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 易會滿釋放重磅監管信號!明確「四條底線」 重點聚焦嚴格監管...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剛剛,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釋放多個重磅監管信號!

  今天上午,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暨第二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上發表講話,首次系統闡述如何構建資本市場生態,明確上市公司「四條底線」,要求上市公司對照自查自糾,同時將加大上市公司監管力度,重點聚焦嚴格監管亂象頻出的上市公司!

本報記者車亮攝

  易會滿講話都說了啥?

  要點速看:

  1、堅持增量和存量並重,加快推進資本市場綜合性改革和對外開放。

  2、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需要營造良好的生態:優化發展生態、優化中介生態、優化輿論生態、優化文化生態。

  3、繼續保持IPO常態化,堅持競爭中性,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業,只唯優劣,切實做到好中選優。

  4、上市公司大股東和董監高必須牢牢守住四條底線。第一是不披露虛假信息;二是不從事內幕交易;三是不操縱股票價格;四是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5、上市公司要堅持四個敬畏,否則會付出沉重代價。

  6、對亂象頻出的上市公司要重點聚焦嚴格監管;增強監管震懾力,讓做壞事的人付出代價。

  7、要探索創新退市方式,實現多種方式的退市渠道,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一退到底。

  8、完善併購重組破產重整等機制,支持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9、為持續規範經營的優質上市公司在融資併購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

  10、上市公司要敬畏專業、突出主業,遠離市場亂象

本報記者車亮攝

  四方面營造良好資本市場生態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需要營造良好的生態。眾人拾柴火焰高,資本市場是一個生態系統,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一是優化發展生態,二是優化中介生態,三是優化輿論生態,四是優化文化生態。

  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

  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的「基本盤」,整體上反映了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

  到證監會三個多月一直在調研思考

  到證監會工作三個多月以來,我和同事們一直在調研思考,如何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的部署,做好上市公司監管和服務工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推進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家數和規模逐年遞增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家數和規模逐年遞增,2018年共2787家上市公司實施了現金分紅,金額達到11500億元

  股息率已經與標普500指數、道瓊工業指數大體相當

  上市公司要對照四條底線自查自糾

  上市公司大股東和董監高必須牢牢守住四條底線:

  第一,不披露虛假信息。

  第二,不從事內幕交易。

  第三,不操縱股票價格,

  第四,不損害上市公司利益。

  對照這四條底線,上市公司要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對於問題嚴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力的,證監會將綜合運用監管措施行政措施,追究公司特別是大股東、上市公司董監高、實控人的責任。

  適度優化分拆上市、減持等一系列制度

  要完善基礎制度,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遵循,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改革方向,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適度優化併購重組、再融資、減持、分拆上市等一系列制度,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投資,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形成效率,助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繼續保持IPO常態化

  提高工作透明度

  堅持從源頭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杜絕病從口入,推動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平穩發展,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註冊制,提高審核工作透明度和效率,增強上市公司標準的包容性和政策的可預期性,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同時統籌推進相關上市公司板塊,暢通多層次資本市場機制,吸引更多的各行各業的優秀企業上市,繼續保持IPO常態化,堅持競爭中性,切實做到好中選優。

  上市公司要敬畏專業、突出主業

  遠離市場亂象

  上市公司要敬畏專業、突出主業,遠離市場亂象。主業突出、業績優良、核心競爭力強的上市公司,是市場主流價值邏輯,但也有少數上市公司脫離主業,熱衷編故事,頻繁變更融資用途,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還擾亂市場秩序,希望大股東和上市公司董監高,練好內功,突出主業,做精專業,憑競爭力吃飯。

  堅持增量和存量並重

  加快推進資本市場綜合性改革和對外開放

  加快推進資本市場綜合性改革和對外開放,堅持增量和存量並重,把好市場入口和出口兩道關,以增量帶動存量,實現市場化優勝劣汰,持續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上市公司要堅持四個敬畏

  否則會付出沉重代價

  上市公司大股東和上市公司董監高必須謹記和堅持四個敬畏,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投資者。

  要常懷敬畏之心,實踐證明,一切與市場規律和法律法規對抗,不敬畏風險,損害投資者的行為,最終必然會受到市場和法律的責罰,付出沉重的代價。

  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石。近期受外部環境的影響,股市有一定的震蕩波動,但從長期來看,決定市場成色和發展走勢,還是經濟基本面和上市公司質量,資本市場是經濟的晴雨表,這主要通過上市公司質量體現。上市公司是支撐市場的支柱和基石,是促進金融和實體的良性支柱,沒有好的上市公司就沒有好的資本市場。

  經濟新動能加速提升

  市場預期明顯改善

  儘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開局平穩,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並好於預期,經濟的新動能加速提升,發展的協調性有效增強,市場預期明顯改善,顯示出中國經濟底盤穩,韌性足,迴旋空間大的特點。

  希望上市公司發揮好「頭雁效應」

  我國作為一個產業要素齊全,兼具強大生產能力和巨大內需潛力的國家,完全有條件有實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這是我們的信心底氣和定力所在,同時也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和上市公司做優做強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希望上市公司能夠把握機遇,應對挑戰,穩重求進。繼續在推動經濟和自身高質量發展當中發揮好頭雁效應。

  中介機構與上市公司串通違規

  一案雙查絕不姑息

  要進一步加強與公檢法等機關的密切合作,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懲處力度,積極營造上市公司規範發展的法治環境,中介機構要歸位盡責,對於執業過程當中未能勤勉盡責,甚至與上市公司的相關主體串通違規的行為實施一案雙查,絕不姑息。

  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必須加大

  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力度必須加大,監管的重點在於公司治理,包含信息披露和內部控制。通過公司治理的強化,促進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要通過持續監管,精準監管,提高上市公司信息質量。

  上市公司和大股東要講真話

  做真事不搞虛和假

  監管部門要督促上市公司和大股東講真話,做真事,提倡真和實,不搞虛和假,不做違法違規之事,加強上市公司監管,必須做到辯證思維和底線思維,尊重規律,統籌把握多元監管目標的內在統一。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要市場各主體同心同向

  上市公司質量是資本市場的支柱和基石,是促進金融與實體良性循環的微觀基礎。沒有好的上市公司,就不可能有好的資本市場。

  上市公司治理內涵豐富,包括經營效益、會計基礎、治理能力和信息真實等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離不開上市公司監管者、投資者以及市場各參與主體的同心同向

  對亂象頻出的上市公司要重點聚焦嚴格監管

  對亂象頻出的上市公司,要重點聚焦,嚴格監管,做到抓兩頭帶中間。要進一步完善三點一線的上市公司監管工作機制,促進行政監管與治理監管,日常監管與稽查處罰,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的有效銜接,構建事前、事中、事後全面的監管機制,實現全鏈條監管。加強科技監管是有效手段,推進統一的上市公司大數據平臺建設,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和交叉驗證,增強線索發現分析和預警的能力。

  增強監管震懾力

  讓做壞事的人必須付出代價

  提高違規成本是核心舉措,要推動證券法、公司法、刑法修改和相關司法解釋的出臺,創新執法手段,研究優化公開譴責等制度機制,加大審計力度,增強監管的震懾力,讓做壞事的人必須付出代價,讓心存僥倖的人及時收手。

  資本市場文化還要進一步厚植和沉澱

  要優化資本市場文化生態,健康成熟的企業文化、投資文化、監管文化是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根基。 我們的市場起步較晚,發展較快,法治誠信和契約精神還有待進一步深化,市場文化還要進一步厚植和沉澱。我們將會同市場各方加快推進資本市場的文化建設,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創造優良的軟環境。

  完善併購重組破產重整等機制

  支持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深化全面改革,借鑑成熟市場經驗,在把好入口的同時,拓寬出口,平穩化解存量風險,實施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行動計劃,注重發揮各方協同效應,力爭用幾年的時間,使存量上市公司質量有較大提升,發揮好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完善併購重組破產重整等機制,支持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為上市公司提質增效,注入新鮮的血液。

本報記者車亮攝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010)

相關焦點

  • 上交所發信息披露分類監管 重點關注五類公司八類事項
    起草制定《指引》,主要是在交易所一線信息披露監管層面,落實好證監會關於分類監管的部署,一方面做好監管主責主業,對重大違規公司和市場亂象要重點聚焦、嚴格監管,維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和市場健康發展秩序。另一方面,積極回應上市公司的合理訴求,在信息披露和市場服務上為上市公司發展提供更多支持,創造更多條件。總體上,《指引》主要是以制度化的方式,回答當前交易所一線監管和服務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
  • 上交所:將4類公司納入重點監管範圍 對其信息披露事項予以重點關注
    起草制定《指引》,主要是在交易所一線信息披露監管層面,落實好證監會關於分類監管的部署,一方面做好監管主責主業,對重大違規公司和市場亂象要重點聚焦、嚴格監管,維護好投資者合法權益和市場健康發展秩序。另一方面,積極回應上市公司的合理訴求,在信息披露和市場服務上為上市公司發展提供更多支持,創造更多條件。總體上,《指引》主要是以制度化的方式,回答當前交易所一線監管和服務做什麼、怎麼做的問題。
  • 重磅|響水爆炸案對環境監管的啟示!
    依法履行危廢監管職責是重中之重6. 監管重點要放在是否有汙染後果7. 執法重點要放在是否整改到位8.3.加強對危廢相關重點行業的監管剛剛修訂發布的《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提升了列入名錄的危險廢物的精準性和科學性,刪除了2016年版中的第四條「列入《危險化學品目錄》的化學品廢棄後屬於危險廢物」。
  • GMP、GSP、GCP、GLP 認證取消基本已定,更嚴格的動態監管上馬!
    3 月 15 日,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外記者並答記者問,期間再次重點提及簡政放權,把更多精力放到事中事後監管和優化對人民群眾的服務上,尤其是對涉及食品、藥品等群眾密切關注的違法違規問題堅決查處。而具體到醫藥領域,與簡政放權要求最緊密相關的莫過於 GMP 等四證的取消。近日,E 藥經理人從 CFDA 相關人士處了解到,四證取消已基本確定。
  • 央行定調2021年十大重點工作 傳遞重磅信號
    會議部署了2021年工作十大重點,向市場傳遞了多個重磅信號。  要點四: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會議要求,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住房租賃政策體系。引導大型銀行下沉服務重心,推動中小銀行完善公司治理,聚焦主責主業。
  • 四輪車改,監管從限制底線到放權
    將商車險示範產品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支持開發創新產品;在自主定價係數和手續費監管方面向銀保監局授予更多職權。四是配套改革力度較大。積極推行實名繳費、電子保單,探索新技術研究應用,健全費率回溯、保費不足準備金等制度。
  • 上交所發布信披分類監管指引 持續提升監管效能
    但同時,個別公司財務造假、資金佔用、違規擔保等問題「水落石出」,投資者、市場反響也比較強烈,對依法嚴格監管期待也很高。為此,一線監管部門既要堅持監管主責主業,對重大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把「該管的」管住管好,也要踐行「不幹預」理念,進一步減少管制,騰出更多的精力來支持、服務好上市公司的發展,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 重磅信號!央行定調!
    會議部署了2021年工作十大重點,向市場傳遞了多個重磅信號。要點四: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會議要求,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完善金融支持住房租賃政策體系。引導大型銀行下沉服務重心,推動中小銀行完善公司治理,聚焦主責主業。
  • 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十大新聞發布
    &nbsp&nbsp&nbsp&nbsp剛剛過去的2019年,市場監管領域都發生了哪些大事?1月10日,以融合監管、創新傳播為主題的「2019中國市場監管年度十大新聞發布暨點評」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揭曉了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十大新聞。
  • ...名利動機驅使惡意逃避監管——聚焦「基因編輯嬰兒」案件
    新華社深圳12月30日電 題:科研幌子難掩非法行醫事實 名利動機驅使惡意逃避監管——聚焦「基因編輯嬰兒」案件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攀、肖思思、周穎備受社會關注的「基因編輯嬰兒」案12月30日在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賀建奎、張仁禮、覃金洲等3名被告人的行為構成非法行醫罪。
  • 體細胞治療應嚴格分級分類監管
    二、新《辦法》「雙軌制」與現行法規構成矛盾衝突《辦法》 第二條「體細胞治療是指來源於人自體或異體的體細胞,經體外操作後回輸(或植入)人體的治療方法。」並未明確「體細胞治療」究竟是「醫療技術」還是「藥品」?如果將《辦法》 中的「體細胞治療」理解為「醫療技術」或「生物醫學新技術」,顯然與相關上位法產生了衝突。
  • 明確五方面監管評級要素 銀保監會擬對消費金融公司分類監管
    監管評級結果分為1級、2級(A、B)、3級(A、B)、4級和5級。評級結果數值越大表明機構風險越大,需要越高程度的監管關注。具體而言,監管評級為1級的消費金融公司,是各方面較為健全的機構,發現的問題較為輕微,能夠在正常運營中解決。通過非現場監管定期監測各項指標和業務數據,一般不需採取特殊的監管行動。
  • 淺析水文「強監管」支撐作用的發揮
    圍繞河湖「清四亂」等監管需要,加強河湖水量水質及地下水監測數據分析評價,預測預警發展變化趨勢,為聚焦管好「盆」和「水」,實現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轉變,為各項任務落實及實施監督考核提供基礎支撐。二是做好服務新時期水資源管理工作。
  • 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發布 設定監管評級要素
    無法採取措施進行救助的公司,可依法實施市場退出《辦法》規定,監管人員應當根據消費金融公司的監管評級結果,深入分析風險及其成因,制定每家消費金融公司的綜合監管計劃,明確監管重點,確定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檢查的頻率、範圍,督促公司對問題及時整改並上報整改落實情況。
  • 資本市場科技監管「有智慧」多維度執法體系強勢升級
    筆者認為,這幾個關鍵詞透露出了明確的監管信號,資本市場多維度執法監管體系強勢升級,打擊股市違法違規行為將更加智慧、更加高效、更加精準。首先,在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為監管賦能,大幅提升監管的效率和水平,「智慧執法」將成為未來打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 市場監管總局:重點查處牙籤弩、金屬飛鏢等危險玩具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印發《2019年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明確提出對兒童玩具、學生文具、校服、校園跑道原材料等產品持續開展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對傷害青少年兒童人體健康的案件從嚴從重處罰,讓青少年兒童穿得稱心、用得舒心、玩得開心。
  •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出爐
    中國環境報見習記者 鄒祖銘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關於在國土空間規定中統籌劃定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監管,近日,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以下簡稱《指標體系》)。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開啟新紀元 動物表演將受更嚴格監管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明確規定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保護優先、規範利用、嚴格監管」的原則,從過去的「合理開發利用」到現今的「規範利用」,並將「保護優先」作為原則之首,這無疑是重大的導向性變化。  「與1989年實施的版本不同,此次新修訂實施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保護優先』為第一原則。」
  •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進一步優化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通知
    做好各類業務系統與公示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對接,在註冊登記備案、資質審核管理、日常監管執法、提供公共服務等工作中,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標識,以註冊登記準入審批、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重點領域市場監管、智慧財產權管理、侵權假冒治理、公平競爭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標準計量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為重點,將企業登記註冊備案、動產抵押登記、股權出質登記、智慧財產權出質登記、行政許可
  • 2020年上海市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內容是什麼?
    對涉農科研育種單位試驗基地全覆蓋檢測,重點區域抽樣監測。協助做好上海南繁基地等域外育種、制種基地的監管工作。2. 繼續做好品種區試登記環節監管。(二)做好田間種植監管。充分利用試紙條等快速檢測方法,對水稻、玉米、油菜等種植進行抽樣監測,並對研發試驗、育種、加工等單位周邊區域重點抽檢,從嚴從速查處非法轉基因種植。(三)抓好進口加工環節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