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成都總領事何孟德暢談「成都夢」寄語財富全球論壇
5月21日,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外,學生們排起長長的隊列等待籤證。何孟德在領事館附近的星巴克買了一杯芒果沙冰:「今天很熱,像曼谷一樣熱。」他從學生們身邊經過,儘管深知每年五六月是留學籤證高峰,仍不禁感嘆:「留學籤證每年以15%-25%的數量遞增,我們正在擴大籤證處,今年會有更多籤證官員來成都工作。」入蜀,因為嚮往「西南經濟發展很快,一直尋找機會來成都」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何孟德對這句中國古語的前半句,有非常強烈的反對之見:「成都有太多的工作機會,非常熱的經濟發展,『少不入蜀』,應該改變為『少要入蜀』。」何孟德的笑容裡,透出對成都、對四川由衷的喜歡與欣賞,「但老不出川要保持。」
2004年,何孟德第一次來成都,當時只逗留了半天,去了心怡已久的武侯祠。
20多年的外交官生涯,曾在美國駐中國、寮國、泰國和韓國大使館任職,何孟德一直在尋找來成都的機會。2011年9月,何孟德得以如願:「作為經濟學博士,我知道中國西南的經濟發展很快,我在北京時已經很想來這裡工作。」他的雙手形成一個不斷向外擴張的環狀:「成都擴大了那麼多,那麼多大樓、那麼多汽車。」
雖然中國許多大城市都有擴大的感覺,但惟有成都,他會用「熱」來形容這裡的經濟發展。
在不失去現有文化特色、讓人放鬆與休閒的前提下,何孟德希望成都能保持同樣的速度與熱度繼續發展:「我樂意幫助更多的美國公司在成都找到進行貿易、或者投資的機會,兩邊公司的往來會讓經濟更繁榮,人民更富裕。」
何孟德稱目前已有過千家美國企業在川投資,每年美國與四川或成都的雙邊貿易額、旅遊人數、留學生數量亦在持續增長。隨俗,最愛花椒「在成都的最後一天,一定要去吃麻婆豆腐」
每個月去兩個四川的景點,再去一個川外的景點,何孟德的假期生活安排得極其豐富。不知是否因為夫人是泰國人,何孟德形容自己不僅「辣不怕怕不辣」,還特別喜歡川菜花椒的味道。
九寨、黃龍、峨眉山,大邑的安仁、自貢的恐龍……無論去過多少地方,何孟德始終對武侯祠情有獨鍾,他甚至可以叫出那裡每一座雕塑的名字:「你知道孟德(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的字)的意思吧?我覺得我跟這些英雄有關係。」何孟德哈哈地笑著,不時用手勢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雖然他可能把「跳舞」說成「舞跳」,有些混淆「忽略」與「忽視」的意思,但這並不妨礙他流暢地用中文快速與人溝通,更不會影響他引經據典:「大學時我就開始學中文,我喜歡中國歷史,尤其喜歡三國和秦始皇。」
喜歡歷史的何孟德,對飛虎隊、駝峰航線這類二戰期間的中美合作史盛讚不已,特地去建川博物館重溫。何孟德認為,二戰期間的中美合作史,兩國人民都不應該忘記:「可以作為我們現在合作的榜樣,消除現在的障礙。」
與2011年剛出任總領事相比,何孟德惟一的變化,是那兩道漆黑的眉毛開始跳出了白色。但他對花椒的喜愛經年未變:「除了四川,沒見過這麼麻的花椒,凡是有花椒的菜,我都喜歡。」他甚至很驕傲地說,女兒不喜歡辣味,但跟自己一樣喜歡麻。讓他選一道最愛的川菜,何孟德陷入了糾結的沉默:「這個太困難了。」突然,他抬起頭來:「在成都的最後一天,我一定要去吃麻婆豆腐。」
天府早報記者吳楚瞳胡佳麗攝影李國東總領事留言寄望財富全球論壇美國商人來成都期待一片驚嘆聲
何孟德任期內關於成都的最大夢想,是增進美國與成都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當財富全球論壇來到成都,他期待著來自美國官員、企業、商人,甚至普通美國人的驚嘆聲,何孟德再次用誇張而激烈的手勢,模仿著初來成都的美國人可能有的反應:「哇!這麼大!」
對何孟德而言,財富全球論壇是讓美國明白成都是一個不可忽略之城的大好機會:「過去10年、20年,他們可能對中國有了解,也來過中國,但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來成都,他們不會想到中國內地有這麼大的城市。他們會知道,成都是西部大開發的代表,是中國西南地區發展的代表,財富全球論壇應該給更多國際企業介紹投資機會。」
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第11任總領事中英文名:PeterHaymond(何孟德)到任時間:2011年9月開館時間:1985年10月領區範圍:四川、雲南、貴州、西藏、重慶人物素描最愛的四川景致:武侯祠最愛的川菜:麻婆豆腐任期內的成都夢:促進美國與成都的各方面交流新聞連結美國與四川(成都)合作概況投資
省商務廳官方網站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美國在川投資項目共35個,同比上升59.1%。合同使用美國投資11540萬美元,同比上升36.5%。實際使用美國投資26147萬美元,同比上升98.1%。美國駐蓉總領事館消息,目前在川投資的美國企業已達1000餘家。留學
去年,美國向中國發放的籤證數量為120萬人次。其中,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籤發留學籤證7.5萬人次,相較於2011年的6.3萬人,同比增長近20%。美國留學籤證在美國駐蓉總領館一直以15%-25%的速度遞增。
原始連結:http://morning.scol.com.cn/new/html/tfzb/20130523/tfzb65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