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債市場擾動不斷,債基單周最多跌10%,小夥伴們怎麼辦?

2020-12-05 海報新聞

最近,持有債券基金的投資者最近很鬧心。短短一周時間,不少小夥伴持有的債基竟然跌了4個多百分點,最多的一隻債基5天業績下跌10%。債市究竟發生了什麼?投資者如何看待債基業績回落?又該如何應對?

債市出現「意外違約」

自2014年以來,債券市場的一、二級市場可能從未像今年這樣狀況不斷。11月10日,繼瀋陽盛京能源債券出現違約後,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一隻10億元短期債券意外違約。儘管11月16日相關部門公告稱已收到部分利息資金,但這一事件引發的信用債風險餘波仍在持續發酵。

近期上市公司*ST剛泰的「17剛股01」未能按時兌付利息違約,華聞傳媒的「18華聞傳媒MTN001」和「17華聞傳媒MTN001」先後出現本息展期,雖然未出現實質違約,但也未能及時全額兌現本息。Wind資訊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共有109隻債券發生違約,合計債券餘額為1260.83億元,涉及天齊鋰業、紫光集團、華晨汽車等多家公司。與去年全年184隻債券違約、違約餘額1494.04億元相比比,今年全年數量比去年大概率有較大幅度下降,但違約債券規模上相差不大。

受此影響,部分債券基金出現拋售債券的情況。隨著風險偏好進一步向其他具有相似點的信用債轉移,部分債基因持有違約債券,淨值下滑面臨贖回壓力,通過拋售高流動性債券或拆入資金應對贖回壓力。債券基金——這一原本穩健的固定收益類品種在近一周內業績大幅度回調,少數基金甚至出現業績「斷崖式」下跌。金牛理財網統計顯示,近1周內(11月10日至17日)3567隻債券基金(ABC類分開計算)平均下跌0.25%,幾乎將近半年的收益全部回吐。其中,跌幅超過2%的債基有57隻,華泰紫金豐益中短債基金、融通歲歲添利定期基金、金信民旺債券基金等品種近一周內跌幅分別超過10%、6%和4%。

同時,債市的一級市場變得更加謹慎,發債融資變得「不那麼容易」,近期河南省交通運輸發展集團、兗礦集團、晉能集團、陽泉煤業等部分公司紛紛取消或調整債券發行計劃。

「不就是幾隻債券違約,2014年也有過多隻違約債券,何必大驚小怪?」不熟悉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可能有所不知,這幾隻違約債券大多是帶有「AAA」與「國企」標籤,信用評級之高,在過去債券市場的「字典裡」一般歸為不大可能違約的品種,再加上債券基金的部分拋售現象,債券市場的情緒一落千丈。

光大證券分析師張旭認為,與過去債券違約個案相比,近期個別AAA級主體的信用違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之前的違約有序性,造成了部分發行主體的債券被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拋售,提高了債券市場整體的融資成本和難度,也影響信用市場的投資情緒。

為穩住投資者信心、防控債市風險,金融監管部門、地方政府、企業自身都進行了不屑努力。11月10日至11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大量投放資金,已累計投放流動性13500億元,其中包括逆回購操作5500億元和MLF操作8000億元。「央媽」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能夠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也有市場對資金需求的考量。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張明認為,過去由於事實上剛性兌付的存在,導致大量信用債的基本面風險被低估、信用評級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實基本面情況,顯著低估了其違約風險。本次信用債違約風波給廣大機構投資者與個人投資者提了個醒,即信用債本身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安全,債券信用評級還是應該實事求是,從公司基本面出發,而非單純從對國有企業的信仰出發。個人投資者應意識到,債券基金投資本身也蘊含著風險,尤其是主要投資信用債的債券基金,在投資時需要更加謹慎,要更加深入地理解產品構造與基礎資產。

對A股影響可控

2010年以來,債市共有3次集中的信用風險發生事件,分別是2011年城投債違約、2014年產能過剩行業違約潮、2018年去槓桿環境下部分經營惡化企業債券違約。從歷史數據看,在這3輪信用違約風險集中發生的階段,A股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表現為下跌或震蕩。

本輪信用債市場的擾動,是否也會對A股有影響?招商證券分析師張夏認為,本次信用債違約事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可控,預計可能以風險偏好壓制和部分上市公司的影響為主,短期或難以演化為大範圍的衝擊。

主要原因有幾方面:一是目前貨幣政策平穩,能夠維護市場流動性穩定;社融增速仍處高位,並未看到信用緊縮的信號,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之前信用環境尚好。二是上市公司總體經營現金流較為健康。三是股權質押規模及其佔比已經大幅下降,由違約引發股權質押風險的可能性較低。四是政府機構可能積極出臺措施進行應對,緩解信用風險。例如,永煤違約事件發生以後,山西國資運營公司表示,已向省屬國企下發通知,全面梳理排查,並提前啟動幹預機制,積極調度調配資金,以保持國企良好信用,這對於緩解市場的擔憂情緒具有正面作用。

博時基金首席宏觀策略分析師魏鳳春認為,短期在債務違約衝擊的影響下,利率債和信用債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信用利差和等級利差拉大,信用期限利差下降,投資者可考慮適度控制信用下沉,藉機小幅拉長優質主體的信用久期。此外,可轉債小市值新券炒作過熱,可能會引發進一步的監管趨嚴。

控制倉位至關重要

債市的擾動會繼續嗎?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發布數據顯示,考慮到2020年第四季度信用債到期規模依舊較大,債券市場融資環境仍不會明顯放鬆,預計四季度信用風險或邊際抬升。根據信用債市場淨融資規模以及到期壓力的變化趨勢,預計今年全年公募市場違約率或將升至0.7%左右。

更多的觀點認為,有序違約或利於債券市場良性和長遠發展。大成基金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這次信用風險事件是信用債市場定價合理化、從無違約走向打破剛兌的過程中又一重要節點,違約率不再是0和1,而是0至1的概率分布,未來信用利差將更合理和具有更多元的層次。本次信用債違約事件更多的是違約主體超出市場預期,近期的違約或者國企在公開市場違約實際上已在部分市場投資人的預期之內。

投資者該怎麼辦?海富通基金FOF投資總監朱贇認為,近期債券市場出現折扣較低的拋售,國債收益率大幅抬升,對於投資者而言控制倉位至關重要。如果信用債市場的恐慌情緒進一步擴散,對於A股市場或存在不同忽視的負面影響,建議投資者保持警惕。歲末年初,投資者可關注盈利確定性增長、估值也相對比較合理的行業,抓住這些結構性機會,做好投資配置。

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副總監馬龍表示,近期部分信用債違約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債券融資集中到期壓力較大,經營和盈利偏弱,也有惡意違約「逃廢債」的嫌疑。這一波違約和2018年的違約潮較大的不同點在於,2018年違約的主體主要以中小民企為主,本輪違約涉及到了信用級別較高的國企,所以恐慌情緒傳染較快,對債市產生了一定衝擊。

對於投資者而言,短期看,市場不可避免會有對信用債的避險情緒,高等級和低等級債券的利差將進一步拉大,出現分化行情,弱資質的主體和個券影響較大。中長期視角來看,結合當前的靜態票息來說,債券的配置價值較大,投資者應理性看待市場波動。(經濟日報記者 周琳)

相關焦點

  • 信用債市場因何大面積暴跌?超短融券「20永煤SCP005」一口氣跌九成
    信用債市場風聲鶴唳,紫光兩信用債約為發行價一成央行投放1600億元流動性,僅僅維持了債券市場半個交易日的信心。11月13日午後,永城煤電控股集團存續債「20永煤SCP005」最新淨價跌逾90%,報8.5658元。
  • 信用債市場因何大面積暴跌?超短融券「20永煤SCP005」一口氣跌九成...
    財聯社(北京,記者 高雲)訊,信用債市場悲觀情緒難解,部分信用債暴跌依舊。11月13日午後,永城煤電控股集團存續債「20永煤SCP005」最新淨價跌逾90%,報8.5658元。信用債市場風聲鶴唳,紫光兩信用債約為發行價一成央行投放1600億元流動性,僅僅維持了債券市場半個交易日的信心。11月13日午後,永城煤電控股集團存續債「20永煤SCP005」最新淨價跌逾90%,報8.5658元。
  • 信用債市場巨震,哪些公募基金「踩雷」了?
    不過,此次事件亦是信用債市場定價合理化,從無違約走向打破剛兌的過程中又一重要節點。信用衝擊引發流動性衝擊的概率較低,不必對整個債券市場感到悲觀。從上周淨值表現看,華泰紫金豐益中短債周跌幅10.4%,華泰紫金豐利中短債周跌幅7.54%,華泰紫金智鑫3個月定開周跌幅4.82%,華泰紫金周周購3個月周跌幅3.95%,華泰紫金豐泰純債A周跌幅2.83%。
  • 信用債風波影響...
    文 | 財聯社 記者黎旅嘉近日,信用債市場的多起違約事件波及到債券基金,淨值單日跌超8%的債基並不少見。在此背景下,多隻債基遭遇巨額贖回。11月19日英大基金公告,旗下英大安惠純債債券型基金A類份額於11月18日發生巨額贖回。
  • 本周國債期貨全線下挫,現券收益率衝高回落,信用風險難消|債市綜述
    信用債整體跌勢不改,網紅債走勢分化,「18永煤MTN001」跌逾35%,「18冀中能源MTN003」漲逾55%,「17清控01」收盤跌近40%。 「永煤事件」影響仍在發酵,周五信用債整體跌勢不改。煤企債券表現分化,永城煤電控股集團存續債「18永煤MTN001」最新淨價跌逾35%報6.52元。
  • 永煤違約鏈式反應:殃及國企債城池 逃廢債恐慌蔓延 監管重拳打向...
    11月10日,擁有「AAA」主體評級的永煤控股旗下債券「20永煤SCP003」10億元超短融宣告實質性違約,債市投資者的擔憂情緒迅速蔓延,永煤控股及其母公司、河南省規模最大的省級煤炭企業集團――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旗下債券開啟暴跌模式,甚至河南多隻煤炭企業主體發行的債券在二級市場上遭遇拋售,一眾債券基金淨值受創,市場流動性生變,整個信用債市場巨震
  • 期現貨震蕩偏弱,市場表現較為僵持,信用風險猶存|債市綜述
    利率債整體平穩,活躍券收益率波動幅度在1-2bp之間,永煤違約導致的悲觀情緒仍影響交易心態,弱資質地方國企債個債跌面擴大,網紅個債成交稀少;紫光集團私募債實質違約。11月17日早盤,清華系旗下的存續債普跌後走勢分化,截至收盤,「16清控02」跌16.92%報48.08元,「16清控01」震蕩走高,收漲5.32%,報78.98元;而「18國微01」收漲13.74%,報90.989元。
  • 信用風險衝擊波漸入尾聲 機構建議關注被錯殺發行人
    原標題:信用風險衝擊波漸入尾聲 機構建議關注被錯殺發行人 來源:新華財經新華財經北京11月25日電 持續發酵兩周的債券違約風波暫告一個段落。永煤債券流動性危機的暫時解除推動信用債市場情緒邊際轉好。本周以來,信用債市場逐漸企穩,周三(11月25日)早盤,除了個別城投債例如「PR響水債」跌幅較大,早盤以3手成交收跌9%之外,多隻此前異動的個券例如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債券等回歸平穩走勢。那麼,流動性衝擊過後,信用債市場應該關注什麼?
  • 期現貨震蕩偏弱,市場表現較為僵持,信用風險猶存
    利率債整體平穩,活躍券收益率波動幅度在1-2bp之間,永煤違約導致的悲觀情緒仍影響交易心態,弱資質地方國企債個債跌面擴大,網紅個債成交稀少;紫光集團私募債實質違約。可轉債市場方面,次新債已經受到信用債違約的影響,近期僅上市新債當日表現不俗,次新債均有不同程度下跌,當日中證轉債指數收盤跌0.58%,N多倫轉高開後被臨停,復牌後漲幅收窄至22%,次新債跌幅居前,隆利轉債跌13.7%,同和轉債跌12.5%。
  • 信用債打一折 機構撒網式排查信用資產
    受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猝不及防地違約影響,11月13日「20永煤SCP005」「20永煤SCP008」的成交淨價分別只有8.47元和10.01元,當前價格相當於發行價一成左右(債券發行價為100元)。違約風暴引發信用債市場暴跌,不少知名企業的債券成交價也打了7-8折。
  • 再見2020:信用起伏
    債市牛熊轉換之間,機構投資的策略也有轉變,信用債的票息價值在震蕩環境下凸顯,1-4月利率債表現偏強,而5-10月信用品種整體更優,11月永煤違約令信用債表現再度走弱。,但滯後效應的影響下,信用利差震蕩收窄;第三階段:8-10月,債市步入橫盤震蕩階段,信用品種的票息策略佔優,信用債表現好於利率債,短久期品種仍然是投資者較為一致的選擇;第四階段:11-12月,信用債市場籠罩在永煤違約的陰影之下,高等級、大規模國企連續違約令信用債市場信心受挫,信用分層加劇,一級市場11月取消發行規模創新高,低等級利差走擴
  • 永煤信用債風波再擴散 海通之後兩大機構捲入自查
    財經網資本市場11月19日訊 昨晚,海通證券因永煤控股信用債案中公司涉違約行為發布公告後,今日,光大銀行、中原銀行又被捲入其中。公開信息顯示,「20永煤SCP003」是永煤控股發行的一期超短融債券,發行總額為10億元,債券利率為4.39%,期限為270日,本期本息兌付日為2020年11月10日,應償還本息金額共計10.32億元。主承銷商為光大銀行,聯席承銷商為中原銀行。
  • 海通固收:信用重塑 行穩致遠——2021年信用債年度投資策略
    年中貨幣政策重回常態,信用債收益率跟隨利率債一路上行,回升至去年下半年水平,7月下半月以後債市情緒趨緩,信用利差逐步回落,此後信用債表現出了一定的抗跌性。  11月10日永煤違約衝擊市場信仰,信用債市場整體調整,收益率和利差雙雙上行,弱資質主體信用風險溢價明顯走闊。
  • 股債聯手走強,資金均衡偏松支撐收益率全面下行|債市綜述
    MTN001」跌近53%,「18華夏01」跌近15%。截至尾盤,銀行間主要利率債收益率下行2bp左右,10年期國開活躍券200215收益率下行2.25bp報3.515%,10年期國債活躍券200016收益率下行1.75bp報3.145%,3年期國債活躍券200014收益率下行4.25bp。
  • 資金持續寬鬆,期現貨走勢分化,信用市場趨於平穩|債市綜述
    //債市綜述 // 11月26日, 現券期貨走勢有所分化,資金寬鬆短券收益率續降,長債則略走弱;國債期貨高開後震蕩回落收盤漲跌不一,10年期收跌,5年和2年收漲;銀行資金面進一步寬鬆,隔夜質押回購加權利率大幅下行逾30bp
  • 2019年信用債投資策略:涅槃重生 靜待轉機
    4月下旬開始利率債受降準後收益率下行幅度過大、美債收益率上行等因素推動,收益率小幅反彈,信用債收益率有跟隨上漲的趨勢。同時4月底開始信用債市場上事件頻發,盾安集團、中安消、凱迪生態、盛運環保等集中爆出債務問題,此外還有天津城投平臺出現非標逾期,導致市場對信用債規避情緒非常濃,信用利差尤其是低評級民企以及城投債的利差大幅走高,這一情況一直持續到6月仍未見緩。
  • 信用債餘震不斷!違約事件兩大「主角」又成熱點 一大波債券取消發行
    原標題:信用債餘震不斷!債市場震蕩的關鍵推手。  跌跌不休的信用債市場今日氣氛繼續趨緩。   華晨集團、永煤控股最新消息  違約的第7日,永煤控股違約風波迎來新的進展。
  • 信用債一周千層浪:一大波違約或在路上,多地平臺緊急叫停發行
    知名證券分析師張化橋在其微博中表示,信用債市場瘋了嗎,我覺得信用債市場一直是瘋的,這幾天才清醒過來。「債券持有人太天真了。」張化橋補充道。信用債「信仰」破壞持有人天真嗎?一直以來,債券市場給大家一個誤區是,國企、央企的信用債是不會違約的,肯定會剛性兌付。剛性兌付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