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P、GSP、GCP、GLP 認證取消基本已定,更嚴格的動態監管上馬!

2021-01-19 丁香園

本文獲得授權轉載自公眾微信號「E 藥經理人」。

3 月 15 日,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外記者並答記者問,期間再次重點提及簡政放權,把更多精力放到事中事後監管和優化對人民群眾的服務上,尤其是對涉及食品、藥品等群眾密切關注的違法違規問題堅決查處。而具體到醫藥領域,與簡政放權要求最緊密相關的莫過於 GMP 等四證的取消。近日,E 藥經理人從 CFDA 相關人士處了解到,四證取消已基本確定。

「我們必須進行自我革命,刀刃向內,用壯士斷腕的精神堅韌不拔地加以推進。」

在剛剛結束的 2017 年兩會總理答記者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再次重申簡政放權之於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性。

而具體到醫藥領域,簡政放權的動作也按部就班的在陸續執行。2015 年,CFDA 公布共取消、下放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 8 大項及 5 小項;2016 年取消 GAP 認證後,有關取消 GMP、GSP 等認證的呼聲在行業廣為流傳。

而今年 3 月 11 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藥科大學國家藥物政策與醫藥產業經濟研究中心(NDPE)學術年會上,CFDA 相關人士表示:「正在修訂的《藥品管理法》中已有部分內容基本確定,第一個就是簡政放權,包括仿製藥生物等效性的備案、傳統工藝配方的中藥製劑、原輔料和包材與產品一起註冊等。還有就是對 GMP、GSP、GCP、GLP 等不再搞具體認證,但管理不能滯後,還要按其規定規範檢查,生產、流通可能會兩證合一。」

四證取消勢在必行

事實上早在數年前,關於取消 GMP 以及 GSP 認證的呼聲就此起彼伏,2016 年 GAP 認證的取消以及近年來國家關於簡政放權的大力呼籲則讓這一趨勢更為明顯。

這也符合我國目前藥品監管的大方向,即由靜態的節點式監管調整為動態和全過程的監管。同時也是正在進行修訂的《藥品管理法》的修訂方向,即將事前審批更多的變為事中事後監管,如將原有的審批事項逐步調整為備案制度。在供給側改革深入、產業管理水平、質量意識和手段提升、企業誠信初步具備的情況下,探討取消靜態認證,改為依靠產業誠信和國家動態監管結合已經成為一種具備現實意義的方案。

上述人士在會上表示,在目前正在進行修訂的新版《藥品管理法》,簡政放權、適當減少行政許可是修訂的主導方向,其中有一些內容目前已基本確定,其中包括 GLP、GCP、GSP、GMP 認證的取消。

其中,取消 GCP(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範)認證已經在 2016 年 7 月 CFDA 發布的《藥品註冊管理辦法(修訂稿)中》有所體現,相較於老版而言,修訂版對於臨床試驗開展的要求表述為「在符合臨床試驗管理要求的機構開展」,而非「通過 GCP 認證」,這被視為 GCP 取消的一大信號。

GCP 的取消意味著國家對於藥品臨床試驗基地的「鬆綁」,相較於此前企業只能在少數經過認證的機構進行試驗,GCP 認證一旦取消,企業將面臨更多的選擇,與此同時,確保臨床試驗質量的責任也一併落到企業及試驗機構身上。7·22 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風暴餘波猶在,對於企業來說並非一定是一件值得歡欣鼓舞之事。

而在 2015 年 6 月 CFDA 公布取消、下放、調整的行政審批事項中,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也在調整範圍之列,具體來說,是將 GMP 認證逐步由國家局下放至省級食品藥品監管局。

「生產、流通可能要兩證合一。」上述 CFDA 人士表示。此前業界的一種猜想即兩證不會簡單的取消,而會實行兩證合一的制度。目前這種猜想基本已被證實,兩證將合併,只是不會再針對生產、流通分別做具體的認證。

怎麼管?

對於企業而言,GMP 等四證取消最令人關心的,還是取消以後會發生什麼? 是要求降低,日子過得更寬鬆,還是反而要求更為嚴格,企業風險更大?

可以肯定的是,取消四證之後,管理並不會因此而滯後,只是由原本靜態檢查改為動態監督,如 GMP、GSP 等檢查實際都是要在企業的生產、流通環節持續進行的,而非單一時間節點的監督。「五年一換證的固有思維要改變。」此前,不管是批准文號還是許可證書,基本都是採取五年一換證的基本模式,日後年度的監測以及報告制度將會得到強化,使監管真正回歸本質。

從 GMP 認證下放至省局之後的情況而言,監管情況並未因權利下放而變得糟糕,反而呈現愈來愈嚴的趨勢。對於 GMP 而言,認證檢查、跟蹤檢查、飛行檢查貫穿了 2016 年 CFDA 的全部監管工作,而 GSP 飛行檢查、藥品註冊生產現場核查、臨床試驗數據核查、醫療器械飛行檢查以及境外藥品醫械的檢查也呈趨嚴之態。到目前為止,CFDA 共有 649 名國家藥品檢察員,據了解,這一數據也正在朝美國 FDA 約 5000 人的專職檢查員隊伍看齊。

可以看到的是,儘管認證即將被取消,但動態的飛行檢查將會日益頻繁,「該退市的退市,該撤證的撤證」,上述 CFDA 官員表示,完善藥品全周期的生命管理也將是新版《藥品管理法》修訂重點考慮的內容之一,包括風險管理機制將會被引入,並貫穿至臨床試驗、藥品審批等各個方面,另外加強對全過程的監管,以及完善產品退出機制,這些都有待下一步落實。

同時,也會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對處罰要求落實到實處,包括完善刑事責任追究和民事賠償制度,完善行政處罰制度,並將責任嚴格至個人。

部分簡政放權已落實處

實際上,儘管 GMP 等四證被取消目前已基本被確定,但還需要通過法律途徑才能最終落實。而到目前為止,醫藥領域內的簡政放權已有實施的先例。

除了 GAP 認證被取消之外,目前已有明確文件規定的還有藥品審評審批程序的監護。例如國務院 44 號文件便規定,要實行藥品與藥用包裝材料、藥用輔料關聯審批,將藥用包裝材料、藥用輔料單獨審批改為在審批藥品註冊申請時一併註冊審批。

同時,在中醫藥領域,要簡化來源於古代經典名方的複方製劑的審批,這一點新頒布的《中醫藥法》也做了明確規定。傳統工藝配置的中藥製劑也將逐步實現備案管理。

同樣由審批改為備案管理的還有仿製藥生物等效性試驗。CFDA 已公開表態,為了緩解一致性評價臨床資源緊缺的問題,將逐步放開臨床機構的準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中,也明確提出會「允許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他社會辦檢驗檢測機構等依法開展一致性評價生物等效性試驗」。


相關焦點

  • CFDA監管升級,GMP、GCP認證取消還無定論
    藥企身上的責任更重了。」老仙兒不知道到底諮詢的是誰,但他所說的分析依據並不能支持GCP認證要取消的結論,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改革是要進行的,但不意味著CFDA能夠扔掉所有的責任,所以此依據也不成立。那GMP認證取消的消息是哪來的?
  • 取消GMP認證 迎來動態GMP管理飛檢時代
    製藥圈一時間哀鴻遍野,充分暴露了幾年一次的GMP認證已然不能滿足時代需求,我國缺醫少藥的時代已經不復存在未來高質化時代,GMP認證反而制約了製藥企業進步,GMP認證弊大於利,取消GMP認證呼之欲出。此次修正草案提出實行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增加了諸多與之相關的條款,同時刪除了藥企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認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認證,並將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由許可管理改為備案管理。     一系列密集的動作我們看到了國家對醫藥改革的決心和大刀闊斧的行動措施,GMP認證取消我們必將迎來更為科學藥品生產管理監管措施。
  • 我國實施GMP三十年:標準更完善 監管更嚴格
    這年,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徵求意見稿)》,並對第十條進行修訂,取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認證制度(第十條、第十六條)。  關於取消GMP認證的討論尚未停歇  自2017年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來,關於取消GMP認證的討論一直沒有停歇。
  • 從國家藥監局叫停新基紫杉醇看藥品GMP監管
    目前,因新《藥品管理法》中已取消對於GMP認證的要求,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監局」)正在對《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進行修訂並徵求意見,國家藥監局曾在2019年9月30日發布的《藥品生產監督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起草說明》中提到,GMP認證的取消並不會降低藥品生產企業的準入門檻,並要求將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作為生產許可證核發和日常監管工作中的標準內容
  • 國務院決定取消已實施14年的GAP認證!
    點擊查看 2月16日,CFDA通過官網披露:依據國務院印發《關於取消13項國務院部門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6〕10號),規定取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認證。
  • GAP認證謝幕不意味監管放鬆
    核心提示:取消GAP認證,讓中藥材質量回歸其正常的「行家掌管行家」路徑,不僅提高中醫臨證療效,還利於零星中藥材、瀕臨中藥材的保護和發展,促使中醫藥事業健康發展,從而提升整個中醫療效。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取消GAP認證給零星中藥材生產加工帶來契機。
  • 有效監管是對有機認證最好的規範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在官網發布通告稱,市場監管總局對有機產品認證領域(有機蔬菜、食用菌、葡萄酒、茶葉、水果、糧谷、乳製品、食用植物油、嬰幼兒配方食品9類產品)的25家認證機構涉及的320批次產品實施了認證有效性抽查,認證機構覆蓋率為28.7%。
  • 中藥材GAP國家認證取消 未來或實行備案制
    2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顯示,2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取消13項國務院部門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規定取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認證。至此,中藥材GAP認證在試行近14年之後被取消。對此,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業委員會技術部主任曹海祿表示,「此次國家發文僅僅是取消中藥材GAP國家認證,而不是取消中藥材GAP。
  • 新版《藥品管理法》刪去GMP認證證書,GMP真的沒了?
    此法的通過對業內影響最為深遠的一點或許要數GMP認證證書的取消了,國內GMP(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證書二十一年後落幕。GMP是國際通行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基本準則。國內從1998年開始實行GMP認證制度,2004年曾要求藥品生產企業不通過認證便不得生產,2010年時更是新修訂GMP標準,強調對生產過程動態監測。
  • 本科生學位論文何去何從,取消或嚴格審核
    關於藝術類和體育類更注重的是才藝展示,而非一些文字類的東西。教育部對學位論文監管日益嚴格,而他們面對撰寫論文更加苦惱,用學位論文來評估他們是否具有授予學位的資格過於單薄,畢竟自身的真本領才是重要的考核標準。因此對於此類學科學生,學位論文的要求極大可能會進行取消,具體需要看培養院校相關規定。取消的同時對畢業考核也會變得更加嚴格,從此坊間經常說的大學本科嚴進寬出的現象不復存在,本科渾水摸魚的獲得學位的時代已經即將終結,迎來的是更健全的監管,培養合格的人才。
  • GMP車間潔淨度等級標準
    車間圖片GMP潔淨車間空氣降塵量,「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新版gmp在「製劑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新版gmp)的施行手冊中規定的較為具體。即製劑生產潔淨車間中的溫度和空氣溼度是以穿潔淨服的操作員工不存在不舒服、不舒適為標準的。
  • 醫藥行業用泛微實現GMP&GSP合規管理:製藥放心、管理省心
    醫藥GMP+GSP合規管理系統   國家對醫藥行業的監管非常嚴格,各項標準、規範貫穿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信息化管理工具已經成了藥企高效履行規定、推動藥品合規生產、銷售的重要手段…
  • 人民日報社會觀察:有機食品須加強認證監管
    產品必須經過權威機構的認證,才能被冠以「有機產品」。但是,一些商家為了逐利,打起了「概念牌」,導致了市場上一些聲稱有機的雜糧、蔬菜等農產品,沒有經過認證;或者種植基地經過了有機認證,但包裝、加工等環節沒有獲得認證。這樣,就很難成為真正的「有機產品」。
  • 中藥材GAP認證取消!藥企省時省力還省錢!
    核心提示: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2016年2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取消13項國務院部門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國發〔2016〕10號),規定取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認證。   重磅利好,國務院取消中藥材GAP認證!
  • 加強HACCP體系認證監管
    隨著全球化經濟的快速發展,出口食品安全已成為國際貿易中最受關注和最為敏感的問題。由於出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時有發生,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點控制)體系認證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也不時曝光,近年來,國家認監委依據「問題導向」的監管原則,加強和改進對HACCP體系認證的監管工作。開創了食品農產品認證監管與出口備案監管聯動和在備案中採信第三方HACCP體系認證結果的監管新格局。
  • 廣西自治區藥監局關於取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認證和藥品...
    自治區藥監局關於取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認證」和「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認證」的公告(2019年第21號)2019年8月26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明確規定不再進行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GSP)認證。
  • GSP認證後,多方解讀水產非藥品怎麼賣!
    更令他想不通的是,就在離他不遠的某家連鎖藥店內,卻依然可以銷售非藥品。「關於非藥品,究竟該怎麼處理?」該老闆感到很困惑。  按照規定,所有經營獸藥的藥店必須在2012年3月前通過主管部門的GSP認證,否則將面臨關停的命運。時至近日,已經通過認證的藥店為數甚少,而對於認證過程中的各種規定,也讓很多藥店老闆頗有怨言。  GSP拒絕非藥品?
  • GAP認證形同虛設被叫停 中藥材企業恐承受成本之壓
    試行了14年的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AP)認證被叫停。針對GAP認證取消業內發出不同的聲音,通過GAP認證的企業表示,雖然國家取消認證,但企業不會放鬆對中藥材的質量問題管理,會一如既往地嚴格按照GAP認證生產。未通過GAP認證的企業是否會趁機進入市場銷售成為當前業內最為關注的問題。
  • 6家藥企將接受GMP檢查,已有28家被處理!
    接受GMP認證檢查昨日(10月18日)安徽省藥監局連續發布了3則GMP認證檢查的通知。通知內中公示聖百凌中藥飲片(安徽)有限公司、安徽御草堂藥業有限公司、安徽慶春堂藥業有限公司將在10月19日-10月21日接受GMP認證檢查公示。檢查的範圍均為中藥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