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再現密集違約。
上海清算所官網顯示,7月15日至7月18日一周內,接連有5隻民企債券出現違約,規模合計57.6億元,其中4家主體此前就發生過違約。據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報告,年初以來,全部新增違約人均為民企,共計22家,遠超去年同期的12家。
這5隻債券分別為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城建」)201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代碼:101560036,簡稱:15中城建MTN001,規模18億元),精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精功集團」)2018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代碼:011801957,簡稱:18精功SCP003,規模10億元),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勝通集團」)2017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代碼:101767004,簡稱:17勝通MTN001,規模5億元),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得新」)2017年度二期中期票據(代碼:101753016,簡稱:17康得新MTN002,規模10億元),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民投」)2018年度第七期超短期融資券(代碼:011802542,簡稱:18民生投資SCP007,規模14.6億元)。
這當中,中民投、康得新、中城建可謂是違約中的「老司機」。
中民投自今年2月以來,就發生過至少2隻債券違約,不過均在違約日後幾天內實現了兌付。如今年4月22日,中民投未足額兌付「18民生投資SCP004」,但在4月24日完成了兌付。5月28日,中民投未額度兌付「18民生投資SCP005」,但在5月31日完成了兌付。7月18日,中民投18民生投資SCP007因為只兌付了部分債券本金和利息,構成違約。
規模為10億元的「17康得新MTN002」違約7月15日也因未能足額償付利息,構成實質性違約。康得新的危機在今年1月就出現了,15億短期融資券無法兌付,但帳面上卻躺著200億元現金。雖然康得新年報上顯示其在2018年末帳上有153億元現金(含遭受質疑的122億元存款),但其發行的兩隻債券「18康得新SCP001」與「18康得新SCP002」於1月15日、 21日相繼違約,這兩隻違約債券本息合計15.63億元,遠低於康得新153億元的帳上資金。證監會於7月5日發布公告稱,康得新涉嫌在2015-2018年期間,通過虛構銷售業務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並通過虛構採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等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通過上述方式,康得新共虛增利潤總額達119億元。根據相關法規,康得新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股票自2019年7月8日起停牌。
據天眼查信息顯示,中城建目前正面臨的法律訴訟多達266起,部分股權被凍結,部分銀行帳戶及資產已被查封或保全。今年以來相繼有中城建2011年第一期中期票據(15.5億元)、2012年第一期中期票據(10億元)、2012年第二期中期票據(10億元)和2016年第一期中期票據(18億元)違約,違規規模53.5億元。
今年3月15日,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但具備重整條件,山東省東營市中級法院裁定受理了勝通集團的重整申請。據中國貨幣網,在17勝通MTN001違約前,勝通集團的「16 勝通 MTN001」就已經違約過。
不同於上述四家企業的是,精功集團有限公司此次屬於首次違約。據官網介紹,精功集團是浙江紹興當地大型民營企業,創立於1968年,連續入選中國企業500強和民營企業500強,目前註冊資本12億元。精功集團還分別直接持有上市公司會稽山(601579.SH)和精功科技(002006.SZ)股份32.97%、31.16%,並通過精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間接持有精工鋼構(600496.SH)股份。
據《經濟日報》報導,今年以來共有97期信用債發生違約,涉及42個發行人,債券餘額約700億元,其中有89隻違約債的發行人為民營企業,數量和規模是去年的兩倍多。
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指出,自2018年的集中違約以來,民企債大量違約的趨勢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善。年初以來,全部新增違約人均為民企,共計22家,遠超去年同期的12家。未來中小銀行的信用供給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收縮,這將對民營企業融資造成較為不利的影響,2019年下半年新增民企違約人很有可能會明顯多於過去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上半年。前期融資過於激進的、業務過於多元化的主體,其暴露出風險的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