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78隻債券違約 涉及金額達1424億元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宋清輝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去年,債務違約頻現。根據WIND統計,去年發生違約的債券有178隻,涉及金額達1424.08億元。其中,涉及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超過30家。

根據統計,去年新增違約主體共38家,其中民企達到了34家,佔比近九成。首次違約的明星企業就有康得新、龐大集團、三胞集團、北大集團等。從新增違約主體行業分布來看,較為分散,包括綜合、商貿、建築、機械設備、化工、有色金屬、輕工製造、食品飲料、房地產等。

去年1月15日,康得新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兌付資金「18康得新SCP001」,違約本金為10億元,此後,「18康得新SCP002」、「17康得新MTN001」、「17康得新MTN002」陸續違約。*ST康得去年也因此暴跌54%,目前已面臨退市風險。

去年12月2日,北大方正集團公告稱,截至2日,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資足額償付資金,「19方正SCP002」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20.73億元,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這也是近年來罕見的校企債券違約。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違約主體在違約前評級普遍較高。數據顯示,新增違約主體違約前1個月主體評級情況多集中於AA類,其中A以上的企業主體評級達到24家,高評級信仰被不斷打破。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在去槓桿的背景下,隨著外部融資環境的變化,槓桿很難繼續擴張。部分企業經營不佳,融資難度加大,增加了債務違約的可能性;此外,一些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比例過高,也導致了債券違約的爆發。」

在財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超明看來,違約事件頻發主要源於三方面:一是經濟下行背景下,部分管理能力較差、風控能力偏弱的企業現金流緊張;二是去年下半年國內債券、信託項目到期規模較多,企業面臨的償債壓力有所加大;三是貨幣政策整體保持定力,更多通過結構性方式投放流動性,這意味著在行業競爭中逐步被淘汰的企業所面臨的融資環境整體偏緊。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多家券商踩雷違約債券,其中就包括西南證券、國元證券等上市券商。

如西南證券8月23日代表資管計劃向重慶第一中級法院提起訴訟,被告方為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從訴訟請求來看,西南證券擬申請被告方就「16皖經02」未能根據約定履行回售義務承擔違約責任,償付債券本金及利息(21160萬元)、違約金、逾期利息、律師費、訴訟費等。

記者注意到,監管層對債券違約風險頗為關注。去年9月,證券業協會分別在上海和廣州舉辦兩期證券公司債券違約風險處置專題培訓班。培訓對象主要是券商債券承銷、受託管理、債券投資、合規風控部門負責人及業務骨幹。

光大證券表示,發債時,政策寬鬆,而到期時,外部環境劇烈變化,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市場避險情緒高漲,導致違約債集中爆發。民企特別是中小民企抵禦風險能力較差,在此周期中最為「受傷」。在包商銀行事件影響下,未來中小銀行的信用供給會不可避免的出現收縮,這將對民營企業融資造成不利影響。前期融資過於激進的、業務過於多元化的主體,其暴露出風險的概率更高。

讀創編輯陳燕青

相關焦點

  • 永泰能源復牌首日跌停,違約債券增至178億
    「18 永泰集團 SCP001」為2018年3月14日發行的10億元270天期超短融券,本計息期債務融資工具利率為7.50%,應付本息金額為10.55億元。一周前,永泰集團在中國貨幣網公告稱,受永泰能源債券違約事件影響,公司正常融資功能基本喪失,短期流動性極度緊張,導致「18永泰集團SCP001」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 千億煤企面臨債務衝擊,46隻能源相關債券出現違約
    截至兌付日日終,公司未能按照約定將「18永泰集團SCP001」兌付資金按時足額劃至託管機構,已構成實質違約。截至12月21日,永泰能源已明確構成實質性違約的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達13隻,涉及融資金額共141億元。永泰能源主體評級從AA+下降至CC,面臨信用危機。不僅如此,其控股股東永泰集團也發生1項債券違約,涉及金額10億元。
  • ...其實早有預兆,年內115隻債券違約1330億,近期53隻債券427億取消...
    自11月10日永煤違約事件以來,已經有53隻債券取消發行,規模合計427.3億。財聯社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的債券違約率實際低於去年同期。本次永煤控股所在的河南近四年來僅有14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總計81.40億元,在各省市中排第12名。截至目前,我國企業債券累計違約81.4億元,僅佔存量企業債券的0.2%,遠低於信用債市場1-1.20%違約率。
  • 一周內5隻民企債券密集違約,精功集團首次違約
    債市再現密集違約。上海清算所官網顯示,7月15日至7月18日一周內,接連有5隻民企債券出現違約,規模合計57.6億元,其中4家主體此前就發生過違約。據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報告,年初以來,全部新增違約人均為民企,共計22家,遠超去年同期的12家。
  • 債券融資動態與違約事件觀察雙周報
    寬貨幣寬信用政策降低了企業債券違約風險,地方債融資需要一個更高的債券投資信心環境。資金面的改善,企業償付債務的能力在增強。違約債券數量減少,並無新增違約主體。新六師城投債、海南美蘭機場債在違約幾天後兌付的技術性違約,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融資主體、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對債券兌付的努力。
  • 債券違約民企成「風暴眼」 逼近500億規模背後如何排雷?
    違約潮似乎有提前來臨的跡象,7月15日當天共有4隻債券發生違約,分別是中城建的「15中城建MTN001」、精功集團的「18精功SCP003」、勝通集團的「17勝通MTN001」以及康得新的「17康得新MTN002」。其中精功集團為2019年下半年來新增的違約主體。   上述4家企業全部為民營企業,且2家為化工產業。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91隻債券違約,涉及金額高達492.9億元。
  • ...付不起1600多萬利息,科技白馬漲停後宣布債券違約,牛散小鱷魚踩...
    又一公司宣布債券違約。東旭光電連續債券違約12月2日晚間,東旭光電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流動性緊張等原因,致使應於2020年12月2日兌付利息款項的2016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16東旭光電MTN002」未能如期兌付,造成違約。這是華晨、永煤、紫光等之後又一個宣布違約的債券。
  •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此前曾無償劃轉資產
    截至今日日終,我公司仍未收到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 同一日,永煤集團發布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公司未能按期籌措足額兌付資金,「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涉及本息金額共10.32億元。公司將通過多渠道積極籌措兌付資金,爭取儘快向投資人支付債券本息。
  • 永煤集團又有兩期10億債券違約,觸發交叉保護條款
    上述兩隻債券應付本息金額合計約20.57億元,應於11月23日兌付,主承銷商均為中信銀行,聯席主承銷商分別為鄭州銀行和華夏銀行。23日,上海清算所公告稱,未收到「20永煤SCP004」及 「20永煤SCP007」付息兌付資金。截至11月10日,永煤集團擁有存續債券23隻,存續債規模234.1億元。
  • 避雷針狂閃,這22隻債券爆雷股你有嗎?
    今年以來債券違約依舊不斷爆發,部分公司甚至出現多隻債券無法兌付。Wind數據顯示,目前A股共有12家上市公司自身發行的債券出現違約,涉及22隻相關債券,總計餘額136.27億元。其中永泰能源、*ST康得和*ST秋林都有2隻以上債券發生違約,債券餘額均超10億,規模較大。而其餘上市公司則僅有1隻債券違約,餘額也相對較小。值得一提的是永泰能源是上市公司中發生違約債券數量和金額都最大的一家。共涉及6隻債券違約,合計餘額50億元。
  • 2020年債券違約數量同比降36% 警惕違約率與評級符號倒掛
    經歷過2019年的債券違約大年之後,今年的債券市場違約形勢如何?經濟觀察報記者根據Wind統計,截至2020年9月23日,2020年違約主體共計38家,違約債券94隻,涉及違約金額1128億元。違約主體同比下降28.3%,違約債券數量同比下降36.05%,違約主體與違約債券只數相比2019年有所緩解。
  • 永煤債券違約風波蔓延 交易商協會對海通證券等開展自律調查
    原標題:永煤債券違約風波蔓延,交易商協會對海通證券等開展自律調查   永煤控股債券違約風波繼續蔓延。
  • 永煤控股資金流暫時性危機 10億元債券實質性違約
    永煤控股流動負債有979.49億元。11月10日,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截至2020年11月10日終,公司未能按期籌措足額兌付資金,「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金額共計10.32億元。永煤控股表示,公司將通過多渠道積極籌措兌付資金,爭取儘快向投資人支付債券本息。
  • 債市遭遇600億違約洗禮 信用市場痛苦重構
    自2014年3月份「11超日債」開啟國內債券實質性違約的序幕以來,「劇情」在今年進入階段進高潮。近日,第一財經根據公開數據統計顯示:超日債以後,截至到目前,我國境內提示債券違約風險的發債主體就已接近40家,涉及債券超過50隻,金額約為600億元。
  • 皖經建73億債券違約,14家金融機構踩雷
    0273億債券違約,14家機構踩雷實際上,除了「16皖經02」、「16皖經03」之外,皖經建名下還有多隻債券發生違約,涉及多家金融機構。2019年7月15日,皖經建首次債券違約,未能按時兌付「16皖經02」的回售資金。隨後,「16皖經建MTN001」等多隻債券接連違約。
  • 申萬宏源證券踩雷違約債券 資管收入現下滑頹勢
    由於超級短期融資券(以下簡稱「超短融券」)的續發渠道通暢,是企業作為短期現金流調節的手段,有業內人士指出,該筆債券違約,或說明北大方正現金流緊張。數據顯示,北大方正負債總規模為3000億元左右。在此情況下,市場擔憂或將觸發北大方正其他債券的交叉性違約。申萬宏源集團有限公司(000166.SZ)旗下子公司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萬宏源證券」)有兩隻資管計劃持有上述違約債券。
  • 違約事件兩大「主角」又成熱點 一大波債券取消發行
    事件迅速發酵,在市場引發連鎖反應:其他同行業(煤炭)、同資質(弱國企)、乃至同省(河南)發行主體的信用債慘遭殃及,二級市場幾乎遍地賣盤,而一級市場也頻繁取消發行,多隻基金淨值出現大幅下跌……  此前,永煤控股已透露劃付債券付息資金。
  • 涉及千億國企債券爆雷,交易商協會出手
    根據調查獲取的線索並結合相關市場交易信息,發現海通證券及其相關子公司涉嫌為發行人違規發行債券提供幫助,以及涉嫌操縱市場等違規行為,涉及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和交易所市場公司債券。「AAA級」永城煤電債券違約多達20隻債券已觸發交叉保護條款這一切都要從永城煤電債券違約說起。
  • 2020年企業違約名單!21家1600億!
    目前紫光集團存續債券共計12隻,債券存量累計174.46億元。,涉及回售金額2億元,利息1580萬元。這兩隻債券分別於4月21日、5月7日構成實質違約。「15 新華聯控 MTN001」發行總額為10億元,期限5年,利率6.98%。到期兌付日應兌付本息金額10.698億元。「19 新華聯控 SCP002」和「19 新華聯控 SCP003」 發行金額則合計13.6億元。
  • 假央企又違約了!!累計違約230億!!!
    據公告稱:「15城六局」債券應於8月13日兌付回售本金10.5億元和債券第三個付息年度利息7350萬元;由於公司目前的主要資產被查封凍結,且流動性較為緊張,無法按期償付本期債券到期應付的回售本息。截至報告出具日,公司未能將本期債券回售兌付本息資金劃付至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銀行帳戶,本期債券發生實質性違約,公司目前正協商後續債務償還計劃。中城投六局歷史發行債券6隻(圖2),目前存續債券3隻,餘額15.5億元。除本次違約的債券15城六局外,其餘兩隻債券下一行權日均在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