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季加孚:腫瘤領域如何實現精準醫療的3R理念
本期特別策劃邀請北京大學副校長、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北醫三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北大腫瘤醫院院長、教育部惡性腫瘤發病機制及轉化重點實驗室主任季加孚,共同探討:精準醫學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三位專家的訪談將分三期推出,敬請關注。
-
實現精準醫療沒那麼簡單
中美等主要國家都在此概念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各自的精準醫療計劃,系統性地開展相關研究來向臨床實踐提供精準醫療的科學依據。中國各大醫院的院長也敏銳地看到了精準醫療的未來,在醫院的管理、規劃布局、科研等多方面提前布局。「無論未來疾病往哪個方向發展,無論疾病的發病率高了或者低了,精準醫療的判斷不會過時,未來一定會需要。」北大第一醫院院長劉玉村說道。 精準醫療就是基因測序嗎?
-
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舉行 北大醫學鍾南山、季加孚獲獎
北大醫學傑出校友、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季加孚教授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03年抗擊「非典」中,他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
與國際接軌的醫院腫瘤研究中心,如何讓醫生的科研效率最大化?
當然,也有少部分醫院和企業選擇從管理流程和效率上進行變革。 如果你無法改變環境時,不如選擇一種更好的方式去適應它。 任何一個行業都從來不缺少革新者,動脈網便有幸接觸到了兩位體制內的醫生。從他們的嘗試中,或許能給醫療科研的變革帶來一些提示。
-
北大醫療潞安醫院召開「出凝血疾病指標解讀與應用」培訓會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日前,北大醫療潞安醫院舉辦「出凝血疾病指標解讀與應用」培訓,邀請首屆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血栓與止血委員會委員樊彩蘭教授與中國血管外科醫師協會青年醫師委員會委員王平教授進行授課。北大醫療潞安醫院黨委書記武紅斌以及檢驗科、腫瘤內科、神經內科、心內等臨床、醫技科室醫務人員參加會議。武紅斌對兩位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謝,希望通過培訓為北大醫療潞安醫院醫學檢驗工作提供深層次的輔導和幫助,為臨床診斷提供強有力數據支撐。
-
讓醫療資源配置更科學
當前,「網際網路+分級診療」制度正在加快推開,既能夠讓大城市、大醫院的優質資源下沉,也可以提高基層的醫療服務能力——用手機關注醫院的微信公眾號後,可以直接在手機上預約掛號、查詢化驗結果等;通過在線視頻,請名醫遠程問診看病等等
-
太美醫療科技助力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建設 智能臨床試驗平臺(GCP...
助力臨床試驗機構的信息化建設,是太美醫療科技打造生命科學產業數位化運營平臺的重要一環。眾所周知,藥物臨床試驗機構是藥物研發的最前線,也是確保臨床研究質量、維護受試者權益的最重要保障。要想實現藥物臨床試驗全流程的信息化和數位化,機構信息化建設不可或缺。
-
...再攀新高峰——---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通過艾力彼五星醫院認證
魯網6月29日訊 6月28日,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順利通過艾力彼醫院競爭力五星級認證,成為山東省首家通過艾力彼五星級醫院認證的社會資本辦醫醫療機構。 「我宣布,三位認證官老師對結論經過縝密的投票,一致同意授予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五星級獎牌!恭喜大家!」
-
GE醫療與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聯合舉辦中國乳腺癌篩查標準化論壇
中國廣州2015年10月20日電 /美通社/ -- 2015年10月18日,GE醫療與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在廣州聯合舉辦中國乳腺癌篩查標準化論壇,與百位行業專家、學者、同行分享乳腺癌防治、標準化篩查所面臨的挑戰與機會,共同探討我國乳腺疾病篩查標準化體系的建立。
-
海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魏志霞精準醫療 開啟腫瘤患者希望之門
海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魏志霞教授是一名「海歸」專家,曾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學癌症研究中心、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等國際知名研究中心,參與過多項國際最新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她不僅將國際前沿的腫瘤診療技術帶回國內,她還將國際精準醫療理念應用於腫瘤診療工作中,讓海南腫瘤患者不出島即可獲得與國際同步的優質醫療服務。
-
「網際網路+」腫瘤防治 為患者打造精準醫療
信息時報訊(記者 劉俊 實習生 唐賓鴻)12月26~27日,「2020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年會暨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穗舉行。本次大會邀請到國家衛建委、中國醫院協會、中國癌症基金會等領導及十餘位院士參會,共同探討腫瘤防治、精準醫療、網際網路+醫療等熱點話題。
-
詹啟敏:中國人口與醫療的挑戰及精準醫療的發展
第二是在大型醫院裡的大型醫療裝備95%是國外的,這是我們看病貴另外一個主要原因。第三是疾病治療的標準指南規範;糖尿病怎麼治,腫瘤怎麼治,風溼疾病怎麼治?所有的疾病治療有一個標準規範指南,有一個臨床路徑,這些標準規範指南,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貢獻率不足5%,也就是說95%也是國外的。這是三個95%。
-
腫瘤精準醫療的實踐
據美國醫學研究機構測算,美國醫療系統每年因不必要和沒有效果的治療造成的浪費高達7500億美元,相當於醫療總開支的30%。而對於我國這樣的人口大國,如何有效提升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控制醫療的整體支出,提高疾病臨床療效,最終使患者受益更為重要。
-
成都西北門醫療資源再升級 三六三醫院犀浦院區開診
據悉,三六三醫院犀浦院區位於郫都區犀浦校園路東段550號,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功能於一體的國家公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三六三醫院在1972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籌建,1979年正式開診,為西南醫科大學非直管附屬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區域聯盟中心醫院。武侯院區與犀浦院區佔地面積共計近百畝,規劃床位近2000張。
-
北大方正集團旗下北大醫療魯中醫院榮獲全國抗擊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北大方正集團旗下北大醫療魯中醫院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是山東省唯一一家獲得表彰的非公醫療機構。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顧國明作為醫院代表接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獎牌。
-
抗癌領域「最強大腦」集結,賦能湖南省腫瘤醫院國家癌症區域醫療...
在舉辦的"醫院管理"分會場、"腫瘤心理學"分會場以及"解答時代命題、共謀高職發展"學術論壇中,湖南省腫瘤醫院院長肖亞洲與參會嘉賓一起,論劍"院感防控、支援抗疫、遠程診療+網際網路醫院、醫聯體分級防控、創新門診模式、醫院科研工作及體系建設、腫瘤心理診療、臨床心靈關懷"等熱門議題,並分享了湖南省腫瘤醫院在國家癌症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的經驗與心得。
-
專訪中日友好醫院病理科主任鍾定榮:精準醫療時代來臨,「幕後英雄...
所以我認為NGS、螢光定量PCR,還有FISH這些分子檢測的技術要融合起來用。未來,隨著基因檢測成本的降低,大Panel可能會越來越多地運用在老百姓日常的疾病診斷中,但是這些檢測還需要驗證。因為涉及到中晚期腫瘤靶向用藥,如果檢測不準,特異性不夠高,一個療程下來,花了很多錢最後沒達到應有的效果,一是浪費了國家的資源,二是患者也付出了多少年的積蓄。
-
社區醫療連鎖服務商強森醫療獲首張網際網路醫院牌照
5月19日,西鹹新區發出了首張網際網路診療資質執照,強森醫療灃東門診部獲批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同時加掛了「網際網路醫院」第二名稱,也稱為「強森灃東網際網路醫院」。今年疫情期間,網際網路線上問診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讓大家進一步意識到網際網路醫療的重要性。同時,疫情的暴發也加速了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的發展。此前網際網路醫療因醫保支付、處方流轉等問題制約其發展,在疫情期間許多地方政府開始對線上醫保「鬆綁」。明確提到,支持「網際網路+醫療」等服務模式的創新發展,對網際網路醫療機構開具電子處方、診療費和藥費醫保在線直接結算「開綠燈」。
-
北大醫療魯中醫院獲三甲資質
社會資本辦醫成為醫療衛生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逐漸成為共識,社會資本辦醫醫院在數量上也開始迅速增長,然而,其發展仍然面臨很多困境,等級評定尤其是三級甲等資質的取得就是其中不容忽視的難題。 三甲醫院申報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社會資本辦醫醫院也可以參與醫療等級評定,但鮮能獲得三甲資質,其自身醫療水平、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等問題成為評審軟肋。2017年1月4日,北大醫療魯中醫院成功獲得三級甲等醫院資質,這意味著在開放的政策環境下,社會資本辦醫醫院通過自身過硬的醫療管理能力,保障醫療安全與質量,正逐步克服軟肋,打破僵局。
-
付小兵院士工作站落戶北大醫療魯中醫院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2017年12月13日,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付小兵院士工作站在淄博揭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付小兵,淄博市政府、市科技局、人社局、衛計委、臨淄區政府相關領導,北大醫療產業集團(下稱北大醫療)副總裁孫建、北大醫療魯中醫院領導,以及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山東、遼寧的專家教授共16人出席揭牌儀式。首屆「中國創面修復移動工作站建設專題研討會」同期舉行。活動現場,付小兵代表中國醫師協會授予北大醫療魯中醫院「中國創面修復建設培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