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級債券現違約:當日利息已還上,投資者擔憂信用收縮

2021-01-11 21經濟網

AAA債券也出現了違約,2020年11月10日下午5:35,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發布公告稱,「20永煤SCP003」應於2020年11月10日兌付本息。截至到期兌付日日終,「20永煤SCP003」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AAA債券也出現了違約,2020年11月10日下午5:35,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發布公告稱,「20永煤SCP003」應於2020年11月10日兌付本息。截至到期兌付日日終,「20永煤SCP003」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永煤違約令市場一片錯愕,因為就在20天前的10月20日,永煤控股剛剛成功發行了一筆10億元規模的三年期中期票據「20永煤MTN006」。而從其發布的三季報來看,截至9月末帳上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高達328億元,似乎也沒有達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永煤的違約迅速引發市場蝴蝶效應,多隻永煤的債券甚至跌至10元以下。

不過11月13日晚間有好消息傳來,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告稱,「20永煤SCP003」本金利息兌付日為2020年11月10日,因流動資金緊張,公司未能按期籌措足額兌付資金,現已於2020年11月13日將兌付利息3238.52萬元支付至應收固定收益產品付息兌付資金戶,債券本金正在籌措中。

突然消失的救助方案

11月13日,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擬於當日上午召開的債權人委員會第六次聯席會議取消。此前有媒體報導稱,會議可能討論下屬核心子公司永煤集團的違約事件。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聯繫到一家債券持有人,他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債券違約後,陸續就有持有人趕到河南了解情況,多為非銀機構的持有人代表。他本人這幾天一直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團的辦公場所等待消息,除了該公司負責融資的金融市場部負責人有過接觸,其他的高管從未露面。

有知情人士透露,這個會議原定是河南省國資委、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省銀保監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省銀行業協會相關領導均會參加。但開會現場只有銀行的人來,國資等部門都沒有露面,多家銀行代表在等待大約半小時後無奈離開。

該持有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永煤集團的本期債權違約給人感覺非常突然。「因為今年10月份的時候,政府已經出具了相關的救助方案,明確要確保不出現債務違約,尤其是債券違約。所以從遇到兌付困難開始,其實河南能化就和政府一直協調溝通債券兌付。直到上周一,投資者都被告知兌付沒有問題,說錢已經準備好了。且11月3日這個公司還有兩筆融資租賃大約4500萬的利息到期,這筆錢也支付給了融資租賃公司。」

據該持有人介紹,直到11月5日才突發變動。企業負責融資的團隊正在北京進行路演,突然被緊急召回到了河南,之前已經支付的4500萬的融資租賃的利息又被追了回去。到了11月9日中午,企業傳出消息,政府明確不會對該公司進行救助,最終違約發生。

永煤控股實控人是河南省國資委 ,根據廣發證券統計,目前,永煤未償債券共24隻,債券餘額合計244.1億元,到期及回售壓力集中在2020年11-12月(60億元)、2021年(107億元)。

「 永煤的違約確實讓市場的心態發生動搖。一方面,永煤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能化」)的核心子公司,煤炭資源較為優質。另一方面,11月2日,永煤剛公告了資產重組事項,無償劃出中原銀行股份以及多家資不抵債的煤化工子公司,無償劃入煤炭企業。本次無償劃出的資產合計涉及淨資產為-5.58億元,2019年淨利潤-7.03億元,而無償劃入的資產合計涉及淨資產為10.26億元,2019年淨利潤1.75億元。這一波操作,讓市場解讀為有助於公司聚焦煤炭主業,提升資產質量和盈利能力,構成利好。此外,10月下旬,永煤控股發行了10億元的中票。種種跡象給市場的信號是,永煤不差錢。因此突然的違約,無疑給市場當頭一棒。」一家公募基金的債券基金經理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多隻債券受到牽連

違約之後,評級機構忙不迭和永煤劃清關係,11月11日,中誠信國際公告,決定將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主體信用等級由AAA調降至BB,並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一家券商的債券分析師認為,雖然煤炭行業這幾年表現得較為平淡,但是永煤背後畢竟是地方國資,因此評級也一直高高在上。而且近期由於北方逐漸進入取暖季,煤價也開始從底部抬升,已經度過最壞的時候。因此市場上有聲音認為永煤存在有意違約的可能,一旦言中,那對信用債市場的影響將是巨大的。

11月12日,據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網站消息,交易商協會近日關注到河南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控股)繼2020年10月20日發行「20永煤MTN006」後迅速發生實質性違約。

依據《銀行間債券市場自律處分規則》,交易商協會將對發行人及相關中介機構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是否有效揭示風險並充分披露、是否嚴格履行相關職責啟動自律調查。在調查過程中,若發現相關機構違反自律規則的,交易商協會將予以嚴格自律處分;如相關機構存在涉嫌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等違法行為的,交易商協會將移交相關部門進一步處理。

上述持有人也認為突然的違約存在疑點,「企業經營並未出現明顯惡化,整個虧損的化工板塊已經被剝離了,永煤集團現在是純煤炭的開採企業,今年5、6月份煤炭價格持續走高,企業收入是增加的。最可疑的是,在債券違約前很短的時間,持有的中原銀行股權是優質資產,被無償劃撥出去了。」

11月13日晚間,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又聯繫到一位豫能化的負責人,據悉其主要職責是負責融資,多次致電後,他表示稍後會回電話。不過截至發稿,記者仍未接到其回電。

這單AAA評級的國企違約也波及了幾大區域和行業,例如11月12日豫能化發布公告提到豫能化及永煤控股的交叉違約;河南當地國企的發債以及信用等也受到衝擊,就在永煤債違約當天,河南商丘的5億元的城投債取消發行;此外,永煤控股股東豫能化旗下債券應聲下跌。11月13日,「18豫能化PPN001」最新淨價跌逾 50%,報49.136元。「20豫能化CP001」最新淨價跌逾88%,報11.5589元。

一家基金公司的負責人表示,近期市場接連違約之後,公司已經緊急開會,明確表示煤炭、化工、鋼鐵等多個行業的債券進行風險排查,近期上述行業的債券也暫時以觀望為主。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目前信用債市場的踩踏,更多是一種情緒的宣洩。海楚資產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近期一些信用債的下跌屬於個別主體的信用風險事件,並沒有出現大範圍拋售,投資者不要被一些為博取眼球而傳遞恐慌的自媒體言論所誤導。另外,每一次特殊事件衝擊,其實都是非常好的投資時機,一些發行主體實際經營正常且違約風險低的債券可能會被「錯殺」。

(編輯:包芳鳴)

 返回21經濟首頁>>

相關焦點

  • 債券違約民企成「風暴眼」 逼近500億規模背後如何排雷?
    機構慎對民企發債   根據上清所的公告,7月15日共4隻債券發生違約,精功集團有限公司的「18精功SCP003」未按時兌付本息,這也是該公司首隻違約債券。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18億元中票「15中城建MTN001」未按時兌付利息構成實質違約,山東勝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因進入重整程序,無法按時兌付「17勝通MTN001」利息,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17康得新MTN002」也同樣沒有按時兌付利息而發生違約。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生違約的主體均是民營企業,部分還曾是當地民營企業的龍頭,行業仍然集中在化工。
  • 【金麥田觀察】AAA、AA+?資產證券化的信用評級到底是怎麼出來的?
    依據評級對象的不同,信用評級可氛圍主體評級和債項評級兩種。主體評級是對受評主體如期償還其全部債務及利息的能力和意願的綜合評價,主要以受評主體違約概率的高低來衡量;債項評級是以企業或經濟主體發行的有價債券為對象進行的信用評級,是對有價證券預期損失率的評估。由於受評主體所屬行業的不同,主體評級的方法也會有所差異。
  • 「AAA級」永城煤電意外違約,晚間公告稱債券本金正在籌措中
    11月13日晚間,永城煤電控股集團在上清所公告,「20永煤SCP003」債券本金利息兌付日為11月10日,因流動資金緊張,公司未能按期籌措足額兌付資金,現已於11月13日將兌付利息3238.52萬元支付至應收固定收益產品付息兌付資金戶,債券本金正在籌措中。
  • 債券融資動態與違約事件觀察雙周報
    寬貨幣寬信用政策降低了企業債券違約風險,地方債融資需要一個更高的債券投資信心環境。資金面的改善,企業償付債務的能力在增強。違約債券數量減少,並無新增違約主體。新六師城投債、海南美蘭機場債在違約幾天後兌付的技術性違約,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融資主體、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對債券兌付的努力。
  • 又一AAA級國企出事了,永煤控股債券爆雷背後:員工欠薪、子債父償
    沒有一絲防備,又一家AAA級國企出事了。 11月10日,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金額共計10.32億元。
  • 【金融街發布】央行:統一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標準 推動債券...
    ,促進我國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證監會,制定了《公司信用類債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現予以公布,自2021年5月1日施行。  第二十一條企業更正已披露信息的,應當及時披露更正公告和更正後的信息披露文件。  更正已披露經審計財務信息的,企業應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更正事項出具專業意見並及時披露。前述更正事項對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具有實質性影響的,企業還應當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更正後的財務報告出具審計意見並及時披露。
  • 去年178隻債券違約 涉及金額達1424億元
    來源:宋清輝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去年,債務違約頻現。根據WIND統計,去年發生違約的債券有178隻,涉及金額達1424.08億元。其中,涉及的上市公司及其大股東超過30家。去年1月15日,康得新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兌付資金「18康得新SCP001」,違約本金為10億元,此後,「18康得新SCP002」、「17康得新MTN001」、「17康得新MTN002」陸續違約。*ST康得去年也因此暴跌54%,目前已面臨退市風險。
  • 海正藥業:2016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募集說明書(面向合格投資者)
    六、經上海新世紀評級評定,發行人主體信用等級為 AA+ 級,本期公司債券的信用等級為 AA+ 級,該級別反映了本次公司債券安全性很高,違約風險很低。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還本,最後一期利息隨本金的兌付一起支付。本期債券於每年的付息日向投資者支付的利息金額將按照本期債券登記機構的有關規定計算;於兌付日向投資者支付的本息金額為投資者截至兌付債權登記日收市時所持有的本期債券最後一期利息及所持有的債券票面總額的本金。
  • 永煤債券違約事件發酵,此前曾無償劃轉資產
    這次債券違約也成為繼遼寧國企華晨、盛京能源債券接連出現違約之後,又一家國企債券毫無徵兆地違約。 永煤集團表示,將通過多渠道積極籌措兌付資金,爭取儘快向投資人支付債券本息。 事件發酵之後 ,引發市場擔憂情緒。據了解,不僅永煤集團的其他存續債券受到衝擊,多家能源煤炭企業和國企的債券也受到波及。背後的原因,也有爭議。
  • 「20永煤SCP003」利息已兌付 永煤集團稱債券本金正在籌措中
    「20永煤SCP003」兌付利息3238.52萬元支付至應收固定收益產品付息兌付資金戶,債券本金正在籌措中。   此前,永煤集團發布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金額共計約10.32億元。   永煤集團的這隻短期債券的意外違約也將其母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豫能化集團」)的存續期債券拖入交叉違約的風險之中。其與母公司存續債觸發交叉保護條款更或使得違約事件影響不斷蔓延。
  • 申萬宏源證券踩雷違約債券 資管收入現下滑頹勢
    來源:投資者網近日,北大方正債券違約,而持方申萬宏源證券還持有北大方正其他債券。有業內人士指出,持方或將發生資管業務收入下滑、聲譽不佳等系列連鎖影響。《投資壹線》汪下弟近日,北大方正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大方正」)旗下「19方正SCP002」違約未兌付。
  • ...付不起1600多萬利息,科技白馬漲停後宣布債券違約,牛散小鱷魚踩...
    又一公司宣布債券違約。東旭光電連續債券違約12月2日晚間,東旭光電發布公告稱,由於公司流動性緊張等原因,致使應於2020年12月2日兌付利息款項的2016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16東旭光電MTN002」未能如期兌付,造成違約。這是華晨、永煤、紫光等之後又一個宣布違約的債券。
  • 信用債市場擾動不斷,債基單周最多跌10%,小夥伴們怎麼辦?
    債市出現「意外違約」自2014年以來,債券市場的一、二級市場可能從未像今年這樣狀況不斷。11月10日,繼瀋陽盛京能源債券出現違約後,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一隻10億元短期債券意外違約。儘管11月16日相關部門公告稱已收到部分利息資金,但這一事件引發的信用債風險餘波仍在持續發酵。
  • 剛剛,永煤債已構成違約!基金經理緊急發聲:三大原因所致!最高層...
    其中,永煤共15隻債券150億元,豫能化共10隻債券115億元。「如果確認交叉違約,可能導致企業短期集中兌付壓力進一步加大。」中金公司稱。  消息人士還透露,如果能和投資者談妥「20永煤SCP003」的展期事宜,後續還會再商談「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的展期問題。不過目前兩期債券的持有人尚未收到主承關於兩期債券展期的通知。
  • 永煤集團又有兩期10億債券違約,觸發交叉保護條款
    記者 | 席菁華1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煤集團)又有兩期債券違約了。11月26日,永煤集團公告稱,2020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資券「20永煤SCP004」,以及2020年度第七期超短融資券「20永煤SCP007」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
  • 合力泰:2016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募集說明書
    由於本次債券期限較長,  債券的投資價值在其存續期內可能隨著市場利率的波動而發生變動,從而使本次    債券投資者持有的債券價值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五、經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  評定,本公司的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 AA,評級展望為穩定,本次債券的信用等  級為 AA。
  • 債市遭遇600億違約洗禮 信用市場痛苦重構
    自2014年3月份「11超日債」開啟國內債券實質性違約的序幕以來,「劇情」在今年進入階段進高潮。近日,第一財經根據公開數據統計顯示:超日債以後,截至到目前,我國境內提示債券違約風險的發債主體就已接近40家,涉及債券超過50隻,金額約為600億元。
  • 前腳改革,後腳爆雷,欠薪五個月這家AAA級國企背後隱藏了什麼?
    這家與母公司在資金上深度捆綁的企業,還隱藏著更多困境……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永煤控股,11月有多家發債企業遇困,它們數量不多,但主體多為國企,債券存量規模較大、信用事件發生前均為AAA評級。經此一事,債市中的「國企信仰」是否被徹底打破?截至目前,今年債券市場違約金額達1262.83億元,未來影響如何?
  • 一周內5隻民企債券密集違約,精功集團首次違約
    7月18日,中民投18民生投資SCP007因為只兌付了部分債券本金和利息,構成違約。規模為10億元的「17康得新MTN002」違約7月15日也因未能足額償付利息,構成實質性違約。康得新的危機在今年1月就出現了,15億短期融資券無法兌付,但帳面上卻躺著200億元現金。
  • 信用債市場巨震,哪些公募基金「踩雷」了?
    近期多起違約事件造成信用市場巨震,信用利差明顯走闊。為何市場如此擔憂?「華晨、永煤集團違約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債券融資集中到期壓力較大,經營和盈利偏弱,同時也有惡意違約『逃廢債』的嫌疑。」興業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黃偉平解釋違約的負反饋鏈條如下:信用違約——債券產品贖回——機構率先拋售流動性好的資產(利率債及高等級信用債)、信用利差走闊——引發局部或全局的流動性危機,機構解槓桿——加劇信用違約。「儘管信用違約常態化,但投資者更為擔心的是法律制度、企業誠信的缺失,當下的違約追償機制、企業破產清算與重整制度、投資者保護制度相當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