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有預兆,年內115隻債券違約1330億,近期53隻債券427億取消...

2021-01-09 財聯社

財聯社(上海,記者 王可)訊,11月19日,今年第115隻違約債券出現,福建福晟未能到期支付「18福晟02」債券的6.31億本息。同日,有175隻債券報賣偏離,偏離值最大的為「19三峽平湖MTN001」,偏離值達到2039.85BP。

國企永煤控股債券違約後,近期的信用債市場風起雲湧,多個市場主體相繼違約,債券市場暴跌,並波及到企業的發債融資。自11月10日永煤違約事件以來,已經有53隻債券取消發行,規模合計427.3億。

財聯社記者梳理發現,2020年的債券違約率實際低於去年同期。本次永煤控股所在的河南近四年來僅有14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總計81.40億元,在各省市中排第12名。截至目前,我國企業債券累計違約81.4億元,僅佔存量企業債券的0.2%,遠低於信用債市場1-1.20%違約率。

11月17日,央行旗下媒體發表易綱行長研究文章,其中提到的「打破剛性兌付」引起市場熱議。天風證券研報認為,從長期來看,債券市場會繼續朝著打破剛兌、市場化定價的方向推進。對於中國而言,儘管近期信用事件接二連三,但在30萬億的信用債存量中只能算是個例。

福建福晟債券違約加劇債市不安

11月19日,福建福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福建福晟」)在上交所公告,公司未能按時支付應於當日支付的「18福晟02」回售本金及債券利息共計6.31億元。

福建福晟的危機早有苗頭。早在今年9月2日和11月5日,福建福晟兩次公告,其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和相關債券信用等級被評級機構大公國際連降兩次,由AA+調整為A+。

大公國際認為,福建福晟治理結構變動較大,對其經營穩定性產生一定不利影響,同時福建福晟新增多筆被執行人事項,面臨的管理和法律風險持續上升。據統計,目前福建福晟集團存續債券12隻,存續規模99.25億,到期日主要集中於2021和2022年。

截至目前,福建福晟未披露2020年半年報。根據2019年報,福建福晟總資產為913.95億元,總負債706.64億元,淨資產207.32億元,資產負債率77.32%,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68%,淨負債率131%。福建福晟主要以流動負債為主,流動負債有470.06億,佔總負債比為67%,其一年內到期的短期負債有63.88億元。

福建福晟償債資金來源依賴於外部融資,但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淨負債率、現金短債中,兩項指標高於監管要求的「三道紅線」,未來其再融資將受限。2019年,公司應收帳款和其他應收款項數據飆升,分別由16.18億增長至37.3億,58.21億增長至125.67億,合計佔流動資產的20%。

未來1-2年內集中到期的高負債,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於福建福晟頭頂。疊加近期頻發的債券違約事件,其債券違約也加劇了信用債市場的不安。

(11月19日175債券報賣偏離;數據來源:Wind)

據Wind數據,11月19日,共有175隻信用債報賣偏離,偏離值最大的為「19三峽平湖MTN001」,偏離值達到2039.85BP。

近期,信用評級AAA的國企河南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永煤控股」)10億元超短融「20永煤SCP003」違約,之後,整個信用債市場風起雲湧,之後又有東旭集團、成龍建設集團、天津渤海租賃、永泰能源以及國廣環球傳媒控股等市場主體相繼違約。

目前,信用債市場的跌勢已由之前的熱門債券(如永煤控股、紫光系列債券等)輪轉至整個地方國企領域,多個地方國企債券出現出現暴跌,如新疆伊寧國有資產投資經營(集團)(PR伊寧債)、北京市海澱區國有資產投資集團(19海國鑫泰MTN002)、天津泰達投資控股(19泰達01和19泰達02)、清華控股(16清控01和16清控02)、湖南婁底萬寶新區開發投資集團(16萬寶開投債01)等。

債券市場的暴跌,同時也波及到企業的發債融資。根據Wind統計,自11月10日永煤違約事件以來已經有53隻債券取消發行,規模合計427.3億。在取消發行的同時,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出現抬升,目前在發的債券中,有23隻利率超過4%,其中2隻甚至達到7%。具體來看主要有推遲發行的20漳澤電力CP001(5億元)和取消發行的20連雲港SCP010(3億元)、20豫交運MTN007(18億元)、20徐州經開MTN004(3億元)、20攀鋼Y2(5億元)、20粵珠江MTN003B(7.50億元)、20寧德國投MTN001(8億元)、20甘電債(10億元)、20中材科技SCP005(4億元)、20粵珠江MTN003A(7.50億元)、20象嶼MTN001(5億元)等。

2020年債券違約率並未出現顯著抬升

財聯社記者梳理近年來的債券違約事件發現,2020年的債券違約規模目前並未出現顯著抬升。

(近年債券違約數量和金額;數據來源:Wind)

2020年至今,共有115隻債券違約,違約金額總計為1330.56億元。

就整體趨勢而言,與去年同期相比,2020年的債券違約只數與金額實際上均低於去年同期,新增違約發行人也有所下降。

(2020年債券違約主體行業分布;數據來源:Wind)

就行業分布來看,除去綜合類外,信用債違約只數與金額佔比最高的前三個行業分別為製造業、批發和零售貿易和建築業。對比2016年以來債券違約主體行業分布,2020年的債券違約主體行業分布並未發生顯著變化。

(2016年至今債券違約主體行業分布;數據來源:Wind)

2016年以來的479隻違約債券中,就債券違約主體所屬地域來看,北京以86隻違約債券,總金額999.29億元名列榜首。山東、浙江分別以41隻和39隻債券居於二、三名。雖僅有31隻違約債券,上海境內企業債券違約金額達到434.74億元,僅次於北京。

(2016年至今債券違約主體地域分布;數據來源:Wind)

本次永煤控股所在的河南近四年來僅有14隻債券違約,在各省市中排第11名;違約金額總計81.40億元,各省市中排第12名。

(2016以來各類型企業債券違約只數和金額;數據來源:Wind)

根據企業類型分布來看,2016年至今違約的479隻債券中,超過半數的發行主體為民營企業,達到267隻;其次為上市公司,有108隻債券違約;地方國企和中央國企違約債券數量合計達到86隻,違約金額合計為882.32億元。

相比公司債,企業債的守約情況更好。11月17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今年企業債券未發生違約情況,企業債券的累計違約率處於公司信用類債券的最低水平,違約處置率處於公司信用類債券的最高水平。

根據Wind數據,截至目前,我國企業債券累計違約81.4億元,僅佔存量企業債券的0.2%,遠低於信用債市場1-1.20%違約率。

「打破剛性兌付」,債券市場信仰重塑

11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官微及其下屬媒體《金融時報》發表行長易綱於今年3月份發表的研究文章《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

上述文章提到,「要穩步打破剛性兌付,該誰承擔的風險就由誰承擔,逐步改變部分金融資產風險名義和實際承擔者錯位的情況」,其中的「打破剛性兌付」表述引起市場一片熱議。

文章認為,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宏觀槓桿率上升較快,金融資產風險向銀行部門集中。針對這一問題,須著力穩住宏觀槓桿率,通過改革開放發展直接融資,讓市場主體能夠自我決策、自擔風險並獲得相應收益,由此在保持槓桿率基本穩定的同時,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

11月17日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發改委提出,要充分發揮地方的屬地管理優勢,通過項目篩查、風險排查、監督檢查等方式,做好區域內企業債券監管工作。推動債券市場披露規則統一,共同防範化解債券市場潛在風險。建立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的風險防控工作體系,提前了解風險、儘早處置風險。針對個別苗頭性風險隱患,密切關注相關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督促制定化解方案。

國泰君安研報認為,國企信仰與「大而不倒」的信仰遭受衝擊,永煤違約事件一定程度上衝擊了市場對於部分主體的信仰,債券市場的信仰重塑將更加強化經營基本面研究。一方面,國企信用風險逐漸由「偽國企」向「弱國企」發生擴散,國企信仰真正開始面臨衝擊。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未來對國企信用風險的研判需更多基於其內在經營基本面而非外部支持。另一方面,千億級的大規模企業也開始暴露信用風險,「大而不倒」的邏輯逐漸失效。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從長期來看,債券市場會繼續朝著打破剛兌、市場化定價的方向推進。打破剛兌必然帶來無風險利率的下行,對於股票而言則意味著風險溢價將會上升。在信用風險逐漸市場化定價的環境中,股票資產的風險收益比也在上升。把近期的信用事件放在當前的宏觀背景下來看,貨幣政策已經邊際收緊了半年時間,信用高速擴張的拐點也已經出現,一些疫情前的問題開始逐漸暴露。信用環境在經歷了疫情期間的快速擴張後,正在逐漸回到疫情前以防風險為主的金融周期。對於中國而言,儘管近期信用事件接二連三,但在30萬億的信用債存量中只能算是個例。相比之下,經濟停滯時間更長、復甦斜率更慢的歐美,在明年經濟快速復甦、放水逐漸克制之後,大概率會重複發生在中國市場的故事——流動性溢價上升和利率曲線陡峭化,屆時流動性溢價又會驅動信用溢價上升,可能會看到更多發生在海外的信用風險事件。

相關焦點

  • 一周內5隻民企債券密集違約,精功集團首次違約
    債市再現密集違約。上海清算所官網顯示,7月15日至7月18日一周內,接連有5隻民企債券出現違約,規模合計57.6億元,其中4家主體此前就發生過違約。據光大證券固收研究團隊報告,年初以來,全部新增違約人均為民企,共計22家,遠超去年同期的12家。
  • 債券違約民企成「風暴眼」 逼近500億規模背後如何排雷?
    違約潮似乎有提前來臨的跡象,7月15日當天共有4隻債券發生違約,分別是中城建的「15中城建MTN001」、精功集團的「18精功SCP003」、勝通集團的「17勝通MTN001」以及康得新的「17康得新MTN002」。其中精功集團為2019年下半年來新增的違約主體。
  • 違約事件兩大「主角」又成熱點 一大波債券取消發行
    違約事件兩大「主角」又成熱點 一大波債券取消發行   16日晚間,上清所公告完成「20永煤SCP003」  事件迅速發酵,在市場引發連鎖反應:其他同行業(煤炭)、同資質(弱國企)、乃至同省(河南)發行主體的信用債慘遭殃及,二級市場幾乎遍地賣盤,而一級市場也頻繁取消發行,多隻基金淨值出現大幅下跌……  此前,永煤控股已透露劃付債券付息資金。
  • 永煤控股又有兩隻債券違約,已觸發交叉保護條款
    來源:一財網「20永煤SCP003」的交叉違約「警報」剛剛解除,河南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又出現兩隻10億元的超短融債券違約。公開信息顯示,「20永煤SCP004」發行於2月24日,發行期限為270天,票面利率為4.35%,發行規模為10億元,本息合計10.32億元,到期日為2020年11月22日(周末順延至11月23日);「20永煤SCP007」發行於4月27日,發行期限為210天,票面利率為4.38%,發行總額10億元,本息合計10.25億元,到期日為2020年11月23日。
  • 人保資產多隻債基年內淨值虧損 或因踩雷方正債券
    來源:投資時報原標題:人保資產多隻債基年內淨值虧損 或因踩雷方正債券拖累淨值丨基金人保資產旗下今年以來淨值出現虧損基金的有11隻,人保添益6個月定開A/C、人保鑫盛純債A/C、人保福澤純債一年定開同類排名落入後十位《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隨著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方正集團)債券違約持續發酵,方正集團多隻債券信用評級遭到下調
  • 避雷針狂閃,這22隻債券爆雷股你有嗎?
    實際上,「17騰邦01」違約早有鋪墊,今年二季度以來,騰邦集團陸續遭遇股票質押被動減持、公司及實控人股份遭司法凍結等事件,為債券利息違約埋下伏筆。主要盈利來源問題纏身騰邦國際為騰邦集團的重要子公司,且為騰邦集團的主要盈利來源之一。
  • 永煤債券違約背後的豫能化集團: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賽跑」
    「造血」功能不足引發的財務問題,其實早有端倪。這家與子公司在資金上深度捆綁的河南最大國有控股集團,還隱藏著更多困境,一場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的「賽跑」正在進行。永煤「求援未果」:豫能化500億短債壓頂實質違約十餘天后,在主承銷商光大銀行、中原銀行的召集下,「20永煤SCP003」持有人會議於11月23日連夜召開。
  • 永煤債券違約背後的豫能化集團危局: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賽跑」
    「造血」功能不足引發的財務問題,其實早有端倪。這家與子公司在資金上深度捆綁的河南最大國有控股集團,還隱藏著更多困境,一場斷臂改革與債務違約的「賽跑」正在進行。其中,永煤共15隻150億元,豫能化共10隻債券115億元。「如果確認交叉違約,可能導致企業短期集中兌付壓力進一步加大。」中金公司稱。與此同時,作為永煤控股的控股股東,豫能化集團還從永煤控股拆借了大筆資金。
  • 去年178隻債券違約 涉及金額達1424億元
    來源:宋清輝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去年,債務違約頻現。根據WIND統計,去年發生違約的債券有178隻,涉及金額達1424.08億元。其中,涉及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超過30家。根據統計,去年新增違約主體共38家,其中民企達到了34家,佔比近九成。首次違約的明星企業就有康得新、龐大集團、三胞集團、北大集團等。從新增違約主體行業分布來看,較為分散,包括綜合、商貿、建築、機械設備、化工、有色金屬、輕工製造、食品飲料、房地產等。
  • 永泰能源復牌首日跌停,違約債券增至178億
    12月10日傍晚,上海清算所披露稱,由上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承銷的永泰集團2018 年第一 期超短期融資券(債券簡稱:18永泰集團 SCP001)應於2018年12月10日兌付。截至兌付日日終,發行人未能按照約定將「18 永泰集團 SCP001」兌付資金按時足額劃至託管機構,已構成實質違約。
  • AAA級債券現違約:當日利息已還上,投資者擔憂信用收縮
    突然消失的救助方案11月13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擬於當日上午召開的債權人委員會第六次聯席會議取消。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會議可能討論下屬核心子公司永煤集團的違約事件。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聯繫到一家債券持有人,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債券違約後,陸續就有持有人趕到河南了解情況,多為非銀機構的持有人代表。
  • 債券融資動態與違約事件觀察雙周報
    寬貨幣寬信用政策降低了企業債券違約風險,地方債融資需要一個更高的債券投資信心環境。資金面的改善,企業償付債務的能力在增強。違約債券數量減少,並無新增違約主體。新六師城投債、海南美蘭機場債在違約幾天後兌付的技術性違約,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融資主體、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對債券兌付的努力。
  • 九卦|如何預測債券實質違約的可能性?
    標準債券定價曲線選取的固定時間點具體包括0.25年、0.5年、0.75年、1年、1.5年、2年、2.5年、3年至15年。時間點定價以加權定價決定;考慮到期限為年導致的口徑誤差,將標準時間點附近的其它時間點(±0.02年)的所有定價進行統一加權測算,對誤差範圍內的時間點定價,按(新定價=定價/期限*標準期限)進行微調。
  • 精功集團又一債券違約曾坐擁3家上市公司 如今已實質違約債券餘額...
    原標題:精功集團又一債券違約,曾坐擁3家上市公司,如今已實質違約債券餘額或達61億元   11月30日晚間,上清所
  • 華泰資管公募規模連續兩季度下滑 旗下6隻債基年內收益率告負
    來源:投資時報截至11月18日,華泰紫金豐泰純債A/C、華泰紫金豐益中短債A/C、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A/C年內收益率分別為-2.14%、-2.57%、-8.92%、-9.22%、-12.6%、-12.91%《投資時報》研究員 齊文健近期,債券違約引發的「餘震」仍在持續,部分公募基金受到波及,淨值增長率明顯下挫,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 2020年企業違約名單!21家1600億!
    來源:信託圈內人  今年共有21家企業「爆雷」違約,其中校企包括北大方正、紫光等,總計違約資金高達1600億左右,這其中包括永煤集團、中信建投等國企。  近期,國企信用風波一石激起千層浪,事件由點及面,迅速擴散引發市場恐慌情緒蔓延。這一風波不是從今年的11月才開始陸續爆雷,而是早有序章。
  •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此前曾無償劃轉資產
    此外,CFETS債券數據顯示,「20永煤SCP005」重挫逾九成,「20豫能化CP001」暴跌近九成。 值得一提的是,沒多久,又有債券違約。成龍建設集團13日公告稱,無法按期償付「17成龍03」公司債券到期2億元的本息,構成違約事項,因公司資金周轉困難。該債券發行總額2億元,期限為5年期固定利率債券。
  • 265億豫能化及永煤債券或觸發交叉違約 因部分持有人拒絕展期
    11月10日,永煤發布公告稱,2020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下稱「20永煤SCP003」)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按照募集說明書約定,有10個工作日的寬限期,在該期限內償還債務可免於交叉違約。也就是說,如果無法在11月24日之前兌付本金或展期,永煤及豫能化債券將觸發交叉違約。
  • 永煤又有20多億債券要還不上!市場直呼國企債定價錨飛了
    永煤控股只是近期發生違約的多個信用主體之一,但卻因違約的超乎市場預期,成為引爆市場情緒的關鍵角色。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市場人士認為,目前債券市場總體是穩定的,受影響的是個別地區和行業。其中,永煤債的後續處置將被重點關注。如果處置不能達到市場預期,則可能會波及整個地區的債券發行。
  • 2020年債券違約數量同比降36% 警惕違約率與評級符號倒掛
    違約主體同比下降28.3%,違約債券數量同比下降36.05%,違約主體與違約債券只數相比2019年有所緩解。其中,2020年至今,共有17個新增違約主體,相比去年同期新增數量有所下滑。從公司屬性來看,17個新增主體中有11個為民企,佔比為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