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首富、坐擁三家上市公司的500強企業精工集團債務違約

2021-01-09 花朵財經

在浙江紹興,金良順是資格最老的企業家,也是備受尊敬的紹興首富。木匠出身的他,通過含辛茹苦的資本原始積累以及一系列資本運作,如今坐擁精功科技(002006.SZ)、會稽山(601579.SH)、精工鋼構(600496.SH)這三家上市公司,集團養活了上萬人,是中國500強企業。

精功集團一路走來順風順水,但目前它正在面臨成立以來最大的債務危機。日前,上海清算所發布公告稱,精功集團未能清償到期債務合計約21.1億元。

01

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全部被凍結

早在清算所公告精功集團債務違約的兩天前,7月15日,精功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都發布了公告:控股股東精功集團資金出現流動性困難,導致短期融資券「18精功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構成實質性違約。這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為10億元,應付本息金額合計10.51億元。

據相關報導,紹興市政府有人透露稱,之前政府層面做過協調,但未能阻止相關債權人不斷訴訟和財產保全行動,後續精功集團可能會選擇出售部分資產回籠資金來緩解流動性。

7月19日,精功科技和會稽山相繼公告稱,控股股東精功集團及實控人金良順收到浙江監管局下發的警示函。警示函顯示,精功集團曾將5.57億元募集資金轉給他人使用,目前已經轉回。

警示函提出的其它問題還有:公司迄今未披露2018年度報告。金良順作為公司董事長,對上述行為應承擔主要責任。而今天(7月26日)是證監會勒令金良順及上市公司進行書面回復報告的最後一天。

精功集團在精功科技、會稽山、精工鋼構所佔股份為31.16%、32.97%和16.86%,目前已經質押的比例分別為9.99%、100%和99.93%。換句話說,已經質押殆盡。

在債務違約的情況下,上述股份已經全部被司法凍結及輪候凍結。

02

21億或許不是「雷」的全部

去年8月,大公國際對精功集團的2018年跟蹤評級報告顯示,精功集團已陷入各類債務糾紛,公開融資難度將更大,並稱公開債務的違約概率大幅提升。

今年4月,會稽山、精功科技先後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精功集團由於涉及擔保債務責任,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全部被司法凍結和輪候凍結,凍結期限為三年。

僅僅一個月後,精功集團所持股份又遭輪候凍結。

可能有些童鞋經常看到輪候凍結,知道這事兒不太好,又不知道具體的意思。花朵財經(F-Finance)在此解釋一句,輪候凍結就是說:這家欠債有點兒多,股權已經被凍結了一次預備還債,現在排著隊吧您納,還了第一筆還有第二筆,還了第二筆還有第N筆……

長期以來,大公國際為精功集團的信用等級評級均是AA+,但事發至今,精功集團主體信用評級已經被連續下調,目前已經到了C。

而現在精功集團尚在存續期的信用債還有11隻、共計56億元,其中3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18精功SCP004」將於8月16日到期。

已經爆了的債務雷21億不是雷的全部,這接下來的50多億,也未必是雷的全部。

紹興當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企業界人士告訴花朵財經:精功集團及其下屬企業有民間融資。

03

旗下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堪憂

2018年,精功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0.04億元,較上年的9.50億元增長5.68%,但相對應的歸母淨利潤為573.21萬元,同比下降94.22%,扣非淨利潤則虧損5777.45萬元,同比下降160.84%,是2015年以來首次盈轉虧。

2018年,會稽山實現營業收入11.94億元,同比下降7.36%,淨利潤178億元,同比下降2.26%。2019年一季度,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再次雙降,二者分別同比分別下降13.60%、23.13%。

精工鋼構在發布精功集團債務違約公告的同時,也發布了半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同比增長52-89%。7月23日,又發布了「15精工債」的付息公告。多番利好疊加之下,精工鋼構在一連串大跌後本周收了數個紅盤。

據《經濟日報》報導,今年以來共有97期信用債發生違約,涉及42個發行人,債券餘額約700億元,其中有89隻違約債的發行人為民營企業,數量和規模是去年的兩倍多。

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指出,自2018年的集中違約以來,民企債大量違約的趨勢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年初以來,全部新增違約人均為民企,共計22家,遠超去年同期的12家。未來中小銀行的信用供給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收縮,這將對民營企業融資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2019年下半年新增民企違約人很有可能會明顯多於過去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前期融資過於激進的、業務過於多元化的主體,其暴露出風險的概率更高。

一般來說,下半年的債務違約會多於上半年。2019下半年這才剛剛開頭,接下來的上市公司債務違約或將以更頻繁地來臨。

相關焦點

  • 精功集團又一債券違約曾坐擁3家上市公司 如今已實質違約債券餘額...
    原標題:精功集團又一債券違約,曾坐擁3家上市公司,如今已實質違約債券餘額或達61億元   11月30日晚間,上清所
  • 精功系21億債務違約 紹興富豪金良順陷危機
    總部位於浙江紹興的500強企業精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功集團」)正面臨自成立以來最大危機。   7月17日,上海清算所發布公告稱,精功集團未能清償到期債務合計約21.1億元。就在兩天前,7月15日,精功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精功科技(002006.SZ)、會稽山(601579.SH)、精工鋼構(600496.SH)陸續公告稱,控股股東精功集團資金出現流動性困難,導致短期融資券「18精功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構成實質性違約。這期超短期融資券發行總額為10億元,應付本息金額合計10.51億元。
  • 一周內5隻民企債券密集違約,精功集團首次違約
    債市再現密集違約。上海清算所官網顯示,7月15日至7月18日一周內,接連有5隻民企債券出現違約,規模合計57.6億元,其中4家主體此前就發生過違約。據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報告,年初以來,全部新增違約人均為民企,共計22家,遠超去年同期的12家。
  • 永煤債券違約背後的豫能化集團: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賽跑」
    作為河南省最大國企,豫能化集團能眼睜睜看著永煤控股違約而「見死不救」?事實上,在8月份為永煤控股償還10億元債務後,超500億元短期債務壓頂的豫能化集團,可能已沒有條件繼續慷慨解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在「替子償債」「以債養債」等徵兆出現之前,豫能化集團也曾出現員工欠薪。
  • 胡潤版世界500強,山東1家企業入圍,山東首富的歌爾距離多大
    文|龍溪 來源|商業傳奇 曾幾何時,中國人對世界500強非常一般的特殊熱情。 1989年,中國銀行成為第一家躋身世界500強的企業,在1990年代到21世紀初,很多企業將進入世界500強作為目標。
  • 永煤債券違約背後的豫能化集團危局: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賽跑」
    11月23日下午,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中,永煤控股一位內部人士坦言:「我們已經向(豫能化)集團申請積極的援助,但他們到期債務也比較集中。」作為河南省最大國企,豫能化集團能眼睜睜看著永煤控股違約而「見死不救」?事實上,在8月份為永煤控股償還10億元債務後,超500億元短期債務壓頂的豫能化集團,可能已沒有條件繼續慷慨解囊。
  • 千億國企確認違約:65億元債務、1.44億利息無法償還!旗下4家上市公司
    與之更冷的,或是瀋陽國企老大華晨汽車集團無數債權人的心,今日晚間一紙公告,正式確認65億元債務違約!11月16日晚間,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目前,華晨集團已構成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因企業資金緊張,續作授信審批未完成,造成無法償還。華晨集團此次債務違約對華晨集團本部生產經營造成影響,導致財務狀況惡化,極大影響償債能力。
  • 三胞集團500億債務危機仍在發酵 尚無任何紓困資金施援袁亞非
    中誠信評級公司則稱,2018年4—12月,三胞集團將需償還到期債務共計70.62億元。三胞集團巨額債務背後的債權方不乏銀行機構。據媒體報導,其金融債權大約200億元,最大的債權人為中信系,中信銀行(601998.SH)、中信信託、中信證券(600030.SH)三家債務敞口合計70億元,同城的南京銀行(601009.SH)敞口則為50億元。
  • 2020年企業違約名單!21家1600億!
    來源:信託圈內人  今年共有21家企業「爆雷」違約,其中校企包括北大方正、紫光等,總計違約資金高達1600億左右,這其中包括永煤集團、中信建投等國企。  近期,國企信用風波一石激起千層浪,事件由點及面,迅速擴散引發市場恐慌情緒蔓延。這一風波不是從今年的11月才開始陸續爆雷,而是早有序章。
  • 千億煤企面臨債務衝擊,46隻能源相關債券出現違約
    12月10日,永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泰集團」)披露,「18永泰集團SCP001」應於2018年12月10日兌付。截至兌付日日終,公司未能按照約定將「18永泰集團SCP001」兌付資金按時足額劃至託管機構,已構成實質違約。截至12月21日,永泰能源已明確構成實質性違約的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達13隻,涉及融資金額共141億元。
  • 債務違約頻繁!豫能化2000億債務壓頂 「10月流動性就非常緊張」!下...
    「這實際上是幫集團本部籌資,彌補化工板塊的虧損。前兩期付款陸續收到,但最近即將到期的租金大概率逾期了,豫能化也沒有明確的準信。」前述租賃公司業務人士稱。   記者了解到,在此次「20永煤SCP003」違約前,豫能化部分非標融資已出現違約。而隨著「20永煤SCP003」的債務問題引起市場關注,其債務處置亦是焦點。
  • 2020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出爐:重慶這三家企業上榜
    84家企業價值翻了一番,5家企業漲了上千億美金,以騰訊為首,其他4家為美團、阿里巴巴、拼多多和京東。據悉,此次榜單所指的「中國民營企業」是指總部在中國大陸的非公有制企業。上市公司市值按照2020年10月15日的收盤價計算,非上市公司估值參考同行業上市公司進行估算。市值波動較大和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市值在發布前有部分調整。
  • 危險的關係-華晨債務違約
    公司當日的公告顯示,前一日公司所有存續債券已全部停牌;據統計,這14隻尚未兌付存續債券,餘額合計172億元,到期及回售主要集中在2021年和2022年。據集團2020半年報,集團總負債為1328.4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1.4%(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帳面貨幣資金513億元。
  • 債務違約連環炸!豫能化2000億債務壓頂,下一步破產重整?
    「這實際上是幫集團本部籌資,彌補化工板塊的虧損。前兩期付款陸續收到,但最近即將到期的租金大概率逾期了,豫能化也沒有明確的準信。」前述租賃公司業務人士稱。記者了解到,在此次「20永煤SCP003」違約前,豫能化部分非標融資已出現違約。而隨著「20永煤SCP003」的債務問題引起市場關注,其債務處置亦是焦點。
  • 東南亞十國GDP總量僅次於德國,為什麼世界500強企業只有6家?
    德國2018年GDP總量為3.997萬億美元,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擁有世界500強企業29家。那麼東協十國有多少家世界500強企業?從各國的情況來看,新加坡最多,擁有三家世界500強企業,分別是託克集團,偉創力和豐益國際。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各有一家,分別是馬石油,印尼國家石油公司,泰國國家石油公司。
  • 華峰集團投100億建可降解新材料項目 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營收5年增長...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年來,華峰集團旗下的華峰氨綸、華峰超纖、華峰鋁業三家上市公司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三家公司營業收入5年增長了2.7倍,集團還向「打造國際一流的高品質的新材料供應商」邁進。目前,華峰集團總資產達343.75億元,擁有華峰氨綸、華峰超纖、華峰鋁業三家上市公司,以及十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聚氨酯製品材料主要產銷企業,在全國6個省市及「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國家建有生產基地與銷售公司。
  • 浙江省上市公司超500家!全國第二!五家超1000億市值
    據大象君統計,截至2020年11月13日,浙江省A股上市公司目前已達503家。在中國資本市場迎來建立30周年之際,浙江A股上市公司順利超過500家,總數僅次於廣東,位列全國第二,佔全國八分之一比例。 01 27家總市值各超500億!
  • 西城區上市企業達47家 包含14家世界500強
    來源標題:西城區上市企業達47家 30日,記者從第二屆西城區企業上市工作交流會中了解到,截至目前,西城區已擁有上市企業47家。自《西城區鼓勵和支持企業上市辦法》出臺以來,已累計為98家上市和掛牌企業兌現獎勵資金1.86億元。
  • 債券違約民企成「風暴眼」 逼近500億規模背後如何排雷?
    摘要 【債券違約民企成「風暴眼」 逼近500億規模背後如何排雷?】「近日我們公司又對所持有的債券進行了一波『排雷』,估計不止我們公司,應該整個行業近期情況差不多,違約事件不斷增加。從以往經驗來看,年底往往是更加集中。
  • 資產曾高達2000億,今卻陷入36億債務,帳面百億還不上6000萬利息
    但是誰能想到,東旭光電卻因為「支付不起」,備受關注,引起關注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流動性「緊張」,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東旭光電違約後,帳面流動資金為183億元,但是卻被這千萬的利益所「迷惑」。就在這幾天,東旭光電的股價也隨之下跌。公司市值一度高達千億元,如今已降至162億元,跌至近十年來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