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食品更安全更健康嗎

2020-11-28 光明網新聞中心

  【聊健康】

  作者:夏兆剛(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常務副主任)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與健康的要求不斷提高,綠色、有機、原生態、無汙染成為新的消費需求。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但很多人搞不清楚這三種食品、農產品有何區別。這其中最受歡迎的有機食品,更是頻頻被爆出檢出化學農藥、假冒、有機認證不規範等問題,讓人無所適從。

黑龍江哈爾濱,農業博覽會上展出的各類蔬菜。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我國有機產業起步較晚,有機理念在20世紀90年代才被引入中國。近年來逐步發展,有機理念和有機食品已被許多人接受,國內生產的有機食品甚至走出國門,被端上外國人餐桌。不過,有機行業也受到公眾和媒體的質疑,負面新聞不時爆出。亟須加強宣傳引導,讓全社會科學準確地認識有機食品生產理念、管理要求和產品特質,讓有機食品真正體現安全與健康之義。

  1 有機食品與綠色食品有啥區別

  目前,我國品牌農產品主要包括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者都要符合相應標準要求且應經過認定、許可或認證,生產者才能使用相關標誌,但有許多不同之處。從生產環境來說,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比無公害農產品要求更加嚴格。從生產過程來說,三者都要建立相關質量控制體系,投入品使用符合相應標準要求。無公害農產品符合國家基本要求;綠色食品限制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有機食品不允許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從產品質量要求看,三者應分別達到相應標準要求。無公害農產品達到國家基本安全要求,綠色食品產品標準對化學農藥等要求比無公害農產品更加嚴格,有機食品不應檢出化學農藥等有機禁用物質。現在許多種植基地,雖然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標準要求,但如果沒經過具有資質機構認定、認可或認證,就不能自行標稱為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進行銷售。

  有機食品生產的前提和基礎是有機農業,與常規產品生產不同的是,有機食品對種子來源、基地隔離帶、轉換期、動物福利、質量管理體系建立等方面要求有嚴格規定,由於有機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允許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因此有機食品的安全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營養和健康也會有較好的表現。此外,有機農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採用一系列可持續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因此,有機食品的生產對於生態環保的貢獻更加突出,這也是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對有機農業遵循的四大原則「健康、公平、生態、關愛」最好的詮釋。所以與普通食品相比,有機食品在強調安全、營養、健康的同時,更加關注生態環保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自然和社會的和諧統一,確保有機農業理念能夠實現。

  雖然有機食品生產過程和相關標準控制較嚴,但仍然屬於食品(農產品),不可能與藥品或保健品作用等同。此外,有機食品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其符合有機理念和標準要求,也不是很難達到的。

食品安全檢測員正在檢測蔬菜農藥殘留情況。新華社發

  2 有蟲眼的蔬菜才是有機蔬菜嗎

  很多人認為,有機食品就是自然種植和生產出來的,除了不能使用化肥、農藥外,還不能使用各種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甚至認為,如果蔬菜上有蟲眼,那才是有機蔬菜,因為這說明它沒有打農藥。其實不然。

  作為農業生產的一種方式,有機農業雖然起源於傳統農業(或自然農業),但是在傳統農業技術上融入了許多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如病蟲草害防治的問題,自然農業順其自然,以犧牲產量作為代價,但有機農業並不拒絕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應用,比如可以使用一些生物源農藥、微生物肥料等。通過在生產過程中採取物理(如殺蟲燈、黃板等)、生物(如釋放赤眼蜂等)或生物源農藥(如苦參鹼等)等方式,解決病蟲草害問題。再比如傳統農業生產會由於品種退化、粗放管理等問題,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品相不佳,但有機農業通過融合現代農業科技就能生產出來品相和質量均佳的產品。

  總的來說,有機食品生產投入成本較常規食品大,且有機生產開始的一段時間,大多數農產品產量會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越來越多的科學試驗表明,隨著有機生產開展時間加長,不僅病蟲草害防治成本逐漸下降,而且產量也逐漸回升甚至超過常規農業產量。

  目前,我國已建立嚴格的有機產品認證管理體系。不過,部分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效益,未嚴格按照標準要求進行生產。為提高有機投入品使用效果,部分生產者隱性添加化學農藥和肥料,導致有機產品檢測不過關。同時,有機生產環節缺乏相應的技術指導與服務,導致一些有機生產企業面對病蟲害風險無計可施,只好繼續採用常規農業投入品和生產技術。另外,目前有機產品專業營銷渠道和營銷平臺尚未建立健全,未對有機產品概念、品質和內涵進行深入挖掘和準確宣傳,加之盲目發展,導致部分有機產品供大於求,甚至出現產品滯銷或按照常規產品銷售的情況,沒有收穫優質優價的品牌效益。同時,部分商家存在銷售假冒有機產品的現象,擾亂了市場秩序。

  江蘇省某有機蔬菜種植基地,工作人員採用綠色生物防控技術,以蟲治蟲。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3 有機認證如何認出有機食品的真假

  違規使用化學農藥以及有機產品假冒等現象,以及有機認證不規範問題,嚴重損害了有機行業的整體形象,使有機食品備受公眾質疑。筆者認為,應進一步加大對有機食品的監管力度,加快有機食品追溯體系建設,實施嚴格的市場監管,加大對假冒產品的打擊力度,淨化有機市場。

  同時,由於有機食品涉及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消費者一致認為認證質量與政府公信力密切相關。因此,應提高認證機構準入門檻,建立嚴格的審批制度,根據行業發展實際需要,合理控制認證機構的數量。並逐漸推動認證機構向非營利機構發展,促進認證由營利向公益轉變。在認證機構監管方面,應建立認證機構公信力、權威性考核評價公示機制,對違規失信的認證機構一經發現,立即淘汰。

  還要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強化行業自律。要引導企業嚴格執行有機產品標準,落實有機標準化生產和規範化管理,確保環境質量和產品質量,共同維護有機產品的公信力和品牌的社會形象。認證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行業自律作用,教育和監督各認證機構嚴格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嚴謹規範地開展認證工作。鼓勵第三方機構建立健全有機產品認證機構、生產企業徵信系統,促進認證機構有序競爭、生產企業誠信經營。

  此外,加強技術支撐,提高企業有機生產水平。有機生產過程面臨的病蟲草害防控、土壤培肥等方面的技術問題,限制了有機生產水平的提高。各地應儘快建立健全符合當地實際的有機生產技術體系,支持開展有機生產投入品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扶持建立有機生產技術專業服務平臺,及時對生產企業提供技術培訓和指導。  

  《光明日報》( 2018年11月24日 10版)

[責任編輯:潘興彪]

相關焦點

  • 美媒:科學家稱有機食品未必更健康和安全
    參考消息網6月7日報導 美國沃克斯網站6月5日發表了題為《有機食品是否更健康?許多科學家仍有疑慮》的報導,編譯如下:你肯定注意到了,商店裡的有機食品要比一般食品貴不少。一棵有機生菜的價格是普通生菜的兩倍。但食用有機食品真的更健康嗎?
  • 有機食品更營養、更健康嗎?吃有機食品真的好嗎?它們有什麼不同
    加拿大米媽——有機食品更營養嗎?不管你買不買有機食品,近年來有機食品在全球銷售直線是上升,特別是北美和歐洲。同樣的食品,只要貼上有機標籤,價格都會貴一些。有機食品真的是比普通食品更營養?還是商家的營銷概念?噱頭?
  • 有機食品、轉基因食品哪個更安全? 答案原來是這樣
    有機食品、轉基因食品哪個更安全? 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不少消費者被貼著「零農藥」「純天然」「營養更健康」標籤的食品吸引,視其為餐桌上的一股清流;卻對轉基因食品充滿了質疑,甚至恐懼。但是有機食品是否比轉基因食品更安全?
  • 海外醫療飲食科普:有機食品,更有營養嗎?
    有機農業旨在實現以下目標:改善土壤和水質減少汙染提供安全、健康的牲畜棲息地牲畜飼養符合其自然行為促進農場資源的自我持續循環有機農業中不允許的材料或做法包括:使用合成肥料增加土壤養分使用汙水汙泥作為肥料使用控制害蟲的大多數合成殺蟲劑使用輻照技術保存食物或...
  • 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相比有什麼區別?有機食品更健康?
    根據GB/T 19630.1-2011《有機產品》,有機產品是遵照一定的有機農業生產標準,在生產中「不採用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藥物、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飼養或栽培出的產品。有機產品真的更加健康嗎?
  • 有機食品、轉基因食品哪個更安全? 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不少消費者被貼著「零農藥」「純天然」「營養更健康」標籤的食品吸引,視其為餐桌上的一股清流;卻對轉基因食品充滿了質疑,甚至恐懼。但是有機食品是否比轉基因食品更安全?  科普作家、環保人士馬克·林納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迄今為止,有食用有機食品致死的例子,但卻沒有人因為吃了轉基因食物而死亡。
  • 有機食品、轉基因食品哪個更安全?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不少消費者被貼著「零農藥」「純天然」「營養更健康」標籤的食品吸引,視其為餐桌上的一股清流;卻對轉基因食品充滿了質疑,甚至恐懼。但是有機食品是否比轉基因食品更安全?傳播疫情的食品有甜瓜、木瓜、草莓、西紅柿、黃瓜、菠菜等,大多是有機食品,因為有機食品常施人畜糞便。那麼,轉基因食品有沒有安全事件呢?答案是:沒有,一例也沒有。「國際權威機構達成轉基因安全的共識是:凡通過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與非轉基因食品一樣安全,可放心食用。」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林敏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有機食品的「有機」是什麼意思?「有機」就一定健康嗎?
    有時在超市購物的簡單行為可能會充滿挑戰,面對琳琅滿目的貨架,你會不會猶豫再三最終選擇了有機蔬菜?雖然有時候它們的價格會比較貴,但是你仍然選擇了它們,還會覺得自己是為了健康生活,順便也為保護環境做了貢獻。不僅僅是你和我,最近幾年購買和食用有機食品的熱情已經像野火一樣蔓延開來。
  • 食品安全的金字塔頂端站的不是別人,是「有機」
    現如今空氣品質和食品安全的重重威脅讓我們明白,活著不再是為了溫飽,生活要學會講究,從追求「有機」開始。 有機生活是給自己的一份長期保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爭先恐後的加入到「有機生活」的大軍,可見其魅力勢不可擋。
  • 摘錄:健康只靠泡枸杞?有機食品了解一下!
    於是,在全民關注養生、關注身體健康的熱潮之下,年輕人們也不甘落後,紛紛有模有樣學起了養生。收藏了各種養生知識,但卻常常間歇性養生、報復性飲食。但保持健康體魄,僅靠養生就可以嗎?其實,保持健康不僅僅需要養生和運動,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多吃健康的有機食品,才是獲得健康的最簡單的方式。
  • 有機食品粉絲心態與邪教徒相似 令有機食品受到追捧
    ★研究發現有機食品讓人在心態上變得自私小氣,還自我感覺良好   ★事實上,有機食品並不比非有機食品更有營養、更安全、更好吃   當你知道一個人每頓只吃有機食品,你對他會有何印象?或許是「不差錢」,因為這些人每個月用於買菜、買水果的錢可能好幾百甚至過千元。
  • 科學網—農大教授羅雲波:轉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昨天(6月11日),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北京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羅雲波教授在北京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一些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存在種種誤解和猜測,而實際上,「轉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羅教授在北京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對300名市民、企業代表和工商執法人員,講解了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 日常飲食要「新鮮」,更要「有機」!
    以前的人們,生活條件比較困難,常吃的東西都是一些未經過加工的粗糧類食物;而如今,人們的生活條件好了,能夠買到更加豐富且種類多樣的食物,所以人們對食品的要求也就更高了。現在,「新鮮」只是人們對食物的一個基本要求,大家現在更注重的是要吃「有機」食物!
  • 從「更精確」到「更健康、更安全」——珀金埃爾默高層專訪
    」什麼重大舉措嗎?(2)食品安全珀金埃爾默的檢測設備被廣泛應用於食品質量和安全的檢驗,完成認證、授權、製造和可能影響生物健康汙染的檢驗」另外我們還了解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珀金埃爾默的分析解決方案得到北京市食品安全檢測中心(BFSM)的採納,用於其移動實驗室以幫助確保奧運賽場食品供應的安全
  • 食品安全 共治共享 |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它們有啥...
    食品安全 共治共享 |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它們有啥區別?,守護健康SUMMER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以及各種獲得食品安全認證的食品正逐步成為百姓消費的熱點。
  • 有機食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而這就是目前安全等級最高的——有機食品!有機食品——讓孩子嘗到食物原本的味道「少年強,則國強」,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僅是每個家庭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國家非常重視的問題。對於孩子來說,有機食品更有營養。年幼的孩子還處在發育中,每天都需要吸收大量的營養滿足生長需求。另外,處於生長發育期間的孩子免疫系統比較脆弱,更容易受到農藥殘留的影響,而有機食品能夠本身生長環境就更加安全和健康,避免了農殘。
  • 給孩子吃有機食品是否靠譜?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新時代,人們歡呼好日子到來的同時,食品安全問題卻越演越烈。過去,我們雖貧窮,但勤勞。一谷一物,皆靠雙手勞作而得。吃得安心,吃得健康。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面對各種添加劑、防腐劑、不衛生的食品,我們吃得起卻不敢吃了!在此呼籲各位寶爸寶媽,食品選購需謹慎,切勿遇上黑心不良賣家。到底有沒有健康無汙染的食品呢?
  • 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有機食品你認為哪個最好?看看你選對了嗎
    我們對於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和有機食品都不陌生,但是要說他們哪個更好恐怕還真沒幾個人可以說明白。很多人認為有機食品最好,綠色食品比無公害食品好,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但是事實往往並不是人們想的那樣。
  • 研究表明:有機食品與非有機食品有著顯著差異
    研究最終的結果使醞釀已久的話題沸騰起來,即有機食品比普通食品更健康。倫敦國王學院的營養學教授,湯姆•桑德斯(Tom Sanders)表示,實驗的確揭示了不同,「但這些都是天然的嗎?這些與營養有關嗎?我不敢確定。」福特以及他的同事們總結稱,許多抗氧化物質「此前已得到證明,可以降低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經衰退型疾病以及某些癌症在內的慢性病發病率。」
  • 誰說自製食品更安全!看完這篇「攻略」再吃不遲
    但近年來,食用自製醃菜、自製腐乳中毒的消息屢見不鮮;前段時間,自製手工奶茶在網上火爆的同時,也遭到了有關食品安全的質疑。在很多人印象中,家庭自製食品就是安全的代名詞。但為何自家做的「零汙染」「零添加」食品卻頻頻引發食品安全問題呢?其實自製食品同樣存在安全風險。哪些家庭自製食品容易中招?如何有效減少或避免食安風險?真相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