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者網
近日,北大方正債券違約,而持方申萬宏源證券還持有北大方正其他債券。有業內人士指出,持方或將發生資管業務收入下滑、聲譽不佳等系列連鎖影響。
《投資壹線》汪下弟
近日,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大方正」)旗下「19方正SCP002」違約未兌付。由於超級短期融資券(以下簡稱「超短融券」)的續發渠道通暢,是企業作為短期現金流調節的手段,有業內人士指出,該筆債券違約,或說明北大方正現金流緊張。數據顯示,北大方正負債總規模為3000億元左右。在此情況下,市場擔憂或將觸發北大方正其他債券的交叉性違約。
申萬宏源集團有限公司(000166.SZ)旗下子公司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萬宏源證券」)有兩隻資管計劃持有上述違約債券。此外,其還有多隻資管計劃持有北大方正其他未到期債券,共計持有份額1.47億元。若這些債券發生交叉性違約,或被機構拋售,申萬宏源證券資管計劃的淨值也將下滑,引發資管業務收入縮水。
「踩雷」違約債券
企業預警通APP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申萬宏源證券旗下兩隻資管計劃均持有「19方正SCP002」,其中申萬宏源穩利4號持有1998萬元份額,申萬宏源穩利1號持有1998萬元份額,合計近4000萬元,佔總規模比重近2%。
12月2日晚間,上海清算所發布《關於未收到「19方正SCP002」付息兌付資金的通知》顯示,當日為「19方正SCP002」的付息兌付日,截至日終,未收到北大方正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北大方正也在上海清算所公告稱,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19方正SCP002」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
「19方正SCP002」是銀行間債券,於2019年3月7日上市,發行規模為20億元,債券期限為0.74年;本金和利息均違約,未兌付金額為20.73億元。
騰訊企點QTrade聯合創始人、總裁劉芳菲告訴《投資壹線》,北大方正是大企業,這麼大的企業只要還有正常的周轉能力,不會隨意在債券市場進行公開性違約,因為後續連鎖反應較為嚴重。如果企業真的選擇公開債券違約,說明其現金流可能出現了大問題。
北大方正亦表示,儘管9月份報表顯示集團帳上有450億元現金,但大部分受限或者屬於集團子公司。本部之前還有不到80億元資金,但後續存在銀行抽貸,每月平均需面臨百億負債,集團現金流壓力大。
一位負責「19方正SCP002」違約債券維權的律師告訴《投資壹線》,我們正在徵集委託,都是和機構在談。
而「19方正SCP002」違約對持方申萬宏源證券會有何影響呢?
劉芳菲向《投資壹線》表示,北大方正違約之後,旗下其他債券評級可能會被調低。對於持有違約債券的資管計劃來說,會對違約債券重新進行估值。「資管計劃可能以很低價格把違約債券賣掉,甚至觸及平倉線,以贖回錢止損,而這個資管計劃可能也將無法存續,導致產品聲譽受到影響。」
「另外,除違約債券外,北大方正其他的債券估值更應該被關注。這些債券雖然目前並未違約,但是在同一主體下,可能會以很低的價格被拋售,或者一些機構出於投資限制、風險控制的原因會賣掉。市場上便有機構專門買這些價格便宜的債券,比如原來是100元,現在變成20-30元。」劉芳菲同時表示。
資管收入下滑
截至2019年9月30日,申萬宏源證券旗下資管計劃還持有「18方正14」、「18方正05」、「18方正02」、「16方正02」四隻未到期債券,共計持有份額1.47億元。上述四隻債券的規模分別為20億元、30億元、17.3億元、15.1億元。
「18方正14」的機構持倉顯示,申萬宏源日新月異17號、申萬宏源日新月異24號、申萬宏源日新月異2號、申萬宏源日新月異20號、申萬宏源日新月異7號持有市值分別為1003.70萬元、802.92萬元、702.64萬元、702.64萬元、501.87萬元,總計持有市值為3713.77萬元。
「18方正05」的機構持倉顯示,申萬宏源日新月異8號持有市值為1004.64萬元。
「18方正02」的機構持倉顯示,申萬宏源日新月異8號、申萬宏源日新月異12號、申萬宏源日新月異14號、申萬宏源日新月異3號、申萬宏源日新月異4號持有市值分別為2008.20萬元、2005萬元、1006.08萬元、1006.08萬元、1002.50萬元,總計持有市值為7027.86萬元。
「16方正02」的機構持倉顯示,申萬宏源日新月異10號、申萬宏源日新月異6號持有市值分別為1985.08萬元、992.34萬元,總計持有市值為2977.42萬元。
券商的資管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兩部分,一部分是跟規模相關的管理費,即根據在管規模以年化利率計提;另一部分則是超額業績報酬,即超過投資者預期的回報之後,券商還可以提取超額業績回報。
此前,申萬宏源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資產管理及基金管理業務手續費淨收入為5.47億元,去年同期為7.19億元,同比減少1.72億元,下降23.86%。
針對上述種種問題如何解決,《投資壹線》致函申萬宏源,截至發稿未獲回復。(投資壹線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