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多個「水寶寶」在這家醫院誕生,最大的今年13歲啦!

2020-12-06 騰訊網

文/圖 羊城派記者 符暢 通訊員 洪霞

11月24日,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舉行了「水中寶寶13歲啦——水中寶寶回家嘉年華」活動,邀請不少在該院水中分娩的家長和寶寶們「回家探親」。

13年前,就是在市第十二人民醫院,華南地區首個水中分娩的寶寶呱呱墜地。到現在,醫院已迎來1236多例「水寶寶」,母嬰均平安。

據統計,全國已有18個省市50多家醫院成功實施了水中分娩,每年水中分娩新生兒約2萬多名。

首個「水寶寶」一家,右三為13歲的「水寶寶」,右四為其媽媽付女

士華南首例「水寶寶」:

感謝醫生讓媽媽舒適地生下我

2006年10月14日,華南首例水中分娩寶寶在市十二人民醫院出生。13年後的今天,這位「水寶寶」和爸爸媽媽一同回到出生地,向當年為自己接生的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繆士霞道謝:「謝謝繆奶奶幫助媽媽舒適地生下了我。」

時間回到13年前,付女士來到市十二人民醫院產檢,由於是頭胎,她心裡十分忐忑,害怕分娩的疼痛。後來,在繆士霞主任醫師和醫院講座的介紹下,她和家人了解到水中分娩的形式。

「我們還專門實地看了醫院水中分娩產房,了解到是無菌產房,水也是恆溫的。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很好,繆主任也像媽媽對女兒一樣關心我,所以我們最終決定選擇水中分娩。」付女士說。

頭胎寶寶足足有8斤1兩,「如果是普通產床,很可能生不出來。」她說,「水中分娩過程中,嘗試了多種體位,生產過程足足持續了2個小時。原本生孩子是很痛苦的,但我的先生和家人就在旁邊陪伴,給了我很大的勇氣堅持下來。」

於是,到生第二個寶寶時,付女士和家人繼續選擇了水中分娩。第二胎寶寶有7斤6兩,不過分娩過程非常順暢,從進產房到出來,總共不到30分鐘。

付女士的丈夫關先生還親自為寶寶剪了臍帶,「這非常有儀式感。」關先生說。

付女士也指出,「也許是出生時感受到的溫度,兩個寶寶性格都很溫和。」

準爸爸們體驗給寶寶包尿布、穿衣服

如今已經是三個孩子媽媽的溫女士,想到第一次分娩的經歷,仍感到後怕。第一個寶寶是在產床出生的,那時她「掙扎」了一個多小時,最終還是經歷了側切,縫了4針,有一周時間都不能坐,身體恢復較慢。

有這樣的陰影,在了解到水中分娩的好處後,她選擇在市第十二人民醫院進行水中分娩第二個寶寶。

「在水浮力的作用下,我的痛苦減輕了很多,不到半個小時,就生出了8斤2兩的『大寶寶』。過程中僅有輕微撕裂,只縫了一針,傷口也不痛。」她說。到生第三胎寶寶時,她同樣選擇了水中分娩,誕下7斤5兩的寶寶。

水中分娩能減輕產時疼痛,降低會陰側切率

也許還有不少人對「水中分娩」不甚了解。據繆士霞介紹,水中分娩是指新生兒娩出時完全浸沒在水中。

繆士霞主任醫師介紹水中分娩

其實,國外早有水中分娩的傳說。古埃及會挑特定的胎兒在水中娩出,這些孩子長大後會擔任男女祭司;居住於克裡特島的古代米諾人會在神聖的殿堂中採取水中分娩;夏威夷的群島上的某些族群仍維持著幾千年來在水中分娩的傳統。

而首先有文獻記載的現代水中分娩,發生在1803年的法國。當時因為產婦經歷了48小時的待產,感到精疲力竭而走進熱水浴缸中想放鬆一下,結果寶寶很快就降生在水中。

20世紀90年代開始,歐洲和美國普遍開展了水中分娩。目前,英國每年有4000名嬰兒在水中誕生,超過半數的分娩中心設有供分娩使用的水池,在瑞士Cantonal醫院產科中心,水中分娩率達到40%—50%。

在我國,首例水中分娩是2003年3月在上海長寧婦幼保健醫院實施的。2006年10月14日,華南地區首例水中分娩嬰兒在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成功誕生。

繆士霞指出,水中分娩具有多種優勢:

一方面,利用水作用於人體的浮力與地心引力相互抵消及溫水的溫熱作用,使孕婦身心放鬆,從而減輕產時疼痛;

同時,肌肉的放鬆,有利宮口擴張,與產床上分娩相比較,水中分娩可以明顯縮短第一產程;另外,依靠水的向上託力減輕胎兒對會陰的壓迫,從而降低了產道裂傷;還可採取自已感覺最為舒適的體位,如躺、坐、蹲、跪等姿勢。

不過,也有不少準媽媽擔心,水中分娩是否會增加新生兒嗆水和感染風險?對此,市十二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蔡中瓊表示,通過對目前該院1236例水中分娩案例的統計,水中分娩與其他分娩方式相比,並不會增加產後出血率及新生兒窒息率,無感染發生。

並且,按照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 ),產時疼痛可降低2-6分,能夠縮短產程,降低會陰側切率,減少會陰裂傷,2019年側切率僅6%。(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吳瑕

審籤 | 吳瑕

實習生 | 梁曉靜

相關焦點

  • 偷偷玩手機,4歲寶寶近視300度,在醫院家長慌了神
    小香今年才4歲,家住江蘇蘇中地區的姜堰,下學期就要上幼兒園。平時,視力一隻很正常。不過,小寶寶最近總是眯著眼睛看東西,前天家人去上海有事,順便帶孩子去了復旦大學附屬眼耳喉科醫院。到了這家醫院,想不到到處是就診的患者,兒童佔大多數。還好,前幾天小香的奶奶請上海的親友在網上掛了號,要不然,當天來掛號肯定困難。
  • 四年過一次生日 杭州2020年2月29日出生的「閏年寶寶」來啦!
    2020年是閏年,2月29日當天,杭州各大醫院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閏年寶寶」。四年一遇,出生在這一天,顯得特殊而有意義。有網友開玩笑說,過一次生日,就大了四歲。昨天,快報記者探訪杭州多家醫院,見到了不少2月29日出生的小「天使」,和小寶寶的爸爸媽媽愉快地聊了聊,沾了不少喜氣。
  • 厲害了丨這個寶寶剛出生就「16歲」了 這才是真正的「凍齡」!
    厲害了丨這個寶寶剛出生就「16歲」了 這才是真正的「凍齡」!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在廣州,有一名「男嬰」一出生就已經「16歲」了!
  • 珊瑚寶寶是如何誕生的?
    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文 李博/圖 深圳第一批人工繁育珊瑚寶寶誕生了,正好趕上了「六一」兒童節。 6月2日,本報記者第一時間前往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繁育場探訪珊瑚媽媽和剛剛誕生十多小時的珊瑚寶寶。 珊瑚究竟是動物還是植物? 你會說,既然珊瑚會生寶寶,那麼肯定是動物。
  • 徐州首位「海豚寶寶」2周歲啦
    但是對於徐州媽咪而言這一天卻有著另外的特殊意義,2018年5月4日,徐州首位「海豚寶寶」在和平婦產醫院產房內誕生,這也是徐州首例水中分娩的成功實施,引起多方關注。2018年5月4日凌晨,當多數人還沉浸在夢鄉,和平婦產醫院的產房裡卻是一派忙碌的景象。經過4個多小時的努力,徐州首位體驗水中分娩的準媽媽即將生產,所有人都滿懷期待地等待著。
  • 廣州誕生百名奧運寶寶 近半媽媽選擇剖腹產(圖)
    記者了解到,也就是在這所醫院裡,零點時分成功順產出了一名奧運寶寶,「孩子出世的時間是零點13分,是一個6斤重的小女娃」。該院產科韓主任透露,昨日新生嬰兒的總體出生量並不是最多的,但和平日比起來,剖腹產手術的量「比以往的平均數要多一倍」。
  • 浙江首批克隆豬寶寶誕生_杭州網
    浙江日報訊 中間白、兩頭烏黑,11頭金華豬寶寶活潑好動。11月19日至22日,位於東陽的金華豬保種場內,2頭代孕母豬順利產下11頭冷凍體細胞克隆純種金華豬。11頭小公豬初生體重平均1.13公斤,健康狀況良好。經過10餘天的生長,這批小公豬平均體重已近2公斤。這是浙江出生的首批克隆豬,標誌著我省地方豬資源保護有了新技術。
  • 9歲男孩屁股又疼又癢,去醫院檢查,10多條蟲子從肛門爬出
    深夜,9歲男孩屁股又疼又癢,難受得睡不著覺。家長帶著他來到醫院急診檢查,結果讓媽媽大吃一驚:男孩肛門口有10多條白色的蟲子,正往外蠕動爬出! 經醫生診斷,男孩為蟯蟲感染,當下此類寄生蟲病較為罕見。醫生提醒,當孩子出現類似症狀時,家長一定要多加留心。
  • 女子或產下國內冷凍最久「冰寶寶」 胚胎沉睡12年
    與哥同齡  今年3月,45歲的朱女士,決定嘗試生育二孩;  有意思的是,這個「冰寶寶」,其實跟自己11歲的哥哥「同齡」。  12年前,33歲產婦利用試管嬰兒技術,成功生下一個男孩,多餘的11個胚胎被冷凍儲藏。
  • 13號颱風鯨魚在遠洋生成,卻意外給今年國慶節帶來一個好消息
    不過就在9月25日夜裡,本周第四個熱帶擾動97W在距離馬裡亞納群島東側大概1200公裡的海面上生成。97W生成2天之內通過吞併多個周圍多個熱帶雲團,並在越赤道氣流影響下逐漸加強,日本東京颱風中心於今天凌晨將它升格為熱帶低壓。隨著強度的進一步增強,中央氣象臺和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先後於今天上午將這個熱帶低壓升格定編為今年的第13號颱風「鯨魚」。
  • 墨臨高速公路將於1月13日試通車啦
    豹子衝1號大橋橫跨豹子衝溝,全長736.08米,主跨120米,地處深山峽谷,環境惡劣、地質情況複雜,是建(個)元高速公路項目技術難度最大、安全風險最高的重點控制性工程。建(個)元高速公路起於建水縣,止於元陽縣,全長124.530千米,是雲南省面向東協開放的重要交通樞紐。目前,建(個)元高速公路項目工程累計已完成90%以上,計劃今年建成通車。
  • 上海野生動物園誕生的首隻紅猩猩寶寶一周歲慶生
    上海野生動物園誕生的首隻紅猩猩寶寶一周歲慶生 2020-03-27 18:43:33 倪麗 攝   中新網上海3月27日電 (陳靜 倪麗)27日,上海野生動物園建園以來誕生的首隻紅猩猩寶寶一周歲了。  園方為紅猩猩寶寶組織了一個「生日會」。紅猩猩寶寶最愛吃葡萄,保育員在「私人訂製」款蛋糕上多放了不少葡萄。紅猩猩寶寶吃蛋糕。
  • 快閃瞎寶寶的眼啦!
    有些寶寶怕黑不睡,媽媽也會留個小夜燈。 這樣都會增加寶寶將來患近視的可能性。 早在1999年國際頂級期刊《自然》上就有研究發現,在2歲之前有夜間照明睡覺的兒童得近視的可能性是在黑暗中睡眠的兒童的5倍。
  • 「幹細胞寶寶」誕生,打破卵巢早衰不孕「謠言」!
    如果真想為自己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應選擇正規的醫院。 幹細胞寶寶誕生,謠言破 2018年1月,安徽35歲的方女士在南京鼓樓醫院誕下一名嬰兒,這是我國幹細胞治療卵巢早衰臨床研究的首個健康寶寶,也是全球首例幹細胞複合膠原支架治療卵巢早衰臨床研究誕生的寶寶。
  • 全世界有八千種罕見病,一個健康寶寶的誕生,遠比你想像的難
    ,終身榮譽院長我是一名從事生殖和遺傳的醫生,今年已經79歲了。你家族有罕見病史,懷了寶寶之後,通過產前檢查,看看這個寶寶是否攜帶病變基因:如果不帶那就放心地生;如果帶,並且一定發病,後果很嚴重,那就可以考慮引產或流產。但是,這是一種消極的方法,懷上一個檢查一個,沒有問題才生,有問題就要放棄。現在,基於試管嬰兒技術,我們開展了大量的妊前診斷。這是一個積極的手段。這是一個妊前診斷的視頻。
  • 「外星人」寶寶和漂亮媽媽被爸爸拋棄在醫院,如今笑容回到臉上
    它的重量只佔人體的2%腦氧含量兒童是40%,腦組織是一個豐富的液體器官,80%都是水。腦積水,屬於顱腦疾病腦脊液分泌過多,循環或吸收障礙,使得顱內積液增加導致腦室系統擴大或蛛網膜下腔擴大。圖為腦積水孩子蔣鎧鍵,劉藝鑫,蔣鏡智,蔣鏡慧。
  • 又一熊貓寶寶在日本誕生,華春瑩用英日雙語發推送祝福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又一隻可愛的熊貓寶寶!」11月22日,和歌山縣白濱町「冒險世界」的大熊貓「良浜」生下一隻雄性熊貓幼仔,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3日晚也在推特上分別用英文、日文發推送上祝福。她在英文推文中寫道:「又一隻可愛的熊貓寶寶!
  • 極度瀕危大猩猩寶寶出生僅六天夭折
    本月初,美國奧杜邦動物園(Audubon Zoo)剛剛喜迎一隻極度瀕危的西部低地大猩猩寶寶,不料此大猩猩寶寶出生僅六天就驚傳死訊。園方對此感到非常傷心。奧杜邦動物園的發言人凱蒂史密斯(Katie Smith)9月10日發表聲明,上周五(9月4日)出生的西部低地大猩猩(Western lowland gorilla)寶寶已於周三(9月9日)離世。死亡原因尚未確定,屍檢結果將在幾周內公布。但動物園表示,可能是因為母親哺乳不夠所致。
  • 海洋寶寶吃進肚裡有多恐怖
    海洋寶寶是近年來較受兒童歡迎的一款玩具,遇水前如小黃豆大小,浸泡一段時間後,可「長大」百倍。    近年來,常有兒童誤食海洋寶寶入院接受治療的案例見諸報端。近日,株洲一名兩歲大男童樂樂,就因為誤食海洋寶寶導致腸梗阻,差一點要做手術。
  • 長沙誕生國內第一隻白鯨寶寶
    10月29日17時,遊客在給白鯨寶寶拍照。記者 唐俊 攝  華聲在線10月29日訊 三湘都市報記者從長沙海底世界了解到,今日下午1點14分,長沙海底世界的母白鯨卓雅成功分娩下一頭1.5米長,重達40公斤的健康雄性白鯨寶寶,這也是國內首例白鯨成功分娩,誕生的第一隻白鯨寶寶。  據了解,這隻白鯨寶寶的母親、父親——卓雅和舒拉分別於2010年4月、12月從俄羅斯來到長沙海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