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種植業相關上市公司半年報出爐 80%企業營業收入獲增長

2021-01-17 網易

  點擊上方 藍字關注我們!

  8月進入上市公司的披露期,目前有5家種植業相關上市公司半年報已經陸續出爐,除農發種業因子公司華墾公司化肥銷售數量減少致使營業收入減少46.59%外,其餘4家均有所增長。其中登海種業受益於玉米種子銷量,營業收入增長10.01%;豐樂種業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比增長3.27%;眾興菌業受益於新項目的陸續投產,食用菌產量較上年同期增加,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4.41%;蘇墾農發受益於主要農產品銷量增加及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擴大,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比增長31.88%。

  上市企業

  營業收入(元)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元)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元)

  登海種業

  338,498,019.91

  57,305,605.95

  29,387,262.50

  豐樂種業

  1,225,543,806.15

  29,146,829.23

  23,724,915.33

  農發種業

  1,255,332,734.05

  -9,078,698.36

  -18,404,755.21

  眾興菌業

  633,323,421.04

  56,172,012.02

  36,487,398.51

  蘇墾農發

  4,066,176,498.35

  324,070,436.79

  281,752,364.54

  登海種業

  報告期內,國內玉米種子行業供過於求的狀況有所改善,玉米需種量繼續回升,但玉米種子供大於求的趨勢未變,國內市場上玉米種子審定品種數量仍持續增多,同質化競爭激烈,市場價格總體穩中有降。公司主營業務向好,母公司玉米種子銷量較上年同期增長幅度較大,子公司虧損同比減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849.80萬元,同比增長10.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730.56萬元,同比增長84.08%。其中母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826.6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27%;實現淨利潤8,432.09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4.32%。

  登海種業上半年經營情況分析(單位:元)

  登海種業

  本報告期

  上年同期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收入(元)

  338,498,019.91

  307,707,165.15

  10.01%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元)

  57,305,605.95

  31,130,323.79

  84.08%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元)

  29,387,262.50

  1,188,756.31

  2,372.10%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元)

  -13,537,732.20

  -50,287,471.41

  佔公司營業收入或營業利潤 10%以上的行業、產品或地區情況(單位:元)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毛利率

  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增減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減

  分行業

  農業——種業

  336,274,725.10

  237,737,546.80

  29.30%

  10.62%

  13.46%

  -1.78%

  分產品

  玉米種

  309,389,387.06

  221,746,835.02

  28.33%

  11.06%

  14.95%

  -2.42%

  分地區

  北方

  222,364,378.34

  164,738,580.54

  25.92%

  4.93%

  8.78%

  -2.62%

  南方

  87,025,008.72

  57,008,254.48

  34.49%

  30.55%

  37.49%

  -3.31%

  其他工作完成情況如下:(1)在今年早期遭遇乾旱、倒春寒等不利氣候條件的影響下,公司自主選育的小麥新品種「登海206」的首次實打驗收穫得高產成績。2020年6月,專家組依照農業農村部小麥高產創建驗收辦法,對公司第十九試驗場種植的小麥新品種「登海206」百畝高產攻關方進行了現場實地查勘,隨機抽取地塊進行實打。經測定,實收面積為3.31 畝的地塊,平均畝產835.80 公斤,實收面積為10.31 畝的地塊,平均畝產790.10 公斤。該品種具備抗倒伏、抗逆性強的特性及高產潛力,將為公司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地支撐。有利於公司拓展品種銷售區域,增加銷售量,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2)2020年上半年,公司申請植物新品種權6項;2020年上半年獲得授權植物新品種權0項,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獲得授權植物新品種權127項。截至2020年6月30日, 公司申請專利17項,累計獲得專利8項,其中發明專利4項,外觀設計專利4項。

  (3)繼續強化種子生產與加工過程質量控制,確保種子質量;全面推進自控生產基地建設和承包經營,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和確保種子安全。

  (4)登海高新技術研發中心(青島生物技術研發中心)自2015年開工建設,截至本報告期末已完成投資5,390.26萬元。

  登海種業從事的主要業務

  公司自設立以來,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主要從事農作物新品種選育、許可證規定經營範圍內的農作物種子生產、分裝、銷售,長期致力於玉米育種與高產栽培研究工作,是國內最早實施育繁推一體化的試點企業,現已形成穩定發展的產業模式,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支持政策的要求。

  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玉米雜交種、蔬菜雜交種、花卉種苗、小麥種、水稻種。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於玉米雜交種,主推品種為登海、先玉、良玉系列玉米雜交種。

  (一)目前,公司主要經營模式如下:

  1.新品種研發模式

  (1)公司主要農作物育種程序

  玉米育種程序:組配基本材料—通過自交、回交、單倍體誘導等方式培育自交系—自交系配合力測定—按照育種目標,組配雜交種—品比試驗、區域試驗、生產試驗—審定—推廣應用

  (2)育種條件和育種周期

  公司擁有國家玉米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企業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省級研發平臺。育種試驗田3000多畝,溫室20000多平米,儀器設備100多臺套。能夠滿足育種需要。

  玉米育種周期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自交系選育階段,二是雜交種組配與試驗階段。自交系選育階段主要應用常規育種和單倍體誘導兩種方式,常規育種一般需要6-8代選育過程,利用南繁北育需要3-4年的時間;單倍體誘導一般2代就可完成選育過程,需要1-2年時間。雜交種組配與試驗階段一般需要6-7年時間,其中組配需要1年,測比1年,品比1年,預試1年,區試2年,生產試驗(有的省份可與第2年區試同時試驗)1年。

  (3)研發活動實施主體

  自育品種研發主體為公司玉米研究所。

  (4)研發成果的所有權歸屬方

  研發成果所有權歸公司所有。

  2.生產模式

  (1)生產模式及過程

  公司種子生產主要採取「公司+農戶」、委託代繁和「公司+基地」、 「公司+承包戶」相結合的模式。具體生產組織過程如下:公司根據銷售計劃制定當年種子生產計劃,包括生產數量和制種面積,併合理分配各區域制種基地。對於種子委託代繁模式,公司與各區域受託制種商籤訂種子生產合同,約定委託制種面積、數量、結算價格和種子質量要求等,受託制種商負責制種面積落實、制種區隔離、技術指導等大田制種工作,確保生產的種子達到合同約定標準;採取「公司+農戶」、 「公司+基地」、 「公司+承包戶」模式的,公司負責提供制種親本,對整個制種過程進行監督、管理與指導,種植戶(承包戶)負責按照技術要求生產種子,種子成熟後,由公司統一收購併運送至公司在當地設立的種子加工廠。

  (2)生產模式的風險

  由於種子生產整個過程都在田間進行,種子的產量質量受異常氣溫、旱澇等自然災害的影響較大。此外,受託制種商的技術指導是否得當,種植戶是否嚴格按照技術要求落實到位等也會對種子生產造成一定影響。按照行業規則,如果是氣候原因造成的損失,由公司、受託制種商和種植戶三方協商,共同承擔損失;如果是受託制種商或種植戶管理問題造成的損失由其自行承擔。

  3.採購模式

  公司所採購的物資主要為種子包裝物及種衣劑。種子包裝物、種衣劑主要是根據全年銷售計劃分別制定採購計劃,供應商的選擇主要採取詢價和集中採購方式確定,確保優質優價。

  4.銷售模式

  (1)銷售模式及其運作方式

  公司種子銷售採取的主要是縣級經銷商銷售模式。當年的7月份至次年的6月份為一個種子銷售季,每年下半年,公司與各區域經銷商籤訂銷售協議。經銷商根據公司規定的提貨價預付貨款後提貨,縣級經銷商在鄉鎮設立籤約零售商,向農戶銷售。整個種子銷售季結束後,公司根據銷售協議及相關銷售政策與經銷商進行結算。

  (2)銷售模式的風險

  受利益驅動,部分經銷商在銷售公司產品的同時,可能會銷售同行業其他公司產品,影響公司產品的推廣。部分經銷商跨區域串貨,影響公司產品市場秩序,影響其他經銷商的積極性。

  (3)銷售模式的變化

  隨著農村土地流轉速度不斷加快,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等種業新型客戶群體明顯呈上升趨勢,公司改進和完善營銷模式,為客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全程化服務以適應銷售模式的變化。

  5.倉儲管理模式

  公司本著供貨及時,節約倉儲費用和運輸成本的原則,在種子生產集中地、成品供貨集中區域、成品供貨中心地點,設立相應種子倉庫,實現半成品種子收儲、精加工後的種子收儲及待銷種子周轉。

  (1)種子入、出庫管理

  按照公司種子調撥計劃,生產加工部開具內部調撥單據,生產基地粗加工的半成品種子直接發往加工廠,種子到達加工廠後,經保管員、質檢員核實辦理種子入庫。生產加工部接到銷售部發貨通知後,通知加工廠。加工廠履行相關手續,辦理種子出庫。

  (2)貯藏期間的管理

  堅持防火、防盜、防雨雪、防蟲蛀、防混雜的五防工作原則,重點做好種子入庫前蟲害檢查和燻庫工作。質檢部在燻蒸前後取樣做芽率對比試驗,並檢查燻蒸後的庫房情況確認燻蒸質量,出具燻蒸報告。種子貯藏期間定時定期檢查,做到五無:無蟲、無黴變、無鼠、雀、無事故,無混雜。恆溫庫採用除溼機或(和)放生石灰塊來降低倉庫的溼度。常溫庫隨著氣候的變化,採用通風和密閉的方法控制倉庫溫度和相對溼度,降低種溫和水分,排除有害氣體。

  豐樂種業

  2020年上半年,公司面對新冠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形勢,堅持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手抓,公司經濟運行總體保持積極向好的發展態勢,營業收入、淨利潤等主要經濟指標較上年同期略有增長。

  報告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2,554.38萬元,較上年同比增長3.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914.68萬元,較上年同比增長8.29%;扣除非經常性損失以後的淨利潤為2,372.49萬元,較上年同期2,184.10萬元增加188.39萬元,增長8.63%。各產業中,種子產業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11,262.84萬元,同比下降27.78%,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響,母公司玉米種子收入同比減少4,403萬元,同路農業玉米種子收入減少1,815萬元;報告期糯稻品種暢銷,常規水稻種子收入增加599萬元。農化產業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93,821.22萬元,同比增長22.84%,主要是豐樂農化自產原藥產能增加,收入同比增加20,012.89萬元;子公司湖北豐樂受新冠疫情影響,收入減少2,568.82萬元。香料產業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17,470.32萬元,同比下降34.57%,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主要產品薄荷腦和素油銷售量及價格均同比下降。

  報告期內公司業績較上年同期略有增長,受新冠疫情及經濟下行趨勢影響,種子產業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農化產業持續加大科研、環保投入,通過技術改造升級提升生產效能,產能提升,銷售收入和利潤同比增加;受新冠疫情影響,香料產業國內外市場需求下降,豐樂香料積極應對,在收入同比下降的情況下保證了利潤的增加。

  報告期,公司以評估價格499.64萬元收購員工持股平臺華春投資所持湖南金農31.5%股權,報告期末,
公司累計持有湖南金農82.5%股權;公司全子公司同路農業以評估價格685.9萬元收購陳紹華所持全奧農業40%股權,報告期末,全奧農業成為同路農業全資子公司。

  豐樂種業上半年經營情況分析

  豐樂種業

  本報告期

  上年同期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

  營業收入(元)

  1,225,543,806.15

  1,186,712,547.35

  3.27%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元)

  29,146,829.23

  26,915,620.32

  8.29%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元)

  23,724,915.33

  21,841,042.58

  8.63%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元)

  4,610,301.47

  -143,013,120.49

  103.22%

  (1)種子類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30.09%,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響,種子銷售收入減少,成本同比減少;(2)香料類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34.57%,主要是薄荷腦市場價格下行,另受新冠疫情影響,內貿和外貿需求減少,產品銷量下降;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36.95%,主要是收入減少,成本同比減少;(3)國外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32.98%,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響,出口減少;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下降33.5%,主要是收入減少,成本同比減少。

  佔公司營業收入或營業利潤 10%以上的行業、產品或地區情況(單位:元)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毛利率

  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增減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減

  分產品

  (1)種子產品

  112,628,398.94

  65,665,590.70

  41.70%

  -27.78%

  -30.09%

  1.93%

  (2)農化產品

  938,212,196.71

  833,177,283.03

  11.20%

  22.84%

  23.08%

  -0.17%

  (3)香料產品

  174,703,210.50

  157,507,065.81

  9.84%

  -34.57%

  -36.95%

  3.40%

  分地區

  國內

  1,071,244,823.54

  918,606,793.74

  14.25%

  12.00%

  12.91%

  -0.70%

  國外

  154,298,982.61

  137,743,145.80

  10.73%

  -32.98%

  -33.50%

  0.70%

  公司需遵守《深圳證券交易所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第 4 號——上市公司從事種業、種植業務》的披露要求2020年通過省審品種9個,完成試驗程序待報審國審品種15個,參加區試組合127個次。申請並獲受理植物新品種權保護26項, 「豐兩優七號品種選育」 等科技成果獲得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記證書。公司申報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1項,申報合肥市職工創新成果獎3項,申報並榮獲「合肥市巾幗文明崗」稱號。參與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4項、農業部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1項,公司承擔的農業部種子提升工程「安徽省合肥市玉米育繁推一體化示範項目」 建設穩步推進。

  豐樂種業2020年上半年參與項目

  項 目

  類 別

  名 稱

  新增審定品種

  省級審定

  水稻(3個):兩優3386、兩優3962、兩優晶玉
玉米(6個):豐樂358、豐樂382、魯單818、豐樂816、夢玉706、蠡樂969

  完成試驗程序待報審品種

  申報國家審定

  水稻(9個):紅優2431、桃優314、廣明優華佔、潑優6298、富兩優508、萍兩優1573、兩優5398、豐樂粳88、豐樂粳99
玉米(6個):同路928、榜玉100、榜玉169、豐樂358、京科939、夢玉89

  組合參加區試情況

  國家區試

  水稻:39
玉米:55
小麥:2

  省級區試

  水稻:3
玉米:28

  報告期,公司共安排制種面積5.9023萬畝,總產量1987.11萬公斤,發生銷售退回合計6807.76萬元。

  豐樂種業主要業務

  公司主營業務為種子和農化、香料產業。種子產業主要產品有雜交水稻種子、雜交玉米種子、常規水稻種子、瓜菜種子、小麥種子、油菜種子、棉花種子;農化產業主要產品有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種衣劑等;香料產業主要產品為天然薄荷腦、薄荷素油。

  種子主要產品有:

  雜交水稻種子主要產品有:豐兩優香一號、深兩優828、鵬優1269、嘉優中科13-1、嘉優中科6號、嘉優中科10號、豐兩優晚三、豐兩優3305、豐兩優四號、豐兩優七號、億兩優8號、創兩優茉莉佔、桃優205、C兩優755、 C兩優919、創兩優926、陸兩優4026。

  雜交玉米種子主要產品有:豐樂365、陝科6號、豐樂303、陝科9號、 NK718、豐樂33、宏育601、豐樂742、豐樂312、豐樂235、豐樂37、同玉18、同玉593、秦奧23號、同玉609、同玉213。

  常規水稻種子主要產品有:鎮糯19號、鎮稻18號、潤稻118、早糯5號。

  西瓜種子主要產品有:西農八號、豐抗八號、豐樂五號、豐樂騰龍、早佳;甜瓜種子主要產品有:豐甜七號。

  小麥種子主要產品有:寧麥24、樂麥608、樂麥L598、安科157、樂麥207、良星99、泉麥890。

  油菜種子:德新油59、德新油53、德新油88、德新油49。

  棉花種子:新陸早56號、新陸早53號、新陸中67號。

  農化產品主要有:

  除草劑(55%苄嘧· 丙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 24%吡嘧· 五氟· 丙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 23%煙嘧莠去津油懸浮劑、 24%硝煙莠去津可分散油懸浮劑等);殺菌劑(31%丙唑福美雙懸浮劑、30%精甲· 嘧菌酯懸浮劑、 30%醚菌酯懸浮劑、 69%烯醯· 錳鋅可溼性粉劑、 50%嘧菌酯水分散粒劑等);

  殺蟲劑(40%聯苯· 噻蟲啉懸浮劑, 4.9%高氯· 甲維鹽微乳劑, 10%阿維菌素懸浮劑, 5%多殺黴素懸浮劑, 40%毒死蜱乳油等);種衣劑(24%苯醚咯噻蟲嗪懸浮種衣劑、 18%多咪福美雙懸浮種衣劑、 400克/升萎鏽福美雙懸浮種衣劑、 600克/升吡蟲啉懸浮種衣劑);

  複合肥(氨酸法系列複合肥、腐值酸複合肥料、高塔系列複合肥、摻混肥);

  原藥產品:精喹禾靈、煙嘧磺隆、苯磺隆、精噁唑禾草靈;消毒液。

  香料產品主要有:天然薄荷腦、薄荷素油、「WS-23」 凉味劑等。

  豐樂種業主要經營模式

  報告期,公司主要經營模式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種業主要採用「育繁推一體化」形式,種業及農化等產品主要採取「公司+經銷商+農戶」銷售模式。香料產業是從主產地印度採購天然薄荷初製品進行深加工再供應給日化、食品、醫藥行業國內外企業。

  種業經營模式:公司根據農業種子行業的經營特點,在商品種子銷售收入的確認、計量方面確定了國內銷售按高於預計結算價格收取定金,公司按年度,結合市場情況制定銷售政策,與經銷商籤定銷售合同,約定由公司確定最終的結算價格。在商品發出時參照往年結算價格辦法及本年度市場行情估價確認銷售收入實現,並在最終結算價格確定後對銷售收入據實在結算年度進行調整。經營季節結束後,公司按銷售政策確定退貨的種子數量及結算價格,種子的退貨數量作為結算價格的因素之一,超出標準的退貨,公司向經銷商收取拆包、包裝費用,有效控制退貨行為。

  公司種子生產主要採取自製模式,公司根據年度經營計劃制定生產計劃,按照「公司+基地+農戶」,公司與生產基地籤定生產合同,蓋達組織農戶進行制種生產。生產過程中,公司提供親本材料,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技術監督指導。生產合格種子由公司負責收購,如出現自然災害造成的種子生產不合格損失,公司按行業規則和生產合同約定,與基地、農戶等有關方協商,共同承擔損失;如因基地管理不到位、農戶不按技術規程操作等人為因素,由各責任人自行承擔。由於種子生產在室外進行,非人為可控因素如異常氣溫、旱澇、颱風等自然災害對種子的發芽率、淨度、純度、水分等影響大,存在一定的風險。公司專業從事種子生產經營,多年來,在生產基地的選擇、制種生產技術規程、風險應對措施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立了完善的種子檢測管控體系,生產基地保持相對穩定,有效降低了種子生產的風險。

  新疆棉花產業實施種藥肥一體化戰略,並依託新疆子公司與當地集種植、軋花及皮棉生產加工於一體的棉花全產業鏈公司合作,收購籽棉、加工成優質皮棉,出售給棉紡企業。

  農化經營模式:農化業務定位於超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生產經營,形成以農藥製劑產品為基礎,原藥產品為支柱,新型肥料、種衣劑和精細化工為輔的產品格局,以自產產品銷售為主,相關貿易產品為輔的經營格局。製劑銷售主要採取「公司+經銷戶+農戶」銷售方式。

  自產原藥一部分自用於製劑生產,另一部分對外銷售;公司製劑生產所需原藥通過自產和外購,按不同的工藝配方要求進行調製、加工和產品包裝,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品質管控體系,保證產品出廠的質量合格達標。

  香料經營模式:豐樂香料主要產品天然薄荷腦,原料主要是從印度採購薄荷提取物初製品,通過預處理、過濾、結晶、烘乾等工序,加工成成品。公司擁有專業的生產技術團隊,在操作工序、生產環境等方面進行全程控制,以確保產品質量,在香料屆有良好的品牌聲譽。

  豐樂香料建立了國際國內市場營銷網絡,擁有穩定的顧客群體,涉及藥品、食品、日化等領域,客戶既有終端用戶又有經銷商。公司與客戶籤訂銷售合同,約定發貨和回款時間,國內銷售付款以預付和現款為主,國際銷售付款以付款交單與信用證為主。

  豐樂種業主要研發模式

  公司研發活動主要有公司自主研發、與科研單位合作研發及合作開發等模式,主要作物育種程序為:材料選育→親本品系創製→配製組合→組合篩選與品比試驗→多點比較試驗→區試或綠色通道→報國家或省級部門審定。採取自主研發模式的項目由公司自主實施,申報品種審定和品種權保護, 品種權歸屬公司;採取與科研單位合作育種的模式,由雙方提前籤訂合作協議,明確各自在項目中的成果分享,所有權一般共同所有;聯合開發的品種,一般品種權歸屬品種出讓方,公司擁有經營權。公司是農業部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中國種業信用骨幹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

  農發種業

  報告期內, 面對嚴峻的新冠疫情防控以及競爭更趨激烈的經營形勢,公司堅持疫情防控和生產發展「兩手抓」,搶抓市場機遇,克服需求不足, 促進穩產增收,開展了如下重點工作:(一) 加強組織保障, 堅持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 兩手抓」;(二) 打通堵點難點,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三) 多措並舉,大力穩產增收;(四) 統籌規劃,強化精益管理;(五)拓展新業務,延伸種業產業鏈,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司 2020 年上半年加強與國內部分知名酒廠的業務合作, 為其提供優質酒糧,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總額 31.61 億元,負債總額 10.71 億元,淨資產 20.9 億元,公司 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12.55 億元,營業成本 11.85 億元,公司 2020 年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232萬元,其中: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07.87 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虧損 89.86 萬元。

  農發種業上半年經營情況分析(單位:元)

  農發種業

  本報告期(1-6月)

  上年同期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

  營業收入

  1,255,332,734.05

  2,350,484,697.00

  -46.59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9,078,698.36

  -9,977,260.19

  9.01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
性損益的淨利潤

  -18,404,755.21

  -18,342,500.20

  -0.34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82,244,597.23

  34,881,240.57

  135.78

  農發種業主要業務及經營模式

  公司主要業務是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化肥貿易以及農藥的生產銷售。

  公司主營業務的核心為農作物種子業務,產品涵蓋玉米、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等多種農作物種子,分別由公司所屬的河南地神等 7 家種業子公司開展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繁育、生產和銷售。公司種業的核心產品是玉米種子、小麥種子和水稻種子。

  在研發繁育方面,公司採取以自主研發為主、與國內外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種子企業合作為輔的模式。公司以常規育種為主,分子育種為輔,在全國主要玉米生態區建立較為完善的綠色通道試驗網絡,建立區域性小麥和水稻篩選測試平臺,構建系統的商業化研發體系。

  在生產方面,主要採取委託第三方生產的模式,在種子生產優勢基地,按照生產計劃與委託種子生產商籤訂生產合同,約定生產面積、數量、質量標準和價格,由委託生產商組織生產,公司對生產全程進行監督、管理和指導,以保證生產的種子質量達到合同約定的標準。

  在營銷服務方面,採取「公司+經銷商+農戶」 或「 公司+種植大戶」 以及種藥肥一體化服務等多種銷售模式,開展種子營銷服務。公司銷售以縣級代理為主,近年來隨著土地流轉、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和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湧現,公司在重點優勢區域逐步開展大戶直銷、全產業鏈農業綜合服務。公司與經銷商或種植大戶籤訂銷售協議,經銷商或種植大戶按照公司的規定付款提貨,公司負責市場維護和全程服務, 銷售結束後公司根據年度銷售政策與經銷商或種植大戶進行結算。

  化肥貿易業務由所屬的華墾公司開展,主要從事用於農業種植的化肥產品進口,化肥產品分為氮磷鉀複合肥、資源性鉀肥、國家政策扶植的特種肥料等,根據國內客戶的需求進行採購並銷售。目前,華墾公司逐步建立自有品牌,開展化肥產品試驗示範和技術服務指導與推廣工作。農藥業務由所屬的河南農化公司開展生產經營,主要產品為 MEA、 DEA、乙草胺原料藥和喹草酸原料藥等,採用以銷定產的方式保證下遊客戶生產需求。

  眾興菌業

  報告期內,受突發疫情的影響,整體經濟下行,宏觀經營環境風險較大,公司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嚴抓疫情防控,支持國家防疫抗疫工作,確保員工健康安全;穩定生產,全面協調生產工作有序開展,減少不利影響和損失;保障供給,承擔社會責任,保障居民「菜籃子」。公司多措共舉及公司產品作為蔬菜具有高頻剛需的消費特點,報告期內公司生產經營狀況穩定,經營業績較上年同期略有提升。

  2020年上半年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3,332.34萬元,同比增長24.4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617.20萬元, 同比增長13.28%。主要原因系新鄉星河二期項目、安徽眾興一期項目等已於2019年下半年陸續投產,食用菌產量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報告期內主要的業績驅動因素:(1)報告期內因新鄉基地二期、安徽基地一期等已於2019年下半年陸續投產,食用菌產量較上年同期增加;(2)公司緊抓生產管理,圍繞生產經營目標嚴格考核, 「三提六降」管理方式提高生產管理質量。(3)疫情期間傳統銷售模式受到挑戰,公司加速探索生鮮電商、連鎖餐飲、商超系統等新銷售模式,從傳統的to B向to B+to C邁進,有效地拓寬了銷售渠道。

  眾興菌業上半年經營情況分析

  眾興菌業

  本報告期

  上年同期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收入(元)

  633,323,421.04

  509,043,588.29

  24.41%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元)

  56,172,012.02

  49,585,805.88

  13.28%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元)

  36,487,398.51

  32,686,406.68

  11.63%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元)

  177,907,967.99

  176,970,763.60

  0.53%

  佔公司營業收入或營業利潤 10%以上的行業、產品或地區情況(單位:元)

  營業收入

  營業成本

  毛利率

  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增減

  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增減

  分行業

  農業種植業

  633,323,421.04

  484,325,888.58

  23.53%

  24.41%

  24.51%

  -0.05%

  分產品

  金針菇

  454,693,127.45

  340,815,059.62

  25.05%

  9.17%

  9.21%

  -0.03%

  雙孢菇

  178,630,293.59

  143,510,828.96

  19.66%

  93.03%

  86.53%

  2.80%

  分地區

  西北地區

  146,450,944.20

  107,772,622.12

  26.41%

  -11.60%

  -12.09%

  0.41%

  華東地區

  236,607,423.15

  199,742,217.98

  15.58%

  62.16%

  67.86%

  -2.87%

  華北地區

  69,529,430.80

  51,226,379.08

  26.32%

  19.56%

  14.70%

  3.11%

  華中地區

  79,770,567.09

  57,601,561.40

  27.79%

  10.02%

  9.95%

  0.04%

  報告期內,公司在緊緊圍繞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前提下,還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採購方面,加強供應商管理和維護,優化供貨渠道,力求同價質最優,同質價最廉;注重存貨庫存管理減少非常損失,根據生產經營計劃設定經濟訂貨量,保證原材料新鮮度、減低庫存佔用資金成本。

  生產方面,緊抓生產管理,圍繞生產經營目標嚴格考核, 「三提六降」向生產要效益。截止報告期末公司食用菌日產能達965噸,報告期內食用菌產量達13.49萬噸,規模優勢明顯,其中雙孢菇產品日產能居行業領先地位,多品種協同發展的公司戰略得到進一步落實。

  銷售方面,疫情期間傳統銷售模式受到挑戰,公司加速探索生鮮電商、連鎖餐飲、商超系統等新銷售模式,重新認識市場,快速整合銷售資源,調整包裝規格,從傳統的to B向to B+to C邁進,有效地拓寬了銷售渠道。

  技術方面,加強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對原有技術骨幹重點培養,並從行業引進高質量技術人才,逐步形成對技術難題廣泛交流,重點突破的長效機制,以技術長青保障公司穩健發展。

  重大項目建設方面,公司積極推進在建項目的實施,其中五河眾興「年產4萬噸雙孢蘑菇工廠化生產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安徽眾興「年產2萬噸雙孢蘑菇及11萬噸堆肥工廠化生產項目」滿產,其他在建項目都按照進度穩步推進。

  股份回購方面,公司繼續實施並履行完畢了第二期社會公眾股份回購方案。

  眾興菌業主要業務

  公司是專業從事食用菌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工廠化現代農業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以現代生物技術為依託,以安全生產為保障,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綠色、安全、高品質的食用菌產品;目前已在甘肅、陝西、山東、江蘇、河南、吉林、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建立了食用菌生產基地,主要經營範圍為食用菌、藥用菌及其輔料的生產、銷售,微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技術、農業新技術的研發、應用、研究、推廣,農副土特產品的生產、加工及銷售。

  主要產品及用途

  本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食用菌產品為金針菇和雙孢菇鮮品,其中金針菇產銷量佔80%以上。

  1、金針菇

  金針菇屬口蘑科小火焰菇屬的真菌,又名金菇、 構菌、樸蕈、毛柄金錢菌等,因其菌柄細長,似金針菜而得名。在自然界廣為分布,中國、日本、俄羅斯、歐洲、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在中國北起黑龍江,南至雲南,東起江蘇,西至新疆都適合其生長。其為菌藻地衣類食用菌,在人工栽培狀態下從培養基中吸收有機物質,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胺基酸、維生素等。金針菇富含胺基酸,對促進智力發育及增強記憶力有裨益,有「益智菇」的稱號;能夠增強機體的生物活性,促進體內新陳代謝,有利於食物中各種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有「一休菇」的美稱;同時具有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膽固醇及抗疲勞等功效。

  2、雙孢菇

  雙孢菇屬於真菌門、擔子菌亞門、擔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蘑菇屬,又稱口蘑、圓蘑菇、雙孢蘑菇、白蘑菇、洋蘑菇。歐美各國生產經營者常稱之為普通栽培蘑菇或紐扣蘑菇。雙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費的菇類,有「世界菇"之稱,可鮮銷、罐藏、鹽漬;雙孢蘑菇的菌絲還作為製藥的原料;雙孢蘑菇含有人體必須的6種胺基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P、維生素D等,其營養價值是蔬菜和水果的4-12倍,享有「保健食品」和「素中之王」美稱;雙孢蘑菇所含的酪氨酶能溶解一定的膽固醇,對降低血壓有一定的作用;多糖的醌類化合物與巰基結合,可抑制脫氧核糖核酸合成,在醫學上,有抑制腫瘤細胞活性的作用。

  蘇墾農發

  上半年,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複雜以及農業災害多發頻發等多重壓力, 公司秉持「 三高一控」 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和「 周期性互補、風險性對衝」 的現代產業經營思維, 主動作為、開拓進取,大戰大考中展現國企擔當,經濟運行不斷取得新成果。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合併營業收入 40.66 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 3.24 億元(以上數據未經審計)。

  蘇墾農發上半年經營情況分析(單位:元)

  蘇墾農發

  本報告期(1-6月)

  上年同期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收入

  4,066,176,498.35

  3,083,168,209.75

  31.88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324,070,436.79

  234,500,679.16

  38.20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281,752,364.54

  186,420,022.96

  51.14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94,261,744.99

  -174,322,270.15

  154.07

  蘇墾農發上半年主要業務經營情況

  (一)農業生產量質齊升

  報告期內,公司夏糧生產再創新高。小大麥總產、單產均再創歷史新高, 上半年實現小大麥總產 56.28 萬噸,較上年增長 3.77%;糧食生產取得豐收的同時,夏糧品質依舊維持高位, 入庫種子水分、純度、淨度、發芽率等指標全部符合質量標準;小大麥商品糧色澤正,容重高,病粒少;啤麥淨度、色澤、芽率、粒重等指標符合啤酒麥芽質量要求。

  蘇墾農發主要產品產銷存情況表(單位:萬噸)

  項目

  生產量

  銷售量

  庫存量

  生產量比上年同期增減

  銷售量比上年同期增減

  庫存量比上年同期增減

  大小麥

  56.28

  19.47

  61.25

  3.77%

  39.11%

  7.32%

  水稻

  17.08

  19.62

  44.56%

  -21.03%

  麥種

  1.03

  0.11

  6.34%

  -51.54%

  稻種

  10.08

  8.35

  1.43

  34.14%

  30.37%

  51.16%

  大米

  14.71

  16.36

  1.19

  27.62%

  14.84%

  113.74%

  食用油

  10.81

  16.21

  5.59

  16.47%

  33.50%

  47.98%

  (二)龍頭企業競進提質

  報告期內,面對疫情影響和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統籌分析研判、及時準確應對,各龍頭企業內強競爭力、外強拓展力,取得積極成效。其中:大華種業突出做好品種研發、市場營銷和質量管控,多個品種自主選育穩步推進,品種測試鑑定和自育品系種性保持工作持續加強,市場營銷力度持續增加, 6 個品種分別通過多個省份引種備案;蘇墾米業突出做好穩生產、保供給、拓市場,上半年大米產量同比增長 46.4%,積極藉助國企擔當提升企業品牌及市場形象,與雀巢中國、旺旺集團、太太樂集團等知名企業建立合作關係,積極開拓抖音直播、微信商城等線上銷售渠道;蘇墾農服突出做好對內保障、對外服務,全力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充分保障公司農業生產,同時對外大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 持續打造「 農技+農資+農機+農產品+農業金融」 的新型農業社會化綜合服務新模式;金太陽糧突出做好油品保供、市場開拓,響應抗疫保供號召,履行國企責任,同時堅持以效益為導向, 構建「 線上+線下」 立體營銷體系,積極開展社區銷售模式,深化與經銷商合作,強化自有品牌推廣。

  (三)現代農業增效提速

  報告期內,公司秉持「 高效、高質、高產、控本」 的發展理念, 紮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一是農業生產全局管控力持續增強。持續調優種植結構和品種布局,優質品種種植面積持續增加,截至 2020 年夏播,公司優質水稻種植面積已達 71.8 萬畝。二是質控管理執行力持續強化。持續加強全面質量管理制度建設,強化組織領導,構建「 總部-分子公司-生產區(加工車間) -大隊(班組) 」 的全面質量管理組織網絡,加強體系運行的監管考核,確保體系高效運行。三是「 三高一控」 技術模式不斷深化。公司創新集成以「 雙季爭早、精確定量栽培」 為核心,以「 高效抗逆應變、病蟲草害綠色防控、實用技術推廣應用」 為關鍵的小麥高產穩產優質抗逆栽培技術體系,並加強推廣應用,推廣適應不同土壤類型、不同區域的播種技術和配套機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行綠色精準新技術,同時堅持全流程、全節點控本管理思路,控本成效明顯。四是土地流轉有序實施。突出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適時有序推進土地流轉項目, 截至 2020 年夏播,土地流轉面積約 19.15 萬畝;同時,公司充分發揮公司管理及技術優勢, 創新開展土地託管服務新模式, 託管服務總面積約 4.10 萬畝。五是綠色高產示範再創佳績。公司持續推動綠色基地建設與全面質量管理同步提升,同時 7 家分公司參加省部級小麥綠色優質高效模式提升活動, 攻關田畝均超 1350 斤, 其中新洋分公司攻關田畝產 1655 斤, 再度刷新江蘇省小麥高產攻關新紀錄。

  (四)科研實力穩步提升。

  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優化科研體制、加大科研平臺建設與研發投入力度,充分發揮科研創新對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力。上半年, 公司制定出臺科研創新激勵方案, 持續調優科研管理組織機構。報告期內, 公司科研成效突出,開發完成優質稻米精深加工產品 3 項, 1 個小麥品種通過國家品種審定, 1 個玉米品種提交國家品種權申請, 1 個品種通過國家聯合體生產試驗, 12 個品種參加國家、省級各類生產試驗, 36 個品系(組合)參加國家、省級各類區域試驗。申報國家、省級等重點科研項目 5 項、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獎 1 項。

  蘇墾農發主營業務

  公司是一家以自主經營種植基地為核心資源優勢,涵蓋農作物種植、良種育繁、農產品加工銷售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等業務的全產業鏈規模化國有大型農業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稻麥種植、種子生產、大米和食用植物油加工及其產品銷售、農資貿易。

  公司以自主生產糧食為基礎,通過承包和流轉土地從事稻麥原糧(含商品糧和種子原糧)種植,通過下屬龍頭子公司從事稻麥種子生產和大米加工業務,主要銷售水稻種子、小麥種子、大米、小麥等農產品。同時,公司以自主經營種植業基地需求為支撐,形成規模化農資採購優勢,取得優質、優價的化肥、農藥以及秧盤等農資供應。公司堅持並大力發展以「 自主經營基地」 、「 規模化」 和「 全產業鏈」 為特點的現代農業,並輔以信息化技術,在水稻種植和大米加工方面運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系統和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充分實現農產品源頭可追溯、風險可管控、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保證農產品安全優質。

  同時,公司依託自身品牌及渠道優勢,堅持「 以種業、米業為主,多產業並舉的全產業鏈發展戰略」 ,立足現代農業,精準布局高附加值產業領域,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依託控股子公司金太陽糧油,從事食用植物油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全面布局健康油脂產業,進一步拓展公司農副食品加工業務,豐富公司「 從農田到餐桌」 產品線,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堅持以全農服務為中心,完善「 農資+農技+農機+農產品+農業金融」 現代農服體系,全力打造蘇墾農服成為「 網際網路+金融+現代農服+規模種植戶」 的一體化農業綜合服務平臺,著力構建提升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業態。

  公司的主要經營模式

  1、稻麥等糧食種植

  公司通過 19 家分公司在自主種植基地上種植水稻、小麥以及大麥等主要糧食作物。公司的自主經營基地全部位於江蘇省內,主要集中於蘇北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縱向跨越江蘇省南北,種植業務採取統一經營和發包經營兩種經營模式,統一經營模式採取「 五統一」 管理方式。公司種植業生產的水稻、大小麥原糧等糧食產品主要用於蘇墾米業的大米加工業務和大華種業的種子生產業務;同時,部分水稻、小麥以及大麥等原糧面向市場銷售。公司高度重視產品質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積極建設標準化體系化產品生產體系,重點建設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系統,實現對條田環境、稻麥種植、農資投入品、大米(種子)生產加工、運輸、倉儲等產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全覆蓋,充分實現「 全員參與、全產品覆蓋、全過程管控」 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目標,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2、種子生產業務

  公司種子生產業務主要為水稻種、小麥種以及大麥種等的選育、制種、加工和銷售,由全資子公司大華種業(含其下屬分子公司)運營。大華種業在制種環節採取以「 公司+基地」 為主、以「 公司+農戶」 為輔的方式制種而取得種子原糧,再將種子原糧加工為種子後對外銷售。大華種業的「公司+基地」制種方式是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的重要內容,依託自主經營規模化種植基地有效保證制種環節種子原糧的數量和質量需求;同時,根據不同年份氣候變化對品種生長的影響,大華種業採取「 公司+農戶」 制種方式作為補充,主要委託大華種業各分子公司周邊農戶制種而取得種子原糧。

  公司生產的種子產品主要包括水稻種(主要為粳稻種)、小麥種、大麥種、玉米種等,主要銷售區域為江蘇省內及周邊省份。其中,大小麥種子和水稻種子是本公司的主導種子產品。

  3、大米加工業務

  公司大米加工業務由全資子公司蘇墾米業(含其下屬分子公司)運營。大米加工業務的稻穀原糧以自產為主、對外採購為輔,主要產品大米可根據用途不同分為民用米和食品工業米。蘇墾米業已建立 ISO 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及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蘇墾米業大米產品納入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是本公司全產業鏈經營模式的重要內容,可以實現從消費者至稻穀原糧種植田間全過程的信息追溯。自 2008 年起,蘇墾米業開始建設農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報告期末, 稻穀原糧種植基地可追溯面積為 82 萬畝;蘇墾米業擁有先進的精米生產線 15 條, 設計生產能力為 41.5 萬噸。

  蘇墾農發民用米主要為中高檔粳米,主要銷往江浙滬區域,部分銷往陝西、 廣東、福建等其他十餘省市,與蘇果超市、杭州聯華、農工商超市、盒馬鮮生、上海聯華等大型連鎖超市建立了穩定的業務合作關係,並在蘇州、杭州等多地開設品牌直營店。同時,蘇墾米業憑藉可靠的質量保障,成為 2013 年第二屆亞洲青年運動會、 2014 年第二屆夏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運動員餐廳大米供應商;取得了向南京市主城區中小學食堂供應大米的資格,並供應大米產品。蘇墾農發食品工業米主要銷售給亨氏聯合、百威英博啤酒、青島啤酒、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五糧液、娃哈哈集團等大型食品企業或酒類企業。

  4、食用植物油加工業務

  公司食用植物油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由控股子公司金太陽糧油(含其下屬子公司)運營。金太陽糧油專注於健康、綠色、中高端類食用油研發與精深加工,其主要採用採購原料油(原油、毛油)及油菜籽後,通過原材料壓榨、浸出,原料油精煉、灌裝等先進生產技術流程,最終製成成品食用油對外銷售。金太陽糧油現擁有超過 27 萬噸的精煉產能、年灌裝 30 萬噸產能的灌裝生產線及配套的注塑吹瓶生產線,擁有獨立的壓榨生產線、浸出生產線;同時還是農業農村部「 國家油菜籽加工技術研發中心」 ,擁有發明、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等共 20 項專利。金太陽糧油旗下擁有「 葵王」 、 「 金太陽」 、 「 地中海皇后」 等多個品牌,產品結構以葵花籽油、菜籽油、大豆油為主,調和油、玉米油、橄欖油等其他油品為輔;產品規格以散油為主,以小包裝、中包裝油品為輔。產品供貨大潤發、農工商、蘇果等全國連鎖超市,精品油銷售覆蓋江蘇、上海、浙江、湖北、山東、廣東等地。同時,金太陽糧油一級葵花籽油還是福臨門、魯花等國內知名品牌優選供應商,也是中糧、恆大、中儲糧等企業 OEM 戰略合作企業。

  5、農資貿易業務

  公司農資貿易業務主要為化肥、農藥、秧盤等農業物資的採購和銷售, 由全資子公司蘇墾農服(含其下屬分、 子公司)運營。蘇墾農服業務模式主要包括對內保障供應和對外社會化服務,對內保障供應是指作為「五統一」生產管理模式的重要一環,蘇墾農服根據統一種植模式下農資使用數量、質量、型號等方面的要求,統一向公司各種植業分公司供應農資;對外社會化服務是指基於對內農資保供形成的優質、低價的採購渠道,自 2018 年下半年起蘇墾農服以包括「農資供應、農技諮詢與培訓、協調金融支持」等業務在內的全農服務,對接自營基地周邊區縣的規模化種植戶,助推農資銷售,提升區域內農業種植現代化水平。

  資料來源:各公司半年報

  期待與您合作、討論交流,18589602397(手機/微信)

  長按二維碼

  獲取更多精彩

  生物技術育種

  

相關焦點

  • 7家體外診斷相關企業入圍一季度「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
    4月初,Wind發布了2020年一季度「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榜單。目前,全球15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上市公司共計7300餘家,能夠入圍500強,無疑代表企業的突出實力。根據榜單顯示,截至3月末,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工商銀行分別以36143億元、33186億元、18096億元市值繼續位列前三。
  • 143家涉環保上市公司2019年業績大數據
    剩餘17家涉及環保的上市公司未公布年報,暫未統計。  說明:雅居樂集團、粵海投資、康佳集團、泰達股份四家公司主業均不以環保為主要方向,但是尤其在環保領域這些公司影響很大,同時環保板塊營業收入在上市公司公報中可被獲得,相關業績經調整後列入營收榜,只是淨利潤未找到分拆依據而不能列入排行。
  • 18家上市玻璃公司上半年「成績單」簡析
    18家企業中,營業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的有7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的有8家;上半年計為虧損的企業為3家……8月如期結束,各大上市玻璃公司也曬完了自己的半年報「成績單」。我們選取了18家在行業內比較有代表性的玻璃行業上市公司,逐一翻閱了它們的半年報。
  • 5家安防攝像頭上市企業業績出爐
    據筆者粗略統計,截止目前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瞳光學、聯合光電、福光股份均已對外公布了2019年的業績快報,從統計的數據來看,上述5家安防類的攝像頭廠商,去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實現增長。在上述5家安防類攝像頭企業中,營收超過百億的企業有兩家,分別是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
  • 科創板9家已過會企業中4家與汽車相關!這些即將「光速」上市的企業...
    截止到6月14日,9家已過會率先登陸科創板的「幸運兒」中,有4家是汽車行業相關的科技企業,他們是天準科技、安集電子、華興源創、杭可科技。     「科創板為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在通過直接融資獲得外部資金後,公司可以真正大膽投入研發,保證公司持續發展。」
  • ...同比增長14%左右。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
    文 / Becky2021-01-07 20:58:02來源:FX168 五糧液:預計2020年淨利潤為199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4%左右。
  • 淨利潤同比增長300%?這些上市工具機企業表現如何?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整體局勢不斷向好,行業運行回升速度加快,大量企業的訂單增長加快。近期,各家上市工具機企業陸續發布了第三季度的企業財報,讓我們看一下這些企業在前三季度的營收情況。 創世紀10月26日晚間發布第三季度報告,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28億元,同比下降42.3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6億元,同比增長312.7%。
  • 浙江A股上市公司2020半年報全部出爐,88%浙股實現盈利
    文|《浙商》全媒體主筆 詹雪龍 上市公司的經營情況是經濟發展的風向標。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加之逆全球化風潮,上市公司的業績更是成為中國經濟「成色」的透視鏡。
  • 12家女裝上市公司2017半年報:11家營收上漲 淨利潤兩極分化
    近日,太平鳥(需求面積:200-500平方米)、歌力思、拉夏貝爾、安正時尚、日播時尚等12家女裝上市公司或以女裝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均發布了2017年中期業績。據贏商網統計,這12家企業上半年營收共168.95億,淨利潤12.13億。其中,11家企業營收上漲,女裝行業一改低迷局面正在回暖,同時淨利潤呈兩極化趨勢,行業進一步分化。
  • 人工智慧最強上市公司 這三家A股企業關注度高
    人工智慧上市公司 一、海康威視(002415)。公司2020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42.7億,同比增長逾1%;實現歸母淨利潤46.2億,同比增長超過9%。報告期內,公司毛利率為49.8%,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淨利率為19.2%,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從業務結構來看,「前端音視頻產品」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二、科大訊飛(002230)。
  • 宗申動力航發子公司半年引兩輪戰投 獲注1.75億資金穩步推動分拆上市
    半年內兩輪共計1.75億元投資完成後,宗申動力對於宗申航發公司的持股比例由97.67%下降至72.2983%,控股地位不變。而外部資金的支持,也將助力宗申航發公司快速發展,為其分拆上市打下穩定基礎。
  • 2016上半年21家水處理上市公司業績對比分析
    截至目前為止,上市公司2016年上半年的營收財報基本都已經披露完畢,據OFweek節能環保網小編統計的A股21家水處理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良好,其中營收超10億的企業有4家,其他的也均超億元,在21家上市企業中,17家企業營收實現了增長,有15家企業淨利潤實現了增長。
  • 盤點:2018上半年26家IVD上市企業利潤一覽!
    IVD上市企業陸續發布了2018年的上半年度報告,讓我們一起從已披露的整理數據中看看這些IVD上市企業的「生存情況」。  此外,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腫瘤基因檢測服務業務與國內超過180家醫院保持了穩定的業務合作,成功測試運行了多家腫瘤NGS實驗室,2018年上半年為超過1.2萬名受檢者提供了腫瘤相關基因檢測服務,檢測結果為臨床診療提供了科學依據。  雖說近年越來越多企業加入基因測序行業,但從11.41億的營收數據來看,華大基因仍然穩坐國內基因測序行業頭把交椅。
  • 2019中國滬深上市公司商標品牌價值百強榜出爐,製造業企業商標品牌...
    在總量上,商標品牌價值佔「百強」企業市值總和的22.40%,比前兩年榜單分別增長了3.38、5.47個百分點,商標品牌價值在企業市值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高,商標品牌價值在上市公司總價值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商標品牌價值總額佔所在上市公司市值總額的比重越高,表明該企業的商標品牌建設成效越大,該品牌的市場競爭優勢也越大。
  • 光伏企業哪家強?86家上市公司85%業績飄紅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截至9月1日,共有86家光伏上市公司相繼發布2020年年中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儘管受疫情影響,但光伏企業業績普遍向好。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86家光伏企業中有49家企業營收實現正增長,佔比57%;而從淨利來看,73家企業上半年業績飄紅,佔比85%。
  • 紹興首富、坐擁三家上市公司的500強企業精工集團債務違約
    01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全部被凍結早在清算所公告精功集團債務違約的兩天前,7月15日,精功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都發布了公告:控股股東精功集團資金出現流動性困難,導致短期融資券「18精功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構成實質性違約。這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為10億元,應付本息金額合計10.51億元。
  • 多重「紅利」加身,超六成風電零部件企業利潤翻番
    持續受益於「搶裝潮」帶來的巨大市場需求,風電零部件企業淨利潤預計大幅上漲,部分零部件企業產能持續擴張。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發稿,共有8家主要風電零部件企業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5家企業利潤翻番,3家企業利潤增長保持在70%左右。
  • 2020湖北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報告:優質企業集聚武漢,發展質量仍有...
    2.前30強中近2/3位於武漢從湖北省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排行榜中排名前30的上市公司城市分布看,有19家位於武漢市,前30強企業中近三分之二位於武漢市。從湖北省整體113家A股上市公司看,武漢市A股上市公司有63家,佔據半壁江山。
  • 十大上市輪胎企業實力排名
    輪胎產業快速發展帶動輪胎企業資本市場的迅猛增長,截止近日,在中國上市的輪胎企業共有10家,分別是:玲瓏輪胎、三角輪胎、華誼集團、通用股份、青島雙星、賽輪集團、S佳通、貴州輪胎、風神股份和浦林成山。(註:華誼集團旗下為雙錢輪胎)2019國內輪胎市場競爭慘烈,電商、環保、貿易戰等諸多因素使輪胎市場混亂不堪,在此情形下十大上市企業戰況如何?
  • 從2019年報看水務環保上市公司發展狀況
    環保上市公司最近兩年經歷了大風大浪,以水處理為主營業務的中小型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又到了上市公司一年一度展示「收成」的時候,理論上,每年的4月30日都將是A股上市公司完成年報披露工作的最後截止日。環保上市公司最近兩年經歷了大風大浪,以水處理為主營業務的中小型上市公司的發展情況如何呢?中國水網根據市值狀況和主營業務選取了5家中小型水務環保企業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