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樂隊8772的故事:玩樂器、考潛水證,生命有N種可能

2021-01-12 中國經濟網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幾乎從未學過音樂,卻聚在一起組樂隊、玩樂器,還發了專輯。他們中有坐著輪椅的、身材矮小的、年紀輕輕卻一頭白髮的,還有身高2米卻異常脆弱的……他們給樂隊起了一個名字,叫8772。所有成員都是罕見病患者或殘障人士。每周一傍晚,他們都會雷打不動地從北京的四面八方趕至某地,然後排練到深夜,再各自消失在人海。雖然人生被貼上了與普通人不一樣的「罕見」標籤,但音樂讓他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陳勇

罕見病少女的成人禮 來了個特殊的樂隊

我愛這世界/千變萬化的世界/我有許多心願/來不及實現/我想偷走時間/每一刻時間/恨不得每分每秒/再慢一點點……

這是一位小姑娘在12歲時寫的一首詩。寫詩的小姑娘叫珍妮,如今18歲了,而她當年寫的詩也被譜曲成了一首歌,歌名叫《予生》。

10月3日,浙江溫州一家酒店裡舉辦了珍妮的成人禮,當兩位從北京遠道而來的客人為她獻上這首歌曲時,躺在小床上的珍妮內心充滿了感慨,臉上綻放出笑容。珍妮患有脊髓性肌萎縮症,這是一種罕見病,隨著年齡增長,她將一點一點地失去力氣,到最後可能連呼吸的力氣都沒有了。

而當天來為珍妮演唱的是坐在輪椅上彈電吉他的程利婷和身高2米的貝斯手蘇佳宇。他們是代表8772樂隊來參加珍妮成人禮的,都是珍妮的病友,同樣是罕見病患者。

對於這樣的活動,程利婷和蘇佳宇已不是第一次參加了,他們所在的由罕見病病人和殘障人士組成的搖滾樂隊8772曾經多次參與過公益演出。通過程利婷的講述,我們還知道了一個她和她所在樂隊的故事。

樂隊叫「8772」就是要「病痛挑戰」

樂隊組建4年多來,成員來來去去已有十多人,目前在北京固定參加排練的有7人。

主唱兼吉他手崔瑩、打擊樂手張欣毅和王奕鷗患有成骨不全症;程利婷因兒時突發小兒麻痺,坐上輪椅;鍵盤手小M是肢體障礙人士;還有白化病患者謝航程,以及大高個的馬凡氏症候群患者蘇佳宇。

除了王奕鷗小時候學過鋼琴外,其他人幾乎都沒有音樂基礎。樂隊的指導老師、天空樂隊主唱馬歌挨個指導他們各個樂器的使用和演奏。

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程利婷每周一傍晚6點都會從北京的大興開一個半小時的車趕到朝陽區去參加樂隊的定期排練,而其他成員也會在同一時刻從北京的四面八方聚集而來。

在樂隊裡,現在程利婷彈的是電吉他。談及對樂器的選擇,程利婷說還經歷了一個過程。「我蠻喜歡架子鼓和鍵盤的,但因為身體條件限制,都駕馭不了,所以在老師的建議下,只能從最小型號的尤克裡裡入手。」

「剛開始時,我連什麼和弦什麼音準都根本不懂,幸好有老師的指導。」程利婷說,樂隊的其他成員排練時也非常刻苦。他們排練從傍晚7點開始,經常要持續到凌晨才會結束。多次排練、表演後,一群罕見病成員從零學起,竟然在老師的指導下,慢慢有了起色,從音樂小白成為了各司其職的樂手。

程利婷生活在一個六口之家,上面有兩個姐姐,還有一個弟弟。自打有童年記憶開始,她就發現自己與別的孩子不同,別人能夠肆意奔跑打鬧,而自己只能坐在輪椅上看著。

從母親口中她才得知,自己一歲時突然發燒,患上了小兒麻痺症。此後,雖然父母跑遍了全國各地求醫,花了不少錢,但也未有好轉,從此只能靠輪椅代步。1999年程利婷隨家人遷去北京。因為殘疾,程利婷只能在家照著借來的課本自學,好在一路學完了中學、大專課程,馬上就要本科畢業了。

在加入樂隊之前,程利婷在一家公司做遊戲動畫設計。2015年的一天,好朋友崔瑩給她打來一個電話,「我們幾個夥伴準備組建一支樂隊,還有王奕鷗,你也一起來吧!」程利婷覺得還挺新奇的,可也有點擔心,「我啥也不會啊」。「沒事,有老師教的」,就這樣他們幾人成了8772樂隊的初始成員。

程利婷介紹,2015年樂隊正式成立,樂隊的名字8772則來自「病痛挑戰」首字母縮寫「BTTZ」的變形。

這個夏天,「8772」迎來閃耀時刻

經過幾年的刻苦訓練,8772樂隊在今年夏天迎來了屬於他們的閃耀一刻。8月14日晚, 8772樂隊在北京疆進酒·OMNI SPACE舉辦了首張專輯《從不罕見》首唱發布會。據悉,包括新褲子、刺蝟樂隊等許多知名樂隊都曾在這裡演出過。

在這個夜晚,他們完整演唱了11首原創歌曲,歌曲來源於樂隊成員譜寫和病友來稿,講述的都是罕見病患者的故事。

臺上,主唱兼吉他手崔瑩掃弦時,輪椅在微微晃動;王奕鷗盡情地敲打著架子鼓;程利婷將自己隔絕在電吉他音中; 節奏吉他手謝航程則甩動著一頭耀眼的白髮;貝斯手蘇佳宇在那一刻仿佛也忘了疼痛……

當他們反覆唱著「Never Rare 誰都不必說抱歉」 和「Never Rare Never Rare這樣的我 從不罕見……」時,其實想告訴人們:「希望所有人看到一個真實的我們,我們只是普通人,只不過恰好患了罕見病而已。」發布會結束,臺下300多名觀眾掌聲雷動。來觀看演出的父母對程利婷說:「我們今天很感動,你今天特別帥氣。」程利婷也覺得這個夜晚「特別帶勁」。

作為罕見病患者,程利婷聽到最多的是「你們太不容易了」,但她更渴望別人能正確地來看待他們這個群體。「不博取同情和憐憫,我們承認與普通人的差異,但我們希望向公眾展示一個真實的樣子。」程利婷介紹,這也是樂隊創立的初衷:「讓更多病友和殘障朋友從音樂中獲得共鳴和力量。」

程利婷說,有次演出後,一個病友的話讓她特別感動。「他說像我們這樣看起來有些不太一樣的人在歷史中並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但看到我們演出之後,相信以後肯定有人會看到曾經像我們這樣的人也在這個世界上真實地活著。」

每個成員都有不放棄的小夢想

程利婷說,每當她彈起吉他時, 就跟外面的世界隔絕開了,「所有生活中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都不見了,心中只有自己和吉他的聲音。」她覺得在長大以後很難有一件事情讓人真正投入進去,但她在樂隊中找到了。

其實,程利婷在生活中過得也很精彩。北京第一批考殘疾人駕照的人中就有她,並且還是一次性通過;出國遊玩能夠用英語流暢地與人交流;開網店已經將貨物發到了世界各地。她還在國外參加過跳傘之旅,也去過海南和臺灣潛水。更讓她感到驕傲的是,今年在北京還考到了潛水證。

不過,談起考潛水證,程利婷告訴記者其實過程還是挺波折的。「國內沒有相關的殘疾人考潛水證的經驗,正常人在水下可以用腳踩腳蹼來控制姿態和遊動,但我只能靠手,然後在下面還要做一些動作,還要學會控制姿態,這些都特別難,又沒有相關的經驗可以參考。」她介紹說,其實教練也在摸索著教學,下潛配重問題嘗試了很多方法才解決,調試裝備也花了不少精力。

好在最終這些困難都解決了。這次考證的經歷還讓教練有了無障礙潛水方面的經驗積累,可以讓以後考潛水證的殘疾人作為參考。

程利婷說,加入樂隊後也學了很多,他們樂隊所有的歌曲都是原創,都是與罕見病有關的,在這個過程中,看到了很多其他人的故事。

樂隊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王奕鷗曾創辦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如今是病痛挑戰基金會的秘書長,崔瑩和蘇佳宇也在此基金會供職;謝航程在一所民工子弟小學兼職音樂老師……

成立4年來,8772樂隊已經舉辦過幾十場演出,擁有十幾首原創歌曲,在公益圈已小有名氣。

他們說,音樂讓他們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每一個成員雖然都在咀嚼著各自生活中的艱難,可大家一起在做著開心的事。

他們要用音樂向人們展示罕見病患者的真實狀態,把病友的故事用歌聲表現出來,為罕見病發聲。這就是他們平凡生活裡不可放棄的小夢想。

來源:揚子晚報

相關焦點

  • 哪些人可以考潛水證,考證需要哪些條件
    都說世界上70%的面積是海洋,而這70%的水下則是另外一個世界,其實,我很想邀請你一去去看看,這裡美妙的世界;我們都知道,潛水有3種方式,第一種是最原始的,只需要憋著一口氣,然後下潛到水底,然後觀看海底世界;另外一種就是浮潛,浮潛主要是帶著面鏡和呼吸管,在水質比較清晰的地方短時間觀看海底世界
  • 中外殘障藝術家帶來輪椅上的生命之舞,罕見病患者演繹生命的擁抱
    這個周末,首屆以「包容性藝術」為主旨的星空藝術節,在北京77劇場舉辦了兩場極為特別的演出——由美國知名舞輪舞團帶來的《舞輪舞選粹》和由罕見病病友和家屬共創的戲劇演出《罕見的擁抱》。如此與眾不同的特殊群體演出,給所有人帶來的是靈魂上的深深震撼和對生命的重新思考。
  • -罕見病 BTTZ 殘疾人奧林...
    就可能讓我們踏上完全不同的旅程  有些人的人生旅途  因為一場罕見病的到來  而變得「與眾不同」    這支樂隊叫8772,是取BTTZ四個字母的字形,也是「病痛挑戰」的首字母縮寫。  這支樂隊由幾位特殊的年輕人組成。在他們音樂的背後,是他們自己更特別的故事:  隊長、吉他、主唱奕鷗和吉他、主唱崔瑩:脆骨症患者。  主音、吉他程利婷:患脊髓灰質炎。  鼓手閆瀟:重症肌無力患者。  吉他手謝航程:白化症患者。  貝斯手、主唱王瑤:血友病患者。
  • 「能發聲的東西都有可能變成樂器」西安男子用板磚蔬菜演奏出美妙...
    近日,一則「西安男子把板磚和瓜果改造成樂器」視頻在社交媒體上傳播,視頻中演奏者逸飛將生活中常見的瓷磚、水果、蔬菜進行改造,演奏出了《新年好》《女兒紅》等美妙的樂曲,網友不禁感嘆「高手在民間」,「太厲害了」。1月10日,記者見到了逸飛,他向記者分享了樂器創新背後的故事。
  • 五個成員中有四人是視力障礙者的折耳根樂隊:生命綻放光芒 把黑夜...
    三個人於是組成了「折耳根」樂隊的1.0版。2014年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樂隊面臨解散。但音樂的種子種下後便再不能磨滅。陳昌海和楊志成為了盲人按摩師,工作之餘,他們開始在街邊賣唱。2016年,陳昌海在恩師和朋友的幫助下開了屬於自己的盲人按摩院,楊志在廣東輾轉多年後也回到貴陽加入其中,由此有了立足之地,音樂夢想也得以重拾。
  • 基因突變可能是罕見病致病因素
    而一旦它們的主人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另一半,而且在染色體同樣的位置上,有一個同樣的缺陷基因,那麼他們的愛情結晶,就很可能是個帶遺傳病的寶寶。  不同缺陷基因可導致7000多種遺傳病  不同的缺陷基因可導致7000多種遺傳病,罕見病中又有80%都是遺傳病,那麼罕見病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呢?
  • 鍵盤手所需要的樂器是什麼?鍵盤手在樂隊中擔任什麼樣的位置?
    鋼琴(Piano):這就是我們常見到的聲學鋼琴,由於拾音、搬運的不便以及高昂的成本,在古典音樂會之外,鋼琴主要用於有爵士樂隊駐場的酒吧、鋼琴使用較多的大型演出等。知名的鍵盤手大都有自己的鋼琴,但是演出中使用的鋼琴往往是場地提供的,畢竟這大傢伙跟著樂隊巡演開銷可是不少,在一些情況下也並不好用電鋼琴(Electric Piano):注意是「電鋼琴」而不是「數碼鋼琴」原始的電鋼琴在舞臺上出現得越來越少了,而且這東西在國內的保有量很低很低(反正我是沒摸過)。
  • 劉索拉將獻音樂會:我的角色是一個人聲的樂器
    她一直致力於將人聲與樂隊的器樂演奏相融合。元月3日,劉索拉和她的民族精英樂隊一起,將在中山公園音樂堂為觀眾奉獻一臺新年音樂會。她和她的朋友們不僅演奏之前反響頗佳的《雞趕廟會》、《行路難》、《爸爸椅》等,還將她在美國創作的《藍調在東方》重新拿出來演奏。她說:「我們的音樂不是一般的實驗,而是尋找每種民族樂器發揮其極致的融合。」
  • 「冰封」軀殼上的生命之火與夢想之翼
    新華社廣州8月30日電 題:「冰封」軀殼上的生命之火與夢想之翼新華社記者王浩明、李雄鷹「人類的努力沒有邊界,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這是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一句廣為流傳的話。而近日,22歲的廣東青年方堅澤雖罹患罕見病,但他突破極限,拿到了HSA(有障人士潛水)潛水證,成為潛水員。「冰封」的軀殼內,熱烈燃燒的是生命之火;「冰封」的身體上,頑強長出的是夢想之翼。(小標題)冰封方堅澤出生時就患有「金剛砂德賴富斯肌營養不良症(EDMD)」。因為患病,他從3歲開始就只能坐著輪椅,普通人輕而易舉能做到的走路、跑步,對他來說都是奢望。
  • 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好學的樂器
    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那個時候肯定不會允許有什麼閒錢讓我去學習興趣啦,小時候自己也貪玩,不愛學這些東西,等到長大了才知道後悔,其實最後悔的地方就是學校或者班級裡表演個節目啊什麼的,公司裡搞個文藝節目啥的,自己什麼能拿得出手的都沒有,自己唱歌又不是很好聽,所以特別希望能有個興趣。
  • 一架中國古琴把世界最貴的樂器秒成了渣!
    這把小提琴的早期使用者包括有「法國的帕格尼尼」之稱的著名小提琴手拉豐。克勒策(The Kreutzer)小提琴(158萬美元)這把小提琴的作者也是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裡,它於1727年問世。1998年,在倫敦克裡斯蒂拍賣會上,克勒策小提琴以158萬美元的高價成功拍賣。在克勒策小提琴的歷史中,它曾被法國大作曲家和小提琴家魯道夫·克勒策多年使用過。
  • 「陸地上走不好,那我就去水裡遊」,輪椅少年獲潛水證看哭無數人
    3歲時,方堅澤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的罕見病,醫生斷言活不過18歲,然而,就在幾周前,他獲得了有障人士潛水的潛水證(全球第2075位),成為我國首位患有肌肉病的執證潛水員。方堅澤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班主任給方堅澤推薦了一個日本作家寫的書,那個作家沒有手、沒有腿卻依然可以考大學。從此以後,方堅澤內心萌生了想去更好的環境讀書的想法,他篤定知識是可以改變命運的。但是,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卻常常讓他如坐針氈。回望自己的少年時代,方堅澤說:「自己像是只被圈養的寵物。」那時,他害怕自己和別人不一樣。
  • 世界上最難學的樂器是什麼?
    什麼樂器最難學?很多人認為拉弦樂器最難學,這裡包含提琴類的,二胡類的,等等。我覺得難學的樂器要具備幾個條件:1. 本身結構問題造成很難掌握;2. 韻味難以掌握;3. 師資力量薄弱。基於以上幾個條件,再結合我所了解的(可能不夠全面),我認為三弦是最難學的一種樂器(至少在國內)。
  • 《樂隊的夏天》帶你了解不同風格的活力樂隊,帶你燃爆這個夏天
    青峰和高老師都有組樂隊的經驗,蘇打綠和青銅器樂隊都很出彩,他們也都有很好的音樂天賦。這次的31支樂隊包含很多類型,朋克,民謠,搖滾,金屬,電子,FUNK等,這些樂隊有的是成立多年在圈中很有地位的老樂隊,也有新起樂隊,很多人可能對這裡的大部分樂隊都感到陌生,這也挺好,通過這個節目可以讓更多的人熟悉各種不同種類的音樂,了解這些樂隊,通過他們的音樂理解他們的堅持。
  • [演出預告]灰洞樂隊|特邀嘉賓「哈弗黨樂隊」|聽嗨你的每一個細胞
    灰洞類似與黑洞,是那種包容萬物可以吸收所有的東西,本身樂隊玩的東西也比較多,就像我們可以玩各種各樣的風格一樣,但黑洞給人的感覺有些詭異和神秘,我們就是用心做音樂,沒那麼些東西,,會更貼切,而且灰洞會給人帶來比較飛的感覺,所以用灰洞做樂隊名稱了。
  • 30個中國樂隊史上的「王炸」樂隊
    來拉高節目level的重塑,來肆意玩耍的五條人,天才炸場的Mandarin,重聚一堂的Joyside……今年的陣容既有國際知名的樂隊,也有小眾自嗨的樂隊,有元老級別的前輩,也有能力不俗的後浪,借節目中的一句話來說「玩音樂,他們是認真的。」
  • 鞍山:樂手獨奏30餘種樂器 要挑戰吉尼斯(圖)
    揚琴、鋼琴、琵琶、竹笛……30餘種民族、西洋樂器在張天歌的手上操練起來。  「金氏世界紀錄是41種,現在我會35種,正在努力追趕,爭取超過。」張天歌說。  當談到和哪件樂器的感情最深時,張天歌脫口而出的是「吉他」。吉他是他學會的第一件樂器,而當初他學習吉他的經歷,還十分曲折。
  • 中國罕見病參考名錄正式發布(含147種罕見病名單)
    作者:寧雲鋒|中康研究院9月23日,正在杭州舉辦的2016年第五屆中國罕見病高峰論壇上,我國罕見病發展中心(CORD)特別發布了《中國罕見病參考名錄》,共有147種疾病被列入這一名錄,包括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血友病……
  • 罕見病不「罕見」 │ 說說一婦嬰胎兒醫學科裡的故事
    2月29日是國際罕見病日(Rare Disease Day),這個四年一次的日子意寓罕見病的發病極其罕見。然而罕見病並不如尋常認知裡那般罕見,也許就在我們身邊。國際確認的罕見病有六千多種,約佔人類疾病的10%。鑑於中國人口基數大,我國各類罕見病患者總數應有千萬之眾。
  • 全世界有八千種罕見病,一個健康寶寶的誕生,遠比你想像的難
    在我三十多年的遺傳臨床經驗中,接觸過非常多罕見病患者。讓每一對夫婦生育健康的孩子是我和我父親一輩子的共同理想。罕見病的名字雖然是「罕見」,但實際上它的種類相當多,並且80%屬於遺傳性疾病,目前沒有辦法根治。中國罕見病研究發展中心收錄了大概147種在我們國家發現的罕見病,而國際人類基因組突變資料庫已經發現了八千多種,遺傳突變信息超過22萬種。