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媒:蔡英文遭遇「權望危機」 兩岸政策亟需改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聲望繼續下跌,一份由綠營智庫的臺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其支持度為41.4%,不滿意度為42.6%;兩岸政策滿意度為41.2%,不滿意度則升至47.8%,滿意度比三個月前下降10%,不滿意度上升8%。
-
蔡英文當局的兩岸政策
李登輝在卸任前極力向陳水扁推薦蔡英文,蔡得以擔任「陸委會主委」,搖身成為陳水扁兩岸政策的核心幕僚。在4年「陸委會主委」任內,蔡英文拒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否認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不遺餘力地鼓吹「兩國論」及「一邊一國論」,千方百計地阻撓和破壞兩岸關係,為兩岸「三通」設置重重障礙。
-
還能期待蔡英文說出什麼具體的兩岸政策?
蔡英文近日接受採訪,繼續重申「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的八字空言。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專論文章指出,對蔡來說,兩岸論述中沒有任何內容也許對她最有利,可以預期明年選舉之前,她的兩岸政策不論說多少遍也還是那些內容,既不能認同馬英九當局的兩岸政策,也不能公開說要收緊當前的政策,除了說空話,還能期待她說出什麼具體的兩岸政策?
-
蔡英文兩岸政策虛無縹緲 「空心菜」依舊「空心」
在兩岸關係上,有其「理想與堅持」,但兩岸論述依舊虛無縹緲,遭譏「空心菜」依舊。作家桑品載今日投書《中國時報》質疑,2012年「大選」,蔡英文把兩岸關係說得含糊飄忽蔡英文成立所謂「中國事務部」,包括蘇貞昌等許多民進黨內「大佬」建議應稱為「大陸事務部」
-
臺媒民調:蔡英文兩岸政策 48%民眾認為未闡明
民眾看「大選」後兩岸關係變化圖/臺灣《聯合報》提供 民進黨今天將正式提名蔡英文參選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選」。臺媒《聯合報》2016選情民意調查發現,有四成八民眾認為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沒有明白闡釋兩岸政策立場,即便是綠營支持者,也有三成八認為蔡沒有清楚的兩岸政策立場。調查也發現,對於明年選後的兩岸關係,民眾多認為不致因為藍或綠當選而產生劇變。
-
陳淞山:蔡英文智庫登陸的真正政治目的為何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前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派幕僚、「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全赴大陸參訪。對此,前陳水扁辦公室主任、專欄作家陳淞山撰文認為,民進黨最重要的兩岸政治骨牌終於啟動了,代表蔡英文的「小英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林全的率團登陸交流,意味著民、共交流的政治層次往前又邁進一大步,尤其是在1月9日「中國事務委員會」剛剛公布被對岸視為較傾向消極且具敵意色彩的「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之際,中國大陸願意開門讓「小英基金會」的核心幕僚登陸交流,這同時也意味著大陸的領導人願意伸出善意的橄欖枝給民進黨來共同打開民共和解的障礙
-
蔡英文的兩岸形勢判斷
臺灣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黃介正在臺媒撰文說,蔡英文在2021年元旦發表「新年談話」,一如預期談到兩岸關係,內容積極與負面解讀均可。在兩岸持續缺乏政治對話基礎互信之時,在激烈「抗中」的川普總統敗選離任之際,在大陸海空兵力頻繁操練繞臺之刻,蔡英文「新年談話」,既沒有刺激論述,也沒有創新提法,平凡而不突兀。蔡英文的談話內容,顯示她對於兩岸關係在新的一年,並沒有特殊的期待;然而今年卻是蔡英文2024年卸任前,雖非僅有,卻可是難得的兩岸機會時段。
-
蔡英文投書美媒 :對北京建立開放管道 穩定兩岸是重點
蔡英文在文中強調,一個更穩定一致且可持續的對中關係將是其施政重點。「這需要跟大陸領導階層以及臺灣人民,都建立開放的溝通管道。」她舉了去年三月的太陽花學運為例稱,社運人士佔領立法院抗議對中貿易協定的黑箱作業,顯示出當臺灣人民在認為自己被排除在討論過程外時會有怎樣的結果。 對於兩岸關係,她表示,其首要工作將是建立透明機制,以強化兩岸的互信與合作。
-
臺媒民調:48%臺民眾認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未闡明
華夏經緯網4月1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今天將正式提名蔡英文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灣《聯合報》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情民意調查發現,有四成八臺灣民眾認為民進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沒有明白闡釋兩岸政策立場,即便是綠營支持者,也有三成八認為蔡沒有清楚的兩岸政策立場。據報導,調查發現,對於明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後的兩岸關係,民眾多認為不致因為藍或綠當選而產生劇變。
-
臺媒: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或難大步向前
原標題:臺媒:蔡英文獨攬綠營兩岸話語權 或難大步向前 蔡英文資料圖 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視頻:蔡英文兩岸政策難產 民進黨重啟「大陸事務委員會」 來源:東南衛視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民進黨
-
臺灣文化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敲響警鐘
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臺北故宮博物院缺席深圳文博會,今年臺灣館聲勢大不如前。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潘罡的評論文章指出,這都因兩岸當前政治僵局,反映在文創產業上,不只意味臺灣少了商機,更嚴重的是臺灣文化發展前景敲響警鐘。
-
臺媒:兩岸新危局 蔡英文還在切香腸?
平靜中卻讓人擔心,真正的風暴正在醞釀中,而且可能不用等到蔡英文5月20日就職,從2月馬當局正式進入看守期間,大陸對臺政策恐怕就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對此一險峻情勢,臺灣民眾不能懵懂,贏得執政的民進黨,更須拿出積極行動化險於未然。 這樣的險峻,反映在幾個層面上。以「九二共識」為例,蔡英文從選前到選後,不斷的通過多次微調,試圖貼近「九二共識」。
-
巫永平:蔡英文需謹防走「緩獨」路線 兩岸未來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北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巫永平【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亦超】5月20日上午,新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發表時長30分鐘的就職演講,對於這份臺灣新當局準備已久的講話內容,環球網記者特別採訪了研究臺海領域的著名學者,北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巫永平。
-
不承認「九二共識」 蔡英文兩岸論述仍是「兩國論」思維
還說,要解決兩岸關係的僵局,必須在「對等、不預設政治前提」的基礎上進行溝通,建立「互信」,這是她的堅持。蔡在訪談中還表現出,對目前的兩岸關係「基本保持穩定」感到滿意,稱「有利於將主要精力用於解決內部問題」等。由於這是蔡在執政將滿二周年前夕所接受的一次比較全面的採訪,頗受各方關注,筆者特作如下的評論與回應。
-
兩岸關係「划龍舟」 蔡英文你卻在岸上走
兩岸龍舟賽(資料圖)在蔡英文大搞「文化臺獨」,試圖割裂兩岸民眾情感。而在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兩岸民眾卻通過一系列慶祝活動來表達彼此的文化認同。海外網(m.haiwainet,cn)網友賈永輝投稿分析,兩岸文化聯結割不斷,兩岸情感認同擋不住,蔡英文「去中國化」終會失敗。
-
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原標題: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資料圖:蔡英文。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中新社臺北10月7日電 (記者 劉舒凌)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所長吳東野7日在臺北指出,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目前有關兩岸政策的言與行來看,所謂「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
蔡英文兩岸論述何必切香腸?
(評論員 林淑玲)民進黨主席兼2016參選人蔡英文訂5月29日訪美進行「口試之旅」,比她2011年選前赴美提早了約3個月。民進黨此一時程選擇具選舉操作考量,一方面要搶在9月的中美峰會之前;二來則是保持兩岸政策調整空間;三者是考量若有負面效應還來得及修正補救。
-
謝鬱:蔡英文當局「倚美抗中」阻斷兩岸協商的可能性
【兩岸快評第368期】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記者 李傑)第六屆兩岸智庫學術論壇22日在杭州市舉行,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涉臺事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謝鬱在論壇上指出,蔡當局以「綠色恐怖」斷絕兩岸人民的往來,嚴重損害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斷送兩岸交流的既有紅利
-
蔡英文更換陸委會主委 大陸學者:兩岸麻煩將增多
蔡英文當局23日進行了一批人事調動,其中,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卸任,由臺灣大學教授陳明通接替。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表示,由於民進黨長期對「臺獨」路線的堅持,即便陳明通個人與大陸有交往經驗,兩岸關係並不會產生實質性的突破,兩岸複雜嚴峻的局面恐怕還會持續。 陳明通曾於陳水扁時期擔任過陸委會主委一職。
-
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
原標題:蔡英文:建立一致性兩岸關係 說到做到中評社臺北6月8日電 蔡英文8日表示,臺灣經濟要再一次成功轉型,需要穩定的內外環境,兩岸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維持現狀,建立具一致性、可持續、可預測的兩岸關係,「我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