿論通常更願意關注消費類電子設備,而對於基礎工業、基礎科技報導甚少,拿我自己來說,搞科技媒體10多年也沒寫過任何一篇有關「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文章,更不會討論哪個品牌的拖拉機能拉更多的貨物,而關於iPhone6,我們會不厭其煩地猜測其尺寸、性能、上市日期,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洋洋灑灑地寫上3000字,常常寫著寫著就吐了,於是,我們會很自然地認為iPhone5或者Google glass是最賺錢的設備。有鑑於此,筆者決定關注更能促進基礎工農商業發展的設備,意外的發現,它們的話題性沒有比「腕錶」或者「新手機」少,更拉風的是,這些設備可能因市場潛力巨大,而直接變成印鈔機,催生新的世界首富。
這篇文章有點天馬行空,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3D列印和無人機風靡的時候,但筆者希望喚取讀者和社會對於民生科技的關注,這些比起什麼微信版本升級和有沒有閱讀數量要重要的多,比起iPhone6何時上市也更有意義。(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微信公眾號:kejx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