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20°C至50°C!過去金星或存在大型生命體,溫室失控變成今天

2020-12-05 有趣探索

趣味探索訊 或許有人一直認為離地球最近行星是火星,的確火星離地球較近,不過離地球最近行星是金星。為什麼人類要選擇殖民火星而不是最近的金星呢,這是因為金星地表平均溫度為462°C,沒有什麼大型生命能夠在這種惡劣環境下存活。不過今天一項新研究發現金星曾經出現過數億年的適宜溫度,不排除存在過大型生命體。

1978年,美國宇航局的先驅者12號飛船抵達了金星軌道,發現金星表面疑似存在海洋的跡象。隨後,美國宇航局向金星發射了多個探測器,收集了大量關於金星表面及大氣層的數據。美國宇航局科學家通過分析這些數據得出結論:金星曾經是一個溫度適宜的星球,猶如地球一般,然後過渡到如今有如地獄一般的炎熱世界。

9月20日,發表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2019年歐洲行星科學大會(EPSC-DPS)聯席會議上的新研究認為,金星在形成後的數億年中,表面一直保持著適宜環境,溫度適合大型動物生存,新研究甚至稱不排除存在過大型生命體。不過從7億年前開始,或許一場大規模事件引發了失控的溫室效應,導致金星大氣層變得今天異常周密和熾熱。

今天,這項新研究來自NASA戈達德太空科學研究所(GISS)科學家Michael Way和Anthony Del Genio。為了驗證新研究中論點,Way和Del Genio一口氣創建了5種不同模擬場景,它們分別模擬了金星之前有可能存在的5種不同環境,不斷變化的大氣成分,以及隨著太陽輻射逐漸增加而導致變暖的過程。

其中一種金星模擬場景與今天地球環境大致相同,假設海洋範圍從10米深到310米深,並且有少量水被鎖在土壤中。另一種模擬場景假設了一種具有地球地形和310米深的海洋。還有一種模擬場景假設金星被158米海洋完全覆蓋。結果這5種模擬都表明了同一件事:金星能夠保持穩定適宜溫度,從最低溫度20°C到最高溫度50°C之間。

雖然50攝氏度有點熱,但還是能支持大型生命的存在。不過後來隨著金星地殼中80%二氧化碳的釋放,被二氧化碳所控制,導致溫室效應失控,讓其地面出現高達462°C的溫度,金星大氣層也增稠到其密度是地球大氣層密度90倍。同時,這份新研究警示地球人類:如果人類再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那麼地球就是第2個金星。

相關焦點

  • 失控的溫室效應,造就了煉獄般的金星
    感覺春天還沒來,怎麼就過去了呢?俗話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根據中國氣象局匯集的氣溫數據來看,從1951—2018年,我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每10年升高0.24℃。全球變暖也正在進一步的影響人類的生活。在太陽系中,有一顆星星和地球很像。它就是金星。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它的歷史來了解一下「失控溫室效應」。金星在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
  • 金星二氧化碳哪來的?假如溫室效應失控,地球變成金星還是火星?
    金星的直徑與地球相差無幾,只不過它比地球更靠近太陽一些,軌道半徑大約0.75個天文單位,但它表面最高溫度達到了400多度,一個充滿二氧化碳的大氣層氣壓是地球的92倍,不過天文學家認為,金星誕生時卻不是這樣。
  • 是不是木星把金星推到了失控的溫室?
    金星最近吸引了很多關注,儘管主要是在科學界,因為上一部關於金星的好萊塢電影是在20世紀60年代上映的如果我們能更好地了解金星形成期間發生的事情,是什麼使其成為今天的地獄,我們或許就能更好地理解是什麼真正構成了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地帶。在最近的過去,許多行星科學家都把重點放在金星的形成和大氣發展上。現在,一篇新的論文提出,就在10億年前,金星表面可能存在液態水。而導致水消失的一個因素可能是不太可能的罪魁禍首:木星。
  • 溫室效應導致金星變成死亡星球
    金星上失控的溫室效應金星快車紫外相機拍攝的金星南半球圖像但是金星表面溫度達到華氏900度,這使得金星成為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更糟糕的是,金星大氣被高濃度二氧化碳所籠罩,氣壓是地球大氣壓的92倍,而在完全窒息的雲層下,則是一片硫酸的世界。這一切現狀的罪魁禍首則是失控的溫室效應。從以上信息中可以對金星有個初步的印象,也可以明白對這樣一個行星的探測任務是異常艱巨的,就像木星強大的輻射足以使探測器失控。
  • 外刊精讀| 外星球探秘:金星上或存在生命體
    最近,一些來自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已經在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上發現了有可能存在的生命跡象。金星是地球人的老朋友,但是我們卻已經數十年未曾拜訪過這顆星球,因為在過去我們並沒有抱有在那裡找到生命體的希望。到目前為止,這一次的研究發現仍然處於初步階段,並且需要進一步證實,但這次研究報告的作者表明,對於他們的觀察結果來說,金星上有生命跡象是最合理的解釋之一。
  • 金星上的這些發現是否表明有生命體存在?惡劣的星球也曾溫暖溼潤
    ,科學家卻提出質疑,認為這個星球在很久以前,很有可能也存在著液態水,而且也非常的適合生命體居住,不知道這到底是不是真的,科學家表示很可能金星在7億多年前是一個跟我們地球非常相似的星球,包括它的氣候以及地理環境之類的。
  • 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體,地球也許並不孤獨?-虎嗅網
    昨晚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一段預計在9月14日發布的視頻被提前曝光,一個國際天文研究團隊的發現了金星大氣層中存在磷化氫,這意味著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NASA 戈達德太空研究所基於金星探測器的數據建模後發現,金星形成後有30億年溫度處於20~50℃的宜居狀態,並且有著河流、海洋和多樣的生命。
  • 科學家憑什麼認為金星發現存在或曾經存在生命的跡象?
    研究小組人員在觀測金星的大氣時發現一個只屬於磷化氫的光譜特徵。估算出金星雲層中存在磷化氫,而且豐度為20ppb。磷化氫自然界相對容易分解,所以在金星存在大量磷化氫的情況,也可以視為有一種或者多種厭氧生命體存在,在持續有生命死亡的情況下源源不絕的產生磷化氫。
  • 致命硫酸雲浪橫掃金星表面
    Javier Peralta / JAXA-Planet C team儘管今天的人們對火星更感興趣,但從很多方面來看,金星才是地球的姊妹星。可惜今天的金星是一個地獄般的世界,大氣壓力極高,氣溫可達400多攝氏度,足以熔化鉛。不過在遙遠的過去,有科學家推測金星也曾像地球一樣宜居。是什麼原因導致金星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
  • 金星上可能有生命體存在
    天文學家在地球的鄰居金星的大氣中檢測到了微量磷化氫在地球上磷化氫是一種有毒的氣體但這一氣體在金星大氣層中被檢測到這意味著金星上可能有生命體存在據報導,由英國卡迪夫大學教授簡·格裡夫斯與其同事們撰寫的這項研究
  • 金星比地球先擁有生命?NASA發現金星上,曾有長達30億年的液態水
    金星表面含有96.5%的二氧化碳還有灼熱的溫度和酸雨,以至於它表面的大氣壓力,地球的92倍,如果在金星上行走,就像在900米深超過470度的硫酸海底行走,金星的自轉方與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相反並且速度非常緩慢晝夜循環需要地球116.75個地球日。
  • 辛東方:地球是一個生命體,人類大概是破壞生態的癌細胞
    盤古倒下後身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用我們今天的認知來理解,地球上的水循環或許就是地球生命體的血液循環系統,而地殼運動,或許就是地球生命體的運動系統,地球磁場或許就是地球生命體的神經系統,而我們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體,或許僅僅是地球的一個細胞。
  • 辛東方:地球是一個生命體,人類大概是破壞生態的癌細胞
    其實,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也提出過內飾的觀點,地球就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而我們中國的神話故事中也有盤古開天闢地之後身體變成了世間萬物的故事,是不是已可以理解為地球就是盤古身體所化呢,只是陷入了沉睡也說不定,這就更加坐實了世間萬物是一個生命體的感覺。
  • 「我們的太陽系」溫室效應造就的溫度最高的行星——金星
    由於金星和地球的平均距離最近,人類對太陽系行星的空間探測,首先是從金星開始的。前蘇聯和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對揭開金星的秘密傾注了極大的熱情和探測競爭。迄今為止,發往金星或路過金星的各種探測器已經超過40個,獲得了大量的有關金星的科學資料。
  • 大氣含磷化氫 揭示金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證據
    這種氣體在地球上通常是由微生物產生,在天體生物學中被當成生命體存在的標誌。所以,該發現被認為是這個地球的鄰居——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一個國際科研小組首先利用位於夏威夷的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射電望遠鏡(James Clerk Maxwell Telescope)發現了這種磷化氫,並通過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射電望遠鏡(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 Radio Telescope)對其進行了確認。
  • 又一個顛覆性發現,金星發現生命體
    第二,溫度太高。金星上火山太多,而且都處於時時刻刻在噴發的階段,再加上空氣當中的二氧化碳特別多,就導致上面的溫室效應特別嚴重,大概有400度左右的氣溫. 如此高的溫度和如此惡略的環境就讓科學家覺得上面應該是沒有生物的,除了以上所說的,金星還有個特點不適合生物居住,就是它一天的時長相當於地球的上的243天,也就是說120多天裡全是白天,剩下的120多天全是黑夜,那是因為它自轉非常慢的原因而造成的。
  • 如果地球上的平均溫度上升到60°C,會發生什麼?
    在遙遠的過去,例如在20-30億年前,地球上的氣候是寒冷的,甚至比過去5億年都還要寒冷。科學家認為,當時的太陽輻射水平比目前的水平低20%。由此可得,很有可能,未來的某一天地球上的平均溫度會達到更高的值。事實上,今天,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其地表溫度是有較大差別的。例如,位於南極的Vostok站被認為是最冷的地方,在1983年7月,所記錄的溫度為-89.2°C。又比如,在俄羅斯的奧伊米亞康,那裡的氣溫可以降至零下71攝氏度。
  • 地球生命是來自金星還是火星?NASA在金星發現存在30億年的液態水
    除此以外,金星的引力與地球基本接近,由此,科學家們推斷:金星過去是有足夠的條件保證生命的繁衍的。在採集到足夠的數據後,科學家們利用超級電腦對金星演化進行了仿真模擬,模擬結果顯示:在金星過去的億年內,表面存在液態海洋的時間大約在20-30億年之間。與之相比,火星則差了很多,模擬結果顯示,火星存在液態海洋的時間不超過4億年。
  • 神秘金星的古代傳說與今天科學探秘的軌跡
    金星是太陽系中第二個用羅馬女神名字命名的行星,賦予一種美好且神秘的感覺。但是金星表面溫度達到華氏900度,這使得金星成為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更糟糕的是,金星大氣被高濃度二氧化碳所籠罩,氣壓是地球大氣壓的92倍,而在完全窒息的雲層下,則是一片硫酸的世界。這一切現狀的罪魁禍首則是失控的溫室效應。
  • 金星或曾有生命存在?研究:神秘事件改變了它(圖)
    中新網9月24日電 綜合報導,雖然火星上可能曾經有生命存在,但地球是太陽系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然而,一項新的研究指出,在一些神秘的事情發生之前,金星可能已經適宜居住了幾十億年。  日前,在歐洲行星科學大會——行星科學分會2019年聯席會議上,一項研究稱,金星可能曾具有穩定的溫度,並在20億至30億年的時間裡是「液態水」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