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溫室效應,造就了煉獄般的金星

2021-01-18 胖貓閒侃

現在3月份本應該是暖暖的春風帶走寒冬。的確,寒冬是走了。直接迎來了炎炎的夏日,我們直接在短短的幾天裡,脫下了厚厚的羽絨服,穿上了清爽的夏裝。感覺春天還沒來,怎麼就過去了呢?

俗話說「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根據中國氣象局匯集的氣溫數據來看,從1951—2018年,我國地表年平均氣溫呈顯著上升趨勢,每10年升高0.24℃。全球變暖也正在進一步的影響人類的生活。在太陽系中,有一顆星星和地球很像。它就是金星。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它的歷史來了解一下「失控溫室效應」。

金星在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排第二。它清晨出現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傍晚處於天空的西側,被稱為"長庚"。它表面溫度475攝氏度,大氣層二氧化碳含量高達96.5%,大氣壓是地球大氣壓的89倍。與地球相比金星更像是人間煉獄。

在35億年到40億年前,當地球上開始出現生命時,太陽的光芒還比較暗淡,這意味著金星上的溫度要低得多。事實上,當時金星的表面溫度就像地球上的宜人春天一樣,金星的表面到處奔湧的流水,大小河流隨處可見,金形變成了一個海洋的世界。金星的大氣層就像一張厚厚的毯子!確保地表溫度恆定以及海洋的持續存在。漸漸的經過20多億年的發展,年輕的太陽變得越發明亮,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吸收紅外線,由此獲得能量,促使行星表面升溫,金星的表面溫度開始升高,越來越多的水蒸氣進入大氣層,雨水不等到達地面就已經蒸發殆盡。溫室效應變得更加強烈,當超過臨界點後,溫室效應開始逐漸失控。如今他皸裂的表面甚至比水星表面的溫度還高,金星因此成為所有行星中溫度最高的星球。

我們的地球是否會如同金星一樣成為第二個煉獄呢,或許還得等上幾十億年。但是現在由溫室效應引起的各種自然災害,也時刻影響著我們自己。隨著4月世界地球日的到來。胖貓呼籲大家綠色出行,低碳減排;節約用紙、保護綠色;垃圾分類,防治汙染;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當然最後還有一點,加強防疫工作,別吃野生動物了。

相關焦點

  • 溫室效應造就熾熱金星
    在11月29日的《自然》雜誌上,國際科學家小組發表了一年來利用歐空局(ESA)「金星快車」(Venus Express)進行觀測的成果,總共九篇論文。在這些論文中,天文學家描述了金星——地球的孿生兄弟,如何成為炙熱的「煉獄」(457攝氏度左右),以及首次確定金星閃電等研究成果。
  • 金星二氧化碳哪來的?假如溫室效應失控,地球變成金星還是火星?
    ,因為金星也沒有磁場(只有一個誘發磁場),但金星的大氣壓卻是地球的92倍,這是在有些匪夷所思,我們簡單來了解下它的成因。與地球形成機制類似,金星早期也會獲得大量的含水化合物以及彗星,也會在行星的誕生過程中經歷小行星轟擊的時代,因此從理論上來看,金星早期也會有地表水形成的機制,因此天文學家認為其表面水存在超過約數億年。
  • 煉獄般的金星會有生命嗎?
    上世紀60年代,蘇聯就最早探測過金星,隨後美國也發射過,比如說麥哲倫號、先驅者號。後來歐洲也發了金星快車探測器,前兩年是日本發射了拂曉號金星探測器,實際上我們國家2010年前後也在論證金星探測計劃。崔 峻:我覺得不是很大,因為金星的環境還是和地球差別很大的。目前還沒有非常可行的改造金星環境的方案光明網:地球的未來會成為第二個「金星」嗎?崔 峻:研究金星最重要的兩個大的科學問題之一,就是金星的一個所謂失控的溫室效應。
  • 是不是木星把金星推到了失控的溫室?
    有很多模擬場景,其中金星或其他類地行星被拋出太陽系,這些運行被丟棄。不過,金星軌道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也不勝枚舉。軌道的一種度量被稱為偏心度,它本質上是軌道的橢圓度。一些木星遷移模型導致金星的偏心率比其實際軌道大44倍。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金星目前的軌道是極圓的,偏心率很低。
  • 同樣處於太陽系宜居帶,為什麼金星和火星卻成了人間煉獄?
    在太陽系的幾大行星中,處在宜居帶中的行星就有三顆,分別是地球、火星和金星,而在這幾顆行星當中,目前只有地球適合人類生存和居住。很多朋友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然都處於宜居帶中,為什麼只有地球上有海洋和生命,而金星和火星上面卻是一片荒蕪呢?
  • 溫室效應導致金星變成死亡星球
    金星上失控的溫室效應金星快車紫外相機拍攝的金星南半球圖像但是金星表面溫度達到華氏900度,這使得金星成為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更糟糕的是,金星大氣被高濃度二氧化碳所籠罩,氣壓是地球大氣壓的92倍,而在完全窒息的雲層下,則是一片硫酸的世界。這一切現狀的罪魁禍首則是失控的溫室效應。從以上信息中可以對金星有個初步的印象,也可以明白對這樣一個行星的探測任務是異常艱巨的,就像木星強大的輻射足以使探測器失控。
  • 溫室效應加劇導致極端氣候頻繁 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北京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教授胡永雲根據近幾年的氣候資料分析稱:溫室效應加劇使然。我們燒的煤和油越來越多,排放的二氧化碳在不斷增多,造成溫度不斷升高。而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北半球受副熱帶高壓氣候影響的區域均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降雨帶偏移了,高溫帶也更熱了。
  • 過去金星或存在大型生命體,溫室失控變成今天
    趣味探索訊 或許有人一直認為離地球最近行星是火星,的確火星離地球較近,不過離地球最近行星是金星。為什麼人類要選擇殖民火星而不是最近的金星呢,這是因為金星地表平均溫度為462°C,沒有什麼大型生命能夠在這種惡劣環境下存活。
  • 450℃的金星沒了溫室效應會有多少度?適合人類生存嗎?
    如果地球沒有溫室效應的話,地表溫度會下降到零下23℃。沒有溫室效應地球溫度驟降金星的大氣層是太陽系中四顆類地行星中最厚的。金星的大氣層中超過96%是二氧化碳。它可以濃厚的二氧化碳氣體讓金星表面的大氣壓非常的高,是地球表面大氣壓的92倍。金星上積聚了這麼高濃度的二氧化碳使得金星上面的溫室效應失控了。金星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462℃,極端高溫可高達500℃。
  • 失控溫室效應比之前預計更易發生
    一種可讓行星升溫不可控、海水蒸發的失控溫室效應,可能比之前人們認為的更容易產生,這是《自然—地球科學》上一項研究的結論。
  • 金星隱藏著什麼秘密?為何科學家又計劃重返金星?
    不同於地球的生機盎然,如今的金星卻如煉獄般,一片死寂。模擬顯示當時金星上大規模劇烈的火山活動,大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和甲烷氣體不斷地釋放到大氣中,引發了失控的溫室效應。二氧化碳讓大氣越來越厚,這就導致金星逐漸被包裹得十分嚴實,溫室效應如此惡性循環,液態水也都被蒸發掉了,金星因此變成了「地獄星球」。
  • 「我們的太陽系」溫室效應造就的溫度最高的行星——金星
    和地球不同的是,金星的自轉是自東向西的,而且自轉速度是所有行星中最慢的。相比於地球在赤道的轉速1600公裡/小時,金星的自轉速度僅為6.5公裡/小時。這使得它自轉一圈需要243天,也就是說,金星的自轉恆星日一天比一年還長。但是由於公轉和自轉方向相反,在金星上,每隔116.75天太陽出沒一次。金星逆向自轉現象有可能是很久以前,金星與其它小行星相撞而造成的。
  • 除地球以外,太陽系每一顆行星都是一個別具特色的煉獄場
    我們很少會感激地球給我們提供的宜居環境,但是如果我們放眼太陽系就會發現,在地球之外,每一顆行星都是一個別具特色的煉獄場。 金星的表面溫度可以達到460攝氏度左右,而且金星的大氣構成與地球不同,金星的大氣中有超過95%都是二氧化碳,想想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再想想地球上的溫室效應,你就不難明白金星上為什麼這麼熱了。金星不僅熱,而且「重」,如此多的大氣必然預示著大氣壓極強,站在金星表面就如同站在千米左右的海底,這樣的壓力,人是無法承受的。
  • 金星比地球先擁有生命?NASA發現金星上,曾有長達30億年的液態水
    金星表面含有96.5%的二氧化碳還有灼熱的溫度和酸雨,以至於它表面的大氣壓力,地球的92倍,如果在金星上行走,就像在900米深超過470度的硫酸海底行走,金星的自轉方與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相反並且速度非常緩慢晝夜循環需要地球116.75個地球日。
  • 人類行為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那金星溫室效應是生命行為造成的嗎
    金星是由於發生了嚴重的溫室效應才成為如今這個樣子的,其由於上面嚴酷的表面環境被稱為「地獄星球」,而如今我們的地球也正在發生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溫室效應,那麼這樣就可以推測兩個假設。第一個就是我們的地球會不會因為溫室效應而變得像金星那樣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甚至是不太適合所有的生命生存。第二個假設是金星的以前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曾經也像我們地球一樣是一顆生命星球,後來由於某種原因才成為了現今這個樣子?
  • 金星上,"吸"霾能孕育生命
    Credit: NASA/JPL-Caltech最新研究發現,在金星煉獄般的大氣層內部,一層神秘的霾可能成為生命的伊甸園。金星是太陽系中最炎熱的行星,溫度可高達465攝氏度,把鉛熔化都綽綽有餘。這種酷熱讓金星上的每一滴水都蒸發殆盡,導致整個行星極其乾燥。先前的研究表明,在十億年前,金星有可能是一個宜居的荒涼星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氣溫的增高使得水蒸氣在大氣中積聚。
  • 一個變成煉獄星球,另一個是太空移民的首選
    答案相信大家都猜到了,另外兩個是火星和金星。老有人說什麼火星上有戰爭的遺蹟,金星上還有城市遺蹟,這些都沒有多少可信度,大家看看就行了,不要較真。就在前天,我國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上面還搭載了火星車!我們對火星為何如此關注?只因它是太空移民的首選。在NASA的火星車發回來的照片上,我們能清晰地看見火星地表上的溝壑,有明顯的水流衝刷痕跡。
  • 「地獄般」的金星和火星現狀或將是地球的未來
    火星和金星是曾經的水世界,如今都變成可怕的非宜居星球我們已經知道火星上存在有過液態水,而且是大片海洋,金星被認為是地球的雙胞胎星球
  • 溫室效應也能讓海平面降低?
    科學家就此提出了兩種方法,令人驚訝的是,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加劇溫室效應。溫室效應的原理為了更好地了解溫室效應的原理,我們先來計算下沒有溫室效應時地球的平均溫度。地球接收著來自太陽的熱量,同時它也在向太空輻射熱量。當地球攝入的熱量等於它散失的熱量時,此時地球的溫度就達到了一種穩定狀態。
  • 金星上發現會動的物體,難道地球是金星的延續?
    金星的質量為0.82個地球質量,半徑為0.95個地球半徑,表面重力為0.9個地球表面重力。因此,早期天文學家認為金星也許就是地球的「孿生姊妹」,那上面很可能存在生命。但由於金星被濃厚的大氣所籠罩,光學望遠鏡無法直接觀測到金星的地表,這顆行星充滿了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