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八千種罕見病,一個健康寶寶的誕生,遠比你想像的難

2020-12-08 前瞻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造就(ID:xingshu100),演講者:盧光琇

人類幹細胞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首席科學家,終身榮譽院長

我是一名從事生殖和遺傳的醫生,今年已經79歲了。在我三十多年的遺傳臨床經驗中,接觸過非常多罕見病患者。讓每一對夫婦生育健康的孩子是我和我父親一輩子的共同理想。

罕見病的名字雖然是「罕見」,但實際上它的種類相當多,並且80%屬於遺傳性疾病,目前沒有辦法根治。

中國罕見病研究發展中心收錄了大概147種在我們國家發現的罕見病,而國際人類基因組突變資料庫已經發現了八千多種,遺傳突變信息超過22萬種。

罕見病發病是一個慢性過程,而且嚴重危害人的性命,預防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怎麼去預防呢?作為醫生,我怎麼讓這些夫婦生出健康的孩子?

預防,從源頭抓起

這裡是一個常見的罕見病傳代幹擾路徑。

首先,如果你的家族裡有罕見病史,就要到遺傳諮詢門診進行諮詢。醫生會根據你三代家系裡面的發病情況,以及你的症狀和家系的遺傳方式,確定你可能是哪種基因突變。

譬如說假性軟骨發育不全的基因,上個世紀的方法是把這個基因拉出來,看它有多少外顯子,一個個克隆出來再人工地去檢測,非常麻煩。

但是在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以後,現在已經可以大規模地測序,全基因組外顯子測序能把2萬多種單基因檢測出來,能清楚地知道裡面有沒有基因突變,據此我們醫生就可以採取更進一步的措施。

目前的預防措施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做產前診斷。

你家族有罕見病史,懷了寶寶之後,通過產前檢查,看看這個寶寶是否攜帶病變基因:如果不帶那就放心地生;如果帶,並且一定發病,後果很嚴重,那就可以考慮引產或流產。

但是,這是一種消極的方法,懷上一個檢查一個,沒有問題才生,有問題就要放棄。

現在,基於試管嬰兒技術,我們開展了大量的妊前診斷。這是一個積極的手段。

這是一個妊前診斷的視頻。這個胚胎大約成型五六天,我們先在它的蛋殼(卵細胞在受精後,外層透明帶變化形成的受精膜)上打一個洞,裡面的細胞就凸出來了,再用一個很細的吸管,採集三到五個細胞,送去做基因診斷。如果這個胚胎不帶罕見病突變基因,就可以將它移植到媽媽的子宮裡。

這個方法好在哪裡呢?

要知道,在基因診斷技術面世之前,確定胎兒是否遺傳了罕見病只能做性別診斷,但是這種做法很不公平。因為X-連鎖隱性遺傳病中,男孩子發病的機率只有50%,這意味著有二分之一的正常男孩不能出生,而二分之一攜帶了突變基因的女孩(女性只是攜帶者,不發病),卻生了下來,把這個不良基因繼續傳下去。

因此,遺傳學診斷是一種積極的診斷,能夠更準確地排除不健康的胚胎,但是前提是必須要有非常好的試管嬰兒技術。

這是另外一個例子,視網膜母細胞瘤。它在兒科腫瘤中的發病率也很高,一般發病都非常早,胎兒在媽媽子宮裡的時候可能就開始了。

這個病例兩歲就已經發病了,眼球開始鼓出來,幸好當時條件比較好,她比較早地做了摘除手術,癌細胞沒有轉移,她因此活了下來,並在36歲的時候結了婚。她的第一個孩子是自然懷孕,孕期做羊水穿刺發現她的孩子也攜帶了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基因突變,只好放棄掉,接下來就到我們這裡通過試管嬰兒做基因診斷。

我們給她培育了四個胚胎,檢測結果是其中一個沒有攜帶致癌基因,我們就把這個沒帶致癌基因的胚胎移植進去,並且成功地通過了產前診斷,最後她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寶寶。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第一個無癌寶寶,在2015年誕生的。

目前,我們醫院能做168種單基因遺傳病的診斷。2017年一共做了41000個試管嬰兒周期,其中罕見病的診斷做了2540多個,已經出生了2000多個,1200個正在孕中,另外還有一部分尚未移植,凍在胚胎庫裡面。

我們醫院一整年做的量,相當於美國全年的四分之一。經過這些年的努力,我國科學家在這個領域裡面已經做到了世界前沿。

罕見病不罕見

除了產前診斷,還有沒有更積極的預防措施呢?

這裡我們說說安吉利娜·茱莉,她現在是大家公認的抗癌鬥士。

她的家族中攜帶了一種BRCA1基因的遺傳缺陷,這個基因缺陷具有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高風險。她的外婆、她的媽媽都死於乳腺癌,她的姨媽發現自己攜帶這個缺陷基因的時候已經癌症發病,最後也痛苦地去世。

茱莉在還不到40歲的時候也檢查出BRCA1發生突變,於是毅然把兩側乳房的乳腺都切掉了,這個叫做預防性的手術切除。沒過幾年,她又發現卵巢發生了病變,於是把卵巢也切掉了。

茱莉的故事告訴我們,雖然遺傳性腫瘤是罕見的,但是在一個家族裡卻並不罕見。

如果你的家族裡面有人在50歲以前得癌,同時三代人裡有多個人得了相同的癌症;或者是你的同胞姐妹、兄弟之間有兩個人得了同一種癌,你就要高度懷疑這是一種遺傳性腫瘤,要去確認自己是否攜帶了這個突變基因。因為一個家族裡面如果有一個人攜帶了某個癌變基因,其後代有50%的機率也會攜帶這個基因,其中85%最後會發展成癌症。

但是遺傳性腫瘤是可以進行防控的。

我們醫院去年搞了一個為癌症病人免費做檢測的活動。一個72歲的老頭子得了乳腺癌,他主動到我們這裡來做檢測(很多人以為乳腺癌是女性的專利,不是的,男性同樣也可能得這個病),一檢測發現他也是BRCA1基因突變,所以後來他的家族也都做了檢測,查出來的這些家族成員應該定期做乳腺和卵巢的檢查。

像我自己的姐姐,她就是在50歲以前得了結腸癌去世的,從那時起我就知道自己的潛在風險很高。當時還沒有癌症基因檢測技術,只能做腸鏡,從50開始歲開始每年做一次。做到我接近70歲的時候,發現有結腸息肉,有一個摘一個;76歲的時候得了結腸腺瘤,發現了也馬上摘掉。

結腸癌是一個慢性過程,在我們中國也屬於高發,死亡率很高,但是因為我這麼長時間以來一直堅持定期做健康檢查,所以到現在還很好地活著,身體非常健康。

青春一去不復返

有一些遺傳性基因缺陷是怎麼產生的呢?來自高齡產婦。

因為女性年齡大了以後,卵子數量減少,質量下降。後果就是它在胚胎中可能不發生染色體分離,這就可能導致染色體病,比如說21-三體症候群,也就是唐氏症候群,它就是跟大齡懷孕有關。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女性最好還是要在30歲以前生第一個孩子,第二個最好在35歲前。

為什麼?因為再晚你的卵巢已經老化了。你的卵子數量和質量在35歲後就開始直線下降,後代有出生缺陷的可能性也會隨之增多。

你們知道什麼時候是女性的更年期嗎?

我告訴你們,35歲到45歲就是更年期,45歲到50歲是經絕前期,50歲到55歲是絕經了,55歲就是老年期。所以不要等到40歲再到我這裡來說:「盧老師啊,我還很年輕啊,我身體很好,我還想生孩子……」

從事輔助生殖技術這麼多年,在這裡我要特別提醒婦女同胞們,青春一去不復返。

為什麼2016年以後,我們中國做了很多植入前診斷(PGS/PGD,試管嬰兒移植前基因篩查/移植前基因診斷),就是因為大齡孕婦增加了。

如果你說你工作很忙,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你可以先把自己的卵子冷凍起來,現在冷凍卵子也很時髦。但是你說為了我的漂亮,我的苗條,我不願意自己生,我要把我的卵子冷凍保存起來給別人去生,這種觀點我是不贊成的。

徐靜蕾冷凍卵子的新聞不是在媒體上鬧騰了一段時間嗎?她的目的我不太清楚,但我鼓勵婦女一定要自己懷孩子,而且一定要自然地分娩。

懷了孩子以後,女性才能從身體和心理上真正成熟,真正有愛。沒有懷孕以前,一般這種母愛不會出來。

目前世界最大的精子庫在湖南,我們還有一個很大的卵子庫和胚胎冷凍庫,已經存放了20多萬份胚胎。2016年我們國家開放二胎以後,那一段時間就有一千多對夫婦回來,要求解凍他們保存的胚胎,想要生二胎,所以我覺得這也是個很好的辦法。

在生殖與遺傳的研究上,我們還開展了很多罕見病防治措施的探索。

幹細胞治療的潛力

我們醫院正在做各種幹細胞的冷凍。譬如說,試管嬰兒排卵測試中多餘的胚胎可以拿來冷凍,除了以防意外,還可以捐出來建立幹細胞系,未來有可能讓你的家人受益。將來你肝臟壞了,可以通過誘導幹細胞,給你做肝臟移植。

例如肝豆狀核變性,它是人體內一個調整銅代謝的基因發生突變而導致的罕見病。得了這種病,銅就累積在我們的身體裡,在腦子裡面就得腦病,轉移到肝臟裡就造成肝硬化,最後導致患者死亡。

這個圖是它在眼睛裡面,大家可以看到外面箭頭指的那一圈,就是銅累積的地方。

而現在我們做人類胚胎幹細胞,它可以治療肝臟衰竭。你可以用這個誘導幹細胞做靶向,做藥物代謝的試驗,另外,可以把形成的肝芽培植成一個健康的器官,甚至還可以通過3D列印做人工肝臟……這是一個新的途徑,我們期望未來能夠利用人類幹細胞誘導來治癒罕見病,我們正在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

我現在快80歲了,工作量依然非常大,保持活力的辦法就是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一是每天一個小時的運動。我69歲去西藏的時候,一點高原反應都沒有。76歲的時候,還參加了我們學校的籃球比賽。

第二是飲食的健康。

70歲的時候,我被查出來有糖尿病。他們說盧老師我們不給你用藥了,因為你做什麼事都很有毅力,你就自己堅持運動,控制飲食吧。

到了78歲,他們說:「盧老師告訴你,沒有糖尿病了。」我非常高興,沒想到多年堅持運動和飲食健康,讓我把糖尿病的帽子都摘下來了。

希望將來每一個人都能活到90多歲,到老還能有健康的身體,不斷地學習和思考,快快樂樂、高質量地活到生命終結,謝謝大家。

本文來源造就,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精挑細選的健康「種子」才能放入子宮 罕見病家族基因有望被阻斷
    對此,我國知名生殖醫學專家、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終身榮譽院長兼首席科學家盧光琇教授表示,目前,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已經能實現植入子宮前在試管裡面對胚胎進行遺傳學診斷,就像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精挑細選,經過挑選後的健康種子才能植入子宮,從而生出健康寶寶,這樣,罕見病家族基因有望因此被阻斷。
  • 罕見病患者生育之困:夫妻雙方攜帶相同致病變異基因,生育後代有四...
    「若夫妻雙方攜帶相同致病變異基因,生育的後代有1/4的概率為患兒。」華大基因遺傳諮詢負責人黃輝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如何讓罕見病患者生出一個健康孩子,這不是單純的醫學問題。它與正常人的生育繁衍息息相關,更是人類利用科學了解自己和改造自己的一面鏡子。
  • 罕見病家族基因有望被阻斷 備孕夫婦應及早進行遺傳學諮詢
    對此,我國知名生殖醫學專家、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終身榮譽院長兼首席科學家盧光琇教授表示,目前,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已經能實現,在胚胎植入子宮前,在試管裡面對胚胎進行遺傳學診斷,就像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精挑細選,經過挑選後的健康「種子」才能植入子宮,從而生出健康寶寶,這樣,罕見病家族基因有望因此被阻斷。
  • ...罕見病:一級預防是最好的預防手段,遺傳學診斷可降低遺傳病發生率
    目前,國際確認的罕見病近7000種。國內對罕見疾病的研究、治療還處於早期階段,研究罕見疾病的機構、專家少,大部分罹患罕見病患者治療周期長,治療效果不明顯。 據統計,罕見病80%以上是遺傳性的缺陷,還有20%是環境等因素導致。「孕前、產前篩查以及健康人致病基因篩查都可以降低遺傳病的發生。」
  • 湖南179種罕見病患者已能健康生育 出生健康嬰兒2380個
    中信湘雅罕見病接診量前十排行榜   紅網時刻2月28日訊(記者 易徵洋)2月28日,是國際罕見病日。什麼是罕見病?他們究竟有多罕見?是否能夠健康生育?   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院長林戈教授介紹,目前醫院已可通過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篩查(PGD/PGS)技術幫助罕見病患者實現健康生育,其中包括179種罕見病(189個基因)的PGD技術平臺,截至2017年4月,已應用PGD/PGS誕生2380個健康嬰兒,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 健康夫妻,也會把「罕見病」傳給孩子
    經過遺傳學檢測,小茹配成的4枚胚胎中有且只有1枚不攜帶SMA致病基因,且為整倍體(染色體數目、結構正常)的胚胎。助孕過程非常順利,一次取卵、一次移植,小茹一次成功,已於今年3月誕下了一個健康的二寶。這樣的案例並不是個例...
  • 基因突變可能是罕見病致病因素
    這些小壞蛋們也許早就潛伏在你我體內了,只不過它們大多數都比較乖,能安靜地在身體裡睡上一輩子,讓我們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而一旦它們的主人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且在染色體同樣的位置上,有一個同樣的缺陷基因,那麼他們的愛情結晶,就很可能是個帶遺傳病的寶寶。
  • 從被群嘲到跨年晚會紅人,打工人周深的成名路,遠比你想像的要難
    從被群嘲到跨年晚會紅人,打工人周深的成名路,遠比你想像的要難各種網絡平臺、綜藝節目、選秀節目等等的推出,讓很多素人可以輕鬆出道,只要有人肯投資,從他們入行到出道到走紅可能一兩年的時間就夠了,跟以前那些需要蟄伏需要磨練的實力派相比,現在成名簡直太容易了,也正因如此,所以娛樂圈裡出現兩種人
  • 夫妻均攜帶罕見病致病基因,想生二胎卻又擔心!河南這群醫生幫他們...
    帶有罕見病致病基因,且已育有一名患有罕見病女兒的父母,在專家的幫助下,通過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技術成功阻斷Adams-Oliver症候群(AOS),生下一名健康的試管寶寶。作為寶寶的奶奶,她不僅一直在幫兒子帶患罕見病的孫女,還險些面臨「家破」的情況,直到懷中寶貝的誕生,讓這個家重燃希望。這個家到底發生了什麼呢?這一切還要從2014年說起。那年,李豔的兒媳生下一名女嬰。孕期檢查及出生評分顯示女嬰一切均正常,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孩子半歲時卻出現智力及動作發育落後,到1歲左右,孩子又出現視力障礙。
  • 極體活檢PGD阻斷馬德隆畸形致病基因 誕生健康寶寶
    人民網上海9月21日電 (龔莎)近日,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再獲喜訊,一例通過PGD(胚胎植入前診斷)技術阻斷Leri-Weill軟骨發育不良遺傳的健康嬰兒順利誕生這個健康寶寶的問世再次證明了第三代試管嬰兒在阻斷致病基因傳遞和疾病幹預上的不斷進步和偉大前景。  2016年,邱女士(化名)帶著希望來到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就診,要求進行SHOX基因變異的家系驗證,開始了她通過PGD技術阻斷家族疾病願望的新篇章。邱女士飽受一種疾病的困擾,很早以前她就被確診患有馬德隆畸形。
  • 數學,遠比你想像的重要!
    然而統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注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受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要求考生:綜合材料內容進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擬標題,寫一篇作文(60分)。你看完後是否一頭霧水:這則材料背後的含意到底是什麼?
  • 賽裡格曼定律:你所不知道的,挫折遠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
    別讓自己陷入真正的絕境,你所遇見的挫折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打破賽裡格曼定律,闖下屬於自己的苦難之門,沒有誰會一直失敗下去的,或許你現在無法突破現在所經歷的挫折和困難,不妨換個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你的問題也許就像魯珀特之淚,無法從最堅硬的頭部著手,但你可以找到困難當中最為脆弱的尾部,做到一擊即碎,挫折遠比你想像的更加脆弱。
  • 告白語錄:其實我遠比你想像中的,更愛你
    其實我遠比你想像的更愛你。I love you more than you think.其實我遠比你想像的更愛你,只是你不了解罷了。慢慢來,其實我很好,我又不差,我怎麼得不到你呢?今天特別的想你,沒有一個準確的表達,但是我知道我的每一眼都是表白的情緒。我把我的愛慢慢地表達給你,全場撩人是我的愛好,而動心是我的全部情緒。
  • 「常見」罕見病有哪些?
    「常見」罕見病有哪些?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罕見病有六千到七千種,我國有上百種,較為常見的有幾十種。瓷娃娃一種罕見遺傳性骨疾病「瓷娃娃」即成骨不全症,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骨骼發育障礙性疾病,又稱脆骨病或脆骨-藍鞏膜-耳聾症候群。患者主要表現是骨骼脆性增加,以及膠原代謝紊亂。
  • 【緊急救援】六歲罕見病患兒命懸一線,造血幹細胞移植讓他擁抱健康...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血液科主治醫師馮順喬介紹,晨晨所患的舒戴二氏綜合症是一種罕見遺傳疾病,是先天骨髓衰竭的一個類型,大多數孩子都是年齡小的時候發病,症狀有貧血、出血傾向、脂肪瀉、反覆的感染和生長發育遲緩等,需要長期輸紅細胞、血小板進行治療,只有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才能根治。
  • 罕見病樂隊8772的故事:玩樂器、考潛水證,生命有N種可能
    雖然人生被貼上了與普通人不一樣的「罕見」標籤,但音樂讓他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勇罕見病少女的成人禮 來了個特殊的樂隊我愛這世界/千變萬化的世界/我有許多心願/來不及實現/我想偷走時間/每一刻時間/恨不得每分每秒/再慢一點點……這是一位小姑娘在12歲時寫的一首詩。
  • 罕見病不「罕見」 │ 說說一婦嬰胎兒醫學科裡的故事
    如果歡歡第一次妊娠就保留了胎兒樣本,就不需要等到第四次妊娠,才有了健康的寶寶。建議胎兒有結構畸形選擇引產及不明原因流產的孕婦保留胎兒樣本(臍血,羊水,組織),有利於明確病因診斷,也能避免孕婦走彎路。其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患者的父母各攜帶一個致病基因,稱為攜帶者。攜帶者沒有異常表現,但是可以將致病的基因傳給後代。若夫妻雙方恰好都是攜帶者,則每次妊娠都有25%的風險生育一個患兒。這就是為什麼莉莉夫妻都健康,家族中沒有類似患者,但會生育患兒的原因。啟示先證者患兒的基因檢測是進行產前診斷的基礎。
  • 健康|規範診斷與治療 罕見病溶酶體貯積症患者公益檢測全國開啟
    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報導 為助力罕見病規範診療,幫助戈謝病等溶酶體貯積症潛在患者獲得及時診斷,昨日,由北京健康促進會主辦、珀金埃爾默和賽諾菲協辦的溶酶體貯積症高危篩查項目在線上啟動。項目啟動後,將在全國免費開展針對溶酶體貯積症潛在患者的相關檢測。
  • 國際罕見病日:京滬「隔空」籤約,為罕見病診療打造樣板
    戈謝病是一種溶酶體貯積症,屬於罕見病家族中的一組遺傳性代謝疾病,多發於兒童,患者通常肚大如鼓,又被稱為「企鵝寶寶」,而像大寶和小寶一樣面臨確診時間長、就診難的「企鵝寶寶」還有很多。罕見病由於較為罕見,極易被誤診、漏診,難以獲得及時的診斷,在中國,50%的戈謝病患者曾被誤診,70%的戈謝病患者需要經過多家醫院診斷才能確診。
  • 打造中國罕見病診療樣板,中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能力建設項目啟動
    MDT多學科遠程會診畫面戈謝病是一種溶酶體貯積症,屬於罕見病家族中的一組遺傳性代謝疾病,多發於兒童,患者通常肚大如鼓,又被稱為「企鵝寶寶」,而像大寶和小寶一樣面臨確診時間長、就診難的「企鵝寶寶」還有很多。罕見病由於較為罕見,極易被誤診、漏診,難以獲得及時的診斷,在中國,50%的戈謝病患者曾被誤診,70%的戈謝病患者需要經過多家醫院診斷才能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