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社會觀察:有機食品須加強認證監管

2021-01-09 人民網

  「有機大米」「有機蔬菜」「有機豬肉」……近年來,有機食品以安全、健康、營養的形象贏得廣大消費者的心,越來越多的「有機食品」出現在各大超市和電商平臺,且價格不菲。對此現象,有業內人士指出,普通消費者很難從外觀上辨認出產品是否真為有機食品。許多超市所謂的有機食品是否真能達到有機產品標準,還是得打個問號。

  何謂有機產品?根據我國《有機產品》國家標準規定,有機產品是指生產、加工、銷售過程符合該標準的供人類消費、動物食用的產品。《有機產品》國家標準規定,有機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

  產品必須經過權威機構的認證,才能被冠以「有機產品」。但是,一些商家為了逐利,打起了「概念牌」,導致了市場上一些聲稱有機的雜糧、蔬菜等農產品,沒有經過認證;或者種植基地經過了有機認證,但包裝、加工等環節沒有獲得認證。這樣,就很難成為真正的「有機產品」。

  認證,要實地考察食品是否按照認證體系生產,產地、生產、加工、倉儲、運輸、貿易等是不是合乎認證要求,還要進行實地檢查評估,必要時派檢查員對土壤、產品抽樣,由申請人將樣品送指定的質檢機構檢測。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有機認證由第三方認證公司收費執行,企業規模是認證的重要因素,認證過程帶有利益糾葛,這就妨礙了認證的公正與客觀。而網上廣泛存在「有機食品認證服務」,宣稱可以代理認證,並承諾可確保「一次通過」,也讓人對認證的公信力產生懷疑。甚至,少數企業只是很少一部分產品得到了認證,所有產品也都跟著貼上了有機牌。

  有機產品認證,需要監管部門給力。一方面,落實標準要嚴,對有機產品生產企業進行動態管控,對不符合《有機產品認證目錄》進行生產的,堅決予以退出。另一方面,建立有機產品的監管聯動機制。有機食品進入市場後,農業、質檢等相關職能部門需通力合作,加強市場動態監管,嚴厲查處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尤其是對流通領域、銷售領域,更應不定期進行風險監測。另外,必須建立相關的責任追究制度,明確認證第三方和生產企業的責任。

  江西新餘市  廖海金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03日 20 版)

(責編:馮粒、王倩)

相關焦點

  • 有效監管是對有機認證最好的規範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在官網發布通告稱,市場監管總局對有機產品認證領域(有機蔬菜、食用菌、葡萄酒、茶葉、水果、糧谷、乳製品、食用植物油、嬰幼兒配方食品9類產品)的25家認證機構涉及的320批次產品實施了認證有效性抽查,認證機構覆蓋率為28.7%。
  • 加強HACCP體系認證監管
    由於出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時有發生,HACCP(危害分析和關鍵點控制)體系認證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也不時曝光,近年來,國家認監委依據「問題導向」的監管原則,加強和改進對HACCP體系認證的監管工作。開創了食品農產品認證監管與出口備案監管聯動和在備案中採信第三方HACCP體系認證結果的監管新格局。
  • 有機食品更安全更健康嗎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我國有機產業起步較晚,有機理念在20世紀90年代才被引入中國。近年來逐步發展,有機理念和有機食品已被許多人接受,國內生產的有機食品甚至走出國門,被端上外國人餐桌。不過,有機行業也受到公眾和媒體的質疑,負面新聞不時爆出。亟須加強宣傳引導,讓全社會科學準確地認識有機食品生產理念、管理要求和產品特質,讓有機食品真正體現安全與健康之義。
  • 18批次有機產品不符合認證要求,涉及8家認證機構
    不符合認證要求 為監測認證活動相關方的工作質量和認證風險,推動認證有效性和公信力的提升,根據《認證認可條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於近期對有機產品認證領域(有機蔬菜、食用菌、葡萄酒等9類產品)實施了認證有效性抽查。
  • 廣東綠色·有機產品認證宣傳周活動啟動
    本報訊 粵市監 記者黃小桂 發自廣東 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聯合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在佛山市順德區舉行綠色·有機產品認證宣傳周啟動儀式暨綠色認證技術交流論壇。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二級巡視員何小群、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丘瑞清出席活動並講話。
  • 美國農業部對從印度進口有機產品的認證要求不斷提高
    食品夥伴網訊  據美國食品安全新聞網消息,美國農業部(USDA)的有機計劃(NOP)正在改變其對印度進口的監管方式。   美國農業部將終止其認可協議,該協議允許農業和加工食品出口發展局(APEDA)認可的認證機構在印度提供美國農業部有機認證。APEDA是印度政府商業和工業部下屬的一個最高機構。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有機產品18批次不合格
    摘要: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9大類320批次有機產品,其中有18批次不合格,總體合格率達95.37%。   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在官網發布通告稱,市場監管總局對有機產品認證領域(有機蔬菜、食用菌、葡萄酒、茶葉、水果、糧谷、乳製品、食用植物油、嬰幼兒配方食品9類產品)的25家認證機構涉及的320批次產品實施了認證有效性抽查,認證機構覆蓋率為28.7%。
  • 【最精油】了解有機概念,認識有機認證中的皇冠!
    有機的概念(Organic)如今綠色、有機等概念越來越盛行,除了食品外,消費者也開始挑選植護膚產品,遠離有害化學成分、防腐劑等含有刺激成分的產品。推行有機產品認證的目的,是推動和加快有機產業的發展,保證有機產品生產和加工的質量,滿足消費者對有機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減少和防止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物質和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 中國有機食品消費年增長三至五成 常年缺口30%
    近年來,時有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讓標榜生產過程無公害、無汙染、純天然的「有機食品」成為市場上的寵兒。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當前,全球有機食品市場正以20%至30%的速度增長。目前,我國有機和有機轉換食品(有機轉換食品是指從開始有機管理至獲得有機認證之間的時間所生產的產品——編者注)已有約50大類,400~500個品種。
  • 有機食品的定義
    有機食品起步於20世紀70年代,以1972年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的成立為標誌。1994年國家環保總局在南京成立有機食品中心,標誌著有機食品在我國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有機食品是一種國際通稱,是從英文Organic Food直譯過來的,其他語言中也有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
  • 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相比有什麼區別?有機食品更健康?
    今天逛超市,聽有機食品專區的導購講有機果蔬的N種好處,她講得天花亂墜,我聽得邏輯碎了一地。回到家,趕緊查閱關於有機產品的文獻,關於有機產品的這五大問題,你也一定用得到。什麼是有機產品?  但是,有機食品生產的難度要高許多,同時也需要配套的監管來保證合規生產者的利益,真正做到有機很難;即使做到有機,也是以產量小作為代價的。而且目前並未研究發現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的營養價值有很大差距,所以,很多時候誇張有機食品,不排除商家炒作的噱頭。超市裡的有機食品真的是天然無汙染?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19年有機茶葉產品(網售)認證有效性抽查結果通告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2019年有機茶葉產品(網售)認證有效性抽查結果的通告〔2019年第27號〕》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近期組織對主要電商平臺銷售的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茶葉產品實施了認證有效性抽查,共計抽查40家生產企業的60批次產品。
  • 有機食品更營養、更健康嗎?吃有機食品真的好嗎?它們有什麼不同
    加拿大米媽——有機食品更營養嗎?不管你買不買有機食品,近年來有機食品在全球銷售直線是上升,特別是北美和歐洲。同樣的食品,只要貼上有機標籤,價格都會貴一些。有機食品真的是比普通食品更營養?還是商家的營銷概念?噱頭?
  • 加強藥品生產和跨區域銷售監管責任
    法制網記者 張紅兵    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今天發布《關於推進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將加快推進持有人制度試點工作,進一步探索持有人的權利義務和法律責任,加強委託生產、跨區域銷售全鏈條監管銜接等事宜。
  • 知名的GAP認證服務熱線【爆款】
    突出重點區域重點產業,萬畝,有機養殖業累計達到萬頭(只),狠抓全過程檢測監管,該縣提出,在健全質量標準體系、監管檢測體系、風險防控體系的同時,大力提升全要素全過程檢測監管,但匠廚房(公眾號ID:sanjiangfood)為什麼說國產有機食品不值得購買呢?
  • 一圖讀懂|2019版有機產品認證標準
    食品夥伴網訊 2015年修訂後的 《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了認證程序、建立了有機產品認證銷售證制度、取消有機轉換認證及其標誌、取消了未獲得有機認證的有機配料的「有機」標識等,認證要求發生了諸多變化,為統一有機產品認證標準,讓生產企業更明確有機認證程序及各方面要求,使消費者能夠統一識別和正確理解有機產品概念
  • 2020年中國有機食品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有機食品深加工成...
    有機食品,又稱為生態食品,是一種根據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並經過具有資質的獨立認證機構認證的產品及其加工產品。其位於食品安全金字塔的頂端,主要為有機農作物產品,包括有機糧食、有機水果、有機蔬菜等。當前我國有機食品行業良好發展,未來有望持續穩定增長。
  • 有機食品「零汙染」的真相
    像姜亞文一樣,出於對食品安全的擔憂,中國城市居民特別是中產階層中有機食品的擁躉呈明顯增長趨勢。中國從「溫飽型」社會向「小康型」社會轉軌的標誌之一,就是食品安全顯現為焦點問題。這一問題早期爆發於1998年—2001年間,這三年中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的投訴達到空前的50萬件,主訴點都是農藥殘留。
  • 萊蕪:加強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和亞硝酸鹽監管
    原標題:萊蕪:加強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和亞硝酸鹽監管   針對目前部分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違禁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和亞硝酸鹽的違法行為,近期山東萊蕪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加強含鋁食品添加劑和亞硝酸鹽監管,對違法物就地銷毀,切實根除這一頑疾。
  • 中美將互設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辦事處加強監管溝通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崔靜)中國衛生部部長陳竺18日在與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部長萊維特共同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中美兩國將在對方國家對等設置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加強雙方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方面的溝通與合作。    陳竺說,這是中美兩國商談的結果,是兩國在食品安全方面深化合作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