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債市綜述 //
11月17日,現券期貨全天弱勢震蕩。利率債整體平穩,活躍券收益率波動幅度在1-2bp之間,永煤違約導致的悲觀情緒仍影響交易心態,弱資質地方國企債個債跌面擴大,網紅個債成交稀少;紫光集團私募債實質違約。
11月17日早盤,清華系旗下的存續債普跌後走勢分化,截至收盤,「16清控02」跌16.92%報48.08元,「16清控01」震蕩走高,收漲5.32%,報78.98元;而「18國微01」收漲13.74%,報90.989元。
地方國企個債跌面周二在擴大,「19泰達02」因大跌被交易所實施臨時停牌,最終以20.6%的跌幅報收;「16冀中02」收盤跌7.58%。
據經濟觀察網報導,紫光集團13億元私募債「17紫光PPN005」展期方案未獲通過,已構成實質性違約。中誠信國際繼續下調紫光集團主體評級及相關債券信用等級至BBB,並繼續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此外,永煤控股發布公告稱,即將到期的「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兌付存在不確定性;據21世紀經濟報導,多位債權人透露,近兩天豫能化及永煤通過主承與「20永煤SCP003」的持有者溝通「20永煤SCP003」的本金展期事宜。
交易員表示,近期關注重點都在信用債上,信用風險對資金面的衝擊已經有所緩和,央行連續馳援流動性,這兩日利率債平穩了一些,市場也支持打破剛兌,但多位交易人士稱,「剛兌不帶這麼打破的」,此外,「以後買國企(債)要看地區了」。
央行行長易綱發布研究文章中提到,要穩步打破剛性兌付,該誰承擔的風險就由誰承擔,逐步改變部分金融資產風險名義和實際承擔者錯位的情況。
國家發改委表示,在應對債務風險以及違約處置方面,要抓早抓小,建立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的風險防控工作體系,提前了解風險、儘早處置風險。
可轉債市場方面,次新債已經受到信用債違約的影響,近期僅上市新債當日表現不俗,次新債均有不同程度下跌,當日中證轉債指數收盤跌0.58%,N多倫轉高開後被臨停,復牌後漲幅收窄至22%,次新債跌幅居前,隆利轉債跌13.7%,同和轉債跌12.5%。
國信證券指出,第一例國企違約事件爆發的更長遠影響是可能帶來信用體系的重塑,市場對於信用風險的評估勢必將更加全面審慎,轉債中部分信用受到質疑的品種在本輪衝擊中價格創新低之後,也可能面臨越來越邊緣化的局面,特別是部分已經沒有下修空間的品種。
國債期貨震蕩走低,全天呈弱勢震蕩,10年期主力合約收跌0.12%。A股方面,兩市股指全天弱勢運行,上證指數收跌0.21%;深證成指跌0.85%;創業板指跌2%。
銀行間債券市場收益率波動較小,10年期國開債活躍券200210收益率上行0.77bp報3.7550%,5年期國開債活躍券200212上行1.25bp報3.470%;10年期國債活躍券200006收益率上行1.25bp報3.280%。
江海證券稱,目前在多空因素較為平衡的情況下,市場表現的較為僵持,利率高位窄幅震蕩,這可能也是利率尋頂的表現之一。對於配置機構,建議繼續積極配置,交易則空間不大,快進快出。
資金面維持寬鬆,隔夜加權價格回落至1.78%附近,7天加權回落至2.18%左右。周二央行開展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200億元逆回購到期,淨回籠700億元。有資金人士稱,央行前一日大額投放MLF大量後,資金已很寬鬆,周二不進行逆回購應該也沒什麼問題,但公開市場還是選擇對衝一部分到期,仍傳遞出安撫市場情緒之意。
華創證券研報認為,疫情會導致主體違約存在滯後效應,這也是近期信用風險集中暴露的原因之一。違約滯後效應的發生路徑是:疫情暴發——公司披露二季報、三季報業績大幅虧損——銀行端授信收緊——債券到期違約,而這一過程料會持續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因而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預計仍會出現與華晨等類似的產業債主體違約事件。
中信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指出,國內經濟基本面和政策回歸常態,債務周期進入下半場,金融周期向下、「緊信用」壓力顯現,預計利率前高后低,建議積極布局。信用債關注估值分化帶來的趨勢性機會,在信用分層的環境下抓住更多中高等級品類,同時對少數中低等級進行基於個體層面的價值挖掘,需根據負債穩定程度制定對應策略。可轉債進入節奏與alpha並重的階段,從享受權益市場盈利修復邏輯下的紅利,逐步轉為重視防禦特徵下的策略思路,轉債波動率策略可能重回舞臺。
// 債市要聞 //
1、央行行長易綱:要穩步打破剛性兌付
央行行長易綱發布研究文章《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其中提到,要管理好金融機構風險。金融是特許行業,必須持牌經營,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非法放貸和金融詐騙活動。要穩步打破剛性兌付,該誰承擔的風險就由誰承擔,逐步改變部分金融資產風險名義和實際承擔者錯位的情況。
2、發改委:三箭齊發應對債務風險
國家發改委表示,在應對債務風險以及違約處置方面,下一步將重點在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強監管,充分發揮地方的屬地管理優勢,做好區域內企業債券監管工作;二是強化協同,構建高效的工作協同機制,完善制度建設,推動債券市場披露規則統一;三是抓早抓小,建立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的風險防控工作體系,提前了解風險、儘早處置風險。
3、永煤控股:「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永城煤電控股集團公告,由於公司流動資金不足,「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兌付存在不確定性,上述兩隻債分別應於11月22日、23日兌付。
4、豫能化及永煤擬對「20永煤SCP003」本金進行展期
據21世紀經濟報導,多位債權人透露,近兩天豫能化及永煤通過主承與「20永煤SCP003」的持有者溝通「20永煤SCP003」的本金展期事宜。如果能和投資者談妥「20永煤SCP003」的展期事宜,後續還會再商談「20永煤SCP004」、「20永煤SCP007」的展期,兩隻債券將於下周一到期。
5、紫光集團13億私募債違約,一年內到期債券規模超60億
據經濟觀察網,11月16日,擁有清華大學校企光環的紫光集團有限公司一筆私募債「17紫光PPN005」發生實質性違約。據投資者表示,目前主承銷商正在組織第二次召開持有人會議,商討償債方案。隨後,中誠信國際將紫光集團主體及「18紫光04」、「19紫光01」和「19紫光02」的信用等級由AA調降至BBB,並繼續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6、上清所:未收到「16東旭光電MTN001」付息資金
上清所公告稱,11月17日是「16東旭光電MTN001A」、「16東旭光電MTN001B」的付息日。截至當日日終,仍未收到東旭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付的付息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上述債券的付息工作。
7、發債難還要持續多久?一級市場觀望情緒仍然濃鬱
永煤違約事件正衝擊市場信心。由於債市近期波動較大,有企業叫停發債。根據Wind數據統計,11月第二周「推遲或發行失敗」的債券規模達到190億,環比暴增近180%,發債主體不少為地方平臺。多名券商投行人士指出,在華晨、永煤違約等事件影響下,機構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普遍選擇觀望,這導致一級市場債券融資受到衝擊,發債難度上升。評估公司也在收緊風控,有投行人士指出有些債券被要求重新評級。
8、財政部:10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4429億元
財政部網站信息顯示,財政部發布2020年10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和債務餘額情況稱,截至2020年10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258074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之內。
// 資金市場 //
公開市場操作:
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0年11月17日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持平於上次。當日有1200億元逆回購到期,淨回籠700億元。
資金面(CP):
銀行間資金面延續寬鬆,銀存間質押式回購DR001與DR007均下行,DR001加權平均收益率報1.7876%,下行逾41個基點;DR007報2.1826%,下行近20個基點。分析指出,央行周一大額投放MLF大量後,資金已很寬鬆,周二不進行逆回購應該也沒什麼問題,但公開市場還是選擇對衝一部分到期,仍傳遞出安撫市場情緒之意。
// 利率債市場 //
利率債成交走勢(TBCN):
最活躍利率債成交統計(BBQ):
10年國債連續活躍行情(GZHY):
10年國開連續活躍行情(GKHY):
T2012日內走勢(TF):
// 信用債市場 //
信用債成交基準統計(CBCN):
信用債成交活躍統計(BBQ):
信用債成交偏離監控(BBQ):
// 同業存單 //
同業存單發行(NCD):
同業存單成交(NCD):
同業存單成交偏離監控:
// 債券發行 //
11月17日,債券市場共發行229隻債券,總發行量2317.65億元,132隻債券到期,11隻債券提前兌付,1隻債券回售,無債券贖回,總償還量1657.88億元,當日淨融資額為659.77億元。
從發債類型看,11月17日,債券市場共發行地方政府債2隻,同業存單163隻,金融債8隻,企業債1隻,公司債16隻,中期票據2隻,短期融資券18隻,資產支持證券18隻,可轉債1隻。
建行-萬得銀行間債券發行指數(CCBM):
// 招標情況 //
1、 國開行增發3、10(剩餘期限7.2年)、20年期金融債中標利率分別為3.1777%、3.441%、3.9845%,投標倍數分別為7.75、6.78、5.66。
// 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結算日報 //
11月17日,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結算總量為34,560.22億元,較上日下降5.73%,交易結算總筆數為16258筆。其中,質押式回購30,138.99億元,買斷式回購137.01億元,現券交易3,990.22億元,債券借貸294億元。銀行間債券市場回購利率整體下行,其中,隔夜回購利率下行44.2bp至1.818%。
// 債券重大事件 //
// 海外信用評級匯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