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違約民企成「風暴眼」 逼近500億規模背後如何排雷?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債券違約民企成「風暴眼」 逼近500億規模背後如何排雷?】「近日我們公司又對所持有的債券進行了一波『排雷』,估計不止我們公司,應該整個行業近期情況差不多,違約事件不斷增加。從以往經驗來看,年底往往是更加集中。現在要提前預防,避免到時措手不及。」滬上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違約潮似乎有提前來臨的跡象,7月15日當天共有4隻債券發生違約,分別是中城建的「15中城建MTN001」、精功集團的「18精功SCP003」、勝通集團的「17勝通MTN001」以及康得新的「17康得新MTN002」。其中精功集團為2019年下半年來新增的違約主體。(21世紀經濟報導)

  「近日我們公司又對所持有的債券進行了一波『排雷』,估計不止我們公司,應該整個行業近期情況差不多,違約事件不斷增加。從以往經驗來看,年底往往是更加集中。現在要提前預防,避免到時措手不及。」滬上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違約潮似乎有提前來臨的跡象,7月15日當天共有4隻債券發生違約,分別是中城建的「15中城建MTN001」、精功集團的「18精功SCP003」、勝通集團的「17勝通MTN001」以及康得新的「17康得新MTN002」。其中精功集團為2019年下半年來新增的違約主體。

  上述4家企業全部為民營企業,且2家為化工產業。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91隻債券違約,涉及金額高達492.9億元。

  機構慎對民企發債

  根據上清所的公告,7月15日共4隻債券發生違約,精功集團有限公司的「18精功SCP003」未按時兌付本息,這也是該公司首隻違約債券。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18億元中票「15中城建MTN001」未按時兌付利息構成實質違約,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進入重整程序,無法按時兌付「17勝通MTN001」利息,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17康得新MTN002」也同樣沒有按時兌付利息而發生違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生違約的主體均是民營企業,部分還曾是當地民營企業的龍頭,行業仍然集中在化工。

  違約似乎在加速,進入7月已經有9隻債券違約,若將時間拉長至年初,債券違約數量則增至91隻,涉及金額高達492.9億元。

  海通證券姜超在研報中指出,今年民企債券違約仍甚,新增的24家違約主體中,民營企業共有21家,佔違約主體數的87.5%,較去年的82%進一步提高,共涉及債券餘額469億元。民企實際控制人風險頻發。僅7月以來,A股市場已有4家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被有關機關刑事拘留或批准逮捕。實控人風險主要體現在實控人對企業再融資有顯著影響。另外事前實控人可能利用職權便利「掏空」公司,例如大股東資金佔用問題,事後影響後續項目推進。

  上市公司財務真實性廣受質疑。

  近期,康得新(002450)、康美藥業(600518)以及近期承興國際事件,引起市場對公司財務真實性以及供應鏈金融領域風險的擔憂。2018年企業財務真實性有所惡化,2018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審計結果為非標意見的佔比同比上升2.84個百分點。2018年末信用債發行人中18年年報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的同比增加21家。

  頻頻違約讓機構投資者噤若寒蟬。「現在民企的信用債已經不敢高比例持有,希望通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以前債券違約的情況較少,機構踩上屬於不幸,但是從去年開始爆雷事件此起彼伏,踩中的概率大大增加。想要避雷,一是要加強信用基礎研究工作,對行業和主體要有長期密切的跟蹤;其次則是通過控制倉位。」華南一家大型私募的基金經理張林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不過張林表示,有些風險可以通過調研防範,有些則很難。「比如董事長猥褻這樣的事件,不可能在調研範圍內,有時候運氣也很重要。」

  2360.61億債券發行卡殼

  過去兩年的數據來看,違約的高峰集中在四季度。

  比如,2018年四季度違約債券為60隻,違約金額為418.07億元;2017年四季度違約債券為10隻,違約金額69.29億元,均為當年最高。

  「按照過去兩年的經驗,目前爆雷事件還沒有到高潮,防風險仍然任重道遠。」張林表示。

  對於頻頻爆雷。姜超認為是民企激進擴張+金融去槓桿惹的禍。去年信用違約潮發生的原因是去槓桿導致信用收縮,並且影子銀行萎縮,非標到期難續。過去廣義貨幣M2增速較高,那些前期通過加槓桿的方式過度融資,進行擴張的企業,當去槓桿的大潮來臨,則會出現種種問題。

  「以前經濟發展較快,一些問題可以通過滾動發展被掩蓋起來,現在則隨著實體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新老經濟的換擋,這些存在的問題難以被繼續掩蓋,逐步暴露出來,借新還舊的把戲不能為繼,造成資金鍊斷裂的窘境。在債務違約頻頻,以及資金面有所收緊的背景下,債券違約以及發行失敗或成常態。」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近幾年一直表現較好的房地產行業也加入了違約大軍。安徽第一大房企國購投資今年就有多隻債券違約。

  違約潮讓債券發行變得異常艱難,今年有321隻債券取消或者推遲發行,涉及金額2360.61億元。

  「本來準備今年6月份發一隻短融,不過和承銷商溝通之後還是準備放棄了。目前市場環境較為謹慎,拿券的積極性很低,如果強行發行,可能面臨認購不足的窘況,既然這樣不如再等等看,等到市場回暖,信心恢復的時候再發。」深圳一家製藥企業的財務總監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一周內5隻民企債券密集違約,精功集團首次違約
    債市再現密集違約。上海清算所官網顯示,7月15日至7月18日一周內,接連有5隻民企債券出現違約,規模合計57.6億元,其中4家主體此前就發生過違約。據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報告,年初以來,全部新增違約人均為民企,共計22家,遠超去年同期的12家。
  • 2020年債券違約數量同比降36% 警惕違約率與評級符號倒掛
    經歷過2019年的債券違約大年之後,今年的債券市場違約形勢如何?經濟觀察報記者根據Wind統計,截至2020年9月23日,2020年違約主體共計38家,違約債券94隻,涉及違約金額1128億元。違約主體同比下降28.3%,違約債券數量同比下降36.05%,違約主體與違約債券只數相比2019年有所緩解。
  • 20億債券違約背後,千億校企北大方正迎來新東家
    原創: 貓妹小姐姐 貓財經12月2日,北大方正集團發布了超短期債券19方正SCP002未能按期償付本息的公告,成為了我國首個債券違約的高校企業。該債券由北大方正集團於3月4日發行,發行規模20億元,於3月6日起息,票面利率4.94%,兌付日為12月2日。在債券違約的第二天,方正集團召開了投資者電話會。會議上,方正集團表示正在引入大型央企作為戰略投資者,但未透露債券違約的原因。很快地,這則消息在電話會召開的當天就通過媒體的報導流向了市場。
  • 去年178隻債券違約 涉及金額達1424億元
    根據統計,去年新增違約主體共38家,其中民企達到了34家,佔比近九成。首次違約的明星企業就有康得新、龐大集團、三胞集團、北大集團等。從新增違約主體行業分布來看,較為分散,包括綜合、商貿、建築、機械設備、化工、有色金屬、輕工製造、食品飲料、房地產等。
  • 永煤債券違約背後的豫能化集團: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賽跑」
    這家與子公司在資金上深度捆綁的河南最大國有控股集團,還隱藏著更多困境,一場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的「賽跑」正在進行。永煤「求援未果」:豫能化500億短債壓頂實質違約十餘天后,在主承銷商光大銀行、中原銀行的召集下,「20永煤SCP003」持有人會議於11月23日連夜召開。作為發行人的永煤控股,並沒有再次等來豫能化集團的援助。
  • 永煤債券違約背後的豫能化集團危局: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賽跑」
    這家與子公司在資金上深度捆綁的河南最大國有控股集團,還隱藏著更多困境,一場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的「賽跑」正在進行。圖片來源:公司官網截圖永煤「求援未果」:豫能化超500億短債壓頂實質違約10餘天后,在主承銷商光大銀行、中原銀行的召集下,「20永煤SCP003」持有人會議於11月23日連夜召開。
  • 民企信用能力演化及困境探索
    以山東互保圈為例,自2018年以來,山東多家龍頭企業爆發債務危機,從山東金茂開始,隨後蔓延至東辰控股及大海集團,後又逐漸擴散至勝通集團、齊成石化、萬達集團及亞通石化,山東互保圈信用風險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此外,企業關聯方資金拆借較多且佔用期限較長,會影響企業資產的實際變現能力。民企一旦在此方面問題加重,由於沒有國企背後的政府和股東等外部支持,將會極大地影響企業流動性,甚至引發債務違約等。
  • 精功集團又一債券違約曾坐擁3家上市公司 如今已實質違約債券餘額...
    原標題:精功集團又一債券違約,曾坐擁3家上市公司,如今已實質違約債券餘額或達61億元   11月30日晚間,上清所
  • ...其實早有預兆,年內115隻債券違約1330億,近期53隻債券427億取消...
    自11月10日永煤違約事件以來,已經有53隻債券取消發行,規模合計427.3億。財聯社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的債券違約率實際低於去年同期。本次永煤控股所在的河南近四年來僅有14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總計81.40億元,在各省市中排第12名。截至目前,我國企業債券累計違約81.4億元,僅佔存量企業債券的0.2%,遠低於信用債市場1-1.20%違約率。
  • 危險的關係-華晨債務違約
    作者:沈奇 安然1、華晨違約事件10月24日,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存續債券「17華汽05」,發生實質性違約;原本應於23日兌付本金10億元,利息5300萬元。這是繼此前銀行貸款、信託以及保險資金債權計劃違約之後,華晨集團首次在公開債券市場上違約。
  • 265億豫能化及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 因部分持有人拒絕展期
    原標題:265億豫能化及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 因部分持有人拒絕展期   備受市場關注的永煤債券違約風波,又有了新進展。
  • 債券融資動態與違約事件觀察雙周報
    地方債增長迅速,8月信託發行規模高於2018年月均值,社融呈復甦趨勢。在擴基建、控房價泡沫的政策大方向下,地方債的增長空間較大,房地產信託的增速會減弱。寬貨幣寬信用政策降低了企業債券違約風險,地方債融資需要一個更高的債券投資信心環境。資金面的改善,企業償付債務的能力在增強。違約債券數量減少,並無新增違約主體。
  • 九卦|如何預測債券實質違約的可能性?
    ,可以發現標準債券定價曲線本身說明公司債、企業債和金融債的定價穩定性差異,上述預期差異也導致部分年份債券不穩定性定價較明顯,預期違約概率較高,與實質性違約存在關聯性。同時,將不穩定性分布情況利用期限限制、違約概率限制,實質研究中可以發現與實質性債券違約存在關聯性,即不穩定性預期模型可有助於判斷債券實質違約情況,提升債券定價判斷水平。最近一段時間,伴隨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的風險傳導,債券市場周期性違約風險暴露呈現加速態勢,雖然全國經濟復甦呈現加速狀態、但是全球預期經濟下行壓力並未緩解,供給側結構改革仍處於深化調整階段。
  • 紹興首富、坐擁三家上市公司的500強企業精工集團債務違約
    木匠出身的他,通過含辛茹苦的資本原始積累以及一系列資本運作,如今坐擁精功科技(002006.SZ)、會稽山(601579.SH)、精工鋼構(600496.SH)這三家上市公司,集團養活了上萬人,是中國500強企業。精功集團一路走來順風順水,但目前它正在面臨成立以來最大的債務危機。日前,上海清算所發布公告稱,精功集團未能清償到期債務合計約21.1億元。
  • 債券「結構化」 那些事兒
    舉個可能不恰當的例子: 發行人or關聯方認購資管產品1個億; 資管產品管理人認購目標債券2個億,發行人實際取得的淨融資為1個億。槓桿為1:1。
  • 獨家丨部分持有人不同意展期,265億豫能化及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
    但部分債權人並不同意展期方案,這意味著265億豫能化及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  另據記者了解,本次預溝通會持續了近90分鐘,共10餘家債券持有人參與。發行人及主承提出的方案是「20永煤SCP003」展期270天、利率不變,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但部分債券持有人反對這一方案,提出先償還一部分本金展期一部分,新增抵質押或擔保,不能再有資產劃出等意見,但並未獲得回應。
  •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此前曾無償劃轉資產
    永煤集團的母公司為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南能源」),後者是河南規模最大的國企。這次債券違約也成為繼遼寧國企華晨、盛京能源債券接連出現違約之後,又一家國企債券毫無徵兆地違約。 永煤集團表示,將通過多渠道積極籌措兌付資金,爭取儘快向投資人支付債券本息。
  • 265億交叉違約追趕永煤和豫能化!這一次能否過關?
    永煤是河南省國有大型煤炭企業,控股股東為豫能化,永煤資產佔豫能化的六成。11月10日永煤旗下「20永煤SCP003」違約後,母公司豫能化也受到外界關注。根據債券募集書條款,一旦永煤違約,豫能化的相關債券也將觸發交叉保護條款,企業預警通顯示,截至11月30日,永煤存續22隻債券,總規模為219.1億元,其中105億元將於一年內到期。
  • 3600億校企獲喘息:20億債券成功展期 發生了什麼?
    來源:債市觀察原標題:3600億校企獲得喘息!20億債券成功展期,這21天都發生了什麼?從12月2日債券違約到23日成功獲得展期,「中國最大校企」方正集團獲得喘息機會。就在「19方正SCP002」寬限期到期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市場終於等來了這只不久前違約債券的好消息。01成功展期,400億債券獲喘息不久前的12月2日,方正集團發行的20億元的超短期融資券「19方正SCP002」發生違約,未能按時兌付本息。
  • 又一AAA級國企出事了,永煤控股債券爆雷背後:員工欠薪、子債父償
    這家與母公司在資金上深度捆綁的企業,還隱藏著更多困境……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永煤控股,11月有多家發債企業遇困,它們數量不多,但主體多為國企,債券存量規模較大、信用事件發生前均為AAA評級。經此一事,債市中的「國企信仰」是否被徹底打破?截至目前,今年債券市場違約金額達1262.83億元,未來影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